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木盒置于手中,默默的把玩了半响。
他又仔细的瞧了瞧地上,只见四处散落的,都是些陶罐破碎时的碎片,其余散物倒是不多。
其中有一块陶罐的底座,大部还保持完整,突然其中一处异常,吸引了他的目光。
只见底座中间有块淡淡的印痕,大小与手中的木盒基本一致。
走到近前拾起,细瞧之下方才发现,这底座其实还有一道夹层阻隔,原来这底座共有两层,内藏一夹层则是另有乾坤。
手中木盒显然是放置于,底部这处夹层中,若非自己将陶罐整个打碎,也许根本发现不了这中间,尚有这么一个隐秘机关,其中还暗藏了一个木盒。
既然将此物如此煞费苦心的藏起来,不使人轻易发现,估计这中间定是有什么说法。
如此一想,空林原本完全放弃修炼《长生诀》的心思,重又活了过来。
暗道说不定这中间,就藏着什么契机也说不定……
于是空林将方盒小心放在桌上,轻轻的将其打开,入目所见方盒其中之物,与藏有手记那个木盒几无区别。
同样是一个羊脂玉净瓶,一本线装薄书,还有一张叠成四方的地图,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空林一时不由好气又好笑,这是谁玩的把戏,总不成再来一玫三绝换骨丹吧。
“啪”!
空林猛的一拍大腿,大喜道:
“对了!
我居然都忘记了自己还有三绝换骨丹在手,当真是愚不可及呀,幸好眼下醒悟仍不算晚,如此合练《长生诀》便再非不可能之事,而是恰恰相反,是大有可能!
自己真是练功练糊涂了,连这么重要的前辈厚赐都给忘了。
嘿……
太不应该了!”
说完,再也不看那盒子一眼,而是转身急忙去寻那玉瓶去了。
费了好半天功夫,终于在一片大块陶罐碎片盖着的地上,翻出了那个倾倒在地,尚算完好的玉瓶。
立时如同宝贝似的捧在手中,用力的亲了好几口,以此狠狠的发泄一番失而复得的喜悦,这才乐呵呵的坐下。
只不过这宝贝玉瓶却是再不肯放下,而是直接塞进怀中。
目光重新落到眼前的方盒上,他的目光不由有些出神。
心中暗自忖道:
“这玉瓶中绝无可能再来一枚三绝换骨丹,这是徐子陵手记中明确的,世上仅此一粒,绝无重复,那么其中又会是什么呢?”
不管心中如何犯嘀咕,他也并不急于先打开玉瓶,而是先将那本可能仍是手记的线装薄书取出,轻轻掀开第一页。
入眼所见,果然不出他所料。
开篇第一句语意与徐子陵手记所述,几乎别无二致:
“自李唐建立以来,老子寇仲选择退隐,子陵这死小子,则是带着青璇这美的冒泡的小娘子,四处瞎转充大侠,美其名曰‘行侠仗义’,我看他是对咱家师仙子还不死心,想要来个异地相逢……”
看着这一行行,充斥着不羁与诙谐语调的字句,整体风格完全有别于徐子陵,那趋于保守温和的性情,而是跳脱又随性的风格,不过空林却只觉如此更合自己脾胃。
寇仲的字如其人,充满着剑拔弩张、锋芒毕露的味儿,或者他的为人本就如此,根本不知后退为何物,总是百折不挠的败敌退敌,勇往直前。
一面品读着寇仲大宗师,这份充满着趣味的手记,其中遣词造句不乏明讽暗损徐子陵,跋锋寒等人多处;
一方面亦不由因此而自惭形愧,受寇仲字里行间那永不言败的乐观感染,他为自己方才竞因为一时挫折,而生出避地远离的懦夫心思,而深深自责不已。
渐渐的随着研读越久,心情也越来越放松,最后更是经常失笑摇头不已,不过也因此大体猜到,为何寇仲要将此物藏的如此隐秘了。
甚至有可能瞒过了徐子陵,估计是因为自觉其中有太多调侃之语,包括他许多他难言的恶趣味,若是徐子陵这位自家兄弟瞧见了,非瞧的和他大战一场不可。
无其他尔,概因心虚矣!
……
寇仲的手记,写的比徐子陵完整的多,也多的多,但是通篇同样无半点武功记载,只是着重提出了一件事。
便是他二人,由井边悟道所得的独门临战心法,‘井中月’!
井中月,心如井中明月,月在天上,月在井中,心中有月,无垢无碍,思虑晶莹,冰冷恒静,外界再多变化亦不动自己分毫,且任何变化俱可在心境之井,一一呈现,无有遗漏!
只要心境永呈井中月之境,便等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一种直通天榜之境的玄妙之境,是他二人从武功低手,迈入武学大宗师过程中的一道重要里程卑!
