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皇帝曹叡即位后,抵御江东,改革币值,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也算一位英明的皇帝。可是,对蜀汉,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自刘备关羽死后,蜀汉无人,不会出来捣乱的---当时大臣都认为“蜀,小国,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其胆已寒。”曹叡也这样认为,就是蜀汉军来,也不过是想讨点秋风,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
没想到诸葛亮不同意这种看法。
他在汉中部署大军,采用军屯的办法,积累了足够的粮草,到了228年的春天,看出兵机会已经成熟,就遣将派兵,要征伐北方。
要攻打曹魏,这可是大仗。这么一场大仗要采用什么战略?在遣兵派将时,也不能不考虑老家伙们。赵云一生为了刘备统一大业拼搏,这时老了,七十多岁了,也有资格了---五虎将硕果仅存这么一位了。他来找诸葛亮,问怎么安排他的工作?俗话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诸葛亮不会让一个雪白胡子的老人担任先锋官的,但是也不能挫折了赵将军的锐气不是?
在诸葛亮为难时,这时他欣赏的邓芝上场了,邓芝请求和赵云一块儿上战场,这帮了诸葛亮的大忙。诸葛亮就命令赵云为主将,邓芝为副将领着一支人马前往斜谷道为疑军:带少点人马去,大张声势,似乎主力出兵的样子。目的是吸引来曹魏主力,把曹魏主力牢牢的固定在这个地方,好让他来个声东击西,给曹魏政权一下狠得!
打发走赵云,诸葛亮准备率主力西去,从大道而走,第一阶段是攻击曹魏的雍凉地区,最终能蚕食掉曹魏的雍凉地区。然后第二阶段,再攻击关中,拿下长安。
诸葛亮把这个战略规划给将领们一讲,大家一般都认可。可是,镇北将军魏延却有不同意见。
魏延认为,当时曹魏政权命令足智多谋的曹真总督关中军事,对抗诸葛亮,这是很稳妥的做法。可是长安及其周围防务却由一个没有经历过军务的小娃儿夏侯琳负责。这是个绝大的错误。
他只需要带五千军马,身负口粮,经过褒中道,穿越北边的崇山峻岭,进入子午谷,向北去长安,不过十日就可到达。长安的守将夏侯琳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因为身份是驸马才得到这个显耀的官职,这时一听到蜀汉大军神兵天降,这就关及到身家性命了。他一定不敢玩命,一定会吓得魂不守舍,弃城逃跑,保命要紧嘛。
如此一来,长安的守军就薄弱多了,魏延就能占领长安,军队可以吃横门邸阁的存粮以及逃跑百姓的余粮。等到曹魏大军反应过来,在东方集合,前来长安救援,需要二十多天的功夫。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早就率领主力大军从褒斜谷出发,经过郿县到长安城下会师了。到那个时候,咸阳以西的地盘就全归蜀汉所占领了。
魏延这个战略无疑极具挑战性。如果魏军有所准备,在险要的子午谷设下埋伏,魏延会全军覆灭。
可是,魏延作为一个战阵上打滚过来的精明人,也不会冒失,拿自己生命来开玩笑的。他的战略建立在魏军不会想到在子午谷埋伏,魏军统帅夏侯琳也会弃城逃跑的基础上。按说,这个战略有极大的针对性,成功的可能也极大。和韩信暗度陈仓,曹操白狼山战役如出一辙,都是极具冒险性。可是,军事就需要冒险,只有冒险---军事上称出奇---才能制胜。
事实上从事后,蜀汉一出祁山,曹魏政权全国震动来看,子午谷不可能有曹魏的伏兵。如果这样,魏延的战略一定能成功,那样魏国和蜀汉的战略格局就要改写了。
诸葛亮却不明白军事和政治是不一样的。再说魏延的策略是直取关中,一口吞下曹魏政权的关陇地区,似乎有点激进,诸葛亮治军和执政一样,谨慎小心,力求稳妥。他是想只取曹魏的陇南(就是雍、凉地区),在对峙中平稳夺取关中地区,然后蚕食中原。他对自己亲自训练的士兵,也充满了信心,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否决了魏延的战略。这真像后人对他的评价“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其实,军事上也分练兵和用兵。练兵需要走正道,要认真勤劳,诸葛亮练兵有法,把脆弱的益州兵练成天下精兵,即使对着素有天下强兵之称的关陇兵也是毫不逊色,可是用兵和练兵是不一样的,临阵用兵,更需要“以正和,以奇胜”,如此方能纵横无敌。
