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200000016

第16章 大夏之生,黄土深处滋生的战歌(1)

李自成是李元昊的子孙?

米脂是西夏帝国缔造者李继迁的出生地。党项人从青藏高原经今甘肃庆阳一带迁徙到这里,是以被发配者的身份来的。当时,汉族政权实行在全国设州(郡)、县制,隋朝开皇三年(583)在这里设银州。之前,不少学者没有实地考察,称这里是唐朝册封镇压黄巢起义有功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才改称银州的。其实,据当地史料记载,北周保定三年(563)在今横山县(历史上曾经属于米脂)境内的党岔乡设置了银州,这是当地被称为“银州”的最早历史记录。大业三年(607),隋朝撤销银州,设雕阴郡,儒林、抚宁、开疆、大斌等地改属雕阴。唐朝在这里复置银州、绥州。

一直在当地从事地方史料研究的贺国建先生,于2005年6月3日晚带着他所主编的《米脂县志》及其他史料,就一些问题和我进行了交流。《米脂县志》里与党项人有关的记载至少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党项人来这里生活的时间上限不是在唐末。那么,党项人是什么时候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生存环境置换,折射出了怎样的一曲民族悲歌?

早在873年,拓跋思恭占据了宥州,开始在内蒙古和陕北一带培植实力。他一方面讨好唐朝廷,在帮助唐朝廷镇压其异己力量的过程中扩张自己的羽翼,一方面巴不得早些和唐朝廷分庭抗礼,实行独立。881年镇压黄巢起义的胜利,对唐朝廷及党项割据势力来说有着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唐朝廷得到了表面上的安宁和巩固;党项人通过参加对黄巢的剿杀得到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俘虏,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唐朝廷的首肯及此后发展自身力量的许可证。拓跋思恭被任命为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他还被赐唐朝廷的皇家姓氏--“李”,以示更大的褒奖,这是李姓在西夏历史出现的开端。夏州地区因此被命名“定难军”。

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定难军留后李继捧献银、夏、绥、宥州归宋”的历史记录以及李继迁出生在无定河边的历史考证来看,这是西夏历史上的“银州时期”。

五代时期,中国大地上的各种分裂势力间的争斗,使党项人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早在之前的881年,拓跋思恭以“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方式,在自己的辖区内任命官吏、征收租税,使夏州俨然成了一个国中国,也为后来的党项人首领积累了做帝王的经验。夏州是党项贵族在接触汉文化过程中最早的一个实验场。

逐渐扩充的野心驱使着党项人的胃口不断变大,这种变大的基础是后来对宋王朝的战争,时叛时附,双方之间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争。失败最惨重时,拓跋部曾经领地失尽。

“陕北的山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人们说起米脂,往往自然地会想到美女,尤其是名列中国四大美女的貂蝉。其实,在当初党项人流徙范围内有不少出美女的地方,比如出“天下的美女”的丹巴、出“中国雅女”的雅安、“美山美水美寨美女”的桃坪羌寨、“临洮姑娘甲天下”的临洮、“中国最后的女儿国”的云南泸沽湖、“高原上的江南”的樟木等等。

米脂“盛产”美女的口碑在历史进程中渐渐遮掩了两个准帝王的光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历史上更多地被蒙上失败者的色彩,而李继迁则是被他的孙子李元昊的形象覆盖了。

2005年夏,老家在延安市富县东仙乡太平村、后在铜川矿务局工作的李志强做出了两件大事:一是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多年研修而成的《李自成家谱》,二是在自己的名片背面赫然印出了这样的话“:

