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00000072

第72章 李鸿章家训(5)

吾儿来禀,书法渐有进境,叙事亦有头绪[1],甚喜!甚喜!惟求学须有恒心,不可因稍得门径[2],以为已足。余近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馆,聘请外国知名之士为教授,专授外国语言。吾儿待国学稍有成就[3],可来申学习西文[4]。余未读蟹行文字[5],每与外人交涉,颇感困难。吾儿他日当尽力研读之。余前与四叔书,谓祖母年老,家事不可再使其烦心。吾儿在家,攻读之外,每日至四叔处请安,并讨论学问。虽微小之事,亦可与四叔商量也。四叔之训,不可违背。

——节录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1]头绪:条理。

[2]门径:原意为门前的小路,这里指进入某种境界的方法。

[3]国学: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4]申:上海的别称。

[5]蟹行文字:指外文。

【译文】

我儿来信,书法渐有进步,叙事也有条理,我感到非常高兴。只是求学必须有恒心,不可以因为稍微找到了一点路子,就认为已经足够了。我最近于上海设立外国语言馆,聘请外国知名之士为教授,专门讲授外国语言。我儿等到国学稍有成就,可以来上海学习西文。我没有学过外文,每次和外国人交涉,很感困难。我儿以后应当努力研究它。我前次写给你四叔的信中,谈到你祖母年老,家事不可再使她烦心。我儿在家,除攻读之外,每天要到四叔那里请安,并和四叔讨论学问。即使是微小的事情,也可以和四叔商量。四叔的教训,你不可以违背。

【评析】

李鸿章生活在晚清“西学东渐”的时代,能够认识到学习外国语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勉励自己的儿子要在学好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文字。这种见解,较之当时一般人确实要高出一筹。

躬亲处事以期于月异而岁不同

【原文】

年来国势日非,吾等执政,虽竭力谋强盛,然未见效,深为可叹!国人思想,受毒根深,忽然一旦变化,固非易事,然受外人之凌辱,国人未能反省,非愚且钝乎?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1],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2]。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东西各国之强盛[3],无独不然。今当局者渐醒,于是有遣使出洋考察之议。

然考察而未能仿行,等于不察。欲仿行而仍假手于外人[4],等于不仿。故曾夫子涤笙等有上疏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事[5],各专所学,报效于国家也。或谓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6],选满汉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又上海开广方言馆[7],选文童肄业[8];似中国已有基绪,无须远涉重洋。不知设局制造开馆,所以图振奋之基也;远适肄业,集思广益,所以收远大之效也。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其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9],期于月异而岁不同[10]。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递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11],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12],曲折无以自明。古人谓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13]。又曰:

“百闻不如一见。”此物此志也。况诚得其法,归而触类引伸,今日所为孜孜以求者[14],不更扩充于无穷耶?余然曾夫子之说[15],附其后,因疏圣上,并筹办法。吾儿身体不佳,宜自保重。每日工作,宜有定时,弗过度。余年老力衰,耳眼不灵,疏忽之处颇多,可恨可恨[16]!

——节录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1]谙:熟悉。

[2]卑视:鄙视;轻视。

[3]窥:观察;考察。

[4]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做事。

[5]颖:才能秀出。聪颖:聪明;聪敏。

[6]京师:首都的旧称。同文馆:亦称“京师同文馆”。清末培养译员的学校。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先后开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日文、算学等馆。

[7]广方言馆:1863年(同治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仿北京同文馆例,经清政府批准,在上海设立外国语文学堂,称“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招收十四岁以下文童入馆,学习外国语文及自然科学,三年毕业,分派洋务工作。

