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光明经·四天王品》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法华经·普门品》:“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而为说法;应以得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波罗门身得度者,即现波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起修皆妄动[1],守住匪真精[2]。妙旨因师晓[3],终亡染污名[4]。
[1]本具身智,何劳修治?若有修治,皆是妄动。
[2]执守三身四智,亦是不是。上文言无住者人之本性,今若守住,非本性矣,故云匪真精也。
[3]妙旨三身四智之旨也。《笔削记》一:“终实圆理,故曰妙旨。”师,谓六祖也。
[4]亡,通“无”。马祖道一禅师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悟自性之身智,亡假名之染污。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1]。髫年出家[2],志求见性[3]。一日参礼[4],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5]白峰山,礼大通和尚[6]。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7],远来投礼[8],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9]。
[1]信州,唐置,元为路,明改广信府,今江西上饶县其旧治也。贵溪,县名,唐置,故城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今属江西豫章道。
[2]髫,音“迢”。髫年,小儿垂发辫时也,又为年幼者之称。
[3]见性,见前注中。
[4]凡集禅门人坐禅说法诵经谓之参。故诘旦升堂云早参,日暮念诵云晚参,非时说法为小参。凡垂语之尾,多用参语。参,言外妙旨之意也。参礼者,因参礼师也。
[5]学人,学道人也。《菩萨璎珞经》:“佛子庄严二种法身,是人名学行人。”洪州,见前注。
[6]《佛祖统纪》四十一:“神龙二年,北京神秀国师示寂于东都大官寺,谥大通禅师。”按:《传灯会元》《通载》等《神秀传》,无住白峰山事,且大通为神秀谥号,不应其徒即称大通和尚,盖别有一大通也。
[7]《汉书》四《文帝纪》:“朕狐疑。”注:师古曰:“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称多疑者而曰狐疑。”
[8]投礼,五体投地而行礼也。
[9]看,语助词;姑一试之也。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1],请问如何是某甲[2]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3],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4]。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1]丈室,又云方丈。禅林主持之正寝也。相传维摩诘居士之石室方一丈,丈室之名即本于此。《传灯录·禅门规式》:“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往生论注》上:“如维摩方丈,包容有余,何必国号无赀,乃称广大。”《法苑珠林·感通篇》:“吠舍离国宫城周五里,宫城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唐显庆年中敕使长史王立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头陀寺碑文》:“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注:高诱曰:“堵长一丈高一丈,回环一堵为方丈。”铣曰:“宋孝武皇帝时也,言立方丈之室,以置经像也。”
[2]《史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按:言某甲者,某以代姓,甲代名。指人指己,于文字上皆可用之。
[3]禅家心与性名别实同,说性即说心,故独言本性。
[4]正见,注见前。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1],大似浮云遮日面[2]。不知一法守空知[3],还如太虚生闪电[4]。此之知见瞥然兴[5],错认何曾解方便[6]。汝当一念自知非[7],自己灵光常显现[8]。
[1]不见一法,承上文“了无一物可见”而言。然不可有“无见”二字存于胸中,存无见者,随在无见,故能障蔽自己。
[2]浮云,喻胸中所存之“无见”二字也。李白诗:“总为浮云能蔽日。”
[3]“不知一法”承上文“无一物可知”而言。然不可执守空知,守空知者,如木石而取守空寂,即为空知所障,还如太虚生闪电也。
[4]闪电,喻执守之空知也。若不守空知,则太虚不生闪电矣。太虚,天空也。李群玉诗:“心似闲云在太虚。”闪电,谓电光一瞥;喻疾速也。
[5]瞥,音“劈”。徐曰:“瞥然,暂见也。”
[6]错认,以无知无见为是,而失见性之捷径。《法华文句》三:“方者,秘也。便者,妙也。”按:方便共有三种解释,余二种略。
[7]自知非者,自知见之与知,俱不是也。
[8]灵光者,人人固有之佛性,灵灵照照,而放光明者。《五灯会元》三:“百丈禅师上堂:‘灵光独照,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1]。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2]。情存一念悟[3],宁越昔时迷[4]。自性觉源体[5],随照枉迁流[6]。不入祖师室[7],茫然趣两头[8]。
