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子的文章冠盖如此,用在武当山上也甚是贴切。风一兮,雨一兮,春去秋来雪也消,三载风华依稀若从前,山还是那座山,再变化万千的景色也还是那星点装扮。
朝阳初升,大日金光散漫,整个隐仙峰都沐浴在晨曦中。
“头脑心眼如司令,手足腰胯如部曲,内劲仓库丹田是,精气神胆须充足,内外功夫勤修练,身剑合一方成道。”山崖间,一少年口念剑歌,脚踏八卦方位,一手执剑,转眼间便是——【抽】、【提】、【带】、【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冼】等剑法的基础13势挥过。
理实一贯,不离内功气化之道,持剑在手,剑即为手臂之延伸,以气运身,身剑相随,发于灵动,会于剑理,是为内家剑术,是为一元大世界之剑,——“合剑理,明剑意”乃至于三盘错运。是以古人论诗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再舞过数遍剑势,林不魁收剑入鞘,一气吐出,压的风雪尽数避让,清出一片小天地。
自那日琼仙一宴后,时间就如同压满了齿轮一般,推着山水天地往前不停的走着,期间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只不过大多都影响不到一个只在山上隐修的人。林不魁日间大多时间都在修炼,偶尔去通读一下道家各经,兴致来了就去天柱峰找王重楼下棋、和老头子论道,有的时候也去莲花峰上打打三师兄宋丹药的秋风,就这样过着一点多线的生活。
九公子林不魁在这三年苦行僧般的修行中,总算是没有辜负掌教李英凝对他的期盼,大黄庭这门功夫直接就被他练到了第六重,也就是天中章,“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舌下膺玄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天中又称之为天台,人之精气神遨游其中无所掣肘,通利耳目口之气脉周流不息,这也就是将功夫练到了面部,若仔细看林不魁的面部,就会发现怎么也看不清楚,似乎有氤氲黄气在面部流转,挡住了窥视。
到了天中章这一重,大黄庭的功夫也就是初步小成了,全身大小经脉内气流转,可于周身释放出一层元气膜,寻常刀剑再难伤之分毫。事实上,黄庭第二关到第六关也就是一个以气养内体,以内体馈外身的一个过程,人体肝脏脆弱无比,寻常锻炼也难以增强几分,大黄庭则不然,它开上下中三丹田,将海量的外来元气纳入体中在丹田处转化为自身的内气,又将这些内气反哺给人之五脏,以气养之,最终将五脏六腑锻炼的足够强健而又能够对天地元气亦进行转化的地步。
黄庭经上肺部间、心部章、肝部章、肾部章、脾部章、胆部章......尽述人体五脏六腑之妙用,三年前林不魁本身就是炼骨圆满,下一步就是炼血,锻炼自身经脉和体内器官,正合了黄庭经这一妙用。林不魁外以八极拳练体冲血,内以大黄庭养体内五器,终于在三年间初成大黄庭,而他炼血的功夫也同样到了小成,也就是此界中初入大金刚境界,当然他这个大金刚是纯粹的肉体大金刚,同佛教中的金刚境却又有所不如,不过再加上他第六重的大黄庭功夫,就算是初入大金刚境界的佛门大修恐怕也拿他不下。
除了这两门根本的修行,林不魁的纵云梯也已经小成,虽然做不到纵云八方,不过踏雪无痕、提气纵身倒也是简单的很。八极拳的基本招式都已经被他拿捏的有模有样了,只不过缺了那一股子战场厮杀惨烈精气神,打出来拳就差了七分。武当山的绝技也不是不少的,特别是他好奇已久的《绿水亭甲子习剑录》,只可惜林不魁对这本武当剑术第一的法门实在是没有天赋,转而就从隐仙峰的传承从找到了一门一元剑法进行修行,没想到颇为适合,也是练到了大成的境地。
说完九公子的修炼情况,我们在来看看武当山的变化。
首先是预备役掌门王重楼,他的大黄庭正式迈步第八重的地步,在指玄中再进一步,也正式的去掉了预备役三字,正式成为了武当山掌教。至于老头子李英凝,在将包袱甩给了王重楼这个功力再进的徒弟手中后,自己则到处游山玩水,个把月才回来一次,美其名曰为武当找些好苗子回来,近些日子前刚回来又去坐关了,到现在都还没出玄武殿。
说到这里,我们要为老掌教李英凝正一下名,他果真是旅游不忘工作。休闲不忘墙角的党员。五个月前李英凝带回来了一个清癯青年,约莫二十多岁,似乎是经历了重大打击,已经看破了红尘,被老道士一阵忽悠就决定跟着上山做个清静道士。也就是说,林不魁终于不再是小师弟了,还多了一个比他年龄还大的师弟。哦,对了,忘记说了,他叫王小屏,修行的是绿水亭甲子习剑录,未来道门用剑第三,也是武当的六师弟。
再是近些日子回来的时候,老掌教则是带着一个五岁的孩童上了山,也成了林不魁的师弟,名叫洪洗象。虽是稚子,但已聪慧天生,而又不失赤子心性,对谁都很亲近,也不怕生,全武当的人都喜欢他,也包括林不魁。当老掌教给他介绍说:这是你小师弟,洪洗象。的时候,林不魁看着那咧开嘴就是笑的五岁孩子,实在是无法将他和“五百年前散人吕洞玄,五十年前龙虎山齐玄帧”,千年修行,只求再见的洪洗象联想到一起。不过他随后也是释然,大腿毕竟也是从小腿长过来的,然后仿佛明白了些什么,九公子林不魁露出了恶鬼一般的笑容,捏起了小洗象肉嘟嘟的双颊,直看得周遭师兄弟几人哈哈大笑。至于林不魁的心思,你们笑个卵子,老子以后出去也可以说:我捏过道教第一人脸,想想就觉得爽。
这三年的风雪里,又有数个武当宿老仙去了,二师兄王鲧正式接任了执法长老一职,倒是比以前更有威严了,不过骨子里的心热也只能吓唬吓唬才入山的弟子;三师兄宋知命的炼丹功夫再上一层楼,还自创了知秋丹,不过相比以前也更忙了,忙着为武当创收;至于四师兄俞兴瑞似乎是良心发现还是觉得好玩,突然决定收个徒弟来调教调教,自得其乐的下了山去。
风雪岁如旧,年年无不同。
此处武当山,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