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林云泰自告奋勇要和滕克勤一起下绝壁,众人一脸惊愕,纷纷劝阻。
“舅舅,还是我和滕哥下去吧!您老在上面坐镇指导。”岳依依说。
“得了林叔,您老这身子骨,还是上面歇着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咱一帮人可就群龙无首了。我去!”石坚强自信满满。
“你这乌鸦嘴!”岳依依不满道。
“三蛋,你也歇着吧!你这身板,我怕绳子被你坠断了。再说,再大的盗洞你也钻不进去。”滕克勤摆了摆手,“我建议依依跟我一起去。”
“别争了,我跟克勤去!你们谁有考古方面的知识?除了我之外,只怕你们谁也看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就这么定了。我们待会去档案局,回来之后再作计较。”林云泰决心要去,众人不好再说什么。
随后五人直奔位于东大街25号的YS县档案局。他们是以外省文物局来榆社采风、调研的名义拜访的,对方一位姓姬的局长接待的他们。
榆社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苦于不被太多人知晓。姬姓局长看到今天竟有外省的省级干部前来,兴高采烈地给他们介绍榆社的风土人情,最后竟然把榆社旅游局的局长也叫过来了,对方也姓姬,长得还很像,原来两个局长是亲哥俩。
“贵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数不胜数,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啊!”林云泰看到旅游局长都来了,心中苦笑,但是嘴上却投其所好。
“可不是嘛!”旅游局的姬局长仿佛遇到了知音,向林云泰一行倾诉着他在局长位上的种种委屈和不公。“拜托林处长能在贵省大力推介我们榆社,榆社百姓感激不尽!”
林云泰赶紧应允,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姬姓旅游局长。
“姬局长,我们想查阅一些榆社的档案,想对榆社的历史有更深的理解。您看方便吗?”林云泰对另一位姬局长说。
对方慷慨答应,起身欲亲自带他们去,但是林云泰赶紧劝阻了,最后对方让自己的秘书带他们去档案馆。
YS县不大,但档案馆却着实可观,榆社的悠久历史由此可见一斑。档案馆馆藏档案两万多卷,大多为建国后的档案,但林云泰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查阅有关大同寺和文峰塔的旧档,有针对性利于文献检索和查阅。
档案馆馆长听说是姬局长的客人,亲自接待了林云泰一行。馆长姓吴,五十多岁,一看就知道是个学究型的知识分子。吴姓馆长简单介绍了档案馆藏书的种类,亲自给林云泰找来了有关大同寺和文峰塔的资料。林云泰仔细翻看,对方搬来的主要资料是一份民国版本的《YS县志》、《YS县遥营建志》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些画报,吴姓馆长亲自翻K县志的《古迹卷》,让林云泰仔细研读。
资料提供的内容不多,大多已经由小文收集到了。
关于文峰塔,林云泰在县志中看到,文峰塔在清康熙六十一年由乡绅筹资始建,至雍正二年建成一半,后遇饥荒,募捐难以为继,几乎终止,榆社乡绅张汉英不愿看到文峰塔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独出白银千两,几近倾家荡产,终于让文峰塔于雍正三年建成。
“关于文峰塔,县志上的资料也不多。”吴姓馆长介绍道,“我建议你们采访一下张汉英的后人,他们可能有一些你们感兴趣的故事。”
热心的吴馆长看到岳依依背着个相机,可能认为他们是来收集素材拍纪录片的,所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信息。
“您是说榆社还有张汉英的后人?”陈耳东问。
“是的,他们就住在东升街28号张家老宅里。”吴姓馆长看了看对面戴眼镜的小个子,肯定地答道。
“感谢吴馆长,我们近日就拜访一下张家后人。”
看到无法得到更多的信息,他们装模作样地拍了些照片就借机离开了档案馆,谢绝了秘书口头传达的姬姓局长的宴请,随即离开了榆社档案局。
陈耳东在离开档案馆前,问送行的吴姓馆长:“请问您这有贵县百岁以上人员的名单和档案吗?”
