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的写作宗旨是论述了国之兴衰主要决定于国君能否接受和听取规劝的意见。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一个英明有为的皇帝,能虚心听取臣下的规劝,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告诫皇子李治,由于帝王的特殊地位,容易闭目塞听。而自古以来,贤明君主总是十分重视纳谏,为臣下进谏创造各种条件。帝王纳谏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
让我们读一读《帝范·纳谏篇》,就可以知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至关重要。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听得进逆耳之言,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能帮助一个人减少失误,迅速进步。反之,文过饰非,错误越积越多,越陷越深,严重者甚至导致一个人的毁灭,不可不慎,不可不引为鉴戒!
去谗篇
【原文】
夫谗佞之徒[1],国之蟊贼也[2]。争荣华于旦夕,竞势利于市朝[3]。以其谄谀之姿,恶忠贤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恐富贵之不我先。朋党相持,无深而不入;比周相习,无高而不升。令色巧言,以亲于上;先意承旨,以悦于君。朝有干臣,昭公去国而方悟[4];弓无九石,宣王终身而不知[5]。以疏间亲,宋有伊戾之祸[6];以邪败正,楚有郤宛之诛[7]。斯乃暗主昏君之所迷惑,忠臣孝子之可泣冤[8]。故丛兰欲茂[9],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奸侫之危也!
斯二者国之本。砥躬砺行,莫尚于忠言;败德败正,莫逾于谗佞。今人颜貌同于目际[10],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解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讵目庸愚[11],何迷之甚?良由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彼难受者,药石之苦喉也[12];此易从者,鸩毒之甘口也。明主纳谏,病就苦而能消;暗主从谀,命因甘而致殒。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节录自《永乐大典》
【注释】
[1]谗:进谗言,无根据地说别人的坏话。佞:奸巧谄谀,花言巧语。
[2]蟊(m佗o)贼:本指吃禾苗的害虫,后常用以比喻对国家有危害的人。
[3]市朝:指争名争利的场所。
[4]昭公:指宋昭公。
[5]宣王:西周国王,姬姓,名靖,因杀无辜之臣杜伯,以私爱立鲁武公少子为太子及连年征战致国势衰败。
[6]伊戾:春秋时宋平公的太子痤的师傅。太子不喜欢伊戾,伊戾便在平公那里进谗言,平公囚痤,将痤缢死(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7]郤宛:春秋时期楚昭王的左尹。他为人正直,国人很喜欢他,可费无极出于妒忌的心理在执政面前进谗言,郤宛被迫自杀(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8]忠臣:指郤宛。孝子:指宋太子痤。
[9]丛(c佼ng):聚集。
[10]目际:眼睛下边。
[11]讵(j俅):岂,表示反问。
[12]药石:药物的总称。
【译文】
谗佞的人,乃是一个国家的蟊贼,蠹败祸乱之由。这些人唯朝夕贪荣显华靡,奔竞财利于市,争夺权势于朝,无心于邦国。这些人以谄谀的嘴脸,憎恶忠良贤能之人处于自己之上;怀其奸诈的心志,唯恐富贵被别人占了先。这些人为了私利而勾结同类,极其所嗜欲,虽至深之所,亦无不入;为了营私而交相因习,穷其所好乐,虽至高之地,亦无不进。这些人采用动听之言,使用谄谀之态,取悦于上;顺其人主之意,迎其人主之趣,取悦于君王。宋昭公被逐出国,方悟自己在位期间,有敢于直言极谏之臣,只是由于左右献谀,以至平时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至于此;周宣王好强驰射,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但由于左右奉迎,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而自以为以力所射是九石。不亲近的人常常进谗言离间亲近的人,所以春秋时代宋平公的太子痤为其师所谗害以死;奸佞者往往耍手段残害正直人士,因而春秋时期楚昭王的左尹郤宛无故被费无极等人所谗害。这一切,都是暗弱不明之主和庸愚无察之君荒迷惑乱,拒贤听谗所造成的,以至于忠者如郤宛、孝者如太子痤,终被诬诳屠戮,实在是可叹可哀而冤枉的了。因此,这就有如聚生之芳兰,将欲茂盛之时,竟被凄然之秋风败落了;君主方欲明察,就被谄谀之小人障蔽了耳目。这完全是奸邪、谄谀、谗佞之徒所造成的危害和带来的恶果。
