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原本是当地的富户。在最风光的时候,周围四里八乡十亩地,就有周家五亩地,可以想象周家当时过的是什么富裕日子。可到了周家祖爷爷辈上,周祖爷爷读了书,却没学好儿,赌性比谁都大,家里的孩子还没长大呢,周家的财产就被他全部赌输完了。也就因为这,解放后划分成分,十年前还是大地主的周家被划成了贫农。****时候周家成了批斗别人的而不是等着被别人批斗的。人老祖宗说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也。真的是没错的。
周奶奶到周家的时候,周家已经落魄了。周家六个大小子一年到头连个温饱都混不上。田地卖完了,房子也只剩下当初盖给长工住的五间房,前面两个小子马上也该成家了,怎么办?
周祖奶奶虽然管不住自己个的男人,过日子却是个有决断的,自己跟身体最弱的五儿子也就是周爷爷周玉衡留下了,那几个小子都打发他们出去,闯关东去了。
后来一个村里的人都说,周奶奶到了周家以后受了些苦。大冬天的周祖奶奶喊周奶奶学着擀面条儿,周奶奶当时小啊,没有力气,那面就擀得厚一块薄一块,大一块小一块的,周祖奶奶夺过擀面杖朝着周奶奶就打,晚上也不许她睡炕,就睡灶房旁边的鸡洞子里。
那时候各家各户的生活条件可不能跟现在比,说是打鸡圈就打鸡圈,说是建猪圈就建猪圈。圈好建,打也好打,关键到了冬天哪有那么多柴禾烧来取暖?再说了,大雪封门的时候,出门拿个草也不方便,柴禾湿了也不好烧不是?各家就在灶房屋里灶旁,两边各搭一块石板子,边上用泥巴砌起来,中间留个空档,好放柴禾或者风匣。当然,很多年以后风匣也退出了属于它的历史舞台,新生的一些九零后什么的也许看都没看到过他们。大家即使要烧柴禾,也都是用风鼓了。风鼓比风匣用起来方便多了,电一插就可以用,风匣人不拉它没用啊。但在当时,家家堂屋进门两个大灶,一个灶就有一个风匣。一般呢,风匣放在里边,靠墙这边留着放柴禾。至于这放柴禾的一边呢,到了冬天其实也是鸡窝。
天冷的时候,不单人怕冷,鸡也怕冷着呢。它们也要寻找取暖的地儿。柴禾洞里有草,被灶里的热气蒸着,不冷,就成了它们冬天取暖猫冬的好去处。所以,这个柴禾洞,农村很多人也叫鸡洞。反正不管鸡窝也好,鸡洞也好,说的都是它。
周小花却觉得,周奶奶是不是命苦,这事是见仁见智,不好说。反正,周祖奶奶心慈着呢。打周奶奶也是为了周奶奶好。就跟杨大会经常念叨的样:“你以为我愿意打她呀?不打她,你看看,她都干了些什么?”干什么?不就干了些让杨大会搓火的事吗?周小花笑嘻嘻地回。
家里那五间房,西边三间正屋,一间堂屋,也是灶房屋,做饭吃饭用的,东西两间大屋,一屋住老俩口,一屋住叁大小伙子。东边的两间放杂物的屋,一间带个灶,放点杂物,一间住另外三个小子。周奶奶平时就住院子里厢房的木板床上。
这也没办法。家里两个姑奶奶大些,都嫁出去了,一个做童养媳的小丫头总不能跟自己家的小子们一起睡吧?说出去,她是谁的媳妇?
周家穷了不假,可也没不讲究到这个份上!
