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400000005

第5章 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此序共分五段——“见性成佛”以上,述佛祖传付至达磨,为第一段。“《法宝坛经》”以上,述二祖至六祖,以明《坛经》缘起,为第二段。“尽出《坛经》”以上,述大师之子孙皆从此经出,为第三段。“与诸佛等”以上,述此经之胜妙,为第四段。以后述流通此经之缘由,为第五段。)

古筠,德异生长之地名。德异为示阳高安卢氏。示阳,即江南瑞州之瑞阳。“瑞”与“示”,音相迩,故曰示阳。高安,其郡名也。瑞阳,明曰瑞州府,元曰瑞阳,唐曰筠州。从唐,故称古筠。今江西之高安县也。《释氏要览》上:“梵语比丘,秦言乞士。上于诸佛乞法,资益慧命;下于施主乞食,资益色身。故云比丘。”德异,别号绝牧叟。鼓山皖山凝禅师之法嗣,六祖二十一世孙,休休禅庵之开山。元朝人也。《增集续传灯录》四:“松江淀山蒙山德异禅师,示阳高安卢氏。参苏之承天孤蟾莹。”传详元贤《继灯录》三。

妙道[1]虚玄[2],不可思议[3]。忘言得旨[4],端[5]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6],拈华于灵山会上[7],似火与火[8],以心印心[9]。

[1]妙者,绝妙之言。故《宗镜录》九曰:“只唤妙为绝。”绝是妙之异名也。《庄子》:“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2]虚玄,寂静貌。

[3]理之深妙,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也。《法华玄义序》:“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

[4]《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陶潜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端,始也。

[6]多子塔,为辟支佛之古迹。而世尊尝于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者。

[7]《宗门杂录》上:王荆公问蒋山佛惠泉禅师曰:“禅家所谓世尊拈华,出自何典?”泉曰:“《大藏经》所不载。”王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王问决经》三卷,因开之,经中所载甚详。云:‘梵王至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苑献佛,舍身为床坐,请为群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吩咐摩诃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惠叹其博究。《法华科注》一曰:“耆阇崛山,此云灵鹫山。以山峰似鹫,故名其山。又前佛今佛,皆居此山。佛灭后,罗汉、支佛常居。为圣所居,故呼为灵。”

[8]《会元》十:天台诏国师谒龙牙,问:“雄雄之尊,为什么近之不得?”牙曰:“如火与火。”师曰:“忽遇水来,又作么生?”牙曰:“去,汝不会我语。”案:火与火,是火传火,灯灯不断之义也。

[9]《祖庭事苑》八:“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心法要》上:“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西传四七[1]至菩提达摩[2],东来此土[3]。直指人心[4],见性成佛[5]。

[1]四七,自迦叶至达磨二十八代也。达磨又为震旦之初祖。

[2]《稽古略》二:“达磨尊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既而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辞于至王。王为具大舟,实以珍宝。泛重溟,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当梁普通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也。”

[3]按:自西印度来东震旦,故曰东来此土。

[4]《宗镜录》:“释迦文佛,开众生心,成佛知见。达磨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5]《悟性论》:“佛者,觉也。人在觉,心得菩提,故名为佛也。”《顿悟入道要门》上:“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

有可大师者[1],首于言下悟入[2]。末上[3]三拜[4],得髓[5],受衣绍祖[6],开阐正宗[7]。

[1]《瑜伽论》:“推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号大师。”《稽古略》二:“慧可大师,洛京武牢姬氏子,初名神光,博涉诗书,尤精玄微。幼年抵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受具永穆寺。”

[2]二祖慧可问初祖达磨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见《五灯会元》一。案:此即于言下悟入也。又见末后“东土五祖”第二祖注中。

[3]末者,最后之一次。末上,犹云在最后也。《传灯录》十:僧问赵州从谂禅师云:“和尚还入地狱否?”师曰:“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若不入,阿谁教化汝?”案:世间流通本,“末上”多误作“未上”。今据《大藏经》中之《坛经》及《传灯录》更正之。

[4]《释氏要览》中:“今释氏以三拜者,表三业归敬也。”

[5]《指月录》四:初祖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言所得乎。”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

