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城,黄巾大营处,一头裹黄巾的汉子从使者处得增援的消息。顿时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众将。一双虎目扫过帐中众人,面色凝重道:“诸位兄弟,波帅那边来了号令,让我等急率麾下军马前往阳翟增援!”
众将齐齐喊道:“听龚帅差遣!”
黄巾男子点头。对着身边波才的使者说道:“上使,本帅将尽起麾下三万军士。与波帅共战阳翟。”
使者兴奋道:“如此最好!”
黄巾男子笑道:“还请使者先行休息,明日一同返回阳翟。”
使者退下后,黄巾男子喝令道:“让众人速速准备,明日我等开拔阳翟!”
“是!”
陈国,黄巾大营。黄巾刀疤汉见过使者之后,也是急忙召集手下众人。面目有些狰狞的他,说话时因嘴角的抬动。脸上的蜈蚣疤痕也随着表情一阵颤动,只听他喝道:“波帅如今有难,我们即刻发兵援救!”
座下众人却显得并不是很积极,一时议论纷纷!
一名黄巾将领搭话道:“杜帅啊!波帅二十多万大军都不够对付官军的,我们这两万人过去顶什么用?”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起来。
一边的使者听见,也很是为难。
“都给老子闭嘴!”
疤脸汉一声怒喝,大帐中顿时安静了起来。
“打劫、抢女人你们最懂门道!可大事方面你们懂个屁!现在觉得陈国好,想待在陈国,可波帅要是败了,下一个就轮到我们,到时候别说是钱财、女人。就你脖子上顶着的臭头,官军都要给你割下来请功。”
疤脸汉说的有理,众人再度沉默。
“都听老子的,都做好准备,明日与我一同去阳翟,支援波帅!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颍川郡,以阳翟为中心的百里之地,处处起着烟火。黄巾们在这片区域肆无忌惮的搜刮着百姓的粮食,焚烧着村庄。将成批的青壮捆绑着带走,又抢夺民妇,留为私用。被束缚住的青壮无不以怨恨的眼神死死盯着眼前的黄巾。经此一役,黄巾的恶名远播乡野,百姓痛恨的称之为黄巾贼寇!
在被押解的青壮之后,是一直尾随着的老幼妇孺。任他们苦苦哀求,黄巾们却是不予理睬,若是听得烦了,就对着尾随的人群一顿鞭子招呼。然而人群被打散之后,总又能汇合。如此数番,黄巾们干脆懒得搭理他们。
忽然一头目模样的人驱马赶来,指着队伍后的老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黄巾兵答话道:“他们一直从村里跟了过来,我们是赶也赶不走啊。”
头目细细看着尾随的老弱,笑道:“正好!波帅现在正缺攻城的先头部队,可以让他们打头阵!”随即对着身后的黄巾喊道:“来人!给我一块绑了。”
被绑住的青壮们的顿时喝骂起来,黄巾们早已麻木,根本不予理会,一行如狼似虎的黄巾顿时上前,即刻将哭哭啼啼的老弱们一同绑在一起。
青壮中有一人喊道:“让我们上战场,死就死了,放过乡老妇女吧!”
头目笑道:“这是他们自自找的!怨不得别人!”说罢,根本不理睬众青壮。对着身边的黄巾交代道:“波帅正在攻击周围的县城,立即将这些人给我送过去,不得耽误!”
“是!”身边的黄巾齐齐回道。
颍川皇甫嵩大营。此刻的杨佑心情沉重,从长社城一直行军到这里,见到的都是破败的房屋,空无一人的村落。到处都是死人和大火烧过的痕迹,百姓何其无辜。战争的胜败与他们有什么干系?所求者,不过一顿温饱。但他们却是被视为战争的主要资源而被无限的压榨,最终身首异处。
此刻天地灰蒙,杨佑策马在大营之外,身边陪护的唯有典韦一人。他漫无目的的走着,来驱散这些天来心中所形成的郁结之气。
忽然一骑从大帐中策马而出,大喊道:“杨校尉,中郎将召你在大帐中紧急议事!”
杨佑这才收敛心神,即刻拍马离去。
大帐内,皇甫嵩、曹操等人一众将领正等着自己。
曹操看见杨佑的起色明显不对,不由得问道:“天赐气血有些不对,是否是这些日的奔波染上小疾了?”
皇甫嵩一听,也发现了杨佑的异常,不由得关切道:“天赐若是不适,先下去看军医吧,等我们这边有了结果再告诉你。”
杨佑摆了摆手,表示并未大碍。“谢皇甫公关心,我们继续吧。”
皇甫嵩点头,神色也凝重了起来。随即说道:“如今的局面,于我们还是很不利,波才、彭脱集结了六万人马,又焦土征丁的拉了三万人,刘辟也没死,还召集了一万自己的旧部。外加从汝南、陈国前来的龚都、杜远等人的五万人马。黄巾一下又集结了十五万众。如今我方军马,除去长社一战的伤亡和和公伟带走的一万五千人,也就三万之数,又将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帐中诸将一听,顿时都感到为难起来。
听见“焦土征丁”这几个字,杨佑一时佑激愤了起来。真希望自己有一堆洋枪大炮,能将黄巾贼们打个粉粹,可这只能遐想。“这群该死的狗贼!”杨佑狠狠的骂道。
这一声在大帐之中显得有些突兀。皇甫嵩即刻将目光看向杨佑,想起了杨佑之前的破敌妙计,不由得对他期待了起来,不免问道:“不知天赐此番可有什么对策?”
