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在第二天下午抵达郁州火车站,出站时朱思明正在出口处等着他们。朱思明把林云泰和岳依依送到上次下榻的郁州宾馆,然后将陈耳东和石坚强送回家,最后和滕克勤一起离开了。
回家了。陈耳东走出车站的时候,深吸了一口气。
郁州市古称瀛洲,位于中国沿海中东部,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与RB、朝鲜、韩国隔海相望。因为地处鲁中南丘陵和淮北平原结合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另外东边的黄海大陆架较浅,暗礁丛生,不适合大型轮船通过,海运业务一直不温不火。各种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导致郁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在苏省垫底,历来少被重视,与众多利好政策绝缘。所幸郁州山青水绿,环境优美,倒是也有小城市的舒适惬意,这也是陈耳东喜欢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接手了苏省发达城市淘汰下来的数个高污染化工企业,甚至听说未来还有上马一个断子绝孙的核废料循环项目,郁州市引以为豪的绿水青山已经渐渐变色。
林云泰给众人放了一天假,第二天没有任何任务。
父母为了迎接陈耳东回家,给他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饭。吃完晚饭,二十多天的困惑和疲惫之后,陈耳东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躺在床上沉沉睡去,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十点,连石坚强当天晚上给他过打电话都没有发觉。
第二天中午滕克勤来了电话,他建议尽一下地主之谊,下午请林云泰和岳依依两人吃饭,告知陈耳东待会就过来接他。
十分钟之后,滕克勤带着石坚强驾车来到陈耳东家楼下,接上陈耳东之后,三人驶向郁州宾馆与林云泰、岳依依会合。
“上次和舅舅来的急,我们都没吃到郁州的特色菜呢!”岳依依期待地说道。
“那不简单,滕哥,我知道孔望山下有一家农家乐,要不我们去那?”石坚强答道。
滕克勤知道他说的地方,非常赞同,其他人也没有意见,滕克勤一踩油门,向孔望山驶去。
孔望山位于郁州城东,海拔仅为123米,相传孔子曾在此登山望向东海,由此得名孔望山,当然几千年来沧海桑田,现在孔望山上早已望不见大海了。关于孔子登山望海,有一个民间传说:春秋时代孔子来到古瀛洲,欲向东夷人宣扬“礼乐”,即有关道德、礼仪的学说。孔子登上孔望山,只见山下的海滩上有无数招潮蟹舞动蟹爪,不停地爬行。孔子可能老眼昏花,以为这些螃蟹是在列队向他挥手致意,老夫子十分惊讶,转身对身旁的弟子说道:“这里的螃蟹都知晓礼仪,我还有什么好讲的的呢?”于是便返回鲁国去了。
陈耳东向众人讲述了这个故事,林云泰等人听后哈哈大笑。
不觉来到了这家孔望山农家乐。只见小小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好几辆外地的车,都是周边的人慕名而来的。从小在大院长大的岳依依很少来这些地方,兴致勃勃地参观菜园子的瓜果蔬菜和农场里悠闲的鸡鸭鹅。林云泰人生阅历丰富,千帆过尽,早已淡泊名利,对这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地方也是非常喜爱。看到林云泰和岳依依满心欢喜,滕克勤三人自然高兴。
众人挑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因为没有菜单,滕克勤叫来服务员。这家农家乐跟一般餐馆不一样,顾客说的不算,不能自己点菜,而是当天店家提供什么就吃什么,这种别出心裁的营销方式看似霸道,但却吸引了不少追求生活品质的小资和老饕食客。
因为时值盛夏,所幸瓜果菜蔬品种齐全,店家提供的菜比平时还是多了不少,滕克勤索性每个菜都点了一道。
片刻,热气腾腾的菜肴一盘盘端上桌面,只见桌面上的菜有:清炒淮山药、干煸四季豆、毛脸家凉粉、青椒爆蛋、清炒西瓜皮、海东老公鸡、脆皮文蛤、荷花铁雀、蟹黄煨鱼肚、曾汤,最后是郁州最具地方特色的一道菜:云灌豆丹。
看到最后一道菜,陈耳东和石坚强都发出一声惊呼,本地人都知道这道菜价格不菲,如果不是请客吃饭,一般人到饭店很少会点。而岳依依以为两人惊呼是这道菜最好吃,于是格外关注。
滕克勤又要了一坛桃林老酒,最后像变魔术一样从随身的包里拎出一包卤猪耳朵,这是林云泰最喜欢的下酒菜。
除了陈耳东和岳依依,林云泰、滕克勤和石坚强面前一人一大杯酒。
“来!欢迎林叔、依依再次来到郁州,咱们走一个!”滕克勤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众人一边欣赏着窗外的山下田园美景,一边尽情享受美食。岳依依似乎对清炒西瓜皮这道菜十分不理解,所以一筷子都没动,但是其他人却很享受它酸溜溜的口感。海东老公鸡太辣,作为南方人的岳依依根本吃不了,干脆也放弃了。当她尝了一口云灌豆丹之后,终于找到了她的最爱。
“好吃!嫩滑的像豆腐,入口有一股浓烈的青草香和豆香,美味啊,这什么做的?”岳依依惊喜地说道。
“豆丹是一种吃豆叶......”陈耳东打算向她解释,但是岳依依已经站起身来,把盘子拉向自己,不停用筷子夹菜,根本没听自己好心的解释,陈耳东只好知趣地闭嘴。
豆丹,学名豆天蛾,是一种以大豆叶为食的昆虫,高蛋白、低脂肪,与蚕十分相似。豆丹是一种害虫,有时能把一株大豆吃成光秆,所以农户是见一个捉一个,捉一个杀一个。在郁州市云灌县,豆丹成了一道美食,云灌豆丹也因此成了一张云灌县的名片,现在已经具备了规模化养殖的经验和能力。豆丹虽然美味,但做法却有点让人恶心:先把豆丹的头部剪掉,然后将剩余的躯体放在桌案上,用擀面杖轻轻滚压,直至身体中的肉和内脏被挤压出来,拣出已成纸片装的外皮扔掉,剩下的就可以入菜了......
