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从学校晚自习回到住处,我生怕惊醒了早己安歇的姑婆,轻轻推开大房门,走路蹑手蹑脚,尽量不要出声响,进了小房间,用火柴点亮煤油灯。
倒在床上,眼望着天花瓦片,余怒未消。想起今天的事,真是郁闷。英语老师那十分可恶神情,像把死苍蝇硬塞进我的嘴巴,让哥一天不爽。他拿着我的卷子,钉在黑板上,用十分轻蔑的语调道:这个同学不是瞎蒙的,得了个“nineponits”!我第一次被老师羞辱,当时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英语这门功课真差劲,事半功倍,快成我的心病了。本来自己基础就差,那些豆芽状的字母,翻来覆去,我认得它却记不住它,急人不急人!即便是每次回到驻地,都认真地把一天的功课再翻看一次,默写一篇课后单词,但第二天醒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收获甚微。
心情不好无疑很影响睡眠。这一个晚上翻来覆去,怎么样都不能入眠。夜深人静,近处远处的响声显得特别刺耳。朦朦胧胧中,一声咳嗽传来,原来是姑婆起身煮早餐的响动。我睁眼望外看,窗外晨曦初现,便素性起床,作起功课来。
姑婆走到门口,冲我道:那五起床这么早?
我连忙回道:醒了,干脆起来看看书。
姑婆又道:昨天六奶奶来看你,等到下午,才赶末班车回去的。
我道:她有什么事来县城吧?
姑婆道:她是来吃喜酒的。表亲家办婚宴,我们一起去的。六奶奶为了看你,跟我回家来。她留下话,说周末不上课那天,带个人来见你。
我疑惑道:什么人要见我?
姑婆道:你不知道?应该是说亲的孩子吧。
原来她是冲我来的。大嘴婆喜欢揽事的性格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我虽然一直不接受她却还一意孤行,变个花样紧追不舍。
姑婆道:看你不是十分乐意?
我道:我来补习,顾不上这个事。六奶奶多事,我真不愿意。
姑婆道:你见过那女孩吗?
我道:没有见过。
姑婆道:你长大了,终归还是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有好的女孩,为什么不愿意?
我道:姑婆你不明白,我们出来学习,希望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到城里找老婆才对啊。
姑婆道:你说的也是。不过,你终究要成家,有适合的就定下来也好啊。城里的孩子骄里娇气,不好伺候。
我心里虽然不认同姑婆的话,但也不好反驳,毕竟是长辈,有代沟,不懂得我们这代人的想法。
姑婆又道:我听六奶奶说,那个女孩人品很好,又壮实,将来进门了,可以帮你料理家庭事务,你当什么都舒服了。
我道:我还在学校补习,哪里能够顾上这些事?下次六奶奶来了,你就跟她说,别管这个事了。省得瞎折腾,大家不好处。
姑婆道:六奶奶的性子,你还不了解,她认准的事,就像牛喝水那样,拉不回头的。再说,她是嫂,我不好说她的。
我道:反正你跟她是同辈,劝劝她无妨。
姑婆道:你们小辈不懂,托媒是大事,也是好事,你看女孩满不满意在说。
果然,大嘴婆在周日早早就来到姑婆家。我还在蒙着头睡觉,就听到她大嗓门的说话声音。她们在屋里的对话我听得一清二楚。
姑婆道:姑娘长的真俊啊。
大嘴婆道:那是,要当我们孙媳妇,长相不好那行?
姑婆笑道:这个姑娘脸方额宽,是个福相,我看跟那五很般配的。
大嘴婆道:老五一定很喜欢。我曾经张罗几次,他就是不愿意去看,结果人家都找好人家去了。孩子别扭,我们受罪,没有办法。
姑婆又道: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只听那女孩子小声回道:我叫阿凤。
大嘴婆道:她是龙盘村三庆的老六。
姑婆道:那是五宽的孙女啦?
大嘴婆道:正是。
姑婆道:都是沾亲带故的,也好。
她们又说了一些闲话。有些话还故意压低了声音。我心中自然不情愿大嘴婆如此强拉硬拽,但对她又无计可施。
大嘴婆道:已经不早了,叫老五起床吧。
姑婆道:他昨天晚上睡的晚,让她多睡一会吧。
大嘴婆道:没有关系的,不要冷落了人家姑娘。
一会,听到敲门声,我装作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
姑婆道:那五没有睡够?六婆来看你呢,起来吧。
听到姑婆叫唤,我只好起床。出到屋里,看到大嘴婆,喊一声“六婆好。”又不自然地瞄那姑娘一眼,但见身着一身花布唐装,装束与大嘴婆一样,就知道没有上过学的女孩,我心中自然不悦。
大嘴婆道:你们两个认识一下啊。
说着,大嘴婆指着我说道:这是老五,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我侄孙,大秀才。
我低头不语。又听大嘴婆道:这是阿凤,六婆为了你,踩破了人家的门槛,磨破自己的嘴皮,才说上了这门亲,你们好好看看啊。
大嘴婆又道:七妹看看,两个人脸盘多么般配!
