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宝云楼美女唱戏-扬子江骁将横行
又过了几天,咸丰和兰儿又至长春园中的淳化轩大戏楼看戏,此戏台又称宝云楼。这长春园为圆明园之附园,建于乾隆40岁时,此园每边长八百余米,园北为西洋楼,园正中为淳化轩,乾隆皇帝有《长春园题句》诗云:“长春非敢畅春侔,即景名园也有由;赐号当时列仙馆,倦勤他日拟菟裘。培松拱把冀鳞老,留石平心待句酬。廿五春秋仍劼毖,耄期岁月合优游。”
乾隆皇帝雅好书法,把重镌的淳化帖石刻嵌在廊壁上,并在大院子中添建了一个书斋,以贴名名之,叫淳化轩。淳化阁帖有王献之消息帖和王献之集聚贴等。淳化轩附近还有三友轩、理心楼、含经堂、梵香楼、蕴真斋、神心妙远、萝风松月、得胜概、味腴书屋、涵光室、买卖街等佳处。
这《淳化阁贴》是北宋赵光义将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共十卷,收录古代103人42篇作品,被称为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法,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右军书法,九、十卷为王献之书法。所谓法帖便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之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在拓印装订成帖。乾隆皇帝有《题淳化阁》诗云:“阁帖欣犹善本会,几余考订为重镌。墨华辉映题轩扁,石刻珍藏嵌壁砖。阁古于焉阅岁月,赏心何异赏云烟。颐居倘得遂初愿,陶写端知胜管弦。”
淳化轩是一座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带前后廊的大型殿宇,顶为歇山顶,左右都为仙楼,有通道相连,又被改成戏楼,取名宝云楼。宝云楼戏台分三层,名为福台、禄台、寿台。各层之间有天井,平时盖合,用时可以打开,戏子可以通过天井上下于各层台面之间,可表演升天或降落人世之情节。后有卷棚歇山顶两卷楹扮戏房十间,楼外还有卷棚山顶两卷五楹大殿数间,殿名曰:神心妙达,又称看戏殿。
咸丰和兰儿在此看戏,兰儿又言她也会唱戏。咸丰便让她登台去唱,于是兰儿换了戏服登台唱了一出《玉堂春》。
此戏较有名,包括“嫖院、庙会、骗卖、毒夫、起解、回审、监会和团圆”八个场景。讲公子王金龙和女子苏三的恋爱故事。最出名的一出为《女起解》,只见那兰儿开口唱一段西皮流水道:
“苏三离了洪洞县,只身来到大街前。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犬马我报还。”
又唱了四句西皮摇板道:“人言洛阳花似锦,偏我到来不如春,低头出了洪洞县。”
咸丰在台下拍手道好。这出戏为京剧中精品,传播很广,是发生在明代正德年间山西洪洞县的真人真事,后被文人加工虚构,被写入冯梦龙的《情史》及《三言二拍》之中,明代人还编写了《完贞记》传奇,清代又有《玉堂春》传奇,先用昆剧演,后用绑子、皮黄演。徽班三庆班便以此戏为压轴大戏。三庆班班主唤作程长庚,他出来演戏中官员刘秉义和兰儿搭戏。
这个程长庚是安徽潜山人,是熔徽、汉两调及昆腔于一炉文武兼修的名角。其嗓音高、宽、亮,演唱在高亢之中,别具沉雄之致,神完气足,声情交融。他的唱法吸取了昆曲的咬字发音,故字眼清楚,富抑扬吞吐之妙,其后来被尊为京剧形成的奠基人之一。当时京剧界人都称之为:大老板,其以三庆班掌班身份,受命兼管四春、春台两副戏班,荣任精忠庙会首以执伶界牛耳。其熔花、弋声容于皮黄之中,在于声、容二字,被人称为皮黄开山祖师。