[6]《指月录》四:初祖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请师指陈。”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7]《法华经·提婆品》:“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正宗记序》:“正宗者,必以亲相师承为其效也。”《韵会》:“流派所出为宗。”

三传而至黄梅[4]。会中高僧七百[2],惟负舂居士[3]一偈[4],传衣为六代祖。

[1]三传者,自二祖以下三传也。《大明一统志》六十一:“黄州府黄梅山,在黄梅县西四十里。其山多梅,故名黄梅。指五祖忍大师也。”

[2]高僧者,德高之僧。对于出家者之尊称也。

[3]《事苑》四:“凡具四德,乃称居士。一、不求仕官;二、寡欲蕴德;三、居财大富;四、守道自悟。”案:居士,后为在家崇信佛道者之通称。六祖慧能,本姓罗。后投五祖忍大师于黄梅,尝腰石舂米,故云“负舂居士”。

[4]见本经。

南遁十余年[1]。一旦以非风旛动之机[2],触开印宗正眼[3]。

[1]按:自龙朔元年传衣,至仪凤元年,实得十六年。本经所谓“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是也。

[2]《大明录》:“忘言独契者,谓之机。”事见本经。

[3]《传灯录》卷五: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者,吴郡人,姓印氏。从师出家,精涅槃大部。唐咸亨元年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固辞。往蕲春谒忍大师。后于广州法性寺,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法理,以能为传法师。正眼者,即正法眼藏。见上“灵山会上”注中。印宗事,见本经。

居士由是祝发登坛[1],应跋陀罗[2]悬记[3],开东山法门[4]。韦使君[5]命海禅者[6]录其语[7],目之曰《法宝坛经》。

[1]祝,断也。祝发,即断发也。《谷梁传·哀公十三年》曰:“吴夷狄之国,祝发文身。”登坛,登戒坛受具戒也。《法海序》曰:“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受满分戒。”其所登之坛,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祝发登坛,事见本经。

[2]跋陀罗,梵语,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即求那跋陀罗三藏也。跋陀罗于齐之建元初至京师,译《百喻经》等。

[3]求那跋陀罗《三藏记》曰:“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语见《法海序》。悬记者,悬先记未来之人、未来之事之谶语也。

[4]开,开示也。《佛祖通载》十二:“忍(弘忍),姓周氏,黄梅人。与信(道信)并住东山寺,世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5]韦使君,即韶州韦刺史,名璩。

[6]海禅者,六祖法嗣韶州法海禅师也。案:《坛经》:“师至末后,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此言韦使君命法海禅师录出者,盖因师之遗嘱也。详见《正宗记》六。

[7]录,《韵会》曰:“总也,收拾也。”

大师始于五羊[1],终至曹溪[2],说法三十七年[3]。沾甘露味[4],入圣超凡者[5],莫记其数。悟佛心宗[6],行解相应[7],为大知识者[8],名载传灯[9]。

[1]五羊城,即广东省城。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故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之像,又作五谷囊。《广州记》:“其城旧日称羊城,亦称穗垣。”

[2]《一统志》七十九:“韶州府曹溪,在府城东南三十里。”

[3]按:自仪凤元年,至先天二年,实得三十八年。曰三十七年者,或云除示寂之年计也。

[4]《白虎通》:“甘露者,美露也,降则物无不盛。”《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甘露即实相法也。”

[5]《俱舍论》:“证理曰圣。”凡,谓凡夫,即平常之人也。《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6]佛心宗,即禅宗也,又简称心宗。《禅源诸诠》下:“所传心宗,实贯三尊。”

[7]行解者,游行于心识所对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记》一之余:“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别。”作用名行解。相应者,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密钞》七:“相应者,泛指契合义。”《传灯录》三:“达磨大师,传佛心宗,行解相应。”

[8]《大涅槃经》:“能教众生,远离烦恼,修行菩提,故名知识。”大知识,称赞之辞也。

[9]《传灯录》共三十卷,吴僧道原纂。其第五卷,传六祖大师法嗣,四十三人中十有九人录在传,余二十四人则有名无传。四十三人名具本经末页注中。

惟南岳、青原[1]执侍最久[2],尽得无巴鼻故[3]。出马祖[4]、石头[5],机智圆明,玄风大震[6]。乃有临济[7]、沩仰[8]、曹洞[9]、云门[10]、法眼[11]诸公,巍然而出[12],道德超群,门庭险峻[13]。