此二种情况乃关系到倾覆国家之根本。人君想舍利而亲行仁义者,最好是用忠直之言;致使国君败坏德行,扰乱政治,无过于谄谀奸谗。人眼是看不到自己的面容的,因而以显然形体见于外者,尚不能鉴识,更何况是非往往发生在冥然无形之间了!为什么呢?修饰自己的面貌,都懂得借助于明亮的镜子;而修养自己的德行,却不知道采访于贤智之人,难道不是愚惑之至吗?!说来说去,还是由于逆耳之言难以接受,顺心的话容易听从。所谓难以接受,是因为忠言虽是良药但苦口苦喉;所谓容易听从,是因为谗言虽有危害但多属甜言蜜语。兴国的明君,乐闻自己的过失,因而过失日消而福日增;荒乱的昏主,乐闻别人表面的赞誉,因而信誉日损而祸即至。因此,为人君者,既然眼见谄谀、谗佞造成的祸乱有如此之酷烈,难道还不畏惧和警惕么?难道还不约束和收敛么?
【评析】
此篇的写作宗旨是尽情刻画了谗佞之徒的嘴脸和伎俩,指出其严重的危害性,从而告诫太子和后代帝王应远离佞臣,不要听信谗言。谗佞之人,变乱善恶,搬弄是非,乃国之蟊贼,为害甚烈。因此,进善退谗,则天下治;进谗退善,则天下乱。这是李世民从总结历代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并表示对此有着甚忧甚惧的担心,至深至切的体会,因而再三禁约之,告诫之。
戒盈篇
【原文】
夫君者俭以养性[1],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2]。人主好奇技淫声[3],鸷鸟猛兽[4],游幸无度,田猎不时[5],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绤[6],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7],而人短褐[8]不全;犬马厌刍豢[9],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10],倾危已至,此骄奢之忌也[11]。
——节录自《永乐大典》
【注释】
[1]俭:节约。性:德性。
[2]乖:不和谐。
[3]奇技:新奇的技巧及制成品。淫声:泛指浮靡不正派的乐调乐曲。
[4]鸷鸟:凶猛的鸟。
[5]田猎:同“畋猎”,即打猎。不时:不按田猎之时去打猎。
[6]黼黻(f俪f俨):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绤(ch侃x佻):一般指细葛布和粗葛布。这里指刺绣。
[7]缇(t侏):丹黄色帛。绣:刺绣。
[8]短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时贫贱人所穿的衣服。
[9]刍豢:用谷物喂养家畜。
[10]佚:佚与逸同。
[11]忌:畏也。
【译文】
人君如果以俭德涵养其性,就不至于骄侈;人君如果静而无为,就可以修正其身。人君崇尚节俭,国人就不会辛苦;人君致力于安定平和,下面就不会发生动乱。人君如生奢侈之心,耗用不节,重敛于民,那么国人就一定会辛苦,国人辛苦就会抱怨迭起;下面一定发生动乱,动乱就会使得政局不和谐。如果人君喜爱新奇的技巧和浮靡不正派的乐调、乐曲,喜爱鹰、鹯、雕、鹗等凶猛的鸟类和貔、虎、熊、罴等凶猛的兽类,加之游荡无度,又不按田猎之时去打猎,那么势必造成徭役繁多。徭役烦多则人力疲竭,人力疲竭则农桑荒废。如果人君爱好宫室台榭和陂池侈服,爱好雕琢刻镂,喜玩珍宝珠玉,喜穿绣有花纹的礼服和刺绣的衣服,那么就一定会造成赋役繁重。赋役繁重则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则饥寒之患发生。那些乱世君王,极其骄奢,大肆贪欲,土木之功穷极技巧,都穿着非常豪华好看的衣服,而穷苦的人则粗陋之衣亦不得完全;他们用谷物喂养犬马家畜,而穷苦的人食糟糠之食亦不得温饱。这样一来,明则有人怨恨,幽则有神愤怒。君王的恩泽不能及于下,民之情不得达于上,上下乖戾就必然离隔了。因此,富贵生骄侈,骄侈恣嗜欲,如果不知炯戒,那么佚乐还没有享用完而倾危已至了。这种不能预戒其盈,以贪慕骄侈,至于乱危的现象,实在是挺可怕的事情啊!
