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指周敦颐(公元1017-1073),宋道州人,字茂叔。理学大师。着《太极图说》《通书》等四十余篇。程:指程颢、程颐。程颢(公元1032-1085),宋洛阳人,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1107),程颢弟,字正叔。二程为北宋理学创立者。张:指张载〇八一(公元1020-1077),宋凤翔郡县横渠镇人,字子厚。关学创始人。着有《正蒙》《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及《语录》等。朱:指朱熹(公元1130-1200),宋徽州婺源人,字元晦。理学大师。着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等。
[4]道学:指宋时理学。自周敦颐、程颢、程颐至朱熹最后完成的以儒学为主、兼容佛道思想某些内容的一种思想体系。
[5]发明:启发;开扩。此处意为阐明,推陈出新。奥旨:要旨。
[6]司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哲宗时,入朝为相。着有《切韵指掌图》《潜虚》《稽古录》等。与刘恕、刘邠、范祖禹等合编纂《资治通鉴》二九四卷。
[7]《资治通鉴》:司马光等编纂。是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文集等三百余种。
【译文】
孔子说:“先按要说的道理行事,然后再讲道理。”诸如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这些大儒家,他们都能勉力将所主张的道学付诸实践,而他们所议论的又都是关于如何阐明、发挥先圣先贤们理论、思想的要旨。又如司马光,他是宋朝着名的宰相,看他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论述、评定古今历史,全都讲得头头是道。这就叫言行一致。然而,他们自己并不去争道学之名。现今之人讲到道学,只崇尚语言文字,尤其爱好责难、讥议他人。不仅是言行不一,而且说话、议论比较实在者,也不多见了。因为,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抛弃别人的短处,吸取他人的长处,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假如一定要求别人尽善尽美,一旦他人稍有欠缺之处,就指责不已,这就不是忠诚、宽恕之道。
【评析】
篇中以宋儒周、程、张、朱和司马光为例,强调学习古人,当言行一致;对待他人,不可求全责备。认为好非议人,非忠恕之道。这些处世之道,至今仍可资借鉴。
《尚书》等经典为帝王必读之书
【原文】
《书经》者[1],虞、夏、商、周治天下之大法也[2]。《书》传序云:
“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3],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4]。”盖道心为人心之主[5],而心法为治法之原[6]。精一执中者[7],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者[8],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9]。德也仁也,敬也诚也,言虽殊而理则一,所以明此心之微妙也,帝王之家所必当讲读,故朕训汝曹皆令习读。然《书》虽以道政事,而上而天道[10],下而地理,中而人事,无不备于其间,实所谓贯三才而亘万古者也[11]。言乎天道,《虞书》之治[12],历明时可验也;言乎地理,《禹贡》之山川[13],田赋可考也;言乎君道,则典谟训诰之微言可详也[14];言乎臣道,则都俞吁咈告诫敷陈之忠诚可见也[15];言乎理数[16],则箕子《洪范》之九畴可叙也[17];言乎修德立功[18],则六府三事[19]、礼乐兵农,历历可举也。然则帝王之家固必当讲读[20],即仕宦人家有志于事君治民之责者,亦必当讲读。孟子曰: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21]在大贤希圣之心[22],言必称尧舜。朕则兢业自勉,惟思体诸身心[23],措诸政治[24],勿负乎天佑下民作君作师之意已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书经》:指尚书。
[2]虞: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舜乃其领袖。
[3]二帝:指尧、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4]固:本来;原来。
[5]道心:道德观念。《荀子·解蔽》:“故《道经》云: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6]心法:本为佛教名词,指佛经经典以外,以心相传授的佛法为心法。后宋儒用指传心养性的办法。治法:即治术,致治之术,使国家达到强盛的方法。
[7]精一:精粹纯一。执中:中庸之道,称作事无过无不及为执中。
[8]建中建极:指帝王立法以求治国。
〇八三[9]商汤、周武:分别指商朝建立者成汤和西周建立者周武王。
[10]天道:自然规律。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的意志。
[11]三才:天、地、人。亘:贯穿。
[12]《虞书》:《尚书》的一部分,包括《尧典》《皋陶谟》《古文尚书》,又增《舜典》《大禹谟》《益稷》合为五篇。
[13]《禹贡》:《尚书·夏书》篇名,约成书于周、秦之际。篇中将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州,分述其地山川分布、交通、物产状况及贡赋等级等。是古代重要的地理着作。
[14]典谟训诰:指《尚书》中的《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
诸篇。《尚书》孔安国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微言:精微之言。
[15]都俞吁咈:叹词。都、俞表肯定,吁、啷表否定。后以此君臣之间论政问答、气象雍睦之词。
[16]理数:道理;法则。
[17]箕子:商纣诸父。相传《尚书·洪范》“九畴”是他所作。《洪范》:《尚书》篇名。九畴:传说禹治理天下时的九类大法。