这京剧内容丰富,其步法就有正步、八字步、丁字步、弓箭步、踏步、骑马步、虚步、虚点步、栽步、滑步、醉步、旗鞋步、老步、蹉步、云步、矮子步、碎步、膝步、分水步、雀行步、跨步、正丁字步、掖步、别步、蹲步、骑马蹲裆部、踏蹲步、趱步、加官步、瘸步、登楼步、王八步、龙行步、蹦步、喜雀登梅步、翻腕步、移步坐车、鬼步、交叉步、罗圈步、大脚步、小脚步、平稳步、揉腿步、跟步、进退步、单踢步、勾脚步、颠步、雀步、蝴蝶步、蛇步、鹤步、龟步、圆场。
眼法有喜悦眼、平视眼、颤抖眼、斗鸡眼、雌雄眼、斜视眼、大小眼、鬼神眼、风趣眼、含羞眼、传情眼、思考眼、眺望眼、悲泪眼、示意眼、夜视眼、敬畏眼、藐视眼、骄傲眼、猜疑眼、怒惧眼、抱病眼、疯魔眼、轻佻眼、阴险眼。
手法有兰花指、佛手指、荷叶指、剑指、张手、摊手、摆手、招手、拳手;指法有单远指、双远指、泛指、自指、毒指、单前指、单后指、单右指、双右指、背指、单上指、双上指、双下指、横指、翻指、曲指、惊慌指。手势还有翻手、倒手、劈手、劈手、穿掌、双托掌、双撑掌、斜托掌、阴阳掌、上托下按掌、上托掌栽掌、单山膀、双山膀、正山膀、反山膀、正云手、腕花小云手。
耍翎之法有掏翎、绕翎、摆翎、甩翎、抖翎、叉翎、凤点头、二龙戏珠、二龙相斗、望月、蜻蜓点水。至于耍水袖之法更是一绝,如梦如幻,忽轻忽重、忽刚忽柔,有近百种之分。什么勾袖、挑袖、削袖、带袖、绞袖、搭袖、背袖、揉袖、托袖、推袖、旋袖、转袖、掏袖、掖袖、绕袖、削袖、穿袖、捅袖、抛袖、摆袖、摆袖、撩袖、颤袖、挽袖、按袖、担袖、掩袖、寸颠袖、拖袖、挥袖、翻袖、落袖、飞袖、分袖、捧袖、举袖、缠袖、折袖、叠袖、荡袖、拂袖、投袖、云身袖、团花袖、波浪袖、涟漪袖、车轮袖、连环袖、蝴蝶袖、搭肩托塔袖、转盘袖、飞卷袖、双抖袖、双兜袖、双扬袖、双翻袖、擦泪袖、大摆袖、双遮袖、点绛袖、通名袖。
耍扇子又有什么鱼尾扇、拔云扇、掌月扇、涟漪扇、抖扇、荡扇、护扇、端扇、撒扇、收扇、拖肩扇、指花扇、风摆扇、画眉扇、托腮扇、招手扇、平落扇、倚栏扇、观鱼扇、扑蝶扇、扇子花、掸袖扇、垂扇、掸扇、端扇、捏扇、小五花、上下单腕扇、上下双腕扇。
耍髯口有搂髯、腾髯、挑髯、推髯、掸髯、托髯、飘髯、甩髯、绕髯、抖髯、扬髯、吹髯、捋髯、双端髯、摊髯、咬髯、扯扎、掏扎等。
再说兰儿和程长庚合演完《玉堂春》,咸丰还觉得没看过瘾,兰儿便又唱了一出《宜春令》。这出戏是《白兔记》中的选段。只听兰儿轻启朱唇开口唱道:“正是欢娱嫌夜长,寂寞恨更长。听譙楼画鼓频,天边一轮浩月。哎!夫唱妇随还有许多快乐,你今照了李氏三娘,这样受苦人儿做什么?怎的不去照花亭?羞答答明月皎皎,偏偏照在磨房门。又只见窗儿外路儿上,分明有个行路人。哎哎!行路人若是男人则可,若是女流之辈,这样夜静更深,还无安身之所,在此行来行去,行来行去,你的命也和我李氏三娘差不多。恨只恨刘郎去不回程。哎!天杀的!曾记爹爹马王庙中赛愿,见你衣貌堂堂,把你带回家中,将奴招赘与你,指望有个好处荣耀奴身。谁知一去回程。早知今日,悔却当初。倒不如恩断情,情断恩,恩情两抛无人间。”
咸丰听罢也来了兴致,竟自个也上台演起了戏,他所演一出为《长生殿》之惊变篇。咸丰演唐明皇唱道:“态恹恹轻云软四肢,影蒙蒙空花乱双眼,娇怯怯柳腰扶难起,困沉沉强指强指娇腕,软设设金莲倒褪,乱松松香肩亸云鬟。美甘甘恩寻凤枕,步迟迟倩宫娥扶入绣帷间。”
咸丰唱完此曲,又让兰儿和他合演一出《长生殿》中“小宴”篇。咸丰演唐明皇,兰儿演杨玉环,先二人同唱云:“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抹雕栏,喷清香初绽。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
接着兰儿演杨玉环唱:“爱桐荫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镀鸳鸯蘸眼。”