姑婆笑道:都还好的,都好的。
我情不自禁地侧目一看,心中不免悲哀。大嘴婆把牛吹上天了,眼前这位所谓大美女又黑又胖,一脸晦气,令人沮丧。
大嘴婆笑道:阿凤可是一个什么活都干的人,你娶她以后就享清福了。
姑婆也笑道:我们是劳动人民,选个媳妇就要选身体健壮、勤劳朴实的女孩子。
大嘴婆来着阿凤的手道:你看看,这个大手多有力。还有,骨盘那么园,以后给你生的都是胖小子。
大嘴婆、姑婆随着哈哈大笑。我自己却羞愧难言,转身回房间去,重重地把门关上。
大嘴婆虽然自觉没趣,但她并不气馁,隔着房门冲我喊道:我就回去跟那二讲明,你已经见过了,换八字就定下来。
我听要换八字,知道大事不妙,连忙打开门,对大嘴婆喊道:你千万别换八字,我不喜欢!
姑婆正要说话,我理也不理,就往门外走。出了巷子拐角,还听到大嘴婆的喊话声。
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心绪像海洋一样,难以平静。自己在长辈的心目中,是如此的低微,配一个生育劳动的工具,就皆大欢喜了。人生的唯一目的难道就是传宗接代吗?祖祖辈辈的苦难,难道还要继续重复吗?人生能够有几回搏,现时代敞开了幸福的大门,为什么我们不去争取,领一张幸福一辈子的门票?
我心想今天闹成这样,不好意思回到姑婆家吃饭,便远着文澜江走,跨过石桥,进了校园,直去学生宿舍,找到干柴,中午这顿饭就由他解决了。晚上回到姑婆家,姑婆看我郁郁寡欢,连忙又把中午的饭热一下给我吃。
姑婆主动开导我道:你不喜欢就跟父母说,不要这样无礼,别人会议论的。
我道:六婆经常这样,给一点颜色,就出去开染坊,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姑婆笑道:其实你不喜欢这个女孩子,也不能够当面拒绝,回去跟父母说一声,不换八字就行了。对方知道不换八字,也不会去催你的。
姑婆的话让我心安下来。因为天天在学校与姑婆家之间来回穿梭,慢慢地也适应了在姑婆家的寄宿生活。功课也有了许多进步,只是英语依然很糟糕,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样跟不上老师。想到被羞辱的痛苦,自己只好挤掉了成绩最好的数学科的复习时间,而用在这些豆芽的读写记忆上,希望把英语成绩提高一下,追到各科平衡的程度。
求学,从古至今都由苦到甜,正如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在农村,老人们就经常说,想吃干饭,就要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大家都明白,在农村要吃一次干饭不容易,要等到过年过节或办喜事才可吃上。一年中端的大多是熟米饭或白稀饭,所以老百姓把吃干饭当做身份的象征。恢复高考,给农村子弟进城市的机会,小伙伴们都回到学校补习,希望一考成功,吃上可以煮成干饭的国家粮,就是改变身份的意思。镇中来县城补习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不是这样想的。所以,吃苦,对于我们是不在话下,但吃苦的收获如何,只有天知道了。大家如此努力攻读,无非是想脱离父兄那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但愿功夫不负有心人。
日子过去真快,转眼变又到了六月。哥哥来到学校找我。他告诉我,这次他特意从矿山工地请假回来,一是为我,一是为父亲。而高考的事比父亲治病的事还要大。
看着哥哥黝黑的脸庞,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说实在话,现在家里两头花钱,哥哥总是那么尽心尽力。但是,打工的收入毕竟很微薄,这一年来重点就保我上学用度。一个大家庭单靠哥哥也难以维系,妹妹也只好辍学,织渔网赚些小钱贴补家用。
哥哥看着我道:老五这么瘦了?老爸让我来看你,要考试了,问你需要什么。
我略为迟疑道:不需要什么。
哥哥说:辛苦学习一年,不在乎这几天,你说我能够帮上什么忙?
我沉默不语,我真不能够开口要什么了,虽然这个时候我真不知道什么能够帮到我。
哥哥看我犹豫不决,便说:这几天中午就在学校附近吃饭吧,不必跑那么累了。
我想,哥哥讲的也在理,但在附近吃饭一样要花时间,何况姑婆已经吩咐过,要我回去吃饭,她已经加了菜种,每天准时煮好放在桌上,吃完就去休息,不会耽误时间。
我对哥哥道:姑婆已经知道要考试了,都准时准备好饭菜。我在那里吃饭后还可以睡上一会。到外面吃饭,中午休息都成为问题。
哥哥道:你自己想好就行。
我随着哥哥走出校门,沿着围墙向西行,过了文澜江桥,来到一家小饭馆。哥哥点了一份酱猪手,一份杂鱼煲,一份青菜,两碗米饭。
哥哥面带忧色道:爸爸若不是病了,一定就亲自过来啦。我来照顾你这几天生活,让你安心考试,争取考好成绩。
我道:咱爸病怎么又加重了?