[18]立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19]六府:府,藏财的地方。水、火、金、木、土、谷是财货所聚,故称六府。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
[20]讲读:讲论;学习。
[21]“孟子曰”句:见《孟子·离娄上》。
[22]大贤希圣:即指至贤至圣,指那些道德高尚完备者。
[23]体:实行;实践。
[24]措:实行。
【译文】
《尚书》这部经典总结了虞舜和夏、商、周几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
《尚书》传序中说:“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武三王论治是依据‘道’,二帝三王所遵循之‘道’,则本于‘心’。懂得这里所说的‘心’的意思,那么,关于什么是‘道’,如何能‘治’,都可以达到并道其详。”
其实,“道心”是“人心”的主体,而“心法”是“政治法令”的本原。
只有尧舜禹传授给我们的心法,才算得上精粹纯一、中正不阿的了。而商汤、周武遗传下来的心法,才能被称为立国求治的楷模。古人所说的“德”也好,“仁”也好,“敬”也好,“诚”也好,字面不同,其道理却是一样的,都是用来阐明“心”的微妙之处。帝王之家一定要重视学习,所以我教训你们,要你们都诵读《尚书》。虽然,《尚书》主张以“道”施政办事,但上至自然规律,下至山川土地的环境形势等地理事项,中及世间种种人事,没有不包涵于“道”之中的。它实在称得上贯穿于世间万事万物和古往今来的全部历史了。《虞书》论“治”与“天道”的关系,可以见证于有明一代的历史;《禹贡》关于山川地理的理论,仍可以从今天的田赋问题中加以考查到;谈到为君之道,则从《尧典》《大禹谟》
《汤诰》和《伊训》等篇章的精微之言中,能比较详尽地获得应有的知识;而要讲臣道,从这些书中君臣间的论政问答、气象雍睦之词和为臣者谒尽忠诚的进谏、陈述之文中,则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要谈“理数”等道理,那么就要知道箕子所作《洪范》的《九畴》篇,论述得透彻;提到修养德行、立功建业之类事,则书中一一列举的有关政府机构、职能分工等内容将有助于你。由此可见,不仅是帝王之家一定要学习《尚书》之类的经典,就是那些仕宦人家出身且有志于为君上做事、为治理民众尽心尽责者,也一定要学习这部经典。孟子说过:“要想使为君者尽君道,为臣者尽臣道,这两方面都只有效法尧舜这一种方法了。”像孟子这样的至贤至圣之人,他们所想的、所说的,都离不开尧舜。而我则只有兢兢业业、不断自勉,只想把尧舜的思想品德、理想抱负等实践于自己的身心,推行于今天的政治,以求不要辜负上天让我护佑下民、为君为师的好意。
【评析】
篇中从《尚书》之于帝王之道的功用的分析出发,阐述了“修齐治平”的道理。这种认真借鉴历史经验的态度和一定程度上为国为民的目的,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读书以明理为要
【原文】
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1]。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无可愧。《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2]。”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3],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特思索矣。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判:区分;辨。
[2]《书》云句:见《尚书·说命下》。
[3]贯通:首尾相通。此句指全部融会贯通,透彻了解。
【译文】
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白道理。一个人懂得道理,他的内心就有了主心骨,那么是非邪正也就能分清了。遇上疑难的事情,他只要凭据道理,勇往直前,不管事情办得好还是不好,他都无愧于人。《尚书》上说:“学习了古人的法则、教诲,就一定有所收获。”大凡古圣贤的经典着作,所说的每句话、每件事,都有很深的道理,读书时就应该留心体会其中的意思,这段话我可以效法,那件事我可引以为戒。这样,时间长久了,书本上所讲的道理都全然理解了,那么,无论遇上什么人、什么事,脑子里便会想出相应的办法来,甚至用不着你特意去思考了。
【评析】
这一段话主要是讲读书与明理的关系。古代典籍积累了前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可以借鉴。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社会实践。关于这点,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实践出真知
【原文】
凡事只空谈,若不眼见,终属无用。《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箎。”[1]然而实见埙箎者有几人?一岁除日乾清宫正陈设乐器[2],朕召南书房汉大臣、翰林等降旨云[3]:“尔等凡作诗赋,多以埙箎比兄弟,问尔埙箎之形如何,皆云不知。因命内监将乐器中埙箎取与伊等观看。伊等看毕,欣然称奇。以为臣等惟于书中见之,即随口空谈,谁人实见埙箎?今日方得明白也。”凡事皆如此,必亲见亲历始得确实。若闻之他人或书中偶见,即据以为言,必贻笑于有识之人矣[4]。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诗》云”句:见《诗·小雅·巧言》。伯氏:哥哥。仲氏:弟弟。
埙(x俦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乐器。篪(ch侏):古代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2]除日: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乾清宫:宫殿名,在北京故宫保和殿后。
[3]南书房:清翰林在内廷侍候皇帝的地方。康熙时创立,地址在乾清宫西南隅。降:下达。
[4]贻笑:为人讥笑。
【译文】