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是党项族拓跋氏的后裔。至今,‘闯王’后裔仍保持党项族习俗及相貌和特征……”李志强自任“李自成学术研究会会长”、“西夏·党项民族学术研究会会长”,自称是李自成第十四世孙,认为自己及李自成都属于西夏党项人的后裔,并有皇族血统。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传统的史学记录,由于缺乏田野勘访,对西夏王朝奠基者李继迁出生地的描述很模糊,甚至避而不言。一般史料笼统地说李继迁出生在无定河边,而无定河在陕西省流经了好几个县,李继迁出生地到底是哪个县?《水经注》中没有无定河的名字,《元和郡县志》记载:“无定河即奢延水。”《唐书·地理志》:“儒林东北有无定河,即水。”在无定河流经的米脂县殿市乡,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寨”,也有叫“李家站”的,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称自己是李继迁的后人,李继迁与李自成都出生在这里。贺国建告诉我:“李继迁出生在李继迁寨是历史定论的,那里离米脂县城120华里,曾先后被划归到子洲县和横山县。”

著名作家姚雪垠曾经来到李继迁寨考察过,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写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国要强大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米脂县政协文史委的李纪元向我介绍说:“李继迁寨所属的殿市乡,原来曾经被当地人叫做‘帝王乡’,李自成出生在李继迁寨,但他幼年生长在毗邻的长峁村,所以许多人又把长峁村当成李自成的故乡,这也使得李自成和李继迁的关系蒙上了一层迷影。”

在前往探访经过黄陵县的路上,当地不少李姓人都自称是李自成后裔,同时又说自己是党项族后裔。在李志强的名片背面还有一段文字:“李自成兵败后,其侄李过携家眷与南明永历皇帝在缅、滇避难,受‘闯王’之命回米脂试图东山再起。途中隐居太平,即现在的富县太平村,至今300余年……”陕西省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登第也指出,李自成是西夏李元昊的后代,是党项人后裔。

在太平村采访时看到,这些李自成的后人们至今仍保持党项民族的习俗和相貌特征,比如他们有“秃发”,又比如他们个个体格强壮,力气大,有武功底子。被毛泽东称为“陕西人的骄傲”的明末李自成起义最终走向了失败,李自成之死成了历史悬案,而他生前活动的最后之地被锁定在湖北、湖南一带。有个说法是李自成68岁时圆寂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

临澧距石门20多公里,是革命老人林伯渠及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米脂县博物馆一位姓申的前任馆长曾亲眼看到过丁玲家珍藏的龙凤双耳玉扁壶、童子驭鱼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数件宫廷器物。据丁玲的几位叔伯兄弟讲,他们家是李自成的后人。丁玲也曾说过:“不同意姚雪垠在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所持的李自成被击毙于湖北九宫山的说法。我不是和姚雪垠争一个革命的祖宗,事实就是如此嘛!李自成后来就是到了湖南,隐居在石门县的夹山寺,继续领导他的余部联明抗清。”

李氏世有西土,由此复兴

公元7世纪,党项人来到这里,此后和各个势力派系相互征伐,一直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963年,最终改写党项人历史的李继迁出生了,至今在李继迁寨还有着他“生而有齿”的传说。

时任定难军节度使的李光睿非常疼爱这个孩子,看重他智勇双全,在李继迁11岁那年就任命他为都知蕃落使。李继迁是党项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年轻的将领,这个职务他一直担任到20岁。当年发生的一件事不仅改变了他的职务,也改变了党项民族的命运。

当时掌握党项军事的是李继捧,主张降服宋朝的政策;李继迁不赞同这个主张,于是率领自己的部下居住在银州(今米脂一带)。不久,宋朝派使臣诏令“护送李氏缌麻以上亲赴阙”,李继迁才知党项人控制下的五州之地已被李继捧降献给了宋朝,而自己也在“赴阙”之列。李继迁不能接受,急忙召集弟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商量对策。

李继迁沉痛地向众人说:“吾祖宗服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子兄弟列居州郡,雄视一方。今诏宗族尽入京师,死生束缚之,李氏将不血食矣!奈何?”李继冲主张夺回五州之地,再图发展。张浦分析了宋朝和己方的实力对比后建议:“银州羌素不习战,何以御之?吾闻小屈则大伸,不若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未为晚也!”这种以退为进积聚力量卷土重来的战略思想被李继迁接受了。

