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雪下得没多大,薄薄地在地上盖了一小层。一人四兽沿着草甸子向前。
一会儿之后,手上抱着小鹿的周小花就感觉两只手臂沉甸甸的。幼鹿虽然不大,但也总有十几斤重,抱手上可不轻松。
好在目的地不远,周小花倒没觉得有多难受。
老河套形成的草甸子再走下去,已经明显看得出来,地势是越来越高了。
又经过一段陡然增高的草甸子,周小花看向明显人为垒高的两边儿,再看向展现在面前的水洼一样的草甸子,她很有理由相信,这里以前曾经有人拦水做坝过。只是后来水流断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没有了,人们才迁徙到了其他的地方。
水坝的两边儿很可能就是人们用水取水的地方,都安有人们为了踩踏方便的大石头。两边的山体因为岁月侵袭,有不少土石落了下来。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全部淹没了人们当初搬过来的大石头,它们还不时地从薄雪和荒草间露出头来。由此人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当初全盛时候人们在这里生活活动时候的繁忙景象了。
周小花看向了这里过去草甸子的右侧。这里一段缓坡,上去就是很大的一块儿空地。空地的地面相当平整,是又一块一块的大青石铺设而成的。薄雪之下,杂草稀落地打石头缝隙里冒出来。毫无疑问,大青石的地面绝无可能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曾经有人到过这里,当年的人们还费了很大的心思,从别处运了石头过来修葺这里。这些石头哪怕经历的时间不短了,也能明显看得出来,并非是就地取材弄来的。
或者可以说,这里曾经繁华过。
这些大青石铺设的时候显然经过了仔细的测量跟计算,之间的间隙并不大,经过数年,这上面虽然会长上杂草,也间杂有几株矮小的荆棘,却不曽有大点的树木成型。
青石地面过去,就是一摆溜的几间石室。它们就是以一厢的山体为依托建成的,有点象陕西的窑洞。这在东北是很少见到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即使几间石室看起来依旧十分坚固,除了其中的一间土灶完好,缸中有水,墙面上的木头撅子上还挂着几块干肉,土坛子里还有点儿大米,被偶尔上山来的猎人间或用来过夜之外,其他的几间门口爬满了经年累月长起来的藤蔓,几乎完全把那几间石室遮盖住了。若非周小花有意查看,几乎就看不出来它们跟还依然用着的石室一个样子了。
周小花直接就奔中间依旧被人挪做用场的那间过去,把小鹿放到了石室地上不知道多少猎人用过被压得很实在的草褥子上。在土灶的灶沿,周小花看到了一只缺了个口子痕迹斑驳的大碗。
这碗比农家平常用的土碗还要大了一个号,碗壁非常薄,内壁跟外壁布满了细小的纹理,碗口有点深,跟她捡到的那块小瓷片儿颜色,开片儿如出一辙。
周小花内心一阵急跳,连忙把她的小瓷片儿取了出来,按到了大碗的缺口上。这一块是合上了,可大碗还是缺着个大概两个指甲大的缺口,正是碗口部分。
周小花出了石室,在门边积年的垃圾里一阵扒拉,最后才选出了一块小瓷片儿。
她倒着水壶里的水,把瓷片儿冲洗干净,拿进石室,按在大碗上,刚好合上了。
周小花一阵狂喜,这才有空闲打量这只碗。
先前单只一块小瓷片儿就看起来不一般,这会儿整只碗看起来,就更美了。哪怕大碗被来来去去的猎人们一直用着,留下了很多的摩擦痕迹,但也让人无法忽略它整体的蕴光。大碗的内壁外壁均无字,也无画,却同样看起来美不胜收。
周小花确信,若非这只碗破了个口子,成了一个残次品破碗,应该早就被人捡回了家收了起来。如此经历数年,怕是神仙也找不到它的踪迹了。
可就是因为它残了,猎人们过来过去,谁也没有太把它当回事儿,一径这么用着。而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此物一直未有新的损毁,这大概得归功于碗本身的质量确实上乘。
而它掉下来的一块小瓷片儿漂流到了好几十里地之外,恰巧又给周小花看到了,也注定它的命运从此将大为不同。
虽然此碗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也再无大的损毁,为了安全起见,周小花还是珍而重之地把它放到了她的空间里。
至于土灶边上,周小花则奉献了她自己备用的一只好碗放上了,留着给过路的猎人用着。
埋头想了想,周小花找了根木棍儿,又去扒拉石室外面门侧的那堆经年的垃圾。
果不其然,周小花在最里面的垃圾里,扒拉出来好几十块大大小小的瓷片儿,其中还有一个倒扣的整器。这玩意儿也是个碗,连个磕碰都没有,只是常年跟土石放在一块儿,上面沾满了泥土。它为什么能好好的就被人归在了垃圾里,周小花已经无法去考证当初的原因了。但既然这玩意儿被她找到了,也算便宜了她。
在室外呆时间稍微长点儿不动,人还是有些冷的。周小花也懒得清洗它们了,而是一股脑地把它们全部收了起来,放到了空间里。
踩着薄雪,周小花到了斜对面儿。
这里照样先是一个缓坡,上去一片平场。只是这里的平常不曽铺设青石。但很显然地面儿也曾经认为地夲平过,草长在上面稀稀拉拉的,不是很旺盛,稍微扒拉一下,其中还能看到一些瓷片。
周小花现在不单牙疼,肝也疼了。
不用说,这里即使不是当初柴窑所在地,也相去不远。
这么大的历史发现,她想密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周日的时候唐学军,顾大团长跟小贺营长即使不来,或者雪大了来不了,明年开春,他们也是要来一探究竟的。
她可不敢把这里搬空了,留下个空地儿给人。
而且,她都有多的一个整器手上了,对这些瓷片儿真的也没怎么放心上了。
对面儿一摆溜同样是窑洞样式的几间石室。透过长在外面的藤蔓空隙,不意外地发现其中的三个石室还是作为烧窑用的窑炉使用的。室内的窑炉经过若干年早已经崩塌,但还是可以看出当初的模样。
这更加确定了周小花关于此地原为柴窑的猜想。
反正再多看一眼也是受罪,周小花又不能据为己有,她索性也不想了,开始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