凡事只会空谈,如果没有亲眼看见,那他所说的这一切,是毫无用处的。《诗经》上说:“哥哥吹埙,弟弟吹篪。”然而真正见过埙篪的又有几人呢?有一年除夕日,乾清宫内刚好陈设着各种乐器,我便把南书房的汉族大臣、翰林等召来,对他们说:“你们大凡写诗作赋时,常常以埙篪比喻兄弟。我要问问你们,埙篪到底是什么形状?”他们都回答说不知道。
我便命太监把乐器中的埙篪取出给他们观看。他们看了后,高兴地连声称奇。还说他们只在书本中见到埙箎之名,就随口空谈起来,谁也不曾亲眼得见埙箎,今天才弄明白了。任何事情都要这样,一定要亲眼见到、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确实的了解。如果只从别人那里听说,或在书本上偶尔见到,便以此为据,人云亦云,这一定要被真正有识之人所笑话的。
【评析】
此篇以埙箎为例,说明只有书本知识,便夸夸其谈,最终是要贻笑大方的。由此强调: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礼以立身处世
【原文】
礼之系于人也大矣!诚为范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礼仪三百[1],威仪三千[2],大而冠昏丧祭朝聘射飨之规[3],小而揖让[4]、进退、饮食、起居之节,君臣上下赖之以序,夫妇内外赖之以辨[5],父子、兄弟、婚媾[6]、姻娅赖之以顺而成[7]”。故曰:动容中礼而天德备矣[8],治定制礼而王道成矣[9]。
《礼经》[10],传之者十三家,而戴德[11]、戴圣为尤[12],着圣所传四十九篇,即今之《礼记》是也。其余四十七篇,虽杂出于汉儒之说,亦皆传述圣门格言,有切于身心之要旨。尔等所习本经既熟,正当学礼。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其宜勉之。
【注释】
[1]礼仪:行礼之仪式。
[2]威仪:礼仪细节。
[3]冠:冠礼。昏:婚礼。丧:丧礼。祭:
祭祀祖先的礼仪。朝:朝仪,朝廷中的礼仪。
聘:聘礼,古代诸侯间互相聘问之礼。射:射礼,古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飨:
飨射,古礼仪名,飨食宾客。
[4]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
[5]内外:内亲和外戚。
[6]婚媾:即婚姻。
[7]姻娅:即姻亚。婿父称姻,两婿互称为亚。后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8]动容中礼:动容,动作容仪;中礼,合乎礼节。天德:盛德,最高尚的德行。
[9]治定制礼:治定,指政治稳定;制礼:
制定礼仪。王道:指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
[10]《礼经》:即儒家经典之一《礼记》。
[11]戴德:汉代梁人,世称“大戴”,曾删《礼记》为八十五篇,是为《大戴礼记》。
[12]戴圣:汉代梁人,戴德兄子,宣帝时博士,曾删定《礼记》为四十五篇,即今之《礼记》,世称“小戴”。
【译文】
礼与人的关系很大。它的确是能使一个人的行为变得规范,变得合乎法度的重要手段,它也是人类社会运动不息的原动力。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大而言之,它们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朝仪、聘礼、射礼、飨射之礼所依据的规矩;小而言之,大凡宾客相见时的揖让之礼、侍奉长上的进退之礼,以及吃饭、起居中的种种礼节,都有章可循。君臣之间、上下之间,因为它们而有序;夫妇之间、内亲外戚之间,因为它们而有所差别;父与子、兄和弟、婚姻与姻亲等等关系,也因此而顺序清楚,彼此和谐。《礼经》传下来的有十三家之多,但只有大戴、小戴所删本最好。小戴删本有孔子所传四十九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礼记》。此外的四十七篇,虽然分别出于汉代儒家学者之手,但也都是流传的、祖述儒家圣贤的格言,同样也有切合我们身心所需的重要内容。你们所学习的基本经典,既已熟悉,正好学习礼仪。孔子说过:“不学礼,便无法立身。”你们应当为努力学礼而互相勉励呀!
【评析】
篇中告诫儿孙,皇家子弟必须带头认真学礼、认真守礼,用礼仪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进而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内外之间井然有序的封建秩序,确保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礼之用者和为贵
【原文】
有子曰[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2],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盖礼以严分,而和以通情分。严则尊卑贵贱不逾,情通则是非利害易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一不由于斯?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有子:即有若,字子有,孔子弟子。
[2]小大由之:指每事小大都用礼而不用和。
【译文】
有子说过:“推行礼时,‘和’是很重要的。先王的治国之道,就以‘礼’‘和’兼用为好。如每事小大都用礼而不用和,那就会有些事行不通。但懂得‘和’而实行调和,却不用‘礼’节制之,也会有所难行。”
这是因为,“礼”主要以严辨别,而和则是以交流感情区分之。因为严,则尊卑贵贱互不超越;情通,则是非利害关系的道理也容易理解。要想整治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定好天下,没有一样不通过“礼”与“和”兼用才能达到目的的。
【评析】
康熙帝在篇中告诫儿孙,要行“礼”制,必须尽力做好人和的工作。
因为“礼”是原则,“和”是策略,以严格区分尊卑贵贱为主要内容的“礼”是丝毫不能违反的,但不采用调和人心的策略,礼是不易推行的。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礼”与“和”的封建本质。
但是,如果除却封建的因素,篇中所言的“和为贵”,其意义至今仍可资借鉴。
广开言路以明辨是非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