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000000031

第31章 第六讲 吟诵(3)

“寒多”即“寒重”,却不能作“寒重”,但可作“寒增”。但“多”字较有新意。一位老同志作《岁阑述怀》起云:“世事销尽老兵心,沂蒙风雪入梦频。冷雨闲斋临岁晚,远山落日近黄昏。”两联失黏,首联失对。但将“世事”改作“世情”,“沂蒙风雪”倒作“风雪沂蒙”则合于律。就诗意而言,“世情销尽老兵心,风雪沂蒙入梦频”与“世情销尽老兵心,沂蒙风雪入梦频”是“等价”的。“等价”的诗句,以合律者为上乘。故“春色满园关不住”决不作“满园春色关不住”。

平仄的协调在诗词只是基本的美声要求。诗人词客,还根据抒情的需要,调动各种修辞手法调声,以达到美听的效果。这些格律之外的美声之道,其极致的运用,往往具有文字游戏的性质。不少怪诗趣诗的根据即在于此。逐类分说如下。

一、叠韵双声。“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宛转。”(《贞一斋诗说》七四)叠韵双声是在诗经时代就得到广泛运用的最古老、最有效、最持久的调声方法。多见用于形容词,也用于名词、动词:

陟彼崔嵬,我马虺聩。(《诗经·卷耳》)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诗经·东山》)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二、叠字。叠字有明珠走盘之致。其实是双声叠韵之特例。也是经常见于《诗经》之美声法。刘勰说诗人“沉吟视听之区”,“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他认为美声有内在和外在的根据,可以达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是富于启发性的。

夜夜夜深闻子规(刘驾《春夜》)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前二例在叠字中兼有顶针(详后)之致。

三、联音。叠韵的特例。一般在两字以上,或间隔使用叠韵,追求四声的变化,构成极富抑扬之致的联音。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七字为“kè—shè—qīng—qīng—liǔ—sè—xīng”,“客舍”、“色”、“青青”、“新”分别叠韵而平仄相同,音色明快轻柔,能传达深情乐观的诗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无可奈何”(wú—kě—nài—hé)“可”、“何”叠韵,四字以平上去平构成美听的四联音。“似曾相识”(sì—céng—xiāng—shí),“似”、“曾”、“识”双声,“似”“识”叠韵,四字以去平平入构成四联音。故晏殊出句与王琪对句在音韵上亦有天衣无缝之妙,不特以虚字相骈见巧,故为千古名联。

四、象声。模拟某种声音,以造成与描绘或吟咏的景情相类似的听觉效果,使读者如闻天籁,易生共鸣。这也是叠韵双声叠字运用的特例。钱钟书称为逐声学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这鼓儿时常笑我,他道是“不通!不通!又不通!”(阮大钺《春灯谜》)

布布谷,哺哺雏。雨,苦!苦!去去乎?吾苦,苦!吾苦,苦!吾顾吾姑。(江天多《三禽言》)

“萧萧下”(xiāo xiāo xià)状落叶声,“滚滚来”(gǔn gǔn lái)状江声皆妙。“喇叭,唢呐”(lǎ bɑ suǒ nà)叠韵,韵部洪亮,将喇叭吹奏之声,颇具匠心。后两例“依声寓意”(钱钟书)。末例通首叠韵象布谷之声,已近游戏文字。

另有一种情形,便是并不具体地模拟自然音响,或是利用声音效果制造某种氛围,以强化抒情。如写凄苦情绪多用舌齿音,以造成一种啮齿叮咛、如泣如诉的抒情气氛。前举柳永《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句例即如此。又如晏几道《鹧鸪天》词下片写别后梦见如真,而重逢真见转如梦,这样迷离恍惚的意境,就多用鼻音(m、n声,n、ng韵):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十六个鼻音造成一片嗡嗡嗡的声音,绝类梦幻之氛围,以视听通觉故也。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意象情采绝佳,其抒情氛围的构成,显然与细微的“支微”韵部的选择,是有密切关系的。

五、拗怒。美听不完全等于悦耳,一味追求悦耳,也可能导致另一种弊病——甜熟软媚。谐和的反面即拗怒。亦即有意造成与律句格格不入的音调,以造成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拗调实际上就是根据诗情的需要,以苦济甜,以生救熟,以刚济柔,以丑为美。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夔州歌》)

