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每谈到电子科技,王文洋都会感慨地说:“台塑当年如果开始就好了。”王永庆知道他说的是1989年的事,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要多锻炼一下年轻人了。
对事情认真分析,追根究底,然后研究情况得出结论,始终是影响王永庆成功的一个最大的因素。
被动主动,客户投诉亦良方
管理大师罗润之和王永庆在1986年3月曾有过一次谈话。罗润之跟王永庆说:“欧美有许多公司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太注重所谓市场,却忽略了要先了解客户。因为只有了解了客户的需求,才会使公司寻求出更正确的业务推进方法。”
王永庆点头同意说:“什么是市场?客户就是市场嘛。不掌握客户,就掌握不了市场。”
王永庆还说:“天下事情,你有没有实力,是最实实在在的事。那么,怎样与人家竞争呢?就是你做的东西能不能更便宜、更好,消费者承认不承认那是另外的问题。”
从上面王永庆所说的两句话,我们可以断言,“客户至上”是台塑重要的经营理念,也是台塑不败的信条。王永庆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在商场上,我们常听人家说“顾客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的”,这类语言,但为什么客户一定至上呢?他以付钱和收钱的妙喻来说明。他说:“付钱的时候一定是拿着钱在上面,收钱的(指客户)一定是伸手在底下接,手在底下接是表示礼貌,绝对没有倒过来的,倒过来钱就拿不起来了。”
王永庆经常告诉业务人员要了解“客户至上”的道理。他说:“产品通过业务人员转到消费大众手中,业务人员就成为公司和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定要站在公司和客户的中央,使买卖双方都居于平等的地位。”
也就是说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因此,王永庆提出四个满足客户的必要条件:第一,价钱公道、配合客户,甚至要压低价格。第二,品质要符合水准,而且要保持稳定。第三,交货期要准确,有责任感的业务人员,一定要想办法防止这种重大困扰发生。第四,服务必须周到,基于站在公司和客户之间担任沟通桥梁,业务人员必须全盘了解客户的需求。
而当这种满足客户的需要成为台塑理念的时候,基于“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台塑便在业务方面,采取了下面三个做法。
第一,秉承中央集权式的管理制度,由总公司全盘掌握客户的资料与业务动态,借此做有效的指标,带动全面的业务。曾经有一个来自ICI的业务人员向王永庆建议,要在全美国使用外汇的主要地区,设立数所业务分支机构,下设若干业务员,再由分支机构的主持人向总公司负责—切业务推销事宜。此项建议被王永庆否决了,他说:“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总公司的业务中枢机能等于全部交给分支机构负责;如此一来,对于各个客户的接洽,就会变成只有分支机构负责,总公司的业务中枢无法和客户产生直接往来的关系,只能依靠分支机构所提的报告,根本不可能了解客户真正的交易动态。久而久之,对于千变万化的业务动态就会隔阂、生疏,不但变成像机器人一样,失去思考、判断的机能,而且总公司的业务机能一旦失灵,就等于树从根部开始腐烂。
第二,把客户的诉怨当成“宝”。
“同种类型的产品,日本货能比我们卖到更好的价格,原因就是他们的品质比较好;而他们的品质之所以比我们好,就是因为他们把客户的诉怨当成‘宝’,当做改善产品品质的重要参考资料。可是,我们一接收到客户的诉怨,脸色就变了,而且常常不了了之。”
他还说,身为营业人员万一遇到产品品质不符合客户要求的情况时,应该在客户面前担当起来,诚恳地道歉,并立即设法调换或谋求其他解决办法,回头再反应给工厂要求改善,千万不可在客户的面前诉说工厂的不是。
第三,盖了一层很有意义的招待所。
台塑有一个“招待所”,坐落在台塑大楼后幢的第13楼,占地将近400坪,分客房、客厅两大部分,客房部有单人、双人、三人、贵宾房等共18间,还有供应早点的交谊厅,供贵宾娱乐的歌舞厅;餐厅部有一间招待室,两间贵宾室,其他陈设与一般餐厅相差无几。
在招待所内,地上铺的是舒美地毯或台丽地毯;墙上贴的是美丽的壁纸;窗框用的是塑胶钢窗,并用立式百乐窗帘;天花板用的是塑胶壁板。家具方面,无论是床铺、书柜、写字台都由南亚组合家具构成;南亚开发成功的桌椅,亦放置在招待所内各处。这样一个招待所的意义完全不在靠它赚钱,而在于让旅客感受一下台塑集团的企业产品与企业文化。
台塑在客户至上方面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程度,完全是和当初王永庆奋斗过程中的“改被动为主动的服务方法”分不开的。当年开米店的时候是这样,现在的台塑王国也是这样。这样变被动为主动的服务方法王永庆也不断地提到,并且希望主管们都要如此去做,即使不亲自去做,也要经常告诫下属。在他看来,这是台塑不败的服务信条。
另外,台塑之所以称为台塑,就是因为它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有人或许会问,台塑凭什么?