[8]文童:明清科举制度中童生的别称。对武童而言,表明文武考试体系之不同。亦称儒童。

[9]递:顺次;一个接一个。

[10]期:希望。

[11]奥窔(y伽o):室内的深暗角落,西南隅曰奥,东南隅曰窔。引申为指事物的深奥微妙之处。

[12]本原:根源。洞澈:洞彻,透彻了解。

[13]庄岳:春秋齐国临淄城内的街里名。“古人”句,见《孟子·膝文公下》。

[14]孜孜:努力不殆。

[15]然:赞同。

[16]恨:遗憾。

【译文】

近年来国势一天不如一天,我们这些当权的人虽然尽力谋求强盛,但是没有见效,深深感到叹惜。国人思想受毒害根深蒂固,忽然一旦发生变化,本来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受外国人凌辱,国人不能反省,难道不是愚笨并且迟钝吗?受人凌辱的原因,不外乎不熟悉世事,默守陈规旧法,藏身在文字之间,而鄙视工商。他们哪里知道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考察东西各国之强盛,没有不是这样。现在当局者渐渐醒悟,于是有派遣使者出洋考察的提议。但是只考察而没有能够仿照实行,等于不考察。打算仿照实行但仍然借助于外国人,等于没有仿照。因此曾国藩夫子等有上疏,打算选派聪敏秀颖子弟出洋习艺一事,使他们各专所学,以报效于国家。有人认为天津、上海、福州等地已经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首都设同文馆,选收满族和汉族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又上海开广方言馆,选文童肄业;好像中国已有基础,不需远涉重洋。这些人不知道设局制造和开馆,是为了图取国家振奋的基础;远涉重洋留学肄业,集思广益,是为了收取远大的效果。西人之学讲求实际效用,西人无论为士、做工或当兵,没有不进学校读书的。他们都明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由于熟悉,都表现出各自的才干,亲自从事各自的事业,每个人都努力献出自己的心思巧力,互相进行师授。中国想取其所长,但一旦想购尽西人的器械,不只是力气上有所不及,况且其中的奥妙,如果不是普遍地阅览,长久地学习,那么其根源就没有办法透彻地了解,曲折的地方也没有办法自我明了。古人说过,学齐国语言,必须把他安置在齐国的临淄之间。古人又说:“百闻不如一见。”同样的事,同样的理。况且确实能够得到西人之法,回国后加以触类引申,今天努力不殆所求取的东西,不是会更加扩充到无穷无尽的地步吗?我赞成曾夫子的说法,附和在他后面,于是也上疏皇上,并筹划办法。我儿身体不好,应当自己保重。每天的工作,应当有定时,不要过度。我年老体衰,耳朵、眼睛都不灵便,疏忽的地方很多,真是感到遗憾。

【评析】

这篇家训从开办洋务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确是可取之处。家训中还对那些“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的人进行了批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家训中却又认为“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李鸿章的这种认识,是洋务派生活在晚清那个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特定时代,而又企图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产物。他的这种认识,过于偏重物质文明,这是我们在读这篇家训时,必须注意加以鉴别的。

一国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

【原文】

朔日来禀[1],谓古今五伦之不同[2],尚属合理。其中尚有一二未明晰者,乘友人回乡之便,为侄剖解。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3],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今已不甚适当。

故三代盛时[4],孔子亦只谓之小康[5]。洎乎封建既破为郡县[6],此五者之伦理,更觉其不当,况乎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古伦理,愈不适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7],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8]。夫吾国之所谓五伦非有谬也,但不周备耳[9]。今世界学者公定之伦理,大概为对于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亦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之关系为最重。一国民法由此定,修身道德即以此为标准。此实吾国向者之伦理所不及也。吾国家族伦理,父子间但重孝养,故谚有养儿防老之说。西洋各国人重自立,养老自有储蓄,而对于教育,则有不可不尽之义务。故其人皆有学识,少家累,故能尽力于地方邦国,非不必养亲也。盖托生之社会国家,较二亲为尤重也,且人能自养,无须待养于子孙也。世界各国,成年自二十岁至二十五岁,各国不同,男子莫不有纳税、当兵之义务。既成婚,则自为一家之户主,籍有专职[10],凡生死、婚姻、迁居,莫不确注于册,无漏无隐。吾国则以五代同堂为美事,有祖、父、子、孙、曾。即年长成材,亦不得为户主,与地方国家,毫无关系,是徒增家累,减国力,乌能适宜于此竞争之世乎?总之一国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而道德即缘之为轻重[11]。今后一国之民族,乃趋乎适者生存之轨。凡此种种,非片楮可尽[12],所愿吾侄注意及之。

