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970年代后,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供需无常,价格波动剧烈,一旦氯乙烯供不应求,后果不堪设想,台湾塑胶二次、三次加工业将受到致命打击。
王永庆作为台塑集团的掌门人,是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他要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提出自主建立轻油裂解厂的建议,以防后患。这表现了一个企业家未雨绸缪的思维逻辑,而这种逻辑对企业的生存是十分必要的。
1973年1月10日,台塑公司与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签订协议,由美方提供轻油裂解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台塑公司正式向台“经济部”提出建设轻油裂解厂的申请。
但官营的“中油公司”表示自己正在建立年产量23万吨乙烯的第三座轻油裂解厂(简称“三轻”),撤销台塑公司的计划案,不予通过。
民营企业主还不具备与“政府”机关对抗的实力,这必将受制于人。王永庆已别无选择,只好从命,放弃参与上游原料生产的计划。
然而王永庆并不死心,他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轻油裂解厂,这样台塑集团才能真正实现飞跃发展。1979年,王永庆三度提出扩建轻油裂解厂建议,请求“中油公司”考虑实际需要,增投较大规模轻油裂解厂,同时多次上书“政府机关”与“中油公司”,仍无法求得认同。
最后,在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下,王永庆再次提出议案:若“中油公司”同意扩建轻油裂解厂,如果将来生产的基本原料超过市场(石化业中游厂商)需求,台塑公司愿将多余部分全部采购。
1980年,王永庆又一次提出台塑公司兴建一座轻油裂解厂的计划,这时,“中油公司”又自己建立了两座轻油裂解厂,王永庆申请的工厂只能称为“五轻”了。但一切依旧,他四处碰壁,得不到主管机关的积极回应。王永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决定直接拜会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孙运璇。王永庆情深意切地向孙运璇说道:“台湾石化业上、中、下游一贯体系已经建立良好基础,有所成就,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也是指日可待,为了所需原料必须图谋自给自足,台塑希望有机会为‘政府’分担兴建轻油裂解厂。”
孙运璇被打动了,他觉得王永庆作为一个实业派的企业家,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他表示可以考虑一下。然而,几天之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政府”不支持民营轻油裂解厂。这让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的王永庆重新陷入了黑暗。之所以前后有这么大的出入,孙运璇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其中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背景。表面上的理由是“政策限制”,即石化上游只能由“中油公司”独家做,民间一概不准。事实上,一是担心王永庆经营有道,生产的汽油成本会比“中油公司”低而泄了“中油公司”独占庞大利益的底。二是为防止王永庆坐大,形成超级大资本家而垄断经济。
为此,蒋经国曾亲自过问此事,并言,王永庆是台湾首屈一指的大资本家,影响巨大,对其向上游石化工业发展应有所限制,否则让其坐大,将对其难以控制。
当时,王永庆想买私人座机,购奔驰豪华汽车,甚至想花5000万元做“文化大王”,支持《联合报》王惕吾大规模发展新闻事业等,都被蒋经国暗中派人劝阻或直接封杀。
在这种情况下,孙运璇便改口,进行反对,限制王永庆向石化上游扩张。可见,孙运璇不过是蒋经国的“传话筒”。王永庆是坚韧的,越是难做的事情他越要想办法做,坚持不懈。一位学者讲,“台塑高干想念他们的王老板,不管是台湾两岸或太平洋两岸,反正搞不到世界石化王国的最上层,他死不瞑目,他事业上的‘真正祖国’就是他的石化王国,终其一生也要念兹在兹,绝对搞到最后一秒钟。”