接着咸丰演唐明皇唱:“不劳恁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只待借小饮对眉山。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兴消闲。回避了御厨中,回避了御厨中,烹龙炰凤推盘案。咿咿哑哑乐声催趱。只几味腕生生,只几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馔,雅称你仙肌玉骨美人餐。”
接着兰儿演杨玉环唱:“花繁侬艳想容颜,云想霓裳光灿。新妆谁似?可怜飞燕娇懒!名花国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风解释春愁,沉香亭同倚栏杆。”
接着咸丰演唐明皇唱道:“畅好是喜滋滋驻拍停歌,喜滋滋驻拍停歌,笑吟吟传杯开盏。不须孥烦烦射覆藏钩,闹纷纷洋丝弄板。俺这里无语持觞仔细看。早只见花一朵上腮间。一会价软咳咳柳亸花敧;软咳咳柳亸花敧,困腾腾莺娇燕懒。”
咸丰沉浸在这戏曲之中,就喜欢这种类似唐明皇般的凤雅生活。
再说此时的江南却并没有圆明园中的歌舞升平,长江之上,太平军正和清军展开殊死的搏斗。李秀成率大军猛攻清军苏南唯一的堡垒镇江。镇江古称润州,宋徽宗氏,朝廷认为此处地势险要,背山面江,为兵家必争之地,故取名为镇江。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是清廷漕运的重要枢纽。如太平军攻取了镇江,则江南的粮米无法运往京城,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就会挨饿。
清军镇江守将为冯子材,此人为两广钦州人,早年随张国梁投降清军,是张的亲信,为人十分骁勇。张国梁视其为左膀右臂,曾抚其背,赞曰:“子勇,余愧弗如。”冯子材以三千孤军死守镇江,因此处易守难攻,所以太平军也拿他没办法。
这次李秀成又亲率大军来攻,他立马于镇江府外的北固山下,只见此处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山上一座古寺甘露寺雄踞山巅,山脚有一处前人太史慈的坟墓。李秀成立马于北固山下,对左右言:“此处号称天下第一江山,山上为三国时刘备招亲之处,前人辛弃疾有词《南乡子》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谓豪迈。
李秀成左右都言:“忠王雄兵百万,较当年孙仲谋更胜一筹。”
李秀成大笑,又命人前去攻山,不料山上防守严密,鸟枪鸟炮如雨点般打了下来,太平军伤亡惨重,攻不上去。
李秀成大怒,拍马舞动方天画戟来阵前讨敌骂阵要那冯子材下来和自己单挑。冯子材也真不含糊,手持长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率人马杀下山来,和李秀成战在一处,二人大战三百回合难分胜负。这时天色渐暗,二人各自回营。
李秀成回到营中一想:这样打不是个办法,便把手下水军统将白齐文找来,让他明天率水军去攻打金山,然后在金山上架起大泡猛轰镇江城,逼冯子材投降。
这个白齐文是个花旗国夷人,原在洋枪队华尔手下,因为和华尔闹矛盾,便率了几艘炮舰归降了太平军。他得令后,第二天便率着水师来攻打金山。
金山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宋代沈括称之为“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后来到了光绪末年和大陆连成一片。金山亦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瓜州、西津渡成掎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以“卒然无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著称,当年韩世忠、梁红玉在此大胜金军金兀术人马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