[1]南岳让禅师,青原思禅师。

[2]执侍,执器物而奉事也。

[3]巴者,把也。鼻,鼻准也。宗门方语,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拿撮也。案:无把鼻,言无鼻准之不可把持,即得无所得之意。

[4]道一禅师,南岳让禅师之法嗣,姓马氏,故人称为马祖。唐元和中谥“大寂”。《传灯录》六:“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案:所云马驹,即指马祖之预言。

[5]希迁禅师,居衡山之南寺。有石在寺之东,状如台,结庵于其上,时人号之为石头和尚。

[6]玄风,玄妙之风化也。《文选三十八·庾亮表文》:“弱冠濯缨,沐浴玄风。”

[7]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初参黄檗,三度被打。后参大愚,于言下大悟。成通八年四月十日示灭,谥“慧照”。其后宗之者称谓临济宗。

[8]潭州沩山灵祐禅师,百丈之入室弟子也。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大中七年正月示寂,谥“大圆禅师”。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即沩山之法嗣。后宗其师弟之学者谓之沩仰宗。

[9]第一祖洞山良价禅师,第二祖曹山本寂禅师,后谓之曹洞宗。不曰洞曹宗者,取便为言故也。

[10]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每顾见僧,即曰“鉴”;僧欲酬之,则曰“咦”。常以此“顾、鉴、咦”三字接学者。后谓之云门宗。

[11]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嗣罗汉琛。周显德五年谥“大法眼禅师大智藏大导师”。后称其宗为法眼宗。

[12]巍然,高大貌。

[13]《周礼》:“阍人掌扫门庭。”

启迪英灵[1]衲子[2],奋志冲关[3]。一门深入[4],五派同源[5]。历遍炉锤[6],规模广大[7]。原其五家纲要[8],尽出《坛经》。

[1]启,开也。迪,导也。《书经·太甲》上:“启迪后人。”英华灵秀之气所钟者曰英灵。《隋书·李德林传》:“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河朔之英灵也。”

[2]《智度论》:“比丘曰:佛当着何等衣?佛应着衲衣。”故宗门中呼佛子曰衲子。

[3]关,或云玄关。三处之玄关也,就法门而言。慈灵法师遵式居天竺日,有贵宦注《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焰谓之曰:“今先申三问,若答之契理,当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宦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二十五圣所证圆通,既云实无优劣,文殊何得取观音?”其人无措,师即举付火中。见《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此即楞严三关也。黄龙常以三问拶人。曰:人个个有生缘,如何是汝之生缘?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脚何似驴脚?无人契其旨者,天下丛林目为三关。案:此奋志冲关之“关”,指禅关而言。虽非《楞严》之三关、黄龙之三关,而为关则一。故不云“冲三关”,而云“冲关”也。

[4]谓于禅之一门深入也。

[5]五派指上之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

[6]《庄子》:“皆在炉锤之间耳。”

[7]规,所以为圆之器。模,制器之型也。

[8]五家即前所云之五派。注见临济等五宗下。《尚书·序》:“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

夫《坛经》者,言简义丰[1],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即弥勒楼阁中[2],即普贤毛孔中[3],善入者即同善财[4],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5]。

[1]丰,足也。

[2]弥勒为绍释迦佛位之补处菩萨,先佛入灭,生兜率天之内院。人寿四千岁时,弥勒来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从今经历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于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一切之人天。说详《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菩萨处胎经》。《华严经》七十七:“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同七十九:“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

[3]《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有一菩萨结跏趺坐,名曰普贤。身白玉色,五十种光,光五十种色,以为项光。身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无量化佛,诸化菩萨以为眷属,安详徐步。”

[4]此句承上“弥勒楼阁中”句。

[5]此句承上“普贤毛孔中”句。

惜乎《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六祖大全之旨[1]。德异幼尝见古本[2],自后遍求三十余载,近得通[3]上人[4]寻到全文,遂刊于吴中[5]休休禅庵[6],与诸胜士[7]同一受用[8]。

