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400000040

第40章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

唐·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中山人。擢进士,登博学宏词科,工文章。累官到集贤直学士,出为苏州刺史。以政绩闻廷,赐金紫服,迁太子宾客。晚年以文章自适,兼工诗。白居易推为诗豪。有《刘宾客集》四十卷。)

元和[1]十一年某月日,诏书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谥曰“大鉴”。实广州牧马总以疏闻[2],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3],同归善善[4],不隔异教[5]。一字之褒,华夷孔怀,得其所故也。马公敬其事,且谨始以垂后。遂咨于文雄[6],今柳州刺史河东柳君[7]为前碑。后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由曹溪来。且曰:愿立第二碑,学者志也。

[1]唐宪宗年号。

[2]闻,闻之于宪宗也。

[3]尚,庶几也。

[4]《公羊传》:“君子之善善也长。”《穀梁传》:“善善乐其终。”

[5]释与儒教迹不同,故云导师教。

[6]文章之雄也。

[7]名宗元,字子厚。

维如来[1]灭后中五百岁,而摩腾、竺法兰以经来[2],华人始闻其言,犹夫重昏之见曶爽[3]。后五百岁,而达磨以法来,华人始传其心,犹夫昧旦之睹白日。自达磨六传至大鉴,如贯意珠[4],有先后而无同异。世之言真宗者[5],所谓顿门[6]。初,达磨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至大鉴,置而不传。岂以是为筌蹄耶[7],刍狗[8]耶?将人人之莫已若而不若置之耶?吾不得而知也。

[1]如来,释迦如来也。

[2]摩腾、竺法兰,皆西域高僧。二人同于汉明帝时入中国,居白马寺。其第一部所翻之经即《四十二章经》。

[3]曶,音“忽”。《头陀经》:“心王菩萨曰,我见覆蔽,饮杂毒酒,重昏长寝。”王简栖《头陁寺碑文》:“曜慧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曶爽,天未明之时也。《汉书》:“至曶爽,天子始郊。”

[4]意珠,如意珠也。《智度论》十:“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

[5]真宗,真实之宗旨也。各宗派自称所信仰之宗,皆曰真宗。

[6]佛所教者,不外顿、渐二门。顿门即禅宗。

[7]《庄子》:“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8]《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按,大鉴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殁。既殁百有六年而谥。始自蕲[1]之东山从第五师[2],得授记以归[3]。中宗使中贵人[4]再征,不奉诏。第以言为贡,上敬行之。铭曰:至人之生,无有种类。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蠢南裔,降生杰异。父乾母坤,独肖元气。一言顿悟,不践初地[5]。五师相承,授以宝器[6]。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爰来,如水之东。饮以妙药,瘥其瘖[7]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8]。去佛日远,群言积亿。著空[9]执有[10],各走其域。我立真筌,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还其天识[11]。如黑而迷,仰见斗极。得之自然,竟不可传。口传手付,则碍于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12]。

[1]蕲,音“其”;蕲州。

[2]宏忍大师。

[3]授记者,对于发佛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莂。

[4]中贵人,内臣之贵幸者。

[5]初地,为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

[6]宝器,指衣钵言。

[7]瘖,音“阴”;口不能言也。

[8]《法华经》:“如来世雄,于法自在。”

[9]著于偏空。

[10]凡夫之迷情,执有实我、实法,谓之有执。执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谓之空执。

[11]天识,本性也,真如也。颜延之《庭诰》:“遂使业习移其天识。”

[12]《史记》:“留侯云:沛公殆天授。”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妃:毒医双绝

    邪王宠妃:毒医双绝

    百里悯,21世纪的金牌特工,世界第一杀手组织的boss。令人闻风丧胆避之不及的鬼帝,悬壶济世的邪医。听闻阎王要人三更死,邪医留人到五更。而一朝穿越,却成为眼前男人逗弄的对象。她才不会承认她脸红了!“小悯悯,你亲我一下我就放过你”男人狡猾的笑。“不要!”“那我不客气了哦”“不是,你别…唔…”
  • 红颜皇储

    红颜皇储

    只因知道了一个秘密,十岁的孩子放弃了一切,闯荡江湖。多年后,少女灵耶发誓要名留青史,江湖快意,英雄豪杰莫不臣服。
  • 网王之我就是我

    网王之我就是我

    她,一直攀登着爷爷留下的梯子,陈旧的梯子终有断裂的一天,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平凡的她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吗?未来是不是一直把握在她手中呢?一切尽在不言中……
  • 亚森·罗宾探案集3

    亚森·罗宾探案集3

    《亚森·罗宾探案集》是一部风靡世界的侦探小说,她以其丰满的人物性格,广阔的社会背景,曲折多变、富于悬念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
  • 紫气青龙

    紫气青龙

    林凌考古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玉蝶,结果飞出来一道鸿蒙紫气,带着林凌魂穿到了异界。林凌:鸿蒙紫气?太高端了我吸收不了啊!能不能变成系统,我比较中意这个。。。鸿蒙紫气:。。。我变变变!林凌:卧槽!真可以啊!!!哈哈哈,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系统:嘀嘀嘀!宿主生命垂危,濒临死亡,请尽快治疗!林凌:。。。卧槽!什么情况???!!!。。。。。。
  • 神魔诡道

    神魔诡道

    其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奇异的事,诸如孩子吓着,医院无解,而被神婆轻轻一吹,竟然好了。那么,甄淮是神棍了?因为他能神使鬼差,换句话说,就是他能差遣神鬼为他做事,都做些什么事呢,书中自有交代。
  • 弑道绝仙

    弑道绝仙

    境界: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大乘。种族:人族,妖族,魔族,灵族,海族,荒兽族,等一系列常见不常见的种族。主要内容:主角自己不断升级,探险,组建团队,组成炼气士,魔族,妖族的联合军团,征战其余各族,最终与魔族BOSS进行军团大决战,打败大魔王,飞升仙界。元素:灵力,道术,法宝,飞剑,仙甲,妖兽,灵体,元神,阵法,符咒,秘术…
  • 零度爱恋

    零度爱恋

    白领女孩楠妮为了证明即将和自己结婚的男友昆娅是真的爱自己而将自己的闺蜜恩彩介绍给昆娅做合租室友。由此而引发了一连串有关爱情命题的质问,楠妮与昆娅之间的爱与信任,昆娅与恩彩之间的友情与暧昧,恩彩与楠妮之间的友谊与信任,以及恩彩执拗的爱情观。最终的结局是楠妮真正开始懂得爱情学会珍惜昆娅的感情还是昆娅忍受不了楠妮让人窒息的爱两人终于分崩离析。恩彩注定不会是昆娅命定的恋人却也注定会成为昆娅与楠妮之间无法忽视的存在。而静桐,那个一直存在在恩彩内心深处的名字所牵扯的又是怎样一段爱情。这份爱恋是否也会随故事的发展逐渐拨云见月,最终成全恩彩心中的一份豁然开朗……
  • 已淡化的时间

    已淡化的时间

    我很遗憾,没有上高中,但我也想想自己有这样的故事,其中的男主角便是我希望的自身,另一个灵魂
  • 血土

    血土

    “宁氏盗墓团,借助着祖上传下的‘传世宝录’,对一座深山老墓进行挖掘。危险开始笼罩而来......宁老大在濒死之际,得到了一只铜眼。而这看似普通的铜眼里,确隐藏着一个个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