【评析】
此篇的写作宗旨是反对奢侈,并着重指出了帝王如果崇尚奢侈,将会导致“倾危”之患。
古代明君因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滕,食器不刻镂,不履丝履,马不常秣。后世之主不循此道而极其骄奢淫欲,则倾之必矣。故李世民深谙此理而禁约之,告诫之!这在拜金主义思想泛滥,一些人挥霍严重的今天,让我们读一读李世民的《帝范·戒盈篇》,不无启迪借鉴意义!
崇俭篇
【原文】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1],守之以愚[2]。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3]。茅茨不剪[4],采椽不斫[5],舟车不饰,衣服无文[6],土阶不崇,大羹不和[7],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8]。
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侈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9],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是以丹桂抱蠹[10],终摧荣耀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11],尧舜约己而福延[12]。可不务乎[13]!
——节录自《永乐大典》
【注释】
[1]睿智聪明:指帝王明智之本性。
[2]守之以愚:安于愚拙而不取巧。
[3]矜物:恃才傲物。
[4]茅茨:茅草屋顶。
[5]采椽:用柞栎做的椽子。斫:砍削。
[6]文:文饰,花纹。
[7]大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和:用调料和其味。
[8]比屋可封:言尽人皆贤,家家都有可封爵之德行。
[9]五关:指耳、目、鼻、口、身。
[10]丹桂:桂树的一种。
[11]桀纣:分别指夏末代国王和商末代国王履癸和帝辛。
[12]尧舜:黄帝时代两位帝王。
[13]务:勉力从事。这里指应努力做到节俭。
【译文】
古代创业垂统的圣明之君,都保持着节俭的美德。他们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安于俭约而不奢侈;智慧聪明,不乱心志,安于愚拙而不取巧。
他们不以地位尊贵而在人前骄横,不以恩德广厚而在人前居功。他们用茅草盖的屋顶不加修剪,用柞栎做的椽子不加雕饰,使用的舟车不加装饰,所穿的衣服不用花纹,土筑的台阶不高,所食肉汁不加调料。他们的生活如此俭朴,并不是讨厌荣华、不喜美味,而是要做到居以淡薄,行以从俭,从而示范于国人,以达到不严而治、不令而行的目的。既然人君能如此节俭以化民,所以普天之下风俗淳厚,全国老百姓家家都有德行。
尽情奢侈与崇尚节俭,此二者是一个人荣与辱的开端。是行其俭还是行其奢是由自己决定,但是安与危也就会随之而来并及自身。耳、目、口、鼻、身的情欲收敛,则美德充盈;千百种嗜欲内攻,则凶事外发。丹桂内的蛀虫虽小,但终会损坏丹桂的荣芳;朱火内的烟尘虽微,但必然会阻碍光焰。由此可知,骄奢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如不克制骄奢就势必使意志消沉;情欲生于一个人的自身,如不遏制情欲也就会丧身。桀、纣完全放纵自己而不知遏制,故酿成大祸;尧、舜时时约束自己并懂得节制,终究福泽绵延。这个一亡一兴的经验教训历历在目,我们能不努力崇尚节俭吗?
