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利斯从美国著名的德雷克大学毕业后,凭借卓越的口才进入了通用电气公司。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利斯被迫离开通用电气参加战争。即将上战场前,他无意间在布告栏上看到了美军下属机构“统计管理处”正在招募工作人员,就立刻报了名。这个美军机构的领导者是一位名叫桑顿的上校。“二战”期间,桑顿从各处搜罗最聪明的人,把他们送到哈佛商学院接受管理训练,然后再把他们派到世界各地的战场,试图通过基于数字和事实的度量和分析,让美国空军“拥有超强的效率,而且强大到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利斯被录取之后首先在哈佛商学院接受了严格的管理训练,随后他被直接派往营区报到,成为“统计管理处”的一名执行军官。在他们工作的办公室里,整齐地排列着65台IBM电脑。每天晚上,全国各地的空军基地都会通过电传打字机,把“统计管理处”所需的数据传到这里。利斯他们必须连夜把这些数据转换成有意义的参考标准,并据此研判美国空军的实力。每天早上,利斯都要向上司汇报美国本土一共有多少轰炸机出现故障,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什么,需要什么零部件才能修复,所需要的零部件又在哪里。他甚至能如数家珍地说出美国在全球各地的空军基地各有多少军职及非军职人员,有多少人生病或者请假外出……
从1942年开始独立负责一个部门,利斯几乎是从零开始,才逐步将其所在部门发展成为“统计管理处”最庞大、最重要的部门,最多的时候,他直接或间接指挥的下属有近6000人。1945年9月,“二战”结束时,上级决定颁发荣誉勋章给利斯,因为他建立的库存控制系统对美国空军的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贡献,为美国空军节省了至少10亿美元的零部件采购经费。当然,省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他使很多美国航空部队得以重新投入战斗,协助击溃了法西斯联盟。有段时期,美国空军有12%的飞机因为零部件匮乏而停飞,而利斯把停飞的比例成功降低到了3%。这使美国空军增加了5000多架飞机,并在1943年年初的关键时刻成功地执行了海外任务。
利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首先得益于他勤奋的工作。那段时间,他经常熬夜,埋头于研究各种数据。有一次他几乎精神崩溃,但仍不肯请假休息,只是请医生帮他开了一些镇定剂,以便让他安下心来继续工作。事实上,利斯的专注和激情并不局限于工作,在婚姻方面似乎也是如此,一旦认定目标,他的毅力和坚忍便没有谁能比得上,哪怕做出自我牺牲也义无反顾,直到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有一次乘坐飞机的时候,利斯遇到了身着白衬衫的空姐玛克辛·明顿。利斯立即提出请玛克辛吃晚饭,遭到拒绝后,他并不灰心。第二天晚上,利斯又邀请玛克辛参加舞会,玛克辛同意了。在舞会上,利斯极力展现自己的魅力,给玛克辛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的感情发展很迅速,很快就变得情投意合。但突然间,“统计管理处”在一些地方出了问题,需要利斯亲自处理,他们不得不暂时分开。再见面时,利斯立刻向玛克辛求婚,但没有成功。不久之后,两个人又大吵了一架,玛克辛提出分手,并很长时间不接利斯的电话。不过,利斯并没有灰心,他决定远涉千里去找玛克辛,在他强大的攻势下,后者终于软下心肠,同意战争结束之后嫁给他。
很快,日本宣布投降,玛克辛与利斯举行了婚礼。然而,战争的结束使利斯和他的战友们失去了军职,他们必须寻找新的职业,开始新的生活。经过多方选择,以桑顿为首的一批退职军官,包括利斯在内,决定去福特汽车公司就职。作为产品策划部的经理,有着超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管理素质的利斯可以说是福特汽车公司中的一个核心角色,他的主要工作是监督汽车从款式设计、制造加工到最后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同时参加公司所有重要的会议,并判断什么事情值得做,什么事情应该搁置。尽管这里不是硝烟滚滚的战场,没有事关生死的较量,没有大量的复杂数据需要处理,但利斯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仍然对工作极度狂热,从不放弃任何对公司有益而且能够凸显自己价值的机会。
上任没多久,利斯就接到了制造一批新车的计划。按照原来的设计,这批新车应该采用技术较先进的8汽缸引擎,但财务人员认为生产一个8汽缸引擎将要多花100 美元,不如改用造价低廉的6汽缸引擎,省下这部分成本。其他几个部门已经同意了这种改变,但利斯对这种改变提出了质疑。他向公司高层提出建议,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做市场调查。随后,公司决定给他90 天的时间论证其建议的可行性。
利斯首先访问了几个主要的汽车经销商,他们一致希望福特汽车公司采用高马力的引擎。接着,利斯又仔细地分析了财务部提供的数据,并联合销售部和制造部评估成本,发现那多出的100 美元是由几名新员工计算出来的,8汽缸引擎的实际成本只不过比6汽缸引擎多16 美元而已,但公司却能因较高的配置多要价100 美元,何乐而不为?利斯最后用确凿的数据说服了公司高层。随后,这种型号的汽车一上市就立即引起轰动,一时间成为年轻人和警察的新宠,福特汽车公司也因此获利颇丰。
1952年11月,福特汽车公司决定派利斯前往法国,主持位于巴黎近郊的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这里的业务由一名叫法兰斯·雷依德的法国人主持,他是法国汽车工业巨子雷诺的外甥,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他轻视美国人,自认可以独力经营公司,结果造成连年亏损。利斯接替他担任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的总经理后,很快就发现这里简直是一团糟,如果1952年下半年情况继续恶化,而总公司又不愿意为其贷款提供担保的话,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就会破产。经过讨论,总公司提议以1美元的价格把法国分公司转让给愿意同时承担其资产和负债的法国其他汽车公司。他们知道,法国分公司的负债已经远远超过其资产总额。但法国所有的汽车公司都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们很清楚,想让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盈利,几乎不可能。
