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七月,中日双方正式交战,爆发了晚清历史上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给清朝带来了重创。在主战还是主和这一问题上朝廷意见不一,守旧派认为应该和平处理,而改革派认为和平处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而在《马关条约》是否签订这一问题上,朝廷中的意见也不统一。光绪帝的主张是不签,他认为,割了台湾岛,那么天下的民心就都散了,这一主张受到了守旧派的一致反对,于是光绪帝前往颐和园请慈禧定夺。慈禧给出的答复是,让光绪帝自行裁夺。说来有点可笑,这是光绪帝亲政以来,第一次在这样的国家大事上得到主动权。几日后,满怀悲愤的光绪帝,在守旧派的坚持下,含着泪水签订了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又给了慈禧太后和整个大清朝重重的一击,人们似乎都明白过来,大清朝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在末路中的光绪帝想到了学习西方,让清朝的制度从腐败和残破中走出来。一直抑郁懦弱的光绪帝一反常态,开始进行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举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列了诸多改革的项目,却遭到了慈禧和守旧派一致反对。改革给慈禧的独裁带来了威胁,慈禧迅速发动了政变,给出了快速而又迅猛的反击,将光绪帝的老师,也是光绪帝的左臂右膀翁同龢革职,又收回了重要的人事权。
翁同龢离开京城,让光绪帝的愤怒到达了顶点。
光绪帝与生俱来的温柔和懦弱,在翁同龢离开之后瞬间变成了怒气。他从没有像这个时刻这样深切地明白,自己是一个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连自己的老师也无法保护。
光绪帝于是将愤怒化为改革的动力,重用康有为、谭嗣同等新派大臣进行改革,然而著名的“戊戌变法”才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慈禧破坏了。在慈禧看来,光绪帝发动的改革,无疑是想夺权的一种表现。对于这个掌握了多年权力的女人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她展开了更加疯狂的报复。
改革没有给清朝带来希望的曙光,反而令光绪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到了日本,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到了北海的孤岛瀛台,改革派四分五裂。光绪帝被囚禁在岛上,由慈禧的宠臣李莲英监管,岛的四周都是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逃走,没有问候,没有眷顾,和囚徒没有任何区别。
从此以后,又回到了慈禧亲政的日子,光绪帝彻底变成了一个傀儡皇帝,失去了亲政的机会,慈禧又以“训政”的方式让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怒气未消的慈禧仍然没有就此放过光绪帝,回到紫禁城中的她,常常将被囚禁的光绪帝召进宫内,让他跪在一旁,加以训责。从清代人的笔记中可以看出,在戊戌变法的后期,慈禧心里感觉到了光绪帝对她权力的威胁,于是萌生了将光绪帝废除,新立一个皇帝的念头。这一想法一直都存在于慈禧的脑海里,直到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将这一想法提上了日程,她要在皇家的子弟里面挑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朝廷上传出了“皇帝病重”的消息,为废除光绪帝而做准备。然而慈禧想要挑选继承人的这一决定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否定,受挫的慈禧并没有因此放弃。慈禧很快想到了另一条路,为没有子嗣的光绪帝立嗣。这一说法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光绪帝一直体弱多病,年过三十仍然没有子嗣,为光绪帝立嗣这一说法,看起来很说得通。在皇室的近支中,经过慈禧的精挑细选,最后选定了端郡王的二儿子溥儁,这一年溥儁十四岁。
光绪二十五年,慈禧不顾朝廷大臣的反对,强制立溥儁为大阿哥。溥儁就这样成了光绪帝的法定继承人。随即就被接入了皇宫,渐渐开始代替光绪帝处理一些朝政。但是溥儁的性格和同治帝、光绪帝相去甚远,这位十四岁的阿哥,性格顽劣,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也不甚重视,于是他整天和太监侍卫厮混在一起,没有一点贵族的气质。目中无人,没有长幼尊卑的概念,毫无教养。
一次,溥儁在光绪帝的宫中大闹了一场,大闹之后被慈禧责罚。慈禧的责罚让溥儁的父亲怀恨在心,在义和团大闹期间,溥儁的父亲竟然闯入皇宫,意图谋杀光绪帝。慈禧知道后,深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同样渴望权欲的人杀掉。
