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回-一壶香茗品禅味-双刀猛将战湖州
咸丰忙完了这些事儿,认为洋鬼子不会再折腾了,便又和兰儿来到圆明园中的紫碧山房的横云楼中品茗聊天。此处紫碧山房的景观设计和传说《山海经》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十分相似。紫碧山房前宇为横云堂山房,横云他西面有一池清水,池上为澄素楼,可以称的上是“左带瑶池”。正殿南面临湖建有宫门码头,站在山向下观望,就好似“其山之下,弱水为重”。
紫碧山房北为霁华楼,其东为景晖楼,这边本地地势就高,又广叠山石,又有很多可以观景的亭台楼阁,就好像传说中的“玉楼十二,琼华之阕”。在紫碧山房东面还建有果园,就如同西王母的蟠桃园。当年乾隆皇帝曾多次亲自下园种植水果桃子,收获后不但自己品尝,还经常呈给母后品尝,就像献蟠桃一样。
咸丰和兰儿在此品茶,咸丰闻了闻扑鼻茶香又道:“前人有云茶有九德,其香可以清心,其香如兰斯馨,其甘苦尽甘来,其和中气品和,其空五蕴皆空,其俭饮而有节,其时知时而动,其仁生仁爱心,其真的天地真情。这茶香又有花香、果香、清香、幽香之分;有沉、浮、深、浅、短、长、刚、柔之不同;香又以清幽、深长、刚柔兼济为佳。这沉香如姚黄魏紫,甜香如月下秋桂,幽香如空谷幽兰,清香如夏荷初露。浓香、甜香性浊而沉属阴,为入世香;清香、幽香性情而浮,属阳,为出世香。茶香以婉约为贵,粗放为贱。清香、幽香最宜山林,最宜独处,最宜读书。”
咸丰接着又诵禅茶诗偈几首云:
“道不修兮禅不参,吃茶吃饮困即眠。闲来篱落石边坐,一架茅蓬一架山。”
“禅不修兮道不修,桃花片片逐水流。一瓯已尽日将午,坡上谁家水牯牛?”
“禅亦参兮道亦修,径山拂水为山牛。春来煎得茶味好,雨外时间一声鸩。道亦修兮禅亦参,茶杓半曲茶碗圆。炉烟一篆虚空灭,款款蝶衣护蒲团。”
兰儿听了道好,又云:“前人有禅茶一味,以茶伴禅,以禅入茶,自成佳趣。茶味只在一时,琼浆玉液,过颊即空,总成梦幻空华。参禅也是如此,禅机只在电光石火间,稍纵即逝,快捷如箭。禅佛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天地本空,万法本空。我也空,人也空,书也空,茶也空,万物皆空。禅门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茶与禅门结缘,实在是诸缘合之必然结果,茶禅一味之说由来久矣。茶道修习即以茶为载体,通过烧水煎茶,来领悟茶道真谛,达到清和空真之境,更透过汤色、香气、滋味、气韵之四相,破除内心执著,体味禅悦之味。茶汤之色又以柔白雅淡为上,嫩绿清亮为中,橙黄浓重为下。又所谓茶不入禅,终是俗事;禅不入心,无非文字。前人有《茶酒论》云:‘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贡五候宅,奉帝王家。舒城太湖,买婢买奴。越城余杭,金帛为囊。从今已后,切须和同。酒店发富,茶坊不穷。长为兄弟,须得始终。”
咸丰听了,又道:“据说那些洋鬼子就把中国茶叶一船一船的运回国内,通过贸易来挣大钱,还整天来找朕的麻烦。”
兰儿却对这些洋鬼子不感冒,怕提到这些俗事打扰了二人品才的雅兴,引得咸丰发怒伤身,便不接此话题,却道:“洋鬼子都是些蛮夷化外之人,又怎么懂得茶之道理。这些夷人恐怕是穷日子过久了,想钱想疯掉了,掉在钱眼里爬不出来了。前人又有云:饮茶有十三宜;一为无事、二为佳客、三为幽座、四为吟咏、五为挥翰、六为徜徉、七为睡起、八为宿醒、九为清供、十为精舍、十一为全心、十二为赏鉴、十三为文僮。还有七禁忌:一为不如法、二为恶具、三为主客不韵、四我冠裳苛礼、五为荤肴杂陈、六为忙冗、七为壁间案头多恶趣。禅佛认为人若想进入大彻大悟之化境,就不能落入断灭相。以禅宗之思路,心无贪念就是真如妙相,真如妙相是事物最真实之性相,正就是因为空,所以真,所以自在,所以快乐。所谓‘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松声、竹声、钟磐声,声声自在。’”
咸丰点头同意道:“爱妃讲的好,佛性道体无形无相无性无状,但又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花香鸟语,生机盎然之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禅意,只待慧眼目击而道存,心领而神会。前人所云:‘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禅宗主张将出世入世打成一片,达到出入自如之境界才为真正得道之境界。禅学之专注瞬间,当下就是将人与此时此地完全打成一片,以至天人合一之境,并足以‘一尘举而大地收,一花开而世界起。’禅宗还有五眼之说,五眼者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开天眼,以求回归至人之初,回复之天然本性性情,修道成佛
而得佛之眼睛。佛者,智也,亦以智慧之眼,视人生之过程。”
这时兰儿又用一把邵大亨所创制的鱼龙化壶为咸丰斟了一杯茶,此茶壶为文人壶,龙头和龙舌都可以活动,是用宜兴的紫砂壶所制,其泡才不失原味,不易变质,内壁无异味,传热慢不烫手,十分适于泡茶。这种文人壶的制作上推崇佛禅之内敛、喜平、崇定。并且崇尚道家之自然、平朴和虚无。此茶为乾隆当年所创之三清茶,兰儿亲自调料,用梅花、佛手、松石入茶,并以雪水烹之而成。