“滕哥,这个豆丹能再要一盘吗?”这道菜本来就不多,除了滕克勤动了一筷子,剩下的都让岳依依吃光了。
“啊,依依,你还吃啊?”石坚强惊呼,他的意思是这道菜价格高。
“很好吃嘛,就是分量少。”岳依依咂着嘴唇回味着,以为石坚强嫌她食量大。
“没事。”滕克勤一摆手,转头向服务业招手,“云灌豆丹,再来一盘!”
另一盘很快端上来,岳依依又是一阵风卷残云。
“耳东,你怎么不吃?”岳依依问身旁一直吃素菜的陈耳东,她以为这道菜也是素菜。
“哦,你吃吧!我吃不习惯。”陈耳东知道豆丹是一种什么动物,他素来觉得这道菜恶心,所以从来不吃。
众人酒足饭饱后,走出餐厅在大院子里走了走。
在院子角落里立着一个盛放厨余垃圾的大垃圾桶,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似是农家乐老板家的孩子,正在用细绳扣住一个虫子在地上拖着玩。
“这是什么虫子,这么恶心!”岳依依从旁边走过,看到地上的那只绿色小虫子身形滚圆,不停蠕动。
“这就是你刚才吃的豆丹啊!”石坚强若无其事地说道。
“什么!豆丹不是植物吗?怎么是虫子?!”岳依依一脸煞白,突然间感到胃里翻滚起来,赶紧跑向垃圾桶。
陈耳东一拍脑门,轻呼一声完了。在垃圾桶里,岳依依看到了一颗颗墨绿色的昆虫头部,暗红色的口器历历在目,旁边是一张张扁平的绿色外皮。看到这里,岳依依什么都明白了,顿时胃里翻江倒海,胃中之物喷薄而出......
“完了完了,一千块钱就这么被你吐完了!”石坚强双拳锤向大腿,惋惜不止。
农家乐的老板娘出来找孩子,看到岳依依扒着垃圾桶狂吐不止,惊恐地问道:“这位小大姐怎会事啊?”
老板娘说的是郁州方言,小大姐是对年轻女子的称呼,有时候也可以指小女孩或女性婴儿。
滕克勤对她摆摆手,连说没事。
众人架着几乎虚脱的岳依依,把她塞进车里,向孔望山景区驶去。
滕克勤领着众人参观了龙洞庵、象石以及充满了道教神秘气息的杯盘刻石,最后来到了最著名的孔望山摩崖石刻造像群。摩崖石刻是东汉时期的石刻,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两百多年。
林云泰看着一个个佛教人物造像,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站在释迦牟尼仰身卧像前,陷入沉思。众人知道他是由此想到了正在侦办的案件,从普法大师被害,到三百年前被盗挖的舍利,再到由石斑琼阿婆引出的东晋神僧佛图澄,这一桩桩事件均与佛教有密切的联系。
这次众人远赴SX二十多天,几乎一无所获,除了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最后几乎狼狈地再次回到郁州。
但是,乐观地讲,工作小组也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至少知道黑衣杀手的行动并不是以二十五年前SX文物局的报告为指南的。最重要的一点,杀害普法大师的真凶可能并不是黑衣人,这也是他们此次回来的重要原因。
陈耳东和滕克勤都有预感,工作小组迟早还会再回到太原的。
众人登上顶峰玉女峰,俯视山下,只见孔子当年深情凝望的大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栋栋楼房。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山下一户农庄的炊烟袅袅升起,在众人眼前幻化成一片历史的云烟,清晰而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