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西游记》编辑研讨会大家发言正热闹,辛突然高声道:“《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另有其人。”把大家都给说愣了。
有人问:“以先生所见,《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阎王打断大家:“《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与今天的会议主题无关,请大家不要再说这个问题了。”
逍遥公连忙说:“阎董,在下以为,大家聚到一起不容易。既然说到这件事情,就不如让这位先生把话说完吧。”
阎王:“公既有此意,那就请这位先生继续发表他的高见吧。”
辛气昂昂地:“《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李春芳。”
淮仙:“说说你的理由。”
辛:“《西游记》面世后,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没有作者署名,直到民国初年,鲁迅和胡适捡到一本废弃的《淮安府志》,上面称《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从此《西游记》的作者才署了吴承恩的名。但很多人质疑,我也不相信。”
淮仙:“依先生之意,《西游记》的作者是李春芳,理由何在?”
辛:“一、《西游记》卷首有‘华阳洞天主人校’。华阳洞主人是李春芳的别号。二、《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有一首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这首诗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迹’。”
淮仙:“还有别人理由吗?”
辛苦自负地:“这些证据还不够吗?”
淮仙:“请问先生,你对嘉靖王朝的历史研究的有多深?”
辛:“我没有闲工夫研究什么嘉靖王朝?”
淮仙:“再请问先生,《西游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辛反问:“《西游记》就是一部娱乐神话小说,我不知道秘书长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淮仙道:“告诉你吧先生,《西游记》是一部影射小说,本质上就是一部‘嘉靖皇帝传’或‘嘉靖王朝大事记’。”
辛:“你有什么根据?”
淮仙:“很简单,凡是对嘉靖王朝有研究的人,把《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跟嘉靖王朝的大臣们一对照,便知真相。”
辛:“怎么对照?”
淮仙:“《西游记》的作者进行人物刻画时,一直按原型人物的出生地、姓名、官职、出身、在世人心目的形象等方面着手。孙悟空是嘉靖王朝的一号人物,即嘉靖皇帝。猪八戒是二号人物,即首辅(宰相)严嵩/。沙僧是三号人物,即锦衣卫都督陆炳。”
辛:“我不知道嘉靖王朝的事情,请你直接介绍。”
淮仙:“1、猪八戒的原型是严嵩:严嵩住在钤山脚下。钤乃‘钱’。钤山山上产铜,脚下出玉。‘钱、铜、玉’山岂不是福山?所以,猪八戒的来路就是福临山。严嵩的‘嵩’字乃‘高山之巅’之象,与‘云’相接。严嵩自称钤山居士。居士有隐士、洞中仙之意。所以,猪八戒生活的地方叫云栈洞(半天云里一个洞)。严嵩的妻子欧阳氏在娘家是次女,猪八戒的妻子便是‘卵二姐’(有的版本称高二小姐)。严嵩是嘉靖王朝的宰相,猪八戒的来路就是天蓬元帅。严嵩出生、成长在乡下,本质是农民,猪八戒的兵器就是钉耙。2、沙僧的原型是陆炳:陆炳祖籍浙江平湖,沙僧的出身地就是流沙河(湖-河)。陆炳官职锦衣卫都督,嘉靖皇帝的卫士长。沙僧的来路就是玉帝灵霄殿下侍銮驾的卷帘大将(皇帝-玉帝,金銮殿-灵霄殿,卫士长-卷帘大将)。陆炳是将门之子,沙僧的兵器就是降魔杖。”
辛傻了。
淮仙:“除了人物影射外,还有事件影射。如:大闹天宫——大礼议;三打白骨精——嘉靖帝三废皇后;真假美猴王——两皇子争帝位;火焰山——卫辉焚帝案等。还有社会形势影射:逃进大海的青牛精影射当然海盗猖獗;黄狮精家族影射蒙夷对明朝的危害,等等,我想,这些应该足够了吧?”
辛喃喃地:“这跟《西游记》的作者有什么关系呀?”