光绪二十五年前后,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严重。欧洲瓜分中国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欧洲各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无理的要求,并开始占据中国的国土(例如青岛)。外国人的侵占,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随着民愤的日益高涨,当时在山东一带成立了“义和团”。义和团举着“扶清灭洋”的口号起义,起初遭到清兵的镇压。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在义和团的积极排外下,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外国人一律杀无赦。外国人在中国的生存因为义和团运动而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义和团运动进入北京。在第一天就放火烧掉教堂和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事物。据统计,当天共有孝顺胡同亚斯立堂、双旗竿伦敦会、八面槽天主教东堂、灯市口公理会、东四五条西口的美国福音堂、交道口二条长老会、鼓楼西鸦儿胡同长老会、西直门内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胡同基督教堂、石驸马桥安立甘会、宣武门内天主教南堂共十一所教堂被烧毁,也有许多西洋商铺被烧毁,各国的驻华使馆也受到了威胁。
各国人民在中国的生存十分艰难,大使馆的使者纷纷向清政府上书要求镇压义和团。
慈禧原本也对义和团深恶痛绝,认为义和团对自己的权力构成了威胁,要求镇压义和团。但是到了六月十七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得到了虚假消息,以为八国联军是想让她归政给光绪,于是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转而支持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六月二十一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中国已经闭关自守了几千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发达的技术,因而在和洋人交战时,处处落于下风。激战了两个月,八月十四日,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过两天的激战,十五日攻占了各个城门。一日后,也就是十六日晚,联军全面占领北京城。
北京城里烽烟四起,慈禧身着民服,退去首饰,带着皇帝和宫里的妃嫔乘着民车离开京城,逃往西安。这是慈禧第二次逃离京城,距离第一次和咸丰帝逃到热河,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逃跑前,在光绪帝被囚禁后就在冷宫中度过的珍妃,向慈禧进言,认为作为皇帝的光绪帝应该留在京城。这次进言触怒了慈禧,慈禧于是命令身边宦官将珍妃推入井中。珍妃进言这事情原本并不大,但是慈禧带着光绪帝一起逃跑的决心已经很明确,珍妃的这一进言,令慈禧太后想起了戊戌变法改革带来的怨恨,新仇旧恨都堆在了一起,就在逃跑之前赐死了珍妃。
赐死珍妃,最痛苦的莫过于光绪帝,死者已经没有感知,痛苦只有活着的人才能体会。在逃亡的路上,光绪帝一直面如死灰,没有任何光彩,正如他的心一般,他最后的感情,已经在珍妃被推入井中的那一刻,消失了。
慈禧将珍妃推入井中一事,说出来并不光彩。这是一桩谋杀,一个太后,谋杀皇帝的后妃,这样的事情难免遭到别人的诟病。后来慈禧因为时常要和洋人打交道,将这些事情就推给了太监崔玉贵。慈禧强辩说,当时并没有杀死珍妃的心,是崔玉贵硬将珍妃强行推入了井中,并且在回到紫禁城之后,就下了旨将崔玉贵撵到宫外去了。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说服力,崔玉贵不过是个太监,纵然有再大的权力,也不敢公然违背慈禧太后的意思,更何况,要推入井中的,是光绪帝最爱的珍妃,而并非一个可以随意打杀的宫女。因而虽然慈禧把罪名都推给了崔玉贵,但是上至皇宫大臣,下到太监宫女,大多是清楚明白事情真相的。而当时的慈禧,已经没有最开始面对洋人时候的气势了,她学会了洋人的礼仪,不再要求洋人见她时行跪礼。从这些细节上也可以看出,大清朝的国力是在一日一日地衰退。慈禧在洋人面前的地位,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到了光绪二十七年,和八国联军的战争以清朝的失败暂时告一段落。此时的清朝已经到了末路,没有镇压住义和团的运动,也没能阻挡外国人的入侵。在这一年,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签订了又一个条约《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野心很大,想要瓜分中国,却因为利益而产生了内部的矛盾,这一条约在八国联军的枪杆子的威逼下签订,又被列国索要了难以计数的白银。
清政府赔给列强的白银都是从百姓的身上压榨而来。终于,这强大的负担把百姓都压垮了,中国当时四亿的人民已经无力负担这天文数字般的银子,于是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失去了民心的大清朝,终于要走向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