[1]《维摩经·弟子品》:“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2]存无见,守空知,皆著相也。“菩提”见前注。
[3]情,私意也。才存悟迹。何如未悟?故不可自以为悟也。
[4]言私意存一念之悟,与昔时之迷初无少异。
[5]圭峰禅师云:“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
[6]随照,随见知照也。枉,劳而无功。迁流者,念念迁谢,如水之流注。
[7]祖师,见前注。《论语》:“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8]茫然,即杳茫意,无主张貌。两头者,存无见,守空知也。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1],又言最上乘[2],弟子未解,愿为教授[3]。
[1]三乘,指声闻乘为羊车,缘觉乘为鹿车,菩萨乘为牛车言也。详见《法华经·譬喻品》。
[2]最上乘,指大白牛车,譬得佛乘者。《金刚般若经》:“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纂要》三:“最上者,一佛乘也。”《略疏》云:“最上乘者,圆顿教是也。”
[3]教授,教法授道也。《楞伽经》一:“现方便而教授。”《辅行》四之三:“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1],悟法解义是中乘[2],依法修行是大乘[3]。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4],一无所得,名最上乘[5]。乘是行义[6],不在口争[7]。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8]。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1]仅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而诵读经典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2]仅能悟佛法,解经典中之意义,虽知其所以然,尚未能躬行之实践者。
[3]既悟六度万行之理,能依法实践者。
[4]法性一而相各异,其各异之相,自外可见者,名法相。《维摩经·佛国品》:“善解法相,知众生根。”《大乘义章》二:“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
[5]《入道要门论》上:“大乘最上乘,其义云何?答:大乘者,是菩萨乘;最上乘者,是佛乘。又问:云何修而得此乘?答:修菩萨乘者,即是大乘。证菩萨乘.更不起观,至无修处,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6]《笔削记》一:“乘者,就喻彰名,运载为义。如世舟车,可以运重致远。”乘,以运载为义,故云行义。能行即是乘,但口说而不行,便非乘也。
[7]《史记》五十五《留侯世家》:“此难以口舌争也。”《读书录》:“学者开口皆能言道理,然当体诸心,果能实好此道理否?又当体之身,果能实行此道理否?若徒能言之于口,而体诸身心者,皆不能然,是所谓自欺也。”
[8]《悟性论·夜坐偈》云:“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如如。”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1]。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2]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3]。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4]?
[1]南海,县名。隋以番禺改置,明清时与番禺县并为省治。民国从治佛山镇,属广东粤海道。
[2]《大般涅槃经》译本有二种:一种北凉昙无谶译,凡四十卷,名《北本涅槃经》;一种刘宋慧严等再治,凡三十六卷,名《南本涅槃经》。此《涅槃经》系指《北本涅槃经》而言。
[3]“诸行无常”四句偈,过去离怖畏如来偈也。《涅槃经》十三:“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周遍求索大乘经典,乃至不闻方等文字。我于尔时,住于雪山。释提桓因心大惊怪,自变其身作罗刹像,甚可怖畏。下至雪山,去其(‘其’字,释尊自指因地)不远,而便立住。宣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苦行者(苦行者,亦释尊自指因地,皆指作婆罗门身言)闻是半偈,心生欢喜,即从座起,四方顾视。言:向所闻偈,谁之所说?我于尔时,更无所见,惟见罗刹,即便前至是罗刹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于何处得是过去离怖畏者所说半偈?即答我言:我不食来已经多日,处处求索,了不可得。我即问言:汝所食者,为是何物?罗刹答言:食人暖肉。我复语言:汝但具足说是半偈,当以此身奉施供养。罗刹答言:谁当信汝?为八字故,弃所爱身。我即答言:十方诸佛,亦能证我为八字故舍于身命。罗刹答言:谛听,谛听!当为汝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无明生行行生识,乃至生老病死,终而复始,如环无端。修行者应先了解此行字之重要,知一切诸行是生灭法,不离十二因缘,至于四生六遵,无尽轮回,皆诸行无常也。当求所以常住之遵,明常住之遵则生,灭可灭灭之尽净则寂乐现前,而快乐无边矣。寂灭非断灭,乃不生不灭之谓也。”
