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年秋·南晋皇宫宣政殿
“丞相,你对这潭州水灾有何看法?”垂帘后,一年轻男人就金龙皇椅而坐,龙袍加身,透过帘子一见,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眼眸里是一潭古老清幽的深泉,令人捉摸不透。
金龙殿下,左手边当头红衣年轻人缓缓开口:“回皇上,毫无看法。”
皇帝目光犀利,看着那红袍子、手握着笏板,偏偏长得很像小白脸的丞相,微微叹了口气。
三年前他就不该逞一时之勇将他招进朝堂,还给了个丞相的职位,每次上朝都会让他的脸产生五彩斑斓的颜色,而且,凭他一身才华还不能把他给撤了职。他自己都觉得一世英名就毁在这连二十年华都无的丞相身上,偏偏他还对他无能为力,要是一般皇帝,早就被他给气死了,想到这里,皇帝缓和了不少。
“丞相大人每日这般可否有些牵强?”一个胆大的老臣定定的看着他,眼里的火焰好像要将他烧了一般。
李如是淡淡的转过头去,不怕气死人地回以一笑:“张大人,本相认为你该主动请求皇上让你告老还乡了。”
张大人摸了摸胡子:“为何?”
“恕本相直言,张大人双目发红,鬓发冲上,且陋齿撕磨,一副被哪家链子没拴紧的那物什儿给咬了的模样。”
全场哗然,张大人瞪大双眼微怒道:“和辞官还乡有何关系?”
李如是笑意更浓,转身面前皇帝,微微俯身:“皇上,依我所见,张大人怕是得了狂犬病,为了防止传染与大殿内其他臣子,还望皇上让他辞官还乡,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赵文邕抿唇:“果真如此?”
李如是本要回答,张大人却迫不及待的奔上前去跪在前面,指着李如是:“皇上!此乃谬论!丞相日日无心朝政,反加害于其他,今日蒙冤,臣不得不斗胆直言。”
李如是却轻轻一笑,面色不变“看!张大人真是给病糊涂了,竟然也如狗一般抓爬上前,看来此病不轻。”
“丞相说得是。”一众大臣均俯身而言。
笑话,谁敢惹丞相?他才不是无心朝政,他们可是记得,前年对东齐的围魏救赵,仅用一出计谋便让北宁俯首称臣,平时是有些轻狂,皇帝都没说什么,还觉得很有意思,他们敢指着丞相鼻子说不?不要忘了,丞相一副毒舌,可是能把死的给说活了。
李如是接着说:“那张大人,既然病入膏肓,万万不可耽误了,本相听说,得了狂犬病不及时医治可是会呼吸困难,窒息而亡的。”
张大人一口气喘不过来,恨恨的指着李如是,似乎是想喷出一口老血:“你......”
“张大人,要吐血就吐吧,本相以及众臣是不会歧视你的。”
后面有个大臣看向皇帝:“皇上,只是怕这吐了血不吉利,血光冲天。”
李如是眉头弯成一个弧度:“哎!哪里不吉利了,这血鲜红喜气,正好过些日子就中秋了,以忠臣之心头血来除除晦气不是更好?”
众臣扶额,丞相大人您这么毒舌真的好吗?
赵文邕听到这也不禁捂着嘴咳了两声,“咳咳。”
张大人咬牙忍了下来,毕竟也是老臣了,总是要些颜面的:“回皇上,丞相!老臣不吐!”
李如是倒是笑了:“张大人,难道你不是忠臣,或者......是不想大家都吉利喜庆?所以硬着老脸憋下口气?”
“老臣自然是希望皇上及各位臣子都吉利。”张大人咬牙切齿地看着他,似乎听漏了前句。
“喔?原来张大人不是忠臣哪!”李如是又面向皇帝,俯身道:“皇上,您也听到了吧,张大人竟然没有否定他不是忠臣,我等臣子乃是希望南晋国泰民安,可唯独就是张大人,心术不正,对国不忠,此乃大逆不道之罪,恳请皇上定罪!”
张大人再也忍不住,一口老血喷在红毯子上,瞬间在大殿充溢着一股血腥味,李如是连连退后好几步,因为隔得近,怕沾染上血。
“张大人好功夫,一口老血也可以喷得这么远,我等望而生畏。”李如是在退后的过程中还不忘讽刺两句。满堂大臣也都大惊失色。
赵文邕厌恶的挥了挥手,旁边的一位小公公立即喊道:“来人,给咱家把这张大人给带下去,好生伺候着。”
李如是满意地笑了笑。
“皇上身子不适,就此退朝!”
众大臣跪地三呼万岁,缓缓退去。
李如是正要得意的走出大殿时,赵文邕身边的小林子公公叫住了他。
“丞相大人,皇上要咱家问您玩够了没?不用大人回答。”
李如是笑笑:“有劳了。”
“给丞相大人传话乃咱家之幸。”小林子捂嘴一笑,辑了辑身。
李如是嗯了一声。
穿越来此十七年了,生为已经绝迹的灵族的圣女,继承了大任,来到南晋女扮男装,考功名,走上丞相之位。
前世身为特工不小心失去性命,这世得以重生,生来一副花容月貌,要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