淮仙:“《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数百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开始是吴承恩、李春芳和丘处机三人论,间有苏东坡、朱鼎臣打擦边球。近年来焦点渐渐集中到了吴承恩和李春芳两人的身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所有人的理由都不足以服众。
“毋庸置疑,要想有说服力的争鸣《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首先必须弄清楚作者写《西游记》的动机或目的是什么才行。嘉靖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被恶意歪曲和抹黑的时代,主要人物基本上都在历史的天平上站反了方向。就像《金瓶梅》借用了《水浒传》中西门庆的名字影射严世蕃一样,《西游记》就是借用了唐三藏西天取经的历史事件来影射嘉靖王朝,里面的一些人物原型就是嘉靖王朝的大臣。与妖魔鬼怪的打斗故事,就是影射朝廷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
“大家弄清了《西游记》的实质,再来讨论它的作者是谁就有逻辑可循了。首先,丘处机的可能性可以完全排除,因为他生活在宋末元初,距嘉靖王朝三百余年,根本不可能预知三百年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这样一来,竞争对手就只有吴承恩和李春芳了。他们到底谁是《西游记》的作者呢:
“一、谁了解嘉靖皇帝的情况多,谁知道朝廷发生的重大事情的内幕多,谁就有可能是《西游记》的作者。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状元,因为他善写“青词”而被嘉靖皇帝留在身边当吹鼓手,隆庆年间官至首辅(宰相)。他对嘉靖皇帝及朝中的事情,知道的应该很多。吴承恩,江苏淮安的一个秀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没有条件接触到嘉靖皇帝,更不可能知道朝廷的多少大事及内幕。但他和李春芳是密友,嘉靖二十九年(1550)赴京候选,滞留京城近三年,跟李春芳、嘉靖二十三年(1544)状元沈坤频频相聚。李春芳知道的情况,他也应该知道的差不多。所以,在这一条上,他们写《西游记》的可能性都大。
“二、从创作时间上看。李春芳是官身,伴君如伴虎,上班时间,他脑袋里的弦肯定绷得紧紧的,就是下了班,许多事情恐怕也让他一时回不过神,静不下心来。吴承恩滞留京城候选,在街上摆了个小摊,代人写些书信什么的,创作时间和悠闲的心情要远远超过李春芳。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说书业勃兴,说书艺人到处重金求稿,为挣滞留京城候选期间的生活费,他写《西游记》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李春芳。
“三、从所处的社会环境看。李春芳后来升为裕王的侍读,在不可阻挡的政治斗争中,他卷入了“裕党”的漩涡,站到了与嘉靖皇帝、严嵩、陆炳的对立面,他根本没有胆量触及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去写颂圣、歌严、陆的《西游记》。吴承恩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严嵩倒台后,徐阶全面否定嘉靖皇帝的新政,官僚地主阶级疯狂的向广大劳苦大众反攻倒算,谁是谁非,他一目了然。同时,他孤身一人,无家无业,花甲之年,更无所惧。因而,他写《西游记》的可能性是李春芳所不能比的。另外从《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上分析,更能证明《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吴承恩。如《西游记》四十三回讲了个黑水河“衡阳水府”的事情。“衡阳水府”实际上就是湖南洞庭湖。吴承恩在湖北蕲州呆了近十年的时间,离洞庭湖很近,而李春芳就从来没有到过这里。”
辛:“有一点我不明白,此前,《西游记》为什么只有‘华阳洞主校’的字样,而没有吴承恩的署名?”
淮仙:“1、吴承恩1582年弃世,因为无儿无女,和李春芳是密友。稿子就由李春芳保管。李春芳闲暇作些修改和校对,故而在上面留下了华阳洞主校的字样。2、人世间最凶残的是政治运动。嘉靖王朝是世界上最早萌生资本主义制度的时代,隆庆皇帝杀弟轼父得位,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就将父亲——嘉靖皇帝说成是暴君,将严嵩和陆炳诬蔑成奸臣,闹得全国上下一片恐怖。吴承恩虽然冒着杀头的危险,借用唐僧取经的历史事件,写了神话小说《西游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将锐意改革的嘉靖皇帝、严嵩和陆炳刻画成正面人物,将反对新法的官僚地主阶级影射为妖魔鬼怪,但由于影射的太****了,所以,他生前没敢将其付梓,同时,也没人敢承印《西游记》。因为是草稿,也没注意在上面标明作者姓名,直到嘉靖皇帝死后四十年,隆庆皇帝也死了三十四年后,《西游记》才来到这个世上。可能原稿移手了多人,加上那时人们也没有版权意识,既然原稿上面没有作者署名,也就无人深究,所以,《西游记》就只有华阳洞主校的字样,而没有作者署名。”
有人还欲提问,阎王不耐烦了:“行了,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由于你们随意删除《西游记》内容,该给学人破解《西游记》之谜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逍遥公道:“阎董,术业有专攻。毕竟他们不是研究历史的,不必求全责备。以在下看,今天的会议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散会吧。”
阎王便道:“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