——节录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1]朔日:夏历每月初一日。

[2]五伦:也称“五常”。中国古代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3]纲纪:纲要;制度。

[4]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5]小康: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理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参见《礼记·礼运》。

[6]洎(j佻):及;到。封建: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赐给诸侯,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与今天一般所说的“封建”,含义不同。

[7]泥:拘执。

[8]邦:古代诸侯国之称。

[9]周备:周全;完备。

[10]籍,登记名册。

[11]缘:循。

[12]楮(ch俪):木名。皮可制桑片纸,因以为纸的代称。

【译文】

你初一日来信,认为古今五伦不同,还算说得合理,但其中还有一二处不清楚的地方,乘友人回乡之便,我替你剖解。我国自古相传的伦理,叫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者的制度,在家族封建时代,好像可以通行,但于今已经不很适当。因此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三代兴盛的时候,孔子也只称之为“小康”时代。到了封建制变为郡县制,此五者之伦理,更加感觉不适当,何况在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的年代呢?因此,我国古代的伦理,更加不适合于世用,而我国人还死守着它,这就是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所以一天天受外人欺侮的原因啊!我国的所谓五伦,并不是它本身有谬误,只是还不周全完备罢了。

今天世界学者公定的伦理,大概为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也是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的关系,最为重要。一个国家的民法由这种关系制定,修身道德也以这种关系为标准。这实在是我国以前的伦理所不及的地方。我国家族伦理,父子之间只注重孝养,因此谚语有“养儿防老”的说法。西洋各国人注重自立,养老自有储蓄,而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就有不可不尽的义务。所以西洋各国人都有学识,少家累,因此能尽力于地方和邦国,并不是不必要赡养双亲。大概(在西洋人看来)托身于社会国家,比较双亲来说,尤为重要,并且各人能够自养,也就无需等待子孙来赡养了。世界各国,成年自二十岁至二十五岁,各国不同,但男子没有谁没有纳税和当兵的义务。已经成婚,就成为一家之户主,户籍上登记有专职,凡是生死、婚姻、迁居,都确切地注在册上,没有遗漏,也没有隐瞒。我国则以五代同堂为美事,有祖父、父亲、儿子、孙子和曾孙。就是长大成了材,也不能做户主,与地方国家,毫无关系。这只能徒然增家累,减国力,哪里能适宜于这个竞争的世界呢?总之,一国的法度,应当随着时势而变迁,而道德也遵循它为轻重。今后一国之民族,都趋向于适者生存的轨道。凡此种种,不是片纸可以说得详尽的,愿我侄注意它。

【评析】

作为封建官吏,能够认识到“一国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这说明,在晚清“西学东渐”之际,西方进化论思想在中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物身上,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训中对我国古代五伦的批判精神,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身虽病但心志不能病

【原文】

汝今多病,我不忍以学业督汝,然病者身也,必志则不能病也。当病之时,宜息养其身,而不可灰颓其志气[1],且安知夫病之久而不愈乎?夫病同而病之者异。古人有咏病鹤者、有咏病马者,鹤与马虽病,而其凌云之气[2]、追风逐电之心故在也。鸡犬岂必不病,而古人无咏之者,彼即不病,固无望其高远耳[3]。余向者抱病,志气不少衰,而病且等于无病,何也?立心坚确,阴阳亦退而听命也[4]。勖哉吾侄[5],敬听我言[6]。

——节录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1]灰颓:沮丧;颓唐。

[2]凌云:直上云霄。

[3]固:本来。

[4]阴阳: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人常用它来解释万物化生,凡天地、日月、昼夜、男女以至腑脏、气血皆分属阴阳。

[5]勖(x俅):勉励。

[6]敬:戒慎;不怠慢。

【译文】

你现在身体多病,我不忍心拿学业来督促你,但是生病的只是身体,一个人的心志就不能病。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应当休息、保养他的身体,却不可以颓丧他的志气,况且又怎么知道生病久了却不会痊愈呢?生的病相同,但得病的人与物却不同。古人有咏病鹤的、有咏病马的,鹤与马即使病了,但是它们那种直上云霄的气概、追风逐电的心志仍然还在。鸡和狗难道一定就不病?但古人没有歌咏它们的。鸡和狗就算不得病,本来就没有谁企望它们能够高飞远跑的。我以前得病,志气一点也不衰退,就是病了也等于没有病。这是为什么呢?立心坚定不移,阴阳也退下听从你的驱使了。努力吧!我的侄儿,你一定要慎重地听从我的话。