李继迁在撤离银州时做了巧妙的安排:先是传出李继迁乳母已死的消息;“发丧”之日,李继迁令部下把兵甲器用暗藏于灵柩之中,家属与部下扮作送葬的队伍;当送葬队伍离开城郊,避开宋朝兵士的监视之后,便直奔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东北)而去。这里距离夏州300余里,四面沙碛,但这一块却是水草丰美,为宜牧之地。

李继迁在这里供奉起先祖拓跋思恭的画像,其他党项部族来参拜者络绎不绝,纷纷前来投附。一个以李继迁为核心的党项族落开始形成。

李继迁在地斤泽站稳脚跟后,时而对宋朝边境进行小规模的侵扰,时而又向宋朝进贡马匹、骆驼,目的都是在试探宋朝的态度与虚实。李继迁和他的亲信谋士都知道,党项人要兴复旧业,团结部族和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是首要任务。

李继迁接受张浦建议攻打宥州没有成功,却于次年(984)轻取夏州西北的王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俘获宋军万余人,取得了党项人对宋作战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也引发了李继迁的轻敌意识和宋朝力量加倍的军事还击。

宋朝夏州知府尹宪和都巡检使曹光实得知李继迁根据地内部空虚,即派出精骑数千人去偷袭。李继迁大败,与其弟李继冲逃脱,他的妻子与母亲则被宋军俘获,党项军死亡500余人。宋军放火焚烧了400多处帐幕,掳获牛马羊及兵器数以万计。

但李继迁一直没放弃军事复兴计划,他对党项豪族们说:“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绝之,尔等不忘先泽,能从我兴复乎?”众人纷纷表示响应,大家相约在夏州以北的黄羊平聚兵。

在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党项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同时,他注重合纵连横的方略,与野利等豪族走联姻的路子,建立反宋联盟。

李继迁的弟弟李延信提出:“地斤泽一役是我们轻敌了,不是我们的战斗力的问题;现在我们栖身的漠北不足以立室家,有这么多的人来归顺我们,我们应该起兵攻宋。”张浦等人表示赞同,并提出诈降之计。

曹光实对手下败将李继迁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擅功心切,不与别人商议就按约定日期和地点前往受降。这一天李继迁亲率部下十余人迎接曹光实,曹光实命侄子曹克明押送辎重在后,自己则带领百骑先行。李继迁等做前导,引领曹光实到葭芦川(今陕西佳县境),忽然举手挥鞭为号,瞬间伏兵骤起,蜂拥而上,擒杀曹光实。李继迁命手下假扮宋军,张起宋军旗帜,顺利进入银州。

这个消息让宋朝大为震惊。4月,宋朝大将李继隆发起了对银州的收复战,李继迁不敌,只好放弃了银州。这次战争使李继迁看到了自己与宋朝正面争锋在实力上还不成熟。次年,李继迁又采纳张浦的建议,派使者向辽国请婚,辽圣宗以宗室女为义成公主下嫁,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宋太宗淳化元年(990),辽国要册封李继迁,李继迁提出:“我们党项来自夏河,那里是我们的故乡,我请求赐封为夏国王。”

苏轼献诗的历史真相

宋朝的许多文化名人都与西夏有着相当的联系,比如范仲淹参与好水川之战、西夏夺取草场时引起包拯上疏、王安石上疏请求设熙河路以“断西夏右臂”、陆游曾饮西夏美酒而抒情赋诗……还有永乐大战和米脂川大战更是牵连出沈括、苏轼和西夏的关系。