[1]《庄子·田子方篇》:“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2]古本,古时所刻之书本。指《坛经》。

[3]未详。

[4]僧人之尊称。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

[5]以木板刻字谓之刊。吴中,江苏之吴县也。春秋时为吴国之都,故名。

[6]庵,与“菴”通。《续传灯》四《德异传》:“素轩蔡公,施莲湖桥庵,请居之,曰休休庵。”《释氏要览》上:“释名曰:草为圆屋曰庵。”禅庵,参禅道人所居之庵也。

[7]胜士,持戒者之尊称也。《月灯三昧经》:“能净持戒,名胜士。”

[8]受用,享受之意。《朱子语录》:“不会经历许多,事过便去,看易也,卒未得他受用。”

惟愿开卷举目[1],直入大圆觉海[2],续佛祖慧命无穷[3],斯余志愿满矣。至元[4]二十七年庚寅岁中春日[5]。

[1]谓开《坛经》而一阅。

[2]《圆觉经注》:“大者,大外有小可陈,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圆觉体无边际,绝诸分限,强名大也。圆者,满足周满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念想。海者,譬喻也;譬大圆觉如海之无边际,故云“大圆觉海”。

[3]《古今集嗣法论》:“参禅学道,贵在乎续佛祖慧命,非荣身之事也。”智慧为法身之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故云“慧命”。

[4]元始祖年号,即民国前六百四十八年也。

[5]中春,二月也。《书·尧典》:“日中星乌,以应中春。”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玄天九煞

    玄天九煞

    废柴龙浩宇,励志在天龙大陆要成为一代强者......
  • 最强异能者之乱世生存

    最强异能者之乱世生存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在这个地球生存下来。可偏偏有个奇葩诞生,不仅不修炼,还能渣到无敌,更吐血的是后宫一大片,地球人不禁问道:难道混吃等死才是王道?
  • 王爷太腹黑:王妃太难追

    王爷太腹黑:王妃太难追

    错戴上了千年之前的姻缘戒,定下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恋。梦回千古,出身楼兰,几经辗转,遇上了他……
  • 灵宝毕法

    灵宝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凹子

    凹子

    凹子的平凡生活。穿越时空?拯救世界?都是扯淡!写着玩玩哈。
  • 流光剑影

    流光剑影

    睥睨天下,玉女娉婷兮,罗袖招霸王,妖姬魅惑兮,却反成炉鼎。飞身无垠星河,傲啸宇内,索那六道轮回,谁说大道无情?
  • 旷世逆歌

    旷世逆歌

    无数万年前,天上降下陨星,一瞬间毁天灭地,一世间生灵涂炭,这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天灾!几千年后,天下生灵们破解了陨星的奥秘,修得力量之法——从此进入了战火连绵中,属于英雄的时代……无数万年后,来历神秘的失忆少年从客栈醒来,懵懵懂懂闯向复杂的世间。在斗争中生存,在逆境中突破,在如漩涡般的世界一路逆歌,踏出一条旷世之路……
  • 大道天河

    大道天河

    大道天河,乃是一条大道之河,是三千大道的总汇,总源头。每一大劫一出,镇压亿万虚空,诸天万界神魔。。。。。。。杨开,一个地球上的小子,带着前世的记忆穿越到玄黄世界,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努力修炼武道,以期踏上无上巅峰,然而,能让他踏上无上巅峰,君临万界的,还是从他进入一个山洞之后开始的。。。。。。。。。。。
  • 爬上墙头当红杏

    爬上墙头当红杏

    某花蓬头垢面、满身淤泥、头顶大肿包,非常狼狈地出现在段萧竹面前,杏眼泛着层层委屈的晶莹。“头儿,你说他家戒备森严、机关重重,不可打草惊蛇,取地下之道才是明智之选,于是我非常听话地照办了。”“然后呢?”“可你没说他家地底下都是花岗石啊!”
  • 灵神混域

    灵神混域

    少年自混沌中的蛮荒之地踏着一只奇异神兽纵横混沌无数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