山东的冬天冷啊,其他季节在漏风厢房的木板床上也过得,可冬天不小心,那是要冻死人的。周祖奶奶喊周奶奶睡鸡洞,真是为了周奶奶好。
这事周奶奶心里肯定也有数,倒是从没听她数落过周祖奶奶。数落什么?没有周祖奶奶冬天的时候喊她睡鸡洞子,不定她人早不在了,都冻死了。睡鸡洞子说起来是不好听,可好听了人要受罪,傻子也知道怎么选。
现在,周小花就是被睡过鸡洞子的周奶奶掩在了身后。
说起来周奶奶,也挺可乐。
老太太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到了孙子辈上,哪家的孩子她也不给带。
周大伯是六几年的大学生,跟周大妈两个双职工。
周大妈自己爸妈都没了,是战争时候留下来的孤儿,连她自己个姓什么都不知道。她长大了随了收养她的街坊的姓氏,姓了彭。街坊说他们也不知道周大妈父母姓啥名谁,那两口子本来就是打别的地搬过来的,哪知道才搬了过来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遇到了屠城。两口子把周大妈跟周大妈的妹妹藏到了粮食缸里,俩孩子才逃过了一劫。那两口子却双双倒在了新家的地上,去了。
原本周大伯俩口子还指望周奶奶给带下比周小花大一岁的闺女呢,结果带了还不到叁月,那两口子回来看到自己家原本白白净净胖胖乎乎的城里闺女一下子变成了黑瘦黑瘦的农村小丫头,佩服周奶奶改造孩子本领高强的同时,心里也生了不少的埋怨。俩口子把周小花的堂姐周小慧带了回去,周大妈辞了工作,一心带起了孩子。
周小慧那,周奶奶虽然带得不精心,好歹总算带了。
到了周小花这,人直接给她家爸妈两字:“不带!”没办法,杨大会只好自己带了。农忙上工的时候,她就把周小花捆在后背上,带着闺女一起上工。至于平时洗衣服前面是洗衣盆,后面是她周小花,这就简直太平常了。要不说周小花活了一辈子,若不是重头再来,她哪里知道她不是人亲生的?周小花在周家从来就没享受到跟周家那几个孩子不同的待遇,她再好的想象力也想象不出来啊。
轮到小草,这是家里周爷爷跟周奶奶自己个亲生的大孙女吧?人照样不给带。杨大会把孩子送过去,周奶奶直接把孩子扔炕上,该干啥干啥。周小草自己个扑腾到了地上她也不知道。
农村的大土炕距离地面一点都不近,象周奶奶个儿矮,她上炕要使劲歪着屁股,掂着脚儿把屁股往上抬,才能坐到炕上去。把个孩子摔地下是好玩的?杨大会上工回来发现周小草摔在炕下的地上,气得抱着孩子难得地冲周奶奶发了一回威,把周奶奶骂了一顿。周超心疼小草,竟然也少见地没护着周奶奶了,没冲杨大会发火儿。
可你要说周奶奶不疼孙女,那也不是。怎么说呢,人周奶奶疼孙女的方式特别与众不同。
没看到现在周奶奶看到孙女被儿媳妇追打,她来护着来了吗?
周奶奶拦住呼哧带喘的杨大会:“行了行了,快歇歇吧!你也不嫌磕碜,挺着个大肚子追打闺女!”
“我磕碜什么?我打自己闺女!又没打别人!”杨大会理直气壮地抻着脖子,探着手臂过来抓自己个的闺女周小花。
周奶奶气得直皱眉头。
要不说她看不上这个儿媳妇呢,去上工也不会跟当官的说几句好话,就会埋着头干活。你一个农村妇女,再能干比得上大老爷们是怎么地?这会看她出来了,也不会看下脸色。她是婆婆!婆婆!哪家儿媳妇会当着婆婆的面打孩子?杨大会呢,不单当着婆婆打,还在大街上打!这丢不丢人的!
“小花到底怎么了?你要追着她打?”周奶奶这话问得很不耐烦。
周小花虽然感激周奶奶护着她,免得她再被她妈追着打,这会看到周奶奶这个样子,还是心疼她妈。她妈再探手过来,就没躲了,咬着牙乖乖被杨大会表演了一回二指禅功。没办法呀,周奶奶再护她,老人没带过她,跟她不亲,周小花亲她妈呀。
即使再疼,想想她妈汗水一大把一大把地,不放心扔她一个人在家,硬着头皮把她捆身上背着,那副辛苦样子她就替她妈心疼。扭就扭吧,最多疼点,又死不了人,权当帮她妈泻火了。
杨大会手上没停着,嘴上也没停:“你是没看到!我买的那些缝衣服的线,被小花剪得一段一段的!她搓线绳玩!这么败家,我还不揍她?”