1081年,幼主李秉常被梁太后囚禁,西夏政局不稳。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上书宋朝廷,建议乘机打击之。宋朝廷采纳了建议,以5路大军攻夏,与苏轼私交甚好的种谔出任延路经略副使。西夏方面委任梁永能统率夏州兵马迎战。9月,种谔率兵9万由绥德出动,其前锋进攻米脂寨,连攻3日未能破之。梁永能派8万人救援米脂守军。种谔令前锋在米脂寨以北无定河谷扎营,计划在两翼沟谷中设伏,并以后军围困米脂寨,在寨门下掘深壕实施围困,使西夏守军难以出击。第四日,大雾弥漫中,西夏兵由北而南向宋军进逼。种谔亲自击鼓催军,左右伏兵呐喊冲出,将西夏兵截为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宋军愈战愈勇,西夏兵溃不成军,夺路北逃,无定河谷尸横遍地。此一战,宋军擒西夏将官7名,斩首5000余级,获战马5000余匹、铠甲上万。种谔派人劝米脂寨头目令介讹遇投降。率军入城后,他下令禁止乱杀乱抢,安抚百姓。捷报传至京城,君臣称贺。一代文豪苏轼闻知此事,当即赋诗《闻种谔米脂川大捷》:“闻说将军取乞银,将军旗鼓捷如神。应知无定河边柳,得共江南雪絮春。”这是一场鼓舞朝野士气的大胜仗。当时还有个叫王的写了首《种将军米脂川大捷》:“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莫道无人能定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历史上的横山县曾属于米脂县管辖,李继迁寨如今已归属横山县。2005年夏,我沿着古老的无定河追寻李继迁时代的党项人足迹。出了米脂往西,在今横山县党岔乡石峁村的龙泉寨山上有依山建造的军事堡群,有古砦6座,东依无定河,西接横山,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这里就是永乐城,当年党项军和宋军在这里的对垒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元丰年间,宋神宗怀富国强兵之志,召集群臣,对当时并存的辽国及西夏的军事政治形势作深入分析。朝臣们一致认为,为了抵御强敌辽国南侵,宋朝必依照“攻夏以制辽”的战略方针。1077年,沈括和种谔上书宋神宗,建议沿横山山脉筑堡,将西夏拒于荒漠以西。他们主张先在银州筑垒,再由宥州到乌延城,修筑夏州城,造成鼎足形势,涵括整个横山地区。1082年春,宋神宗召种谔入朝,以询河西东线布阵。种谔认为如果宋军占据了横山,则“强兵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其势踞高,俯视兴灵(今宁夏灵武及银川市一带),可以直覆巢穴”。这时,任延州知府的沈括亦上疏陈述:“修古乌延城以包横山,使西夏不得绝沙漠(指毛乌素沙漠)。”随后,宋神宗派遣给事中徐禧、内使押班李舜举到延州、州监军。

徐禧到米脂寨一带视察地形后上疏说:银州在明堂川(今榆溪河)与无定河交汇处,却不如永乐(今马湖峪)险要,提议修永乐城。种谔提出永乐依山无井泉,有饮水困难,不宜筑城。宋神宗听信徐禧,让他监修永乐城,而令种谔守今延安一带。从8月15日到9月6日,共计20多日永乐城得以修竣。城内有6堡6寨,大寨周长900步,小寨周长500步;大堡周长200步,小堡周长100步。宋神宗赐名“银州寨”。

同类推荐
  • 清官

    清官

    一念回清,志在为官,虽为清客,不为清官——【清官】夏峰,误入歧途的年轻人,胸无大志的他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出身不明,却无人问津。他扳倒权贵,却毫发无损。他颠倒朝纲,却不思悔改。他投机取巧,却左右逢源。他身为清官,却不思忠君。小人物的奋斗史,故事从一八九五开始……
  • 穿越之不一样的庚子

    穿越之不一样的庚子

    二本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路上机缘巧合的穿越到了平行时空。为你们展现不一样的历史
  • 混迹于元朝末年

    混迹于元朝末年

    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就在他窃窃自喜之时,他偶然得知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元朝末年。元末,在元朝政府的高压剥削下,农民起义不断,风云四起,他这身大少爷身份着实有些危险。在这混乱动荡的年代中,看他如何步步为营,成就一世霸业!一切精彩皆在书中!PS: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 游红楼之旧园新梦