写三峡天险,诗语亦不取流利。首句以七平声造成拗口的句调,就在音情上产生一种石破天惊的不同寻俗之感,能将读者导入意境。

六、顶针。又称联珠、蝉联格。即以上文的结尾(有时是句中字)作起下文的开头,往往用在诗节的转换间,造成一种意断辞联的效果。是重叠的特例。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吴伟业《圆圆曲》)

将这种技巧加以极致的运用,“三言”中有托名苏轼的游戏之作,题名“回文诗”,其实只是顶针。唯结尾三字作起首句首三字,是曰“回文”: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此诗逐句顶针,重叠三四字之多,巧妙运用七言句的三四节奏,使前后句因朗读时节奏上出现一字之差而构成不同的词组。如第一句“去”字尾随“赏花归”,在第二句中则与“马”字结合构成词组。余类推。

七、回文将前句中的部分或全部音节在后句逐一倒装,形成音韵上的对称,有回环往复之致,即能收到回肠荡气的效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见难恒别伤鸿燕,燕鸿伤别恒难见。风雨泣山空,空山泣雨风。梦余悲老凤,凤老悲余梦。肠断话西窗,窗西话断肠。(宛敏灏《菩萨蛮》)

全句回文且押韵的诗词,句子构造上首字须入韵,故此体又称“颠倒韵”。将其技巧运用到极致的,是苏东坡的游戏之作《题金山寺回文体》,此诗顺读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倒读为: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顺读是从月夜到清晓的寺景,倒读是从清晓到月夜的寺景。

上引各例,皆音节兼文字上的回文。也有文字不同,在音节上形成回文之美的,如: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刘大櫆《西山》)

“数声——深树”是句中音节上的回环。此种全凭兴会神到而笔随之,非搜索枯肠所得,最足称道。此外有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夏秋冬四字各在句中反复出现,唤起读者的一种心理期待和如愿的快感,如“冬雪——雪冬”则饶有回文之美。歌诀非诗,但就调声而言,这实在是一首佳作。故易成诵。

八、分总。即前文分别出现的音节文字,在后文中合并再现;或在前文中合并出现的音节文字,在后文中分散出现。是一种特殊的重叠与顶针,特具擒纵、收放之致,饶有唱叹之音。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白居易《长恨歌》)

先总出“钿合金钗”四字,后分说钗、合、金、钿。在音情上渲染出杨妃缠绵悱恻的入骨相思。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这是前分后总,再加重叠,真有明珠走盘之感。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吴兴杂诗》)

从意义上看,“深”、“浅”、“不深不浅”是三个并列的层次。但在“深”、“浅”音节文字上而言,则属前分后总。而嵌入两个“不”字,“不深不浅”对前文的“深”、“浅”,又显示出一种折中平衡,在音节上洋洋乎愈歌愈妙。

白石山过紫石山,鸬鹚滩下鲤鱼滩。

山山连接滩滩急,游子南还何日还。(魏际端《江头别》)

将顶针、回文、分总等调声手法大量运用于诗歌创作,造成一气贯注而又回环往复的旋律,以唱叹之音动人心魄的,首推初唐四杰和“四杰体”。这又是将近体诗的调声成果运用于歌行古体的成功尝试。其后的歌行体叙事诗大家如白居易、吴伟业,莫不深于此道。顶针、回文、分总等手法,实际上都是造成音节往复的不同形式,其本质都在于美声,即使诗词音情并茂,总而言之,皆属于美声之道。

【赏析示例】

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诗无题,皆以首句标其目。“青青河畔草”是天然一句好诗,是清词、是自作语、是直寻语,是直接从汉乐府引用来的。五个字透露的是河边无边的春意、无限的生机。琼瑶喜欢从古诗词汲取灵感,有一首歌词也用这个句子打头:“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总之,用这个句子起兴,对表达“相思情未了”的诗意,好得不得了。

