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生有三子,长子辟疆,次子郊师,少子婴。长子已经过了十岁,但齐王春秋鼎盛,故而未立太子。
此次各诸侯相会,齐王率诸侯朝见周天子。为示郑重,不仅相国邹忌、上大夫段干朋、檀子诸臣随行,还把三个儿子都带去了。
周天子显得很高兴,亲热地拉起齐王的手,嘘寒问暖。
说到家事,见了齐王领来三个齐国小公子,不知是为表示亲近还是怎么的,周天子赞叹说:“齐王尤能生子。”
三个孩子算很能生吗?齐王只好讪笑着道,“还好还好。”
邹忌听着这话不是个滋味,就好像齐王只会生孩子似的。其实不能怪天子,因为天子自己年过半百,膝下犹虚,他的确是真心夸奖而且羡慕齐王的。
后来,周天子的弟弟姬扁赶来,看见一群小孩在一起玩耍,指着其中一人就说:“你们看,那是谁家的小孩?下巴那么大,一对眼睛黑白朦胧,像猪的眼睛一样,丑死了。”他手指的是田辟疆。
邹忌、段干朋等按剑而怒,目视齐王。就连郊师和婴见兄长被侮辱,也气得满脸通红。
齐王强抑怒气,微微摇头,虽是看在天子的面上退让三分,然而心下不满已极。
姬扁这下把齐王彻底得罪了。
“这位黄发老者可能见识不够宽广,我听先生说,有这样相貌的人,一定是是体方而心圆,沉着而温厚,一生富裕,此种相貌奇异,并不同常人。”田辟疆仰头朗声说道。
众人被说得一愣,剑拔弩张的情况有所缓和,周天子顺势打圆场:“对对,相貌奇异,这么看来,齐长公子将来一定是有所作为之人。”又朝他弟弟说:“刚才太失礼了,还不向齐王道歉?”
姬扁恼辟疆叫他“黄发老者”,扭着头一动不动。
在天子的再三示意下,他才不情不愿地赔罪,齐国君臣怒气稍平。
即便是发生了如此不愉快的一幕,齐国君臣还是礼数周至地陪到最后才告辞离去。
在周天子又一次流露歉意之后,齐王笑着表示他已经将不愉快忘怀了。
于是有称赞道:齐王为人仁义,当此之时,诸强迭起,周室衰微。天子权虚,诸侯莫不轻之,独齐王秉持礼节,终生不怠,是以天下以为贤君。
齐王一直最宠爱的是少子田婴,自洛邑之会后,齐王开始将目光慢慢地放于那个身具异相、宽厚机智的长子身上。
齐国先君有训诫,曰: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于国事。
所以,齐王得承认,虞姬再怎么贤惠,也终究只能是一个安居后宫的侍妾。田婴再受宠爱,将来也要被封出去,固守一座小城池。田辟疆才是唯一的嫡子兼长子。
封建社会下挑选继承人,要么立嫡,要么立贤、立长,对于“贤”与“不肖”的划分是没有一个参照或说界线的,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统一以嫡长子继承,直接断掉庶子们的幻想,维持社会的稳定。
三位公子都没有公子傅,田辟疆口中称的“先生”是谁呢?
真相在这里,齐王能猜到是谁。
“若是寡人想请先生担任公子的师傅,先生愿意接受吗?”喜形于色的齐王一进宫就召见孙膑。
出什么事了?孙膑听说一行人从洛邑归来了,在会上被天子那盛气凌人的弟弟欺负一通,还差点动起手来。为什么眼前的齐王红光满面,反倒像是心花怒放样的凯旋?
“大王之命,自当遵从。”
“也不问问是哪位公子?”齐王咳嗽一声,拿手撑着脸问。
“臣不必问。”孙膑想,即使是郊师也得答应啊。
“是郊师。”齐王骗他。
“臣……领命。”孙膑背上冷汗冒出。
卫姬之子,二公子郊师,是三人里面最捣蛋、最会无理取闹的一个小鬼。见孙膑愁眉苦脸地答应了,齐王这才道:“算了,不耍你了,去教辟疆吧,太子傅。”
太子傅!!!殿上的所有人满面汗水,晴天霹雳,吾等不是在幻觉里吧?大王本来尚未立有太子,竟出现太子傅了……
“多谢大王信任。”过早地立下太子是有什么目的吗,孙膑恭敬地退下了。
遂立辟疆为太子,太子傅孙膑,少傅檀子,田晏首为太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