【评析】

在这篇家训中,李鸿章告诫自己的侄儿:即使身体得了病,心志也不能病。这些话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同类推荐
  • 健康孕产100分

    健康孕产100分

    本书坚持以人为本,以简单、轻松的风格,打造适合准父母们阅读的模式,传播人性化、通俗化、科学化的孕产育百科知识。让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夫妻们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
  •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孕期母亲和宝宝的变化,以及每个月甚至每周的胎教重点,并提供了科学的胎教素材,涉及音乐、名画、电影、戏剧、诗歌、雕塑、童谣、唐诗宋词、名家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
  • 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

    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

    潜力股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指写在未来存在上涨潜力或具有潜在投资预期的股票。潜力股不是绩优股,但是却有成为绩优股的潜力。这些经济术语其实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每个孩子本身都是潜力股,都有成为绩优股的可能,关键在于家长后天的培养教育是否得法。本书向家长介绍了让孩子顺利从潜力股进化成绩优股的七个步骤,从发现自己的不足到发现孩子的优势,再到如何满足潜力股成长的需求,通过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空间、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帮助孩子克服成长障碍,将孩子从潜力股培养成绩优股。
  • 准妈妈枕边书

    准妈妈枕边书

    怀孕,是每个女人一生中最期待、最渴望的幸福时光,同时在这奇妙的280天,无论身体或是心情,都会经历各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妊娠期内孕妇的身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孕妇就要正视这些变化。本收将为你介绍准妈妈怀孕期间的各种健康和护理知识。本书能帮助所有准妈妈,从预约一位超级宝宝,到照顾自己与胎儿的身心健康、快乐,乃至增长智慧、爱心与EQ能力都给了您切实的建议。这不只是准妈妈可以参阅的书籍,而且所有准备孕育小宝贝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孕育小宝贝更大的力量与更深刻的观点。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单翼双飞

    守护甜心之单翼双飞

    【不喜勿入,已完结】那一年被人高傲的踩在脚底下,转身成为重生的的起点:华丽归来,却徘徊在光与暗的边缘。生死一念,爱恨交织的罂粟在地狱妖娆盛开,深藏记忆的心血流不止……哪怕是五年五十年五百年,我都愿意为你等下去,直到你回头爱我的那一天。推荐新文《邪妃来袭:王爷,请接招》绝对不坑~
  • 高冷少女的命运

    高冷少女的命运

    她因十年前一个看似是意外却不是意外的事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而变成冰冷。一年后因某种原因而进入一个强大的情报组织进行秘密训练两年。两年后离开开了组织进入了演艺圈成为歌手一年后离开了歌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帮派、势力。势力在不断的扩大,三年后回国…
  • 炮灰拆cp系统

    炮灰拆cp系统

    这是一个倒霉女人到处穿越拆cp最后找到真爱的故事~【文案不代表内容,若有出入,勿扰~】
  • 双修魔神

    双修魔神

    一个黑道混混因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十七世纪,加入了悟宗,开始了修仙生活。
  • 任法

    任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记忆编码

    记忆编码

    一部适合成年人阅读的“轻童话”作品,唤醒你逐渐隐去的童话基因,每一个小故事都能与你产生共鸣,因为那是过去的记忆,童年的缩影。
  • 大学生导读

    大学生导读

    本书包括:大学教育与利用图书馆、综合素质推荐书目、公共课推荐书目、专业推荐书目四部分。
  • 重生之幸好遇见你

    重生之幸好遇见你

    重生前她是个随性的女汉子,男友惨变妹夫。重生后她是精明能干的职场御姐,虐渣男渣女毫不手软。本以为只是渣男劈腿了亲妹,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一切似乎都在偏离轨道,只有他不曾离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血浸三生

    血浸三生

    搞什么鬼,穿越成一只麻雀?好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谁能告诉我,这只朱雀为什么每天都会缠着我,为什么???大神求解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