此诗先以六句画一幅春色美人图:河边的草色是青青的,园中的柳条是郁郁的,在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光中,园林中心的楼头窗前,出现了一位颇为白皙的少妇,是风致盈盈的。她的脸儿搽得粉红粉红的,白净的手儿细长细长的。诗中连用这样六个叠字作形容,从草写到柳,从柳写到楼,从楼写到人,从人写到衣袖,从衣袖写到素手,却不使人觉得呆板,那颜色是一步步由青而绿而粉而红,终于停止在一点素净之上,有镜头之美。

六个叠字在音调上也富于变化,“青青”是平声,“郁郁”是仄声,“盈盈”又是平声,“皎皎”又是仄声,“娥娥”、“纤纤”虽同为平声,却是一清一浊。这样平仄相间,清浊映衬,利落错综,一片宫商,形成了自然而又丰满的音乐形象。这种用叠字注意平仄清浊的互节相成,在“十九首”并非偶然,它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果把这些叠字换成全平或全仄,读来一定会感到单调滞涩。在没有音韵学的当时,这是由诗人凭直觉天才把握到的。

这一幅景色,已给人以“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感觉——窗口的人是青春的人,寂寞的人,不甘寂寞的人。马上就使人想到元杂剧的情节,李千金在后花园窥春,只差一个裴少俊往墙外路过:“兀那画桥西,猛听得玉骢嘶,便好道:杏花一色红千里,和花掩映美容仪。”(《墙头马上》)而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身份不是一个小姐,而是一个从良的歌女,一个潘金莲。“三月春光明媚时分,金莲打扮光鲜,单等武大出门,就在帘下站立。……但见她:黑沉沉赛鸦翎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眉儿,清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的手儿,白堆堆的奶儿……”《金瓶梅》中的这一段人物描写,是深得“十九首”神髓的。

歌女从良,最难堪的就是嫁了一个不回家的人,落个空房独守!诗中人春日浓妆,当窗眺望,即使没有“红杏出墙”的胆,也有“红杏出墙”的心。特定的身份,决定了诗中人比《诗经·卫风·伯兮》中人的心更为痛苦。无怪她要在内心呐喊出“空床难独守”的强烈呼号。这是人性受到压抑的呐喊,所以震撼人心。和唐人李益《江南曲》中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一样,是摘下面具说话,王国维说:“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

【按语】

指出叠字在这首诗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因声求气。

行路难(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系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

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箸”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四顾”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景,但这是象征性的写景。它象征的是李白一入长安,满怀壮志,却备受坎坷,没有找到出路。具体而言,“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以横渡大河、攀登高山来象征对宏大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则是以严酷的自然条件来象征在政治上遭受的阻碍和排斥。两句既交代了“心茫然”的原因,又起到点醒题面的作用。以下一转,连用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钓鱼,一是伊尹在辅佐成汤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舟从红日之旁驶过。显然又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时来运转,一骋雄才。这四句中诗情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起落。

以下诗情再一次由浪峰跌至深谷,而且是一连串儿几个短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仿佛走到一个歧路的路口上,不知道该怎么走,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这与前文“拔剑四顾心茫然”相呼应,表现了理想破灭,陷入迷惘。而最后两句却又振起音情,冲决出迷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在音情上大起大落,充分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尽管几度陷入悲愤,但结尾却奏出了最强音。所以虽然写的是《行路难》,却自有豪气英风在。诗中拉杂使事,长短其句,也是太白惯用伎俩。

【按语】

这首诗的内在韵律,体现了李白诗风的一大特点,即大起大落、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波。李白诗的吸引力一半在此。

寄夫(唐)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同类推荐
  • 河流

    河流

    本书基本反映了西安建大师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学写作态势和水平。共收录了400篇作品,包括触摸词汇、往事如歌、生活彩照、儿女手记、师生之间、人生感悟、诗词广场及社团展示等。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热门推荐
  • 邪王爱上毒娇妻

    邪王爱上毒娇妻

    女主角本是母亲亲生骨肉,却被对外宣称是领养女,因缘巧合被迫嫁给被莫名疾病深深困扰的当朝三皇子,当她真正接触后才发现很多事情本身远非外界传言的那样,阴谋,阳谋,责任,亲情,恩情,自由,还有那不确定的爱情瞬间便向她袭来,她终将作何抉择,命运又将会引领她走向哪里。敬请期待。
  • TFboys之风之诺言

