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在五代时期,契丹人就有饮茶习俗,而且饮用茶叶风尚日益流行,家家户户不可一日无茶,这与契丹人的日常膳食结构和多寒多风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契丹人饮食中牛羊肉比重大,饮茶可助消化、消肥腻,而且契丹人将茶叶当做药材来服用。
契丹人饮茶风俗是从中原汉人处学的,契丹境内不产茶,大都从北宋馈赠或贸易而得来。契丹人多用马匹、羊肉来购买茶叶。北宋使臣陈襄至辽朝,就曾经依例逐州送契丹三司人茶、绢、银碟子等。
契丹人日常饮用的茶主要有饼茶(茶砖)和散茶两种。其中,饼茶又称“团茶”,品种有龙凤茶、岳麓茶等。在当时是最好的茶叶,契丹贵族一般认可饼茶,是北宋输入辽朝主要茶种。北宋诗人蔡襄曾有诗赞颂团茶:
糜玉寸阴间,
抟成新范里。
归呈月正圆,
势动龙初起。
北宋人张舜民曾记载说:曾有一位北宋使臣出使契丹,契丹接待他所喝的茶都是团茶。契丹人都重视团茶,以团茶为贵,常以二个团茶交换一匹契丹绫罗。
这种“团茶”制作过程很费功力,要采取极细的茶树嫩芽,经过烘焙,研成粉末,加上配料,用特制的木模压成饼状或窝头状,再用印着龙、凤图案的细绵纸包装上蜡。团茶只有契丹贵族才能享用,普通契丹平民只能饮散荼。此外,契丹人还喜欢饮一种乳茶,乳茶就是以盐与牛乳和茶共煮而成,乳茶是契丹人的发明创造。契丹人还用果品、谷物等和水、乳煎煮,制作饮料,有名的有酥调杏油、黑豆汤等。辽人喜好茶叶,饮茶风俗也从中原传入,契丹人饮茶非常的繁琐,比现代人简单泡茶复杂百倍,并且已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契丹人喝茶的方法与现代人截然不同,咱们现代人喝茶方式是冲泡,放在辽代,这种方式是会让人笑话没有品味的表现,契丹人喝茶有点类似于日本人的茶道。但是要比茶道有营养,主要分煎茶和点茶两类。
所谓煎茶就是像煮药一样,用水煮熟。契丹人认为,茶即药也,煎服则可去滞而代食,煎茶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好。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煎茶过程讲究所谓“三沸”。先将泉水烧开,这是第一沸,随机加入盐来调味,再次烧开,到沸水如涌泉连珠,这是第二沸。加一瓢水,加水时用竹片在锅中搅动,使水沸度均匀,然后再用小勺加入研磨好的茶叶末投入锅中,再行搅动,看到茶汤势如奔涛溅沫,这是第三沸,然后往锅中加入开水,关火,就能喝茶了。
所谓点茶。首先,要将茶盏在火上烤热,茶盏过冷,茶末则无法悬浮。将茶盏炙热后,用茶匙往盏中挑入所需量研磨成粉末状的茶叶末,然后以沸水和膏油调匀,调和成浓稠适度的膏状。契丹人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营养成分就散失了。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在辽代《备茶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懂,当时契丹人吃茶的过程,图****出现5人。前面一组三人,画着一个契丹女子和两个不同装束的契丹幼童。契丹女子在左边,双手持茶托、茶盏,其右边为一双髻契丹男童,该男童半侧身而坐,身前放一个专门碾茶的茶碾,男童右手推碾。茶碾旁边有一个茶炉,上边坐着一把执壶。炉前有一个髡发契丹童子,双膝跪地,口中含管向炉口内吹气。后面一组为二人,左边为一契丹女子,双手持茶托、茶盏;她的右手边为一个契丹装束成年男子,髡发,双手作取物状。其后为方桌,桌上放置茶具。二人中间放置方箱。
在辽代,煮开的茶水,不能直接喝,先得倒入画内桌上的高腰壶,等待沉淀!去掉泡沫的茶水,在这里安静一阵,茶水里的茶叶末慢慢下沉后,用这个高腰壶把提纯的茶水倒入旁边的精美的执壶,再用执壶倒在茶杯里就可以饮用。
辽代茶坊与酒肆一样遍布城乡,大茶坊张挂名人字画,插四时花卉,美化茶坊环境。经营品类有季节特色,辽代茶坊有着消闲、娱乐、聚会、交换信息的综合功能。大凡茶楼,多是富室子弟、诸司当差人员占用,他们在此习学乐器、唱叫、会聚,称为“挂牌儿”。这些茶坊并不以茶汤为主,他们借此为由,多收茶钱而已。有的茶坊专是娼妓弟兄打聚处,有的专为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行老在此安排活计,这种茶坊称为“市头”。
契丹贵族和汉族大地主用来招待客人的饮料除了茶,还有汤,辽代的汤主要是学习北宋,首先由北宋流传入辽朝上层贵族当中。辽代的保健“汤”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保健饮料,多用药材、果品熬制,口味甜美,它的疗效和茶饮一样,都有着万金油式的宽泛,且其不论用具、调味,都模仿当时的饮茶,像医药书籍《局方》中所描写的“诸汤”冲服,用的就是晚唐已经流行的“点茶法”,调味也如同唐宋饮茶那样普遍使用盐、姜调味。
辽代的汤种类很多,见于史籍的汤药主要有:二陈汤、枣汤、生姜汤、荔枝圆眼汤、薄荷汤、木星汤、无尘汤、木香汤、香苏汤、盐豉汤、干木瓜汤、缩砂汤、湿木瓜汤、白梅汤、乌梅汤、桂花汤、豆蔻汤、破气汤、玉真汤、益智汤、檀汤、杏霜汤、胡椒汤、紫苏汤、洞庭汤等等,其中二陈汤是流行于当时大街小巷的最常见的一种。
二陈汤主治头眩心悸、寒热、呕吐恶心,因食生冷引起的脾胃不和等症状。每日早上起来喝上一盏二陈汤,会产生提神养身的效果。
在契丹人眼中,柏叶,紫苏,白豆蔻,罂粟实,金樱子,诃梨勒,余甘子,这些都可作汤的配料,可以研磨也可以捣烂,或窨或蒸,加入沉、麝香,调用蜂蜜,便皆可来点汤。
我们拿一种契丹人最爱喝的“煎香药”的制作过程,来比较一下,就可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健康观念了。
“煎香药”的具体制作方法是:每百钱上春嫩芽,合一升去壳蒸熟的绿豆,细磨十两山药,掺入脑、麝各半钱,重新放入盒中一同磨约20多下,再放入罐中密封好,窨上三天后,再将这种香茶放入水中煮,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
辽帝常常将汤药和茶赏赐给自己欣赏的人物、远征的将士,以示宠爱。契丹贵族家里来客人,客人进门落座要上汤,进行殷勤招待,既是对客人的关爱,也是一种暖心的礼节入了席要上酒、送客人走要上茶,这是契丹人礼客的习惯。。当然,遇到恶客上门,主人也会奉上“去客汤”,此时无声胜有声,大方又不失体,识趣的客人饮了汤后便会马上告辞了。辽朝贵族们出门远游,也会将碾制的汤末、丸药、茶饼,随身携带,须臾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