【评析】
此篇的写作宗旨是论述节俭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历代的明君贤相和有识之士,无不崇尚节俭,力戒骄奢,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李世民有鉴于此,故在自己的晚年特别提出崇尚俭约,作为《帝范》一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戒太子,以儆后世。
我们读一读《帝范·崇俭篇》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李世民富有四海,贵为天子,还得崇尚节俭,作为一个普通人家又该怎样呢?从古往今来的历史看,勤俭兴家、兴国,而挥霍无度会导致精神颓丧和灭顶之灾。
这是一条规律。崇尚节俭作为帝王家的家规自然必要,而作为一般人家的家规就显得更为必要。这在越来越多的人一切向钱看,挥金如土的今天,更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赏罚篇
【原文】
夫天之育物[1],犹君之御众[2]。天以寒暑为德,君以仁爱为心。寒暑既调,则时无疾疫;风雨不节,则岁有饥寒。仁爱下施,则人不凋敝;教令失度[3],则政有乖违[4]。防其害源[5],开其利本[6],显罚以威之[7],明赏以化之[8]。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适己而妨于道,不加禄焉;逆己而便于国,不施刑焉。故赏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罚者不怨上,罪之所当也。故《书》曰[9]:“无偏无党,王道荡荡”[10]。此赏罚之权也[11]。
——节录自《永乐大典》
【注释】
[1]育物:化育万物。
[2]御众:抚御众庶。
[3]教令:命令。
[4]乖违:分离,不和谐。
[5]防其害源:这里指使民不犯法。
[6]开其利本:使民各务其业。
[7]显罚:当众给以处分。威:服。
[8]化:劝。
[9]《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
[10]偏:指偏于己。党:指党于人。荡荡:广大的样子。
[11]权:秤锤。引申为轻重不失其平。
【译文】
上天之化育万物,就好比人君之抚御庶众。由于上天要化育万物,故以寒暑为德;由于人君要抚御庶众,故以仁爱为心。寒暑既协调,则六气和,四时无疾疫;如风雨不均匀,则五谷不登稔,岁有饥寒。人君以仁爱下施,则天下大治,所以人才兴旺不会凋敝;如命令失度,则刑罚不当,为政必有乖违。防其害源,使民不犯其法;开其利本,使民各务其业。有罪者当众给以处分,就可制止奸邪行为的发生;有功者当众给以褒奖,就可起到激励良好行为的作用。刑不滥罚则威立,威立则恶者惧;赏不妄行则化行,化行则善者劝。虽然有的言行适应于自己的口味却有碍于道义的施行,就要做到不仅给予奖赏而且要加以处罚;虽然有的言行不适合自己的口味却有益于国事的推行,就应当做到不仅不加以刑罚,而且要予奖赏。所以,受赏者认为是自己有功当赏,不必感君之恩德;受罚者认为是自己罪之当罚,不会有什么怨言。故《尚书·洪范》篇中说道:“如赏罚得当,不因个人喜怒而定,而因功罪而定,故无偏党之私。如此,则王道如天地之广大无极。”这是赏罚轻重不失其平的结果。
【评析】
此篇的写作宗旨是阐述赏罚得当对治理国家极为重要这一观点。
李世民从历史上总结了经验教训,认为赏罚乃国之大柄。赏及无功,无以劝善;罚及无罪,无以惩恶。因此,赏罚必当!有功者,虽仇必赏;有罪者,虽亲亦必罚。因此,赏罚必信!有鉴于此,李世民特把《赏罚》
作为《帝范》的十二篇之一,以戒太子而儆后人。
我们读一读《帝范·赏罚篇》就可以发现:李世民把赏罚看得如此要紧,而且在位期间基本能做到赏罚轻重不失其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务农篇
【原文】
夫食为人天[1],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廉耻。故躬耕东郊[2],敬授人时。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家无一年之服,不足御寒暑。然而莫不带犊佩牛[3],弃坚就伪[4],求什一之利,废农桑之基,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为害也,甚于秋螟。莫若禁绝浮华[5],劝课耕织,使人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