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深,放风筝的少年少女陆陆续续收了空中的纸鸢,一个个回家去了。顾林捧着手中菱形的风筝四下寻找顾原,终是在一颗柳树下寻到了他。顾林见顾原呆滞的样子,伸出手在他眼前晃晃,方才让他回过神来。
“你怎么了?没事吧?”顾林有些担忧地问道。
“啊……我没事啦。”顾原勉强笑了笑,让顾林放心。
“真的不要紧么?”顾林犹有些不安心,“我们回家吧?”
“嗯,没事的,走吧。”顾原迈开了脚步,对顾林说。
顾林跟在顾原后面,看着他有些黯然的神形,总觉得心里不甚踏实。但顾林也不便多问,只是向顾原再确认了一遍是否确实平安无事,在顾原给出确定的答案后,也便只能作罢。他看得出顾原不想详谈,就不去为难了。
从孩提时代便已结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各自都还在自家大人的怀抱之中,顾林和顾原已经相交十余年了。他从未见过顾原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而平日中哪怕是因偷懒被父母斥责时、因学业被先生责罚时,顾原都是一副精神百倍的模样。
两人一前一后,皆无言语,与昨日顾原和顾华行走时一般无二,而他们行走的,也是与昨日同样的道路。世间诸多相似相同,出现了无数似是而非的轮回,一如在一条道路上行走的不同人们,一如三百三十三个甲子以来重复打开的画卷。
石屋渐近,路途渐短。顾原忽然停下了脚步,开口唤道:
“林……”
“嗯?”顾林在他身后站定,应道。
“如果是你的话……想出去么?”
“出去?去哪?”顾林疑惑。
“到更大更远的地方。”
“嗯……”顾林沉吟片刻后说道,“大概,不想吧。”
“为什么不想呢?”
“因为现在我身边有父母和族人,有先生和你。”顾林微笑着说,“池子里的荷花我知道她开放的时节,漫山的麦田我知道他麦浪的高低,这些我都熟悉了,也就不想改变了。”
顾原愣了愣,而顾林似乎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确信了,继续说道:“一切都是安定祥和的样子,很让人感到幸福呢。”
顾原低下头沉思,良久,复又问道:“林,你说……世界上真的有大海么?”
“没有。”
“啊……”听见顾林的回答,顾原不免有些惊讶,因难得听到温和的顾林作出如此强硬果决的答案。
顾林迈开两步走到顾原身侧,轻道:
“因为我不想出去。”
是了,因为不想出去,便干干脆脆地否定大海的存在。若是心中连关于大海的念想都没有,那大海也就永永远远不可能成为心中的烦扰了。有时候直截了当地抛却一种可能、抛却一种猜想,会让世界变得更加轻松与惬意。
但虽然知道如此,更多的人终究还是放不下的。至今依旧神魂颠倒的顾原,看似放下了追寻却还放不下心中感伤的顾华,以及三百三十三甲子以来一直苦苦寻觅的君游,都是绝不可能抛却那种可能的。固守桃源与破界而出,究竟孰是孰非,到底没人可以给出答案。固守的桃源或许是梦幻泡影,追寻的界外或许是海市蜃楼。好在这天地不过是由心而生,所被相信,所被念想,那便存在了。
“原,你说这大海存在么?”
“存在,因为我想要出去。”
“出去?去哪?”
“去到更大更远的地方。”
去到更大更远的地方,去到那东海中的流波山上,听夔兽雷鼓、惊涛裂岸,望海天一色、乱石崩云。
去到,无限宽广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