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在巨大的名誉面前,或浮躁、或伪装、或逃避,甄峰选择的是逃避
甄峰的家几乎成了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基地,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有的还带着孩子,现场感受。
最初的时候,甄峰竭力拒绝来访者的捐赠,他说,我没觉得生活苦,我可以自食其力。可是,他越这么说,来访者越要送钱送物,仿佛不送出一点就不能表达感动和爱心。挡不住,退无处。还有的,人没来,钱打来。
他很感恩,感谢每一位关心他的人。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渐渐转变了他的看法。
一位老板夫人第一次来他家时,送了他一件牦牛绒衫。甄峰觉得虽然宽大了点,但是挺好看,于是经常穿在身上。她第二次来时,她一眼就认了出来,向同来的朋友嚷嚷道:“你们看,这件牦牛衫是我送的,我家孩子爸不要了,很贵的,扔掉可惜。你们看,穿在他身上多好看。赶快跟我合个影,我发微博里晒晒。”
同来的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把你带的球鞋送给甄峰哥哥,你嫌不好看,甄峰哥哥穿上,一定好看。你俩合个影,我放QQ空间里。”甄峰尴尬地穿上不合脚的鞋子,拎着脚与她的孩子合影。
当助人变成炫耀的资本,受助与受辱也就拉近了距离。
班级里,同学们轮流值日,那天轮到牛绳儿何祥擦黑板,牛绳儿不擦,也不让何祥擦。他冲着甄峰嚷嚷道:“瞎儿子,擦黑板去!”
甄峰不听,继续低头看书。
牛绳儿走过来,“啪”的一个弹指敲在甄峰耳朵上,说:“助人为乐的机会给你,擦去。”
甄峰没有回敬他,因为自己是美德少年,不能打架,被打也不能还手。他向远处望了几眼,释放了不满情绪,去擦黑板。
当美德变成强迫,光环也就变成了套索。
第一次上街买菜,他提着篮子悠达悠达,像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衣食温饱,第一次感受到生活原本可以这样美好。
卖肉的师傅认得他,笑着说:“小伙子不错,好样的。”秤完还送了点腿骨。他回笑感谢。
甄峰买完刚走,卖肉的师傅就对周围人说:“听说他以前还偷过移动公司,这也配当中国好人?”
当讽刺披上赞美的外衣,就像棉花糖里藏着刺。
……
甄峰的自尊屡屡受到打击。以前艰苦的生活没有打倒他,现在却被光环和关注打倒了。
甄峰变得沉默不语,变得害怕出门、害怕见人,原先的自立自强形象,变得有些颓废,有些逆反自己。
他开始沉迷网络游戏。因为在游戏里,没人认识自己,只有在游戏里,才可以表达不满情绪。
他不再写日记,不再写信感谢。他不再接受别人的衣服,却之不恭,随手装在塑料袋中;不再使用别人送来的物品,拒之不得,任其堆在墙角灶侧。
他开始胡乱花钱,以不心疼钱的心理回敬那些炫耀爱心的人士。他扔掉了那辆嘎吱嘎吱的自行车,买了漂亮的电动车。为了和外界保持联系,他买了手机。他还给笔记本电脑配了无线网卡玩游戏。
他放学就躲进家里,不参加同学们的集体自习,不去网络教室扫地,也不去照料他的网店生意。
时青老师看出甄峰一连串的变化,她反身自问,自己也有责任。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或浮躁、或伪装、或逃避,即使成人也不能把持,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此时此刻,对他的心里疏导十分必要。她带着男友朱瑞,又一次来到他家。
时青老师突然推开门,甄峰快速关闭游戏,说是刚刚回复了一封邮件给马来西亚陈爷爷。
时青老师说:“甄峰啊,你是明白事理的人,我们不想多说。我问你,管仲的八个字你还记得吗?”
甄峰睁大眼睛,坐在凳子上摇头,也不知道请老师他们坐。
时青老师提示道:“我第一次来你家那天,临走时我说的。”
甄峰努力在想。
时青老师不为难他,说:“那天,你送我走。路上,我送了你八个字,‘道德当身,不以物惑’。能否在名利面前保持淡泊超脱,是判断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中国好人,是道德模范,思想境界应该有较高的标准。不能沉迷物欲,颓废消沉,不能愧对社会大众的期望啊。”
甄峰脸上有点尴尬,扯扯嘴角,没出声。
时青继续说:“公众人物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过去的会被挖出来,现在的全被晾晒开。特别是天天见面的身边人,不相信美德竟然出自身边,所以,你只有用行动来证明。”
甄峰有点羞愧,他慢慢进入话题,说:“老师,我知道。只是有些事我不知道怎样处理。”
时青老师让朱瑞说说公众人物怎样调适心理,然后逐一分析甄峰遇到的每一件事。
一番说理后,老师提议带走他的三星电脑,留下一些心理疏导的书。
时青老师说:“爱心人士最希望看到的,是你生活无忧,品学兼优,将来有所成就。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期望落空,看错了人。你的电脑放我这,中考结束,你来取。”甄峰愉快地点头,他接过朱瑞老师带来的《荣誉的漩涡》、《光环与套索》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