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是个乱世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春秋时期华夏族和少数民族的界限必没有后期那么大,以长城为界。在那个年代少数民族按照方位分为夷蛮戎狄。当初周天子和周天子带领的诸侯国自称是华夏族。也就是我们汉族的前身。
东方的称为夷,商朝以前就是属于东夷,他的范围在现在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当初周朝分封齐国和鲁国就是为了控制东方,控制当地的东夷。
蛮,好理解,南蛮子,到现在北方人还这么称呼南方人。楚国和蛮人交战比较多。所以南方有楚国这么一个大国在,中原的诸侯国是不担心的。
戎,主要是在西部,这个民族和华夏接触的多,交往也多,应该和当时的周朝处于杂居状态,或者距离都很近,但是关系又不是你死我活的那种。虽然说周幽王是被犬戎所杀,但是人是周朝的诸侯领进来的。晋文公还和戎人生了两个儿子。
狄,北狄,从春秋时期起,华夏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战斗就没停止过,这段战斗史一直持续了几千年。这个地方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重点防御和打击的对象。实力弱小的时候和亲防御,强大的时候出击。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原王朝衰落了就进攻,强大了就后撤。不管中原王朝谁当家,也不管草原上谁是新主人,反正争斗是免不了的。春秋时期是狄,战国和两汉时期是匈奴,南北朝时期是鲜卑族,隋唐时期是突厥,五代十国和宋是契丹,南宋是女真和蒙古。明清时期很稳定,主要对象就是蒙古。
春秋时期是诸侯之间混战的日子,周天子的权威也没法号令四方,所以这个时候,狄人就兴起了,这次不知道怎么打的,都打到齐国头上了,当时的齐国实力还不够强,抵挡不住,没办法只能求助周围的兄弟了,这个时候想到了郑国,现在的郑国是中原地区实力最强的,在郑庄公的指挥下还从未败绩。
所以公元前706年,北方的少数名族北戎进攻齐国,当时齐国虽是东方大国,但是实力不行,周天子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找当时的老大郑国帮忙,希望看着同盟的份上拉兄弟一把。郑庄公愉快的答应了,派太子忽率领军队救援齐国,太子忽就是后来的郑昭公,明显的郑庄公是想历练下太子的,为以后的继位做准备。毕竟在这个乱世不会行军打仗不行,况且有了军功以后的位置更有保障。
所以太子忽也格外的努力,根据左传记载,太子忽打败北戎,俘获了两个主帅,带回三百颗人头。在那个年代算是大胜了,本身就没多少军队的,不像战国时期都是几万几十万的杀。
这是郑国第一次作为当时实际上的老大,承担照顾小弟的义务,通过这件事又极大提高了,郑国的国际地位,大家都知道了郑国讲义气够朋友,在危难时期能两肋插刀。所以齐国为了报答郑国,也为了巩固盟友关系,打算和郑国结为亲家,齐国国君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希望两国强强联合,通过联姻的方式友好下去。按照道理讲太子娶了齐国国君的女儿,自己也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连当时的大臣祭仲都劝他接受联姻,如果得不到大国的援助是没法继位的,还有两个弟弟都可能成为国君的。可当时的太子忽确认为这是利用战争得利,乘人之危,怕人议论。实在是太迂腐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坐稳国君的位置,继位之后他就知道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是多么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