她跟周奶奶说得上是冤家。
周奶奶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周奶奶。这老婆子独!说是孙子孙女一大把的人了,可她牙没掉一颗,头上白头发不见一根,逢年过节了吃团年饭,家里她和老头子跟儿子媳妇和孙女们要吃两锅饭。她桌子上是大白馒头,儿子媳妇孙女的就吃玉米面饼子。她才不管孙女不孙女的,孩子小也跟她没关系。小花不是她亲孙女不说了,小草是她亲孙女吧,那也没有!这么不爱惜后辈的长辈儿,杨大会打心底里不待见,真不愿意敬着。
周奶奶不象农村其他老太婆,要操心儿子婚事什么的,她是一点儿都不着急的。跟她一样岁数的周水家三大妈,人家家四个大小子,大的比周爸只小一岁,小的比周小花大不了两岁,还不到成亲的年岁。人三大妈家已经起了三套房,给三个大儿子已经准备好了,就差小儿子的了。农村的老太太们谁不是精打细算顾着儿子闺女过日子的?
周奶奶一辈子却没买过一块砖,没起过一间房。
得亏她三个儿子生的好。大儿子读了大学,在外面自己个找了周大妈当媳妇。二儿子面相俊俏,被杨大会家人一眼就看上了,家里连住的婚房都没有,小花姥姥逼着杨大会嫁过来了。周超家现在住的房子,是两口子分家后自己个东家三块,西家两块,借着钱盖的。小儿子跟两个哥哥比,生得更好。周超中等个儿,只有一米七六,周英不单脸长的好,个儿也高,比他二哥高了足足五公分。他也凭借好模样把周小婶娶了回来,人家娘家也没计较周家住的房子少的事儿。这在普遍家家都给儿子准备了婚房的农村,确实很少见。
一般人家家里没房,谁家大姑娘愿意嫁啊?因为这个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多的是!
周家大伯周武打工作之后,雷打不动每个月二十块钱往家寄。这在一斤肥猪肉最多才一块二的年月里,真是不少的数目了。听周小花妈杨大会讲,以前猪肉还没这么贵呢,五毛七毛都有,周大伯也是这么多钱寄回来。周家按说不应该差钱。可周家周奶奶把日子过得,硬是差。没钱给儿子盖房不说,日子经常要过不下去了的样子。
钱都到哪了呢?吃了呗!
说到吃,村里哪个都要对周奶奶竖起个大拇指。
给周家当童养媳的年月里,周奶奶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一手好饭食了。
大儿子一直没跟周奶奶一起搅合过日子。二儿子周超从家里分出去的时候,周奶奶给儿子媳妇就分了十五斤地瓜干,两斤包谷面,另外还有一家三口吃饭将将够用的三个大瓷碗,三双筷子。其他钱没一分,地没一亩,更没住的地方。只差点就可以说是净身出户了。哦,也不是净身出户,周超杨大会没搬到新房住的时候,是跟周爷爷周奶奶住一起的。分家了周超跟杨大会分到了他们自己借钱盖的四间房!还包括盖房拉的一屁股饥荒!而她自己呢,儿子饭都吃不饱,大家伙很多人家饭都不够吃的时候,她拿儿子省出来被她克扣下来的口粮,酿酒!酿高粱酒!纯纯的粮食酒!
可以这么说,周家把周奶奶这个贫农的女儿接家来,她没学会自己家吃苦耐劳的那一套,倒把当初周老太爷的做派学到了。儿子媳妇过什么苦日子她不管,反正她一天三顿要吃大米白面,还要喝着小烧酒。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说的都是有数的。周家当初虽然败了,但是首饰什么的都还有些给周祖奶奶收着的,后来那五个儿子还没成家,就去闯关东了,留下的这些,就交给了周奶奶。周小花不知道这话到底是真还是假,但是,有一次周小花真的看到周奶奶偷摸地卖了一个黄橙橙的金镯子,那精细的雕花什么的,就是前世周小花这个不懂行的也知道铁定不只两块钱,可周奶奶只卖了两块钱。然后,周奶奶家的面缸里就多了几斤白面。当天晚上周奶奶包了青椒拌小虾仁的饺子,周奶奶为了堵上周小花的嘴巴,分了两个给她。周奶奶那两个饺子的味道,鲜得很多年以后周小花每每想起来还忍不住往出冒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