[4]作么生,犹言“因何”。禅家疑问之词也。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1]。色身无常,有生有灭[2]。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3]“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4]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5]分散,全然是苦[6],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7]是生灭之体,五蕴[8]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9],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1]色身,地、水、火、风四大也。按:身者,外四大所成之身也。又为三种身之一,从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法身,佛之真身也。《金刚纂要》四:“法身毕竟非色身,非诸相。”按:法身,即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2]《智度论》二十三:“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不增积故。复次,生时无来处,灭亦无去处,是故名无常。”
[3]见《涅槃经》十三《圣行品》。
[4]不审,犹云未知。
[5]《对法论》一:“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何等地界?谓坚劲性。何等水界?谓流湿性。何等火界?谓温热性。何等风界?谓轻等动性。”
[6]《大智度论》十五:“受此四大五众身,应有种种苦分,无有受身而不苦者。”
[7]《起信法藏疏》:“法性者,明此真体普遍之义。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深广之义。故《智论》曰: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
[8]五蕴:色、受、想、行、识也。有相为色,领纳名受,取像曰想,迁流为行,分别为识。蕴者,积聚为义,谓积聚生死过患。
[9]更生,复生也。《山海经》:“无綮之国,其人无男女,穴居食土,死即埋之,其心不朽。死一百二十岁,乃复更生。”
师曰:汝是释子[1],何习外道[2]断常邪见[3],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4],耽著世乐[5]。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6],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7]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8]无有生相[9],刹那无有灭相[10],更无生灭可灭[11],是则寂灭现前[12]。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
[1]《弥沙塞律·杂类》:“出家,皆舍本姓,同称释子。”《维摩经慧远疏》:“从佛释师教化出生,故名释子。”释子,释迦佛之弟子也。
[2]《唯识俗诠》第一:“外道者,心游道外,不顺真理,外于佛道,故名外道。”
[3]《大智度论》七:“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众常忍乐;断见者,见五众灭心忍乐。一切众生,多堕此二见中。菩萨身断此二,亦能除一切众生二见,令处中道。”
[4]吝者,爱惜而不肯舍也。
[5]耽,音“端”,过乐也。尔,雅乐也。《法华·譬喻品》:“深著世乐,无有慧心。”
[6]好、恶,俱去声。
[7]愍,音“闵”。
[8]刹那,谓极短时也。《大藏法数》:“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或云,壮士一弹指间有六十刹那。
[9]生相,生起之相也。
[10]灭相,灭去之相也。
[11]无生灭,如空里无花。
[12]《笔削记》五:“分明显了,更无暗昧,故曰现前。”《黄檗传心法要》下:“声闻人见无明生,无明灭;缘觉人但见无明灭,不见无明生,念念证寂灭;诸佛见众生终日生而无生,终日灭而无灭。无生无灭,即大乘果。”
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1],圆明常寂照[2]。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3]。诸求二乘人[4],目以为无作[5]。尽属情所计[6],六十二见本[7]。
[1]无上,见前注。《楞伽经》:“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笔削记》三:“法身、解脱、般若,备此三点,以成大涅槃。”《入道要门》上:“如何得大涅槃?师曰:不造生死业。对曰:如何是生死业?师曰: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死业。”
[2]一物不欠,故云圆;妙净明心,故云明;无始无终,故云常;无有散乱,故云寂;灵鉴不昧,故云照。
[3]断,断灭也。
[4]二乘,声闻乘人、缘觉乘人。
[5]《大智度论》九十三:“邪见者,所谓无作见。虽六十二种皆是邪见,无作最重。所以者何?无作,言不应作功德求涅槃。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来.虽是邪见,而不遮作福德,以无作大恶,故不生。”
[6]计,分别计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