有人说,从做事的品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而在企业里,产品的品质是一种结果,反映所有生产过程的所有因素的品质。王永庆曾对明志工专学生说:“各位同学远离父母家庭,千里迢迢从侨居地回到祖国来求学,这种精神非常令人钦佩。尤其听陈校长说各位在这里都很规矩、很活泼、学习很认真、相处融洽,我听了很觉欣慰。”他顿了一顿又说:“各位在这里的研习已经告一个段落,很快就要回到侨居地,贡献所学服务于社会,从此开拓自己的前程,开创有意义的人生,这是多么值得恭喜的事。今天在各位离开之前,我想把个人这几年来在社会上做事的心得和经验,提供给各位作为将来立身处世的参考。”当有学生问他,台塑的不败信条是什么的时候,他说,掏腰包的服务,表达的是对顾客的感谢,这种行为,必然能赢得顾客。而在他的理解中,“掏腰包服务”的精神,并不仅仅限于替顾客支付买商品时少付的几角、几元的金额,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在他看来,雇员既然进入公司,公司就应该提供家庭般的温暖;同时员工也应该对公司有家人一般的关心,在一些时候要肯于掏自己的腰包来维护公司的利益。
人、事、物的品质是息息相通的,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人品,固然要有知识的启发、端正的品性,还需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领导,才能够提高人的品质。至于事和物的品质均是由优良品质的人创造出来的。有优良品质的人可以做好事的品质,进而可以创造制品的品质。那么,原始的优良品质的人是多么重要呢?这便牵涉到领导的问题,也就是主管的问题。
王永庆认为每一个从业员都想多做些绩效,想做好品质,每个人都是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和先进国家的效率相比差那么多呢?当然这要归咎于人的品质。人的品质差,工作效率低,原因又在哪里呢?
经常提到的人员要进行在职训练,大家也认为在职训练非常重要,可是到底谁要训练谁?当然是主管训练下属。身为主管应随时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责任,人的品质重要,主管的品质更重要。
王永庆说,台塑企业不但要继续发展,也希望现有的同仁也能够继续发展,但是这需要有健全的条件,要有优良品质的人,公司才能够继续发展。公司继续发展了,个人也才有发展的空间。
筛大筛小,上通下达挖潜能
强者就要有强者的素质,一个企业必须高效运转才能发展壮大。在台塑,“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被王永庆赋予了现实意义。不得不承认的一条真理是:提高效率,就等于多赚钱。
我们都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制度的实施,任何目标的达成都要通过人的努力去实现。要提高效率,也必须通过人的努力去实现。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力,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如虎添翼,蒸蒸日上。
王永庆就是通过精神的力量、金钱的力量和外界的压力一起来推动,再由外力引发“内力”,从而达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后提高生产效率。
许多年前,台塑关系企业每年要花新台币大约400万元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企业运动会。正像王永庆每做一件事都要创造出多元效应一样,台塑的运动会妙用更多。比如开运动会的时间大都选在每年的青年节前后,主要是鼓励台塑人永远像青年人那样有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精力。永远像年青人那样拥有富于进取的精神,其实就是让年轻人树立强者信念。
又比如在运动会的项目上,有一项是5000米慢跑。这一项目是王永庆带领台塑企业的高级主管和外宾进行的。作为台塑的领头人,王永庆和他的主管们不仅在精神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在身体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王永庆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王永庆深知台塑这份担子有多重,无论怎么忙,他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时时间来跑步。对于主管们,王永庆也一样要求他们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因而在他们中间大力提倡和推广长跑这项有益身心的运动。因此,在台塑运动会上,王永庆要亲自点兵,点到的主管要和他一起跑完5000米。
也许,5000米长跑对于年青人来说不是特别艰难的事情,但对于年过半百的老人,就是一项体力和耐力的巨大挑战。
王永庆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要对主管们的体力和耐力进行一次“大检验”之外,还要说明台塑在以他为首的领导群领导之下会永往直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无论是在跑道上还是在商场上,永远要竞争下去,永远要做强者。
在压力下求发展是王永庆一直以来就重视的企业发展策略之一。他深深知道,企业要长期发展,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在不段的压力下改进再改进下去,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不管成败都要继续努力。一个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在时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就会飞速发展,这自然是每个经营者想要看到的情况。但困境也会随时出现,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很残酷的考验。