没想到皇甫嵩第一个点自己,杨佑也就微微一怔,随即答话道:“末将有一个未成型的计划,请给末将三天时间,到时候定会给皇甫公一个答复。”
战列中的曹操一惊,没想到杨佑已经有了破敌之法。一时凝神注视着杨佑。
皇甫嵩大笑道:“天赐果真是人才难得,本将就给你三天时间,期间需要什么准备的,可以和本将提来。”
杨佑朗声道:“谢将军!”
诸将从大帐中退下,曹操回到了自己的营房,里面的夏侯兄弟与曹仁、曹洪两位族弟早就恭候多时。
众人起身就要向曹操行礼,曹操却是让众人坐下,自己也坐在席上。随即从怀中掏出了一只铁镖把玩起来,细细看时,只见上面有熟悉的三角标志。
众人看着曹操对着一只铁镖出神,不免有些起奇怪。还是夏侯渊先问道:“孟德,这支铁镖有什么讲究吗?”
曹操这才凝聚神色,不答反问道:“你们怎么看虎贲校尉?”
依旧是夏侯渊先开口:“我观此人,虽出身名门杨家,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为人亲和,颇具魅力。长社一战,所规划的火攻、水淹之计可谓是环环相成。将来必为人中龙凤。可以结交!”
曹操听罢,不置可否。却能明显感觉到其他人都是赞同夏侯渊的看法。
“可惜啊!”
听见曹操这样一说。众人不免感到奇怪。
曹操神色游离道:“我两恐怕已经势成水火了。”说完这句,继续端详着手上的铁镖。“这枚铁镖是我手下一名刺客的,那天用来刺杀巷口的杨佑。可惜事败,刺客被我灭口。本以为干净,没想到铁镖却被他用来试探于我,可惜那时我漏出了破绽,现在的杨佑应该已将我看做仇敌了。”
四人听的齐齐一惊,思绪飞转了起来。
“那你如何得知那天酒楼遇刺,不是刺客一党报复,而是杨佑的试探呢?要知道那天杨佑也受伤了。”夏侯渊奇道
“因为铁镖是我为他订做的,能有几把,我最清楚。而刺向我们三人的,正是杨佑从洛阳令那边要去的,我已经打听的明白。”
众人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曹操继续说道:“事情已经这样,杨家的来头本就很大。如今这杨佑也不是好相与的。长此下去,怕是会对我曹家不利。你们怎么看?”
曹仁阴沉脸。“杀!”
曹操将目光继续看向其他三人。夏侯惇和曹洪也是肯定的眼神。
夏侯渊也是叹息一声。“事情已经这样了,那就按大家的意思办吧,一定要办的紧密。”
看见众人表态,曹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毕竟自己很需要他们作为将来的助力。而且,为了家族利益,牺牲族中犯错的个人,这样的事情也并不少见。见到众人这样支持自己,曹操内心顿时激起一阵暖流。
曹操精神一振。朗声道:“事情本是我的不对,既然诸兄已经决定,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将一切事情都抹平,到时还需要诸位兄弟的助力。”
四人齐齐答道:“愿为效力!”
杨佑依旧是和以前一样,在两军周围的战场上勘察着地形和山势。这一趟出行,除了随身必带的典韦,还带上了徐庶等一行人。
如今的徐庶带着斥候营,也是头一回上阵。与自己一样,还需要过多的军事练习,现在的徐庶太年轻,远不不能与后面那个学成出师,使刘备器重;让曹操眼馋的徐庶相比,更像是一块需要打磨的美玉。所以杨佑必须得多给徐庶这样的战阵机会,让他能快速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帅才。
三日时间将过,杨佑等一行人正要打马回营。
回去的路上,杨佑不禁考究起徐庶。“元直试着猜猜我的作战意图。”随即将目光投向徐庶,递来一个肯定的眼神。
此时游侠气颇重的徐庶,求学也才一年。闻言也就略微思索,随即答话道:“庶试着说,若有不对处,还请主公海涵。”
杨佑摆手道:“元直但说无妨,说不定你所说的,比我更为高明。”
“庶且言之,在庶看来主公的战略要点,就在于八个字——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杨佑听罢,先是一愣,随即大笑道:“元直所言,正中吾下怀!与某不谋而合、不谋而合啊!”
徐庶也是笑道:“庶哪有主公这般机警,只是随着主公走上这么几日,也大致能猜到了。”
杨佑心中一喜,徐庶确实是个良才,一点就能通透,更是坚信了要好生培养徐庶的决心。
时下高兴,杨佑驱着胯下的赤兔马。下令道:“我等加速前进,争取在黄昏前抵达大营。”
“诺!”齐齐的应答之声在原野响起,一行人飞速的奔往皇甫大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