也是之后他二人,屡屡以弱胜强,武力周旋各方强敌,从容进步的一切关键所在,是核心的灵魂战技,虽然只是辅助之用,不能增加自己半点功力,但每每总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
在‘井中月’的玄妙之境下,整个人就好似成为永久恒静的机器,所有的一切尽在冰冷的计算中。
当这等境界最终演变成,笼罩周身永存的精气神完美力场,且再非偶一得之,而是恒久永留心中,那时便成为天榜之境的高手!
空林自得知此玄妙之境的诸般妙用,不由的心生向往,恨不能立时学会,拥有这门心法。
但却深知一切急不来,只能一步步来,首先还是需要习成《长生诀》,这才是一切的根本,否则一切均无从谈起。
至于‘井中月’心法,用寇仲的话来说: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他奶奶的怎么说都不明白!全靠领悟!
……
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合上手记。
空林终于将整本手记粗略看完了,除了重要几处详加细读之外,其余的仅是走马观花,打算留待日后再来细读。
至于另一个玉瓶中倒底是何物,通过手记他亦弄明白了,同时也不由庆幸于自己的谨慎,没有选择先行打开玉瓶,否则定会后悔不迭。
因为瓶中所盛的并非丹药,而是密封秘藏了数百年的寇、徐二人精血,是为最后一步服丹所用,否则丹中所蕴二人各三成功力的三重奇效并不会被激发。
直接引血服下,至多只是催发了药石的功效,以及少部分的功力增幅,大部分只会凭空消散掉。
只有以他二人精血为引,才能引动丹中内蕴的三绝功效,起死回生可能做不到,但是想要完全脱胎换骨,则可谓是轻而易举。
而此瓶一经开启,精血则必须在一刻钟内与丹药相融,否则效用大减!
……
再得一如此有利的好消息,他的心情一时大好,连眼中的玉瓶都似乎漂亮了几分。
正是相由心生!
舍下寇仲的手书,便勿需动另一个玉瓶,而是取出方盒中最后一样东西,同样的一副地图。
只不过这幅图不同于之前徐子陵所留,为的是服务于解开宝库机关;这份地图没有任何注解,通篇只有四个字“井中八法”。
且是标注在图中的一处地点,但是地图上没有其他任何字迹可考,只令得空林瞧的一头雾水,根本不知图上画的是在何处。
只是大概推知,这其中一处标注的地点,应是藏有寇仲的地榜绝学刀法‘井中八法’,但是具体在哪里,却是无从猜测。
看样子寇仲远比徐子陵爱玩多了,更愿意让有缘人去猜。
但是这没有半点线索,空林根本不知如何去猜,只能悻悻的放下地图。
这种明知有份绝学等着自己去取,可是却是要用蒙的办法去猜,着实令人头痛。
无法可想,只能在日后找机会再看,是否能好运的碰上什么线索了……
……
如此一来,原本快乐兴奋之情,立时消去不少。
再得一方盒的收获,乍一看似乎不少,但是仔细想想,其实真正对于眼下有所帮助的,只有瓶中的精血才是。
其余两样却是需要在日后,才能逐渐起效,或者仅是可望不可及的美好远景。
不过他已大感满足,因为有了这两个玉瓶,而可再次修炼《长生诀》,已是圆了自己的最大遗憾。
这已是他最大的幸运,想想自从收获宝库之秘以来,为了取得《长生诀》这部功法,想要修成,就一波三折都远远不止,简直就是迭逢难关。
还好的是,到目前为止,自已总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且有极大的可能修成(长生诀)!
……
既然决定再次尝试重聚(长生诀)真气,那么眼前自己造成的一片狼籍,自需收拾收拾。
先将陶罐的碎片全部清理干净,再将其余散落的物件一一拾起,其中包括自己带进来布包中的备用之物。
一件又一件仔细对照,收拾妥当,感觉确无遗漏物件,才将所有东西置于圆桌上,一一收集摆放整齐。
直到整伤锦盒时才发现,此盒已然缺了一角,定是在刚才泄愤时损坏,瞧的空林心下有些汗颜。
不过下一刻他便发觉不对劲,透过周遭的灯光,可以看到锦盒所缺一角的内里,居然是中空的,其中包有夹层。
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空林一边在手中琢磨怎么打开夹层,心里却不是住的嘀咕道:
‘怎么这位寇仲前辈,如此喜欢弄玄虚,玩藏东西的把戏类?’
空林心里几可肯定,这一手定是这位寇仲前辈弄出来的,他就是如此爱耍花枪之枪,也不知是否他的夫人就好一这口呢?
此时他心里忍不住如此半带揶揄的腹诽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