当时,利斯连一句法语都不会说,想有所作为似乎更不可能。他在法国停留了6个星期,利用一切时间仔细分析了所有的业务详情,并和主要的管理人员和经销商进行讨论。利斯在1953年年初回到总公司,向福特汽车公司执行委员会提交解决方案。方案表明:法国分公司可能再次盈利,但要继续投入资金;也可能卖得出去,但是没人急着想买。福特汽车公司执行委员会告诉利斯,希望他继续负责法国分公司,并设法开发出一种法国消费者迫切需要,而且又比较有市场潜力的新车型。利斯一直在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20世纪50年代,法国政局很不稳定,政府推动反通货膨胀计划,抑制了汽车销售,使利斯增加公司销售额的努力受到了很大限制,为此他必须大力削减成本。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事实上,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的员工根本不乐于见到利斯,因为这家公司从来不曾由美国人掌过舵,而利斯来到这里就会从雷依德手中夺走公司的控制权。雷依德曾在维希政府当过部长,他身边聚集的人和他一样,都曾与纳粹有过接触。这些人浪费了不少公司资产,他们不仅擅自把汽车送给名人、朋友和情妇,甚至把他们开鸡尾酒会和到国外旅游的费用也算在公司账上。很明显,他们必须让利斯滚蛋。利斯决定不冒公开对抗的危险,他让雷依德继续保持原有的职务,同时开始悄悄地加强对公司的控制。这样一来,雷依德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长,到1953年3月底,利斯终于让这个法国人签了辞职书。
利斯牢牢地控制住公司之后,决定到工厂里走一遭,以树立威信。法国籍人事经理警告他别这么做,因为工会和公司之间有矛盾,雷依德有一次就被他们抓了起来。但利斯说:“我们不能人在外面,却想着经营好工厂。”他来到工厂后就立即召集180位主要的工会成员开会,希望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他说:“你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到15年,公司业务的好坏跟你们密切相关。如果公司不能扭亏为盈,我可以回美国,那里会有新工作等着我。不过,如果我们能像一个团队那样密切合作,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你们也可以实现教育子女的计划,并为你们的家人创设远景。”他的话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双方还需要时间磨合。
利斯巡视工厂1个月后,工会向公司提出了一些要求,同时将所有工作停顿了1个小时。隔天又是如此,停工几乎导致工厂彻底崩溃。一方面,利斯很快就发布了一份声明:“除非恢复工作,否则绝不继续谈判。”同时他又许下一个承诺,如果在暑假来临之前,工厂能够完成生产任务,每个工人将获得3000法郎的奖金。利斯还把写有这个建议的信寄到工人们家里,希望工人们的亲人鼓励他们接受。结果,利斯如愿以偿,公司的业务也因此有了起色。另一方面,利斯开发新型车的计划也进展顺利,很有希望在未来赢得市场。总公司公开表扬了利斯,而《时代》周刊则撰文称:“利斯是唯一能让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转亏为盈的人。”
1955年,利斯开发的新型车上市,获得了法国消费者的普遍好评。但总公司仍希望退出法国,利斯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并购的事。当时,最有可能帮助他达成目标的是辛卡汽车公司,这家公司迫切需要扩大规模,而兼并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是最简便的方法。利斯对辛卡汽车公司的人说他正在开发新型车,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辛卡汽车公司觉得自己可能受到威胁,最终同意兼并。交易达成后,利斯成为了法国的知名人物,媒体刊出很多赞美他的专栏文章。在一场盛大的宴会上,法国汽车经销商送给了利斯很多贵重礼物。但是,所有这些都比不上法国政府颁给利斯的荣誉勋章。
这枚荣誉勋章昭示了利斯的传奇故事,但他为福特汽车法国分公司所作出的努力却并不为人所知。
利斯可以说天生喜欢挑战并追求完美,在他心中经营一家公司并不仅仅是做生意赚钱那么简单,它更是对自己智慧和能力的考验,一旦自己在这场角力中胜出,自然能够获得地位、财富和尊敬,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兴奋之余,利斯发疯般地工作。他每天都要翻阅大量文件,不停地与相关负责人探讨如何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可以说,这个优秀的企业斗士走过了多么漫长的奋斗之路,就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每天早上 7点钟到达工作地点,首先马不停蹄地研究新车设计图,然后等人员到齐后再询问公司的运转情况,有哪些问题亟需处理,并及时召集相关负责人一起讨论。往往到了吃饭的时间他也不休息,只是派人到附近的餐馆买些简单的食品回来,一边吃,一边继续思考问题。晚上11点钟停车场的车子,十有八九都是利斯的。几乎每个周末,利斯手下的员工都会接到通知说又要加班了,因为利斯星期一早上就要看到结果。有时候,利斯一觉醒来才意识到,他整晚都梦到工作的事。甚至他眼睛还没睁开,就已经想到一些疯狂的主意,准备带进办公室里去。
勤奋和必要的自我牺牲是成功的基础,任何伟大的构想绝不会凭空得以实现,都必须通过我们踏实而勤奋的工作才能转化为现实。在哈佛商学院所强调的商业素质中,勤奋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对大部分有所成就的商业精英来说,勤奋则是他们实现目标的共同优势。即使我们没有卓越的商业头脑,勤奋也完全可以弥补我们某些方面的不足。“你想成功吗?那么,勤奋工作吧!”哈佛的这则格言,曾激励过利斯,也激励过盖茨。如果我们自觉不如这两位商业精英那么优秀,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