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领导者必须拥有非同一般的经营头脑。在重要职位上显示出卓越领导才能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他们一定具有某种超出常人的经营头脑。他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不仅要分辨真伪,提取有价值、最重要的信息,还要找出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继而判断局势,做出决策。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相当有难度的工作,但对企业发展方向的确定却意义非凡。如果一个领导者不能做到这些,那么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必然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因此错失良机,一蹶不振。实际上,领导者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的魄力,正是构建在一定的经营头脑基础之上的。没有经营头脑支持的魄力,无异于鲁莽和冲动。领导者不能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但也不能顾头不顾尾,一味蛮干。领导者的经营头脑,显然与遗传、受教育程度有关,但这绝不是全部,因为经营毕竟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只要我们学习获得相关的经营知识,勤加使用,勇于尝试,必定会有所成就。
最后,领导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情商。之所以强调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因为随着生存压力的加大,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精神疾病的威胁,而对于每天需要处理大量事务的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领导者绝对不能出现偏执、自恋、抑郁、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为只有这样,领导者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接触时,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不会存在偏见或者故意歪曲事实。而之所以强调情商,是因为只有非常注重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领导者才能准确把握他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才能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进而动员全体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但毫无疑问,每个领导者身上都存在着人性的弱点:骄傲、利己主义、贪婪、妄想等等,它们加在一起足以毁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但是存在这些弱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克服。比如,“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担心自己的个性会妨碍下属向自己报告坏消息,便建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战略办公室,其主要职责就是向他报告未经修饰的事实。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性格上的缺陷,加深了他对前线战况和战争局势的了解,并直接帮助他做出了正确的战争决策。因此,有专家建言:有意识地加强和自己身边人的交流和沟通,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领导者来说都十分必要;一旦领导者受到了他人的孤立和指责,那么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存在错误,而不是以更激烈的方式予以还击。
此外,领导者还必须具备诚实、正直的品格。美国管理学家伦斯·米勒认为,成功的领导者最具魅力的人格就是诚实、正直。“不诚实、不正直就谈不上领导,每个领导者都需要自愿的追随者,而追随是一种信任行为,也就是领导者值得相信。一旦员工发现领导者的本质与他们的美好想象并不相符,那么信任的力量就会瓦解,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将随之消失……总之,领导者必须诚实、正直,并让员工认为他确实如此,然后他们才能有更强的凝聚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更高的工作效率”。而美国管理协会(AMA)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由大约1500名员工列出他们最欣赏的领导者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格,其中诚实、正直也获得了最多的首肯。实际上,如今员工不会再盲目跟随某个领导者,一个领导者也不可能与企业永远拴在一起。如果员工认为领导者缺乏诚实和正直的品格,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从而也就很难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相反,如果一位领导者非常诚实、正直,那么他就足以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并有助于为企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进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同。
科特认为,以上几种素质是对领导者的最低要求,他们只需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任何一种素质更突出并不意味着领导力就更强,即使每种素质都几倍于他人也不一定能更好地发挥领导才能。但相反,缺少了某种品质或某种品质未能达到最低水平,则会削弱领导的效果。同时,科特还指出,虽然他列出的这几种素质普普通通,却极少有人能够高水准地同时具备。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雄心壮志的人不见得有经营头脑,有经营头脑的人心理状态未必就好,而心理状态好的人却不一定诚实、正直,诚实、正直的人则很可能情商较低。所以,领导者并不一定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只要具备以上几种基本素质,不存在品格方面的严重缺陷就行。
除了必备的基本素质外,科特认为对领导者有重大影响的还包括其工作经历和所在企业的文化。事实上,一个普通人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仅有勃勃的雄心、超常的经营头脑、良好的心理状态、诚实和正直的品格还远远不够,他还必须到实践中亲自尝试,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炼和砥砺之后,才能变得成熟稳重,才能立于风口浪尖之上而处变不惊、应付自如。一些成功的领导者在描述他们的成长历程时,往往都会谈到,在事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遇到真正的挑战,是他们一生中印象最深也最重要的经历。在那个时期,多数人正值二三十岁的青春年华,精力旺盛,敢想敢干,有的是机会坦然面对失败,从头再来。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失败和成功之中,体会领导的难度,学习领导的技巧,洞察自己的优点和弱点,以便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扬长避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员工必定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总能遇上优秀的领导者和恶劣的领导者。无论哪一种领导者,对员工都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优秀的领导者往往能洞察并赏识员工的能力,信任员工并委以重任,他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工作做好。正因为这样,员工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而且能学到领导者的经营手法和领导艺术,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加以运用。当然,恶劣的领导者对于员工同样具有教育意义。他们的不良行为,将会给员工带来教训与警戒,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卡罗尔·巴茨曾在全球领先的软件开发公司欧特克(Autodesk)做了14年的CEO,在谈到从老领导那里吸取教训的问题时,她说:“负面教训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最有益的经历往往是那些能真正触动你内心的东西。”在掌舵欧特克之前,巴茨曾在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当时她的一位很有才能、雄心勃勃的领导每周日下午都要举行3个小时的员工会议,不过他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公司其他的人更加强硬。巴茨说,这种做法只会让所有员工感到不快。现在,巴茨在工作时间外打扰员工时都要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有必要。“如果大家知道你努力尊重他们的私人空间,”巴茨解释说,“他们会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更加努力地工作。”
经历了早期的历练之后,拓宽视野对希望成为领导者的人来说将变得非常重要。事实上,因为拓宽视野对领导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很多有意培养员工领导能力的企业都构建了必要的企业文化来帮助员工获得更多的知识、接触更多的事物。比如,通过各种渠道为员工建立完善的内外部关系网,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行以老带新制度;为员工创造更多面对挑战的机会等等。
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建立重视领导力的企业文化的话,那么这家企业的各级领导者都将重视对具有领导潜力的员工进行发掘和培养,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领导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能够担当重任的人会越来越多,必然能够推动企业走向繁荣。当然,要建立一种重视领导力的企业文化也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企业高层领导者意识到管理和领导的区别,同时他们还要给员工提供施展自己领导才能的机会,并赋予员工相应的权力和资源。但无论如何,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能否建立重视领导力的企业文化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