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清泰三年,废帝李从珂派遣张敬达率大军攻打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引辽国军队发动叛变,大败张敬达所率领的军队。
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此时,后唐兵力还很强,但李从珂志气消沉,昼夜饮酒悲歌,不敢领兵出战,坐等灭亡。各镇将领见状,纷纷投降石敬瑭。
十一月二十六日,日昏黄,暮苍茫。李从珂携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整座玄武楼包裹在一片熊熊烈火之中,同时宣告着后唐王朝的覆灭。
整个洛阳城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由于皇帝****,许多身着盔甲的将士们做着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大肆剽掠百姓。他们借着故主身亡无人可以节制的空档大捞一笔,然后赶紧投奔新的主人借此再捞一笔,在这混乱黑暗的年代中通过不断更改主子来发家致富。
洛阳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是哀嚎求饶着的平民百姓和狞笑施暴着的官兵,满眼望去一片狼藉。在这严冬的季节,京师里头却到处都是衣不蔽体饥寒交迫的百姓们。
一位身着银铠的壮汉骑着一匹骏马飞驰在洛阳街道上。只见他的怀中用布条绑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一手持着一把精钢横刀,一手勒着缰绳朝着朝着洛阳城门口狂奔而去。
原本气焰甚是嚣张的将士们在听到马蹄声看到马背上的大汉后,一个个面色大变顾不得脚下的百姓纷纷跑到一旁避开迎面疾驰而来的骏马。而躺在地上的百姓则趁此机会赶忙爬起身来,迈起沉重地步伐,向街道的另一侧跑去。
见到百姓逃跑,几名士兵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不快的神色。其中一位骂骂咧咧了几句,持着手中的长枪连忙朝街道的另一侧追过去。结果才刚走出几步,耳畔的马蹄声由远到近,逐渐变得响亮,士兵朝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竖起长枪,示意对方注意自己人。
壮汉丝毫没有因此减慢胯下马儿的速度,有没有调转马儿的方向,反而举起手中的横刀向面前挡住去路的持枪士兵砍去。手起刀落,士兵甚至还未来得及露出恐惧的表情,整个人便被懒腰斩成了两截。
鲜血渐染了壮汉的铠甲,也有部分溅到了他胸前的那个孩子的脸上。孩子只是整个人微微一震,并未有发出半点声响。壮汉胯下的骏马越过了士兵的尸体,带起一阵尘灰,在一旁军士们惊异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当壮汉骑着马经过燃烧着的玄武楼前,突然有个石块状的东西从天而降,正好落向壮汉的头顶。大汉侧眼瞥见,伸出握刀的右手向上方一抓便随手抓住了那个石块,定睛一看面色顿时剧变。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个石块纳入怀中,看了一眼胸前安然无恙的孩子后重新将目光投向前方,挥动缰绳,一路策马奔出了洛阳城。
壮汉骑着马接连奔驰了七天,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青州。
壮汉脱下盔甲,带着孩子前往当地颇有盛名的驼山龙兴寺拜谒了主持方丈,因方丈与壮汉有所交情,与其粗略交谈之后方丈便让他带着孩子在驼山山腰一处属于寺院的小屋子里住下。
在出寺门时,他们与一位前来上香的书生相遇,书生见到孩子的模样后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惊异,仅看了两眼未作出任何表现与二人擦肩离开。
按照主持的指点,两人来到位于驼山山腰距离山脚龙兴寺不远的屋子里头,壮汉双手搭住孩子的肩膀,蹲下身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郑王殿下,从今往后您必须得忘了您的皇子身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平平淡淡地活下去。这也是您的父皇明宗给您取名李从衍的寓意,不希望您卷入宫廷纷争,您明白吗?”
孩子清澈的目光看向壮汉,使劲地点了点头。
看到孩子乖巧的模样,壮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继续开口道:“恕微臣僭越,为了日后方便在此生活,您就称我为义父吧,而微臣也就斗胆直呼殿下名字了。”
孩子平静地听完了壮汉的话看着壮汉,首次开口道:“知道了,义父。”
“真乖——从衍。”壮汉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一时三刻间还不习惯直呼其名字。
壮汉站起身,看了看附近满是灰尘的屋子,皱着眉头对孩子说道:“这个屋子灰太多了,干爹来把它打扫干净先,您——你可以先去附近玩会,等你以后路熟悉了以后还可以去刚才我们去过的龙兴寺逛逛,我已经跟那里的主持打过招呼了。现在你可别走太远啊,等一个时辰左右记得回来啊。”平时用惯了敬辞,壮汉知道以后必须得改掉才行。
“知道了。”说完,孩子便离开了屋子,脸上看不出半点喜怒哀乐。
看着孩子离去的背影,壮汉感叹道:“此子器宇不凡,神情自若,应是大器之才,若是继承大统想必定有一番作为,只可惜唐室已衰,无力回天啊。”说完,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始打扫这件许久未曾有人居住的屋子。
孩子走出屋子后,便在四处闲逛起来,逛了几圈后顿觉无聊,于是便打算前往山脚的龙兴寺去看看。
他凭着脑中的记忆前行着,由于年纪太小,记忆上难免会有些偏差,不知不觉中他走入了一个岔道,顺着岔道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小潭前。
此时正值深冬,潭面结着一层厚厚的冰,岸边的一株松树下,一位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者正端坐着。他面前的冰面被砸开了一个大窟窿,他则手握着一根鱼竿一脸闲适地钓着鱼。从他嘴角规律呼出的热气在这冰冷的空气中立刻化作阵阵白雾。
见到老者在钓鱼,孩子走上前去好奇地询问道:“老先生,这么冷的天,您为何还要冒着严寒来钓鱼啊?”
老者捋了捋自己那斑白的胡子,并未扭头,目光依旧看着冰面,淡淡地回答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我以前有听先生讲过,这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诗人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哦?”听着耳畔稚嫩的声音头头是道地讲述着自己随口念的两句诗的来历和深意,老者饶有兴趣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