可悲的是,他虽然不懂的军事上的奇谋秘计的妙用,可是却掌握了蜀汉的军权。偏偏他又不幸遇到的对手都是军事上的奇才,史书上称为“人杰”的,加上“众寡不侔”,所以他“连年动众,未能有克。”这是后话。
诸葛亮在政治上的才干无疑是公认的第一流,可是一个人再伟大也不可能事事都英明---当然,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金家三代除外----不可能拿起石头就能打下飞机,也不能正确无误的指示田鼠只能啃几口庄家。诸葛亮是人,自也逃不脱大自然对人的限制。
时人认为诸葛亮理政才能是“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谁说没有名将?魏延就是诸葛亮的城父、韩信,只是诸葛亮事事谨慎,处处小心,致使他选拨的人才都是保守有余,进取不足而已,比如蒋琬、费祎等人。至于魏延,没有刘备之类人,他也只好窝憋着自己在诸葛亮账下听用了。刘备在时,认为魏延是难得将才,甚至对待他比张飞还要看重,大胆拔用他独镇汉中。
刘备或许别的方面不大行,可是,在用人上,是公认的眼光独具。用五虎将,用诸葛亮、用众多的手下等等,他的事业都是拜他的眼光所赐。可惜他早死了。
魏延的战略是直取关中,这打乱了诸葛亮的先取雍凉,蚕食关中的计划。雍凉地区,对曹魏来说,是老少边穷地区,少一块就少了,也不会全力来争的,估计也不会调整战略,对蜀汉采取攻势,对孙权采取守势的。这样,蜀汉仍然可以让孙权当冤大头,自己慢慢的蚕食曹魏政权的雍凉和关中地区。诸葛亮的这个算盘也打得相当精妙啊。
诸葛亮否决了魏延的战略,带兵向汉中以西进发。汉中以西,是雍凉(今甘肃)地区。
汉中以西地区,山山相连,岭岭相接,诸葛亮率领大军就行进在崇山峻岭中。高峰耸入云端,险要难言,连激流也在悬崖下形成漩涡,难以向前直流。善于高飞的黄鹤也无法飞越山崖,善于攀缘的猿猴也愁于渡过。道路曲折、盘旋,使鬼神都发愁。
有时,山顶与天上似乎想接,让人害怕的气都不敢出,只看到悲哀的鸟儿对着森森的古木哀鸣,在林中飞翔。行军到晚上,也听到那杜鹃在月亮下的悲啼,让人对着空旷的山野发愁。山路太难走了,比上天还难。山路上,可以看到枯死的松枝倒挂在陡峭的悬崖上。瀑布、溪水、激流争相发出喧闹的声音,水流撞击着山崖,推转着滚石在山谷中形成雷鸣般的响声。
蜀汉十多万大军就在这样的地方,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磨蹭了一个多月才脱离山区,进入平原。
一进入平原,所有人才不由自主的长长喘了一口气:终于平安了。
诸葛亮和将士们极目西望,只见青青的草儿直向远方蔓延而去,从天尽头的碧绿处,奔过来一条大水,河水明亮亮的,流过青草地,流过跟前,向东边的远处而去。此时已是傍晚,只看到夕阳又红又圆,垂挂在远方明亮的河水上空,照的河水也一片通红。远处的河水旁,似乎有一处村庄。袅袅的的炊烟升上来,一条条,一道道,在春风中摇曳多姿,直上青天。
凉州的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听说诸葛亮率大军占据祁山,队伍整肃,能征惯战,不由大惊,当地官员知道难以抵挡,就先后投降。
这三郡一投降,震动了曹魏的雍凉、关中地区。大家都没想到自刘备死后,蜀汉还敢大规模前来打秋风,因而都没有思想准备,更不用说物质防御准备,所以一团慌乱是难免的。
这时,曹真率领的关中主力军队给赵云、邓芝军吸引在斜谷口,难以离开。其实大家也不大在意赵云军队,以为不过是来打一下秋风而已,现在,给曹真将军拒当在斜谷口,连秋风都打不成。真没出息!
可是,诸葛亮大军一出,关中再也没有军队可以往救各处。怎么办?
关键时刻,还是新上任的皇帝曹叡沉得住气,他刚打败了江东孙权大军的侵犯,自信心正膨胀着呢!他以为,诸葛亮本应该依据汉中的险要地势固守,那魏国大军无可奈何,只好容他多活两天,现在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主动出来,要老虎头上打苍蝇,找死来了。
他立即命令久经战阵的名将张郃带领五万大军前往西边阻击诸葛亮大军。为了稳定人心,他又御驾亲征,前来长安坐镇,鼓舞大家抵御诸葛亮大军。曹叡到底是聪明的年轻人,有锐气有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