“我们这没有,您要的资料要到西大街9号的民政局去找。”对方答道。
陈耳东哦了一声,道了一声谢。其他人走在前面,没有听到陈耳东和吴馆长的对话。
“林叔,您真打算明天去拜访张家后人啊?”坐上车后,看到林云泰把张家大院的地址记在随身小本上,石坚强问。
“当然,吴馆长说张家后人还住在老宅子里,我想还是应该去看看。”林云泰说,“张家先人为榆社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后人应该收藏了先祖的一些资料,如文集、书信等,这些资料或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舍利塔被盗挖的背景信息。”
“没错,文峰塔修建时间和舍利被盗时间有重合。即使今晚我们确定盗洞就在绝壁下,但我依然认为舍利被盗和文峰塔修建存在某种联系。”陈耳东说。
“为什么这么肯定?”岳依依问。
“我说直觉你肯定不信。”陈耳东笑了笑,“你发现没有,在巽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寺圪塔’的高崖。文峰塔修建时,巽山之上肯定人来人往,如果有人在崖壁上开挖盗洞肯定会被人发现的。另外,在崖壁岩石中开挖盗洞可能要用到炸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不被人发现,如果说跟修建文峰塔没有关系,很难让我信服。”
众人没想到这一层,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中午众人没有回宾馆,岳依依建议先吃午饭,然后直接去采购一些今晚夜探盗洞所用的物品,最后再回宾馆休整。石坚强用手机软件查询了几个户外用品店的地址,给岳依依看。
这时车子经行的位置正好可以看见‘大寺圪塔’的高崖,众人不自觉抬眼看了一下。
岳依依选了一个专营登山用品的商店,把地址告诉了滕克勤。滕克勤把车开进那个登山用品店附近的一条小巷,在一个SX面馆旁边停下。今晚林云泰要上阵,滕克勤打算迁就一下他的口味。对滕克勤的选择,陈耳东似乎很不满意,无奈地拍了拍额头,大家都知道他不喜欢吃面食。
幸好这家面馆不只是做面,除了林云泰和岳依依,其他三人都没有吃面,而是点了几个炒菜,要了一盆米饭。
饭后他们驱车来到附近的那家户外用品店,怕担心人多碍眼,由岳依依和石坚强进去采购,其他三人坐在车里等。
岳依依挑了两捆登山绳、一捆辅绳、两套保护器,另外还有手套四双、铁锁和安全带若干、军用协袋一副、可充电手电套两支、可折叠铁铲一把、防护眼镜两幅,因为应付的情况不复杂,所以诸如挂梯、登山鞋、登山头盔等均没有买,付完钱后,由石坚强放入一个大旅行包内,塞进车后排座位上。岳依依坐上车,参照绝壁的高度简单裁剪了一下登山绳,把辅绳、保护器等装好扣紧,一切准备就绪后再放回旅行包,塞入后备箱内。
回到宾馆后不到下午四点,众人小心查看了房门,“请勿打扰”的牌子还挂在门外,头发丝也在,房间没有被闯入的痕迹。
众人在各自房间休息,等待天黑。林云泰和滕克勤早早换上了一身运动装,又带了一套便装放进手提袋,以便完事之后换下脏衣服,以免惹人怀疑。石坚强对第一次在夜里要做这么刺激的事非常期待,躺在床上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不时按遥控器换台。陈耳东则躺在床上欣赏在榆社买的书法书,没一会竟然睡着了。
十一点刚过,林云泰看了一眼手表站起来,和滕克勤一起走出去叫上其他人。五人带齐物品悄悄地走出宾馆,滕克勤在停车场检查了车辆后,将车开到大堂门前,众人上车直奔目的地。
公安局宿舍区里除了走廊和路灯下,其他地方一片黑暗,门卫室也熄了灯,滕克勤熄灭车灯悄悄将车开向绝壁方向。林云泰看了一眼食堂的方位,悄声让滕克勤将越野车正对着食堂停在绝壁前。
石坚强率先下车,打开后备箱,帮忙把旅行包提下来放在地上。滕克勤打开旅行包,把军用协袋背在身上,拿出一副手套带上,将一个手电筒和折叠铁铲挂上腰间的铁扣,戴上了防护眼镜。岳依依协助林云泰系上安全带,向他示范如何使用保护器等进行上升和下降。
滕克勤把两捆登山绳的一端系在越野车保险杠上,把两捆登山绳从防护铁栏杆下方扔下绝壁,石坚强找来两块大石头放在前轮下。
林云泰准备就绪,和滕克勤翻过铁栅栏,正了正防护眼镜,说道:“耳东,你们在上面灵活应变。克勤,我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