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儒言经文错简者,起于刘向之校《尚书》(见《汉书·艺文志》),犹有古文可据也。疑经文脱简者,始于郑玄之注《玉藻》(见《礼记注》),然尤不敢移其次第也。至北宋以后,始各以己意改古书。有所不通,辄言错简,六经几无完本。余波所渐,遂及丛林。于是《六祖坛经》,有言其错简者,则移其次第;有言其脱简者,则以他书补入。余以正德旧刻本校之,其窜乱之迹,尚未尽泯也。大凡古书之传于今者类如此,不独《坛经》为然。而余又考《坛经》之所传述者,即释迦佛在灵山会上付与初祖大迦叶之正法眼藏也。由初祖传至二十八祖达磨大师,始来中国,是为东土初祖。又传五代至弘忍大师,凡三十有二祖,皆密密相传,以一传一,余人不能得其法。自忍大师传法于六祖,六祖遂广传其法于天下。其门人又详叙之而为《坛经》,即今之所传者是也。其渊源远有端绪如此。
余独怪《坛经》为宗门切要之书,自唐以来千二百余年间,未见有人为之注者,何也?岂视为浅近易晓,人人可以尽解耶?抑道在心悟,不在文字,我宗门下客,不必求知求解耶?夫以指指月,指本非月;非马喻马,马非非马。指与非马,犹之文字,借指可以见月,借非马可以明马;犹之借文字可以通经义,通经义可以明心见性。故文字为传道之器,得道则其器可投;文字如渡海之筏,到岸则其筏可舍。若未到岸、未得道之时,文字究不可以不求甚解。此《坛经》之所以不可无笺注也。虽然,注书之难,自古言之。汉儒注经,必引会数经,勘契密合,而后下笔。不第时代近古,多得遗闻而已。魏晋以降,儒者不遵师说,意主穿凿附会,汉学于是浸废矣。其后如杜征南之注《左氏传》,颜秘书之注《两汉书》,虽瞻博绝世,犹有摘其舛驳者。徐无党注《五代史》,寥寥数语,其于大义,毫无补益勿论矣。惟裴松之之注《三国志》,刘孝标之注《世说新语》,郦道元之注《水经》,皆能补原书所不载,其辞又雅驯,颇见魏晋风轨。李善之注《文选》,止引经史,不释述作意义,东坡尝称之,而诋五臣注为荒陋。凡此皆可为笺注家之鉴戒者也。
后世之注佛经者,皆宜据事征典,不妄加义。不可如王辅嗣之注《易》,郭子玄之注《庄》,屏实骛华,唯在发挥一己之意。盖佛氏之微言奥义,惟佛与佛能知其究竟,即二乘菩萨亦不可空谈妙悟,妄为度量也。善夫,莲池大师之言曰:“如经所言,有诸盲人,群手摸象。其摸象鼻者,云象如箕;其摸股者,云象如柱;其摸尾者,云象如帚;其摸腹者,云象如石;乃至摸眼则云如鼓风橐,摸耳则云如倒垂叶,摸蹄则云如覆地杯。人执所摸,互相是非,观者捧腹。今日谈经,何以异是!佛已涅槃,咨询无繇。出情识手,为想像摸,彼此角力,如盲讥盲,予实慨焉!”莲池之说,可为经疏家空谈之药石也。
昔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时号獭祭鱼。毛西河作试帖,陈书满几案,其夫人亦诋为獭祭。余谓注佛经者,独宜多检书册,以期多得考证。惟不可太涉泛滥,以失说经家谨严之体焉耳。若但为简单之经注,宜仿廖莹中世彩堂本《韩文注》(徐氏翻刻本名《东雅堂韩文》)、朱子诸《集传》例,及《离骚集注》例,悉削去诸家姓氏,汇辑群说,自为一书。然已不能免宋、元人说经之窠臼矣。此余所以远祖汉儒经注,近法《三国志》《世说》《文选》等注,而为《坛经》之笺注也。
笺与注,本是不同。笺之云者,《说文》云:表识书也。谓书所未尽,待我而表识之也。康成《诗笺》,昔人谓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之为笺。今《坛经》中之各偈,大抵用笺者为多,因非笺不能达其意也。注之云者,稽典故,考舆地,详姓字,明训诂,识鸟兽草木之名也。注法之中,又分三端:一曰正注——宜引本事以解之者也。今《坛经》中所注之宝林、衣法、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以上见第一品)、知解宗、显宗记(第八品)、卓锡泉(第七品)、水晶钵(第八品)、六祖旧居(第九品)、嗣法四十三人(第十品)等,是其例也。一曰互注——宜沿波讨源,博采众说,以为佐证者也。今《坛经》中所注之此心成佛、生死事大、生死苦海、福何可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以上见第一品)、用即了了分明、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八万四千智慧(第二品)、有把茆盖头(第八品)及他心通(第九品)等,是其例也。一曰训诂——解释其音义,而无害其文者也。今《坛经》中所注之擖撩、偈颂、碓薙(以上见第一品)等字,是其例也。司马迁之言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此精思之谓也。班固之言曰:“笃学好古,实事求是。”此详考之谓也。详考始可言注,深思始可言笺。
余学殖荒落,何敢插齿牙于著作之林,而为此经之笺注?盖欲于佛经笺解中自辟一径而行,一以援古德之言,示人以不蹈空疏之弊;一以便利根初学,阅之顿悟如来上乘,而为假诸文字为其筌蹄也。校勘既竣,复以释迦佛像及列代祖师像三十三尊冠诸首简。昔武梁祠,鲁灵光殿,皆图伟人事迹;而宋刻本《列女传》,亦有顾恺之之画像。借图像为感发兴起,由来旧矣。今此三十有三尊者,即佛祖传授大法之次第。学者既读斯文,则必想见其人;见其人而不得,则见其像如见其人也,如见其人之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也。附图之意,盖在于斯。中华人民建国之八年十一月无锡丁福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