    TFboys之风之诺言

    冥冥之中,只为遇见你。既然上天非要我们相见,为何要逃避?最美的乐章,无非就是我们的恋爱进行曲,在风中弥漫……
  • 妖兽崛起

    妖兽崛起

    他是一个本来很正常的孩子,但是却因为内注射了一种可怕的病毒,而拥有了超能力——召唤妖兽。从此,身为妖人的他,必须前往妖魔界,人类世界只会阻碍他的成长。(等级分化:怪鬼,怪魔,怪妖;鬼怪,鬼魔,鬼妖;魔怪,魔鬼,魔妖;妖怪,妖鬼,妖魔。)推荐本人作品:纵横中文网的《我是男神我任性》晋江文学城的《九皇现身》逐浪小说网的《蜀山爱恨恋》以下是号丢了:17k小说网的《凤尊凰尊》和《龙九凰》。
  • 逍遥狼

    逍遥狼

    一怒鬼神泣、一笑天下安。成王、成人、成修罗,成圣、成尊、成君帝,且看一匹不认命的银狼如何梦圆世间、刹那芳华。
  • 许你一世阳光

    许你一世阳光

    大二那年,明寒宇他不知为何,匆匆离去,从此再无任何信息。毕业后苏珩在A市找了一份工作,当上了一名普通白领,只为了等他回来问他:“你为什么就突然走了,不和我说一声。”许容阳再她身后默默守护,陪着苏珩一起等明寒宇。一年后,苏珩的妈妈住进了医院,苏珩看着手里拿着的单子,一位男生突然跑了过来,将她撞到在地。那个让她愿意等三年的人,他回头看了一眼就跑开了。一年后在机场擦肩而过,没有说什么就拉着苏珩的手向外跑去。……多多支持啊!
  • 天庭代理人

    天庭代理人

    近年来,人间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天庭自千年前封闭南天门之后,居然动了向人间学习的心思。凡人慕枫,莫名的被姜子牙选为了天庭的神仙代理人,负责接待和帮助那些下凡完成任务的神仙。开门就看到猪八戒,转个身撞到杨戬,四大天王快刷碗去!没事的时候开可以牵着哮天犬去蜀山乱晃。让人间的修真界大佬们个个跪舔。这样的人生似乎还不错嘛!
  • 纪元:起始

    纪元:起始

    无垠的宇宙中,没有永恒不灭的东西,纵是宇宙的本身,也会消亡。然而在这个宇宙中,分散各处的无数文明,却依旧孜孜追寻……
  • 重生即将辉煌

    重生即将辉煌

    前世,被继母夺家产,亲生母亲爷爷被杀害,可自己却无能为力,八年时间流离在外锻炼自己,可却也逃离不了“情”字,这一世,护家人陷害继母,可谁知继母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使自己报不了仇,在最困境时,让我遇见了你,南宫凛夜,与你度过重重关卡,拾起爱的回应,谁知,继母背后的后盾竟是......我的重生,即将辉煌,我的重生,必定辉煌...
  • 调皮公主pk冷酷王子

    调皮公主pk冷酷王子

    多变的她们,遇见了自己心目中的王子,与生命中的克星,公主与王子的战争拉开序幕,一场世纪之战正在运量爆发中,最终的冠军将会属于谁?
  • 花开莫相忘

    花开莫相忘

    这姹紫嫣红的桃花,终是零落成殇。那年桃花雨下,明媚的少女入了谁的眼,始知相思成绝恋。那年的清月香桂下,是谁的箫音幽咽,梦了少女的一生。那年……终成她词下断章残句。桃源的花依旧绚烂如海,少女明艳的笑容,芬芳了整个春天。那时她无忧无愁,那时她天真恬静,那时她碧玉年华。花雨中,他偶然的惊魂一瞥,那一抹忧伤落在了她蔚蓝的心里,成了久久不能氲开的心事。这样冷冽决绝的男子,与他相遇究竟是对还是错,是缘还是虐。花开莫相忘,花落莫相离。明艳的桃花盛开在三月伊始,短暂的繁华后,凋零在夏初。如她们之间的情缘,平静的哀伤,沉静的刻骨。《花雨梦》系列之《花开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