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国内,皇帝旧疾复发,一场政变正在悄然展开!
“老皇帝竟然还不死心!”
大汉国太子朱祺成愤怒的一摔衣袖。
“太子陛下请息怒!”太子心腹之一的李强说道。
“皇上是被二皇子伪善的表面一时蒙蔽了心智,日后一定会知道太子陛下才是大汉国未来国君的不二人选!”
“日后?本太子等不了日后!”
“那个老糊涂,他那个宝贝儿子回不来了!”
“对了,我去找小母后,小母后一定会帮本太子的!”
大汉国,凤仪阁内。
“小母后!小母后!本太子来看你了!”
朱祺成步入凤仪阁,屏退宫女,大胆的叫嚣着。
“唉呀,你来就来嘛!那么大声干嘛?就不怕别人听了去!”
一声娇滴滴的女声从珠帘内传过来。
朱祺成掀起珠帘走入内帐,只见檀香木做的镂空雕花床上半躺着一位薄纱覆体,羽扇轻摇,肤白胜雪的绝色佳人。
此女是大汉国继皇后吴氏,年芳二十六,生得妖娆妩媚,深谙床第之术。深得大汉国皇上喜爱,终于在两年前英贤皇后病逝后被扶正。
而现今大汉国皇帝苍老无能,积郁成疾,长年卧病在榻,想她如此芳龄,怎甘深宫寂寞?一来二往,早就与太子朱祺成苟合上了。
英贤皇后是朱祺璟生母,所以朱祺璟为嫡子,而朱祺成是芸贵妃所生,先朱祺璟出生为长子。
芸贵妃在朱祺成出生后不久病逝,皇上朱锦觉得有愧于芸贵妃,便从小封了朱祺成太子之位。
没成想竟让他从小养成嚣张跋扈的性格!所以皇上有了废太子的想法。
“听去就听去,本太子就不信有谁敢管本太子的好事。”
朱祺成说着就把父皇的皇后,自己的继母扑倒在侧,行那龌龊之事。
风雨交加之后,吴氏用指尖挑弄朱祺成壮实的胸膛。
“你这次来,有何事要求本后啊?”
吴氏脸上尽显妩媚。
朱祺成邪邪一笑,用手在那朱唇上轻轻一点。
“那老皇帝怎样了?”
自从听到朱祺璟被虏走,大汉国皇上朱锦就一病不起,并下令无诏不得面圣。而宫防就交给了他的亲信御前带刀侍卫总管季安。
而皇后是个特例,可以在侧服侍。
“还不那样呗!天天唤着璟儿,我的璟儿!他根本就没把你这个太子放在眼里!你知道的,人家的心里可只有你!”
吴氏在扇风点火的同时,还不忘表表芳心。
朱祺成听吴氏如此一说,面露凶光,手抓成拳。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朱祺成在吴氏耳畔如此这般耳语一番,听得吴氏睁大了眼珠子。
大汉国皇上寝宫。
“爱后!”
“爱后!朕口渴!”
吴氏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水。
“皇上,水来了!”
吴氏喂朱锦喝下,再扶他躺好。
这老皇帝一病都这么久,还让本后服侍在侧,什么都叫唤!还让不让人睡觉了?真是受够了!瞧瞧,我这黑眼圈都跑出来了!吴氏烦燥的把身前的茶壶推翻在地。
而后又吩咐宫女:“还不快捡起来!要本后亲自动手吗?”
宫女默默收拾起地上的碎片。
吴氏像是还不解气,又一把推倒旁边的玉凤屏风。她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走向后阁。
半夜,朱锦被喉咙堵着的痰咳醒。
“爱后!”
“爱后!”
“皇上,臣妾在这里。”
吴氏瑞起痰盂让朱锦吐出口内浓痰。
吴氏屏住呼吸,一脸的厌恶。随后又端起身旁茶几上的茶盅,喂朱锦喝下,她的手微微有点颤抖。头上冒出细密汗珠。
朱锦躺在床上,突然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睁大了双眼,拼命的呼吸,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喘不过气似的,不一会瘫软在了床上。
吴氏用手放在朱锦鼻下探了探。
“啊,没气了!”
吴氏瘫坐在地,推翻了身旁的茶几。
宫女闻讯而来,跪在地上。
吴氏起身跌跌撞撞朝外走去,边走边喊。
“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大汉国皇上驾崩,丧期未过,而朝堂正在演变。
皇后吴氏坐在帘后听政。
现在大汉国朝堂分两股势力,一股为支持太子登基的亲太派,一股为朱锦遗部的朝堂老臣。支持一切事宜须等丧期过后再议从立新君。
朝堂正上演着一堂唇枪舌战。
新太派兵部侍郎:
“启奏皇后,先皇驾崩,举国悲痛!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堂不可一日无主!臣提议,立太子为新君!”
朱锦遗部左丞相:
“不可,丧期未过,怎可提议从立新君!这是对先皇的大不敬!”
“正是!正是!一切都须等丧期过后再议!”
朱锦遗部们附和。
“臣觉得,立新君一事与先皇丧事并无相撞!先皇仁德,必不愿见朝堂无主,群龙无首!”
“而太子又是先皇亲立,品格贵重,可登九五之尊!”
“不可,先皇有遗言,先皇若薨,须等璟王回朝再议立君之事!”
“那如若璟王一日不归,我大汉国一日不立君吗?此乃笑话!”
说着兵部侍郎拂袖昂首。
“你!朝堂之上,怎忍你小小兵部侍郎如此放肆!”
左丞相说着上前一步,用手指向兵部侍郎。
“好了,好了!听本后一句。皇上临终前曾留有遗言,他若先崩,立太子为皇,择日登基!”
“敢问皇后,可有人证?”
“本后就是人证,难道本后说的话还有假吗?”
“老臣不敢质疑,只是事关国本,臣不得不小心谨慎!”
“皇后既无人证,也无物证,此事还有待查实!”
“此事乃先皇亲口说出,事出紧急,不及留下物证,难道先皇的话,你们这群老臣还要质疑?”
“老臣不敢,只是…”
“哼,我看你们是别有居心,皇位不能空置!”
说着兵部侍郎跪地叩拜:
“请太子登基!”
亲太子随之叩拜:
“请太子登基!”
而朱锦遗臣见大势不能宛转,相互一看也只得叩拜:
“请太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