    游红楼之旧园新梦

    亲爹病重,林黛玉千里奔波回扬州,生活从此大不同!......红楼里多了一位人小鬼大韩小爷,从闺阁情趣到朝廷波诡,仍旧是贾史王薛,林如海忠顺王……一样的人名不一样的人生,请君再听一曲红楼梦!
  • 忠义汉唐

    忠义汉唐

    无穿越、无魔法、无斗气,有的只是热血男儿驰骋沙场、保家卫国、金戈铁马的冲天豪情,有的只是尔虞我诈、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利益熏心,有的只是饶人心扉、醉卧红颜、侠骨柔肠的倾世爱恋。男儿一生顶天立地,何为忠,何为义。借汉唐之名,诠忠义之事。只为与君共勉,博君一叹。
热门推荐
  • 倾世宠爱:吻了个大神

    倾世宠爱:吻了个大神

    唐瑾楠:如果爱上你是一条不归路,我不介意就这样走下去。许暖华:‘青梅竹马’听着很美好,可只有我知道...小时候追着邻居家漂亮小哥哥跑,嗯!她认为是太小了不懂事。现在她长大了,就不追了。可为什么有个精明的男人老是想拐走她?“唐瑾楠,给我站住!”许暖华忍无可忍看着眼前这个谈定如风的男人向她缓缓走来。在她耳旁吹了口气“你咬了我~得对我负责。”咬了我…咬了我…就因为这一口许暖华深刻认为这男人是毅力果真强大!
  • 炮灰要逆袭,主角请绕道

    炮灰要逆袭,主角请绕道

    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宗旨是什么?当然是给男女主永远亮绿灯,给邪恶配角亮红灯。颜月自己穿了,你以为她成了女配或女主,NONONO。她成了一个连两集都活不了的炮灰。作为主角的亲妈,她决定势要维护世界和平。
  • 盛夏的相遇

    盛夏的相遇

    世界因为有你才完美,舞台上有你这颗耀眼的星星才会让人无法自拔,只为守护你,足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时光静止

    时光静止

    世界上存在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那是一种生命的本能。
  • 凤涅奇缘

    凤涅奇缘

    百花谷里的花仙红蕊恋慕着幻域的云朗蝶,被云朗蝶拒绝,红蕊毁了一镜天,一镜天的两个公主流落凡界,姐姐羽墨在凡间生下一女,后进入皇宫,妹妹羽砚看过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与两个孤女暮云枫和宝娘先后相遇并走到了一起。几个失去亲人在外飘泊的女子靠着她们自己寻找出路,最终找到各自的归宿。
  • 神灵裔

    神灵裔

    神的后裔,超越规则的力量。一无是处的大学生颜慕在平凡的生活中,误入了新的世界,揭晓那藏在历史背后的神秘力量,经历的不为人知的巨大事件。探知绚丽的神之历史,经历灵与灵之间的残酷战斗,热血与刚毅的生活,支持所有人守护那些不能让世人知道的秘密。
  • 神君溺宠逆天小萌狐

    神君溺宠逆天小萌狐

    她有天下第一的容貌,呆萌可爱,实打实的吃货。说话,做事从不经过大脑思考,总是闯祸。他高冷,有天下第一的武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只独宠她一人。为她步步为营。“风哥哥,我饿了”“那我来喂饱你”他一把将她搂入中“风哥哥,我只是想填饱我的胃”
  • 女神的万事屋

    女神的万事屋

    吾名修·捷琳娜,吾乃祈愿的女神!有愿者,呼唤吾名,有缘之人,吾将于三次祷告之后降临!等价交换,予吾因,还汝果!
  • 童年暮事

    童年暮事

    我们从出生就有些事情是不可改变的,有些事情是上天注定的,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发生的,但我们还要负偶顽抗,我是如此,和世龙也是如此。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命运,最后却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