咸丰品了一口茶,又道:“这泡茶之水大有讲究。一要清,二要活,三要轻,四要甘,五要冽。茶圣陆羽按茶水所需排了二十等:以庐山康网谷水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寺泉水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峡州扇子山虾蟆口水我第四,苏州虎丘石泉水为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我第六,扬子江南零水为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泉为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为第九,庐州龙池山岭为第十,丹阳县观音水我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我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我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为第十四,商州武关西陆水为第十五,吴淞江水为第十六,天台山千丈瀑布水为第十七,柳州圆泉水为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我第十九。先帝曾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茶之本性质朴、清淡、纯和,和禅佛有相通之处。中华茶艺追求清、静,要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这些皆出自佛禅思想。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以致天人合一、飘飘欲仙。置身于幽谷深林,煮泉品茗,观云听籁,以致物我两忘。前人苏东坡静于烹茶之道,他认为精品厌凡泉,对饮茶用具很有讲究,认为饮茶最好用定窑所产之兔毛花瓷,又称兔毫盏,还亲自动手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名曰东坡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便是苏东坡用此壶烹茶独饮时之生动描绘。”
兰儿听了,又道:“臣妾还听说西南大理有一种三道茶,其一苦、二甜、三回味;还有一种三道茶歌舞宴。这茶有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前有宋徽宗所云:‘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趢之时可得而好尚矣。’红楼梦中满纸茶香,讲到许多煎茶、煮茶、茶祭、赠茶待客、品茶等亦是风雅脱尘。”
咸丰听了,又道:“看来爱妃你对茶禅颇一研究,那你可知禅宗所云‘千山万水,心眼相照’为何意吗?”
兰儿听了,笑道:“这个皇上难不倒我,禅宗所云的千山万水意谓与禅法相隔极远,根本不合禅法,为习用批评语。心眼相照是指禅心和法眼相映照,谓禅机运用,互相投合。所谓心眼相照,胶漆相投也。”
咸丰点头道:“你讲的不错,那你又可知何为野狐精吗?”
兰儿答道:“禅录中野狐精多用作对不合禅法者之责骂语或机语问答时嘲谑对方之呵斥语。野狐狸精怪是指路子不正,旁门歪道之流。”二人闲谈不提。
再说此时茶圣陆羽的著书之处湖州正战火纷飞,并无半点闲情雅意。湖州为三吴之一,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产茶,前人有《湖州贡焙新茶》诗云:“凤辇寻春半醉归,仙蛾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诗中之湖州紫笋便是湖州长兴顾诸山所产的紫笋贡茶。湖州还产丝绸,南浔为全果生丝出口贸易的集散地,南浔富商的财产总额相当于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当时湖州为太平军所占,守将为堵王黄文金,此人勇猛异常,手下有孝王胡鼎文,佑王李远继,还有其弟黄文英都有万夫不挡之勇。
这时清军左宗棠人马已取了杭州,命部将高连升。王月亮,蔡元吉、邓光明攻打湖州东南,部将郭松林、刘士奇、王永胜、杨鼎勋等攻湖州西北,击毁城外石垒,连破数鹰。
黄文金率精兵数万,从湖州西门出战,和清军主力决战于含山之下。这含山有蚕花圣地之称,含山上有一塔八角七层,塔顶置有铁铸塔刹,由覆钵、仰莲、七级相轮、宝盖、宝珠、葫芦等组成,雄伟矫健,高耸挺拔。此处为中国蚕文化之发祥地,每年清明时方圆百十里数十万蚕农纷纷前来轧蚕花、祭蚕神,有含山蚕花节之习俗。此塔周围有蚕花圣殿,观音殿,古老的大运河依山而流,山清水秀。山虽不高,却地理位置独特为湖州之门户。
那清军郭松林督水陆军攻其左翼,王永胜由山径攻其右翼。可谓来势汹汹,来者不善。
黄文金袒露双臂,挥动双刀狂突,往返数回,杀得清军人仰马翻。清军一看黄文金双刀无敌了,纷纷叹服。这时太平军援军康王汪海洋人马从江西杀来,清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逃。一些人马慌不择路纷纷逃到莫干山上据险死守。此莫干山倒也出名,春秋时干将莫邪在此铸剑,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世界而驰名于世,有江南第一山之称。山中有绿阴如海的修竹,清冽不竭的山泉。太平军以守湖州为主,也没有进山中追杀清军了,清军便在山中挖竹笋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