哥哥道:爸爸病了,总不肯闲下来,所以拖垮了。
我心中顿感愧疚,因为我,父亲拖着病痛省吃俭用,还要干一些他认为力所能及但又是实际伤了身体的活什。
哥哥笑道:父亲对你这次考试期望很高,看你很争气,也很高兴。体质虽差,但精神反好了许多。
从小饭馆出来,哥哥送我回学校。走过文澜江桥,看到江水奔流,不禁心潮澎湃,向往着冲向美好生活的感觉。
来到学校傍的古迹茉莉轩,哥哥道:老五在亭里坐过吗?
我道:同学们偶尔到在这里坐着聊天。
哥哥道:听先生说,这是宋代名臣胡先生讲学的地方。学人要在这里祈祷,就会福至心灵,沾上灵气,考试出众。
我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哥哥指的地方坐下来,并暗祈保佑。
10
高考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这天早上,学校的上课铃响的又久又刺耳。我随着铃声响起,与同学们一起大步流星奔向考试室。
我看着准考证的号码,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坐号,坐了下来。
二个从未见过的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对于考试,我更多是兴奋的期待,倒没有十分怯场。自己心中祈祷,千万别慌,父母等着喜报呢。可是,自己一下又变得害怕起来,生怕自己考砸了,愧对父母家庭。
我拿到试卷,按捺不住紧张的心情,我连忙屏声息气,口中念起福叔教的意念心诀,数到16时,神气方定。我定住心神,在先在试卷上写下名字考号,然后认真地浏览试题。对于考试,先知道个大概,才动笔写答案,这是我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我平时已经摸索了一个好的考试方法:浏览试题为第一步,之后从简单容易的题目做起。这样知识的关连性会让难题易做,如从难题做起,会引入歧途,使易题难解,事倍功半。这个方法使整个考试过程会更加顺利。
三天的考试,就这样挺了过来。
我知道自己考的不理想。因为为了啃下英语,把自己最擅长的数学科丢了,每道题都懂,就是算不出来,在公式定理代入这个节骨眼上一筹莫展,把我难倒了。
11
同学们成群结队,大声喧闹,一路高歌向外涌出校园。
我也走出了校园,我知道这是一个被高考压制的解放,身心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大胆宣泄,自由飞翔。
走到文澜江桥上,极目远眺,只见夕阳的余辉正照在江面上,把江中的绿草丛装点成一座金银岛。我神驰于江流中,梦想着自己上了这座金银岛,像一只大船顺流而下,驶向理想的彼岸。
同班的同学江雄急匆匆地赶路,看到我后停住脚步问道:颖哥,你见跛狗林过去吗?
我道:不知道,我没有注意。
江雄道:真没有看到?
我道:反正我没有看到。
江雄满面怒容道:见了一定灭了他。
我惊讶地看着他道:有这么严重吗?
江雄大声道:他打人,肯定不放过。
在学校,同学之间偶尔打打闹闹总是有的。但是江雄这样咬牙切齿对待一个同学,还是不多见的。
江雄狠狠地看着我道:跛狗林真的好大胆,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怕我没有人手整他?
走了一段路,江雄道出原委:因为跛狗林在考试时想偷看试卷,江雄不乐意,因此得罪了他。今天一考完试,就诱骗江雄到学校东湖边,把江雄狠狠打了一顿。
我正出神着,江雄又折返回来,对我说:我们追到车站,跛狗林坐班车跑了,算他聪明。
我看着江雄道:算了,也许是误会。同学一场,没有必要穷追不舍。
江雄正怒不可遏,哪里能听片言只语的逆耳忠言。
我和跛狗林同桌,坐在后排,与江雄挨着。我知道跛狗林打江雄,并不全是考试的事。因在班上,不时发生一些磨擦,江、雄是县城的吃口粮的人,平时就看不起农村人,所以偶尔起纷争时总是盛气凌人,所以这次招打活该。
12
从县城向西行十几公里,就到沐浴着先恩祖德让我栖身的村落。改革开放二、三年,老百姓的生产自由安排,生活倒自在多了。回到家中,一家人都非常关切高考的事。我心想,发挥虽欠佳,但按照班里平时成绩,排名在二十名内,机会是较大的。
父亲很关切地说:刚回家,就不要想这么多了,好好休息吧。
父亲艰难地帮我把行李安放在厢房里。
我听出父亲喘气的声音很怪异,心中不免苦楚。我连忙扶着父亲回到大房,让他躺在床上休息。
看到床头地上放着一个痰盂,我难过地对父亲道:老爸怎么病得这么厉害,也不上医院?
父亲小声道:老病根,医院己开药了,在家吃也一样。
我道:你们就怕花钱。
父亲道:家里就这样,有什么钱花?这次发病住院,你母亲把祖传的金戒指都当了。
我看着父亲骨瘦如柴,弓着背大声咳嗽,心中悲戚。
母亲用锥子挑着煤油灯芯,一会灯光亮堂起来。
母亲道:和孩子说这些做什么。
父亲道:我是不让你当的,这个金戒指是传家宝。
母亲道:我也想不当,但告借难啊!谁有钱借?
父亲默然。
我道:过去的事就别争了。如我不去县中补习,还能够省下这个钱。
父亲道:不要说没志气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考上,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