王永庆不甘心自己的石化王国梦就这样被扼杀,他决定建立海外工厂。
变通是一个企业家通过变换形式达到目的的一种积极方法。他把目标选在美国,开始收购兼并一些工厂,来生产自己所需的原料。1984年4月,“中油公司”第四轻油裂解厂完工并投入生产。但其设计能力有限,所产各项原料不能满足石化工业发展所需,仍要从海外大量进口。于是台湾当局有关部门接过王永庆的设想,提出兴建“五轻”计划,并列入14项重大建设计划之内,但仍由“中油公司”承建,没有开放给王永庆。
1986年8月,王永庆正式向台湾“经济部”提出自行兴建第六轻油裂解厂的详细计划报告。
此时的台湾已经不再是蒋经国一手遮天的时期了,新的民进党强烈要求公营事业民营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六轻”计划在一个月之内就被通过了。
1986年,当局核准台塑兴建“六轻”,计划每年炼油1400万吨,裂解产能达135万吨。然而因为石化工业属污染工业,光是寻找厂址就拖了5年,最早决定在宜兰利泽工业区,因为当时县长陈定南反对,被迫改到桃园观音,又遭居民反对,一直到1991年才决定设在云林的麦寮。
公司在麦寮的“六轻”工程,主要包括两套炼油厂、两套轻油裂解厂以及49座石化工厂。根据台塑企业的统计,“六轻从1993年7月动工到2000年12月初为止,总共投资新台币3324.5亿元,在炼油厂方面,第一套炼油厂已经在2000年5月投产;第二套炼油厂第一期在2001年3月投产,第二期在2001年年底投产。在轻油裂解方面,第一套轻油裂解已经在1998年9月投产,年产乙烯45万吨、丙烯22.5万吨;第二套轻油裂解于1998年年底投产,年产乙烯90万吨、丙烯45万吨。至于49座石化工厂,其中有28座进行投产,10座进行试车,其余11座在2001年全部竣工。
公司的年营业额由3788亿元增加到5800亿元以上,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企业集团。此外,每年将创造1兆元的产业附加价值,可增加1.5%的经济增长率。
如此巨大的石化王国,王永庆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呢?
将成本压到同业之中最低,并且能够自我克制不求暴利,结果有效地把潜在的竞争者排斥在市场外,这就是王永庆在塑料业长久致胜的诀窍。王永庆今年已经89岁了,年纪这么大了,还要这样拼命地工作,是因为他希望看到台塑企业走向一个更大的格局。这个更大的格局,指的是完成台湾地区、美国、内地铁三角的台塑石化王国。台塑美国厂的工程已经大致就绪,规模与台湾地区的相当,目前他考虑的是台湾地区的“六轻”兴建案与内地的投资案。
待“六轻”完成之后,台塑不但可完成上、中、下游一贯的生产体系,大幅降低PVC的原料成本,而且可以提升技术层次,生产价值更高的产品。
他原本策划的内地的投资案,是把台湾地区石化业上、中、下游全部集中在厦门的海沧,成立一个石化专区,并且计划每年炼油1400万吨(与“六轻”相同),首期裂解产能90万吨,3次加工产品全部外销,这就是喧嚣一时的海沧计划,后来因故而胎死腹中。
为了避免抵触当局“戒急用忍”的政策,最近几年来王永庆被迫改弦易辙,陆续在大陆的广东、福建、安徽、四川等地设厂生产PVC管、PVC门窗、PVC地砖、PVC纸张等下游产品,其中包括南亚塑料工业(广州)公司、南亚塑料建材(广州)公司、华亚(厦门)塑料公司、华亚(厦门)管件公司、华亚(芜湖)塑料公司、华亚(东营)塑料公司、南亚塑料工业(南通)公司、南亚塑料建材(南通)公司、中国南通华丰公司、南通华富塑料公司、南英塑料工业(南通)公司、南亚塑料工业(重庆)公司这12座工厂。
2001年初,有鉴于开放小三通,“戒急用忍”的政策似乎有松动的迹象,王永庆才敲定公司在宁波梅山岛300亿新台币的PVC投资案,并决定最迟在2001年底前动工,以供应包括南亚在内的下游厂商对PVC原料的需求。
他还投资50亿美元(约1500亿新台币),把整个梅山岛开辟成一个石化专区,以争取大陆每年进口塑料原料PVC130万吨、PP(聚丙烯)140万吨、HDPE(高密度聚乙烯)96万吨、LDPE(低密度聚乙烯)与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计170万公吨等的庞大商机。
以台湾地区、美国、内地三个地区所形成的铁三角,彼此互通声息,相互支持,一个跨国跨地区性的台塑石化王国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