科学与技术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而想像力就是研究发明的原动力。所谓聪明的想法,就是创造性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这种天赋的创造能力,更多的时候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因而不能完全的发挥。如果能够加以激发和训练,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潜能,那么,人类社会必然会产生很大的改进。
王永庆对这一点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因此他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非常注意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
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智慧,这样才能不断地有新产品出现。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工业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只有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不断推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产品,才能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转。
因此,提高产品的品质才是企业高效运转的有力保证。王永庆领导的台塑集团为了提高运作效率,逐步实现科技化管理,通过电脑来实现电子商务,运用美国人泰勒氏所发现的“动作与时间的研究”
和“科学管理”,以便增进生产效率、减低旧产品成本。为此,台塑集团专门成立了“经营研究委员会”,提供企业管理方面的改善意见,拟订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实施分层负责的依据,以及培养人才、启用新人,让有能力的人显露出来,发挥所长。有专门的机构来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企业经营的各项事宜,这是非常有实效的,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毕竟管理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做到的,而且任何一项事务要深入研究和具体分析都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才可以,因此成立“经营研究委员会”是台塑集团实现高效运转的有力手段。
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每个人都在积极寻求企业改善的方法和途经,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改善,只要是对工作有利的,都会得到推广和实行。在这期间,每月开两次会议,时间定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和第四个星期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修订章程制度,并通知各单位实施,及时反馈实施的效果,不断改进以至完善。
王永庆是没有节假日的,这一点是每个台塑集团的人都知道的。他每时每刻都在思考企业的发展,关注企业改善目标。王永庆并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他总是能够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路以后,再与相关的人员相互探讨,为的是把事情做到最好。
现在委员会充当的就是智囊团的角色,但是王永庆也能看到其中的不足。毕竟委员会的成员只有20多人,算上间接参与的人数,也不过100人,因此,他认为委员会的工作还是很艰巨的,有许多员工可能会有很好的想法,却没有机会表达,这也是委员会工作的一大失误。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实现所有的制度的合理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将每个人的能力最大化,实现上通下达,只要是合理的意见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这就是高效运转的技巧。
王永庆相信将大多数人的智慧用在一起,肯多用脑,发挥智慧的力量,这样必然能有所成就。王永庆就是这样一个人,早在他经营米店的时候,他就能边做事边想问题。通过手头的工作,思考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疏漏,或者是不必要的浪费,要如何改善,从而能够节约资源和节省精力。他在从米里捡石子和糠皮的时候,就总是考虑如何节约时间。毕竟这样一个一个地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那要怎样才能更简单更快捷呢?他冥思苦想,但一时也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
后来,他想办法弄了两个大筛子,一个网眼比较小,只能漏下小石子和一些碎米,另一个要大一些,正好米可以漏下去,但是大点的石子和糠皮很难漏下去,这样工序大大简化。弟兄三个人,一个把米先倒在细眼筛子上,这时一个人在这里负责摇,直到不再掉小石子,然后倒在第三个人的大眼筛子里,这样米就漏到了下面的斗里,只经过三个工序事情就完成了。这样的米可以很干净,因此才能供上每天近一百斗米的销售量。
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往往在做事的时候只沉迷于事中,动手的时候就忽略了动脑,不再是手脑并用,就像是一架机器。这是很难有所发展的,从事任何性质的工作,都需要“手脑并用”。
台塑集团的“经营研究委员会”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推行科学管理运动。而科学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包括不必要的动作和精力消耗,以此来发挥最高的工作效率。这不是单单对某个人来说的,而是要求全体员工都来做到,大家都做到了就能够发挥出无穷的潜力,将企业的效率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