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和老伴在黄权家里住的这段时间,也和黄权芬菊一起在想办法帮嘉怡上户口的事,他们经过多方面的打听,已经知道了嘉怡的出生日期,原来嘉怡是1987年8月20出生的,今年的八月就四岁了,可是这上户口的事申报了几次,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通不过,听说还需要交什么罚款,芬菊和黄权为这事没少找村长商量。
唐孟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写了一封关于嘉怡上户口的信,信里详细的介绍了嘉怡的身世,并且把黄权和芬菊的好心收养夸赞了一翻,将信寄了出去。
然后大家都耐心的在家等待着消息,在等待消息的这段日子里,黄权和唐孟一起给嘉怡取了个新的名字,叫黄娟。
这名字也得到了四合院奶奶的同意,黄国和丽芳也表示赞同。
可是眼看着已经过了元宵节,寄出的信还没有消息,唐孟和老伴也已经回去了。
村子里面的学生也已经回到了学校上课,院子里的住户都开始下地干活了,外面天气也不像之前那么寒冷,太阳出来晒得人懒洋洋的。
远处的上坡下,地里面的青菜已经长出来高高的杆,黄权和芬菊此时正忙着把地里的青菜收回家。
家里的梅菜就是用这些青菜制作而成的,,将中间嫩的带着几片叶子的青菜心用刀切开,然后在屋外的大树上绑几条长绳子,再把这些切开的青菜心挂在绳上晾干,剩下的菜叶子就用刀切成小段,用大大的塑料袋装起来绑严实,然后搬一块大石头压在袋子上面,这袋子里压住的青菜叶子是要留到冬天的时候,遇到下雨天或者是天气太冷的时候给家里的大肥猪吃的。
此时黄权和芬菊已经将刚刚在地理割掉得青菜搬运到了家门口。
俩个人休息了一下之后,黄权就开始将这些菜心分类,然后叫嘉怡把嫩的菜心抱到那几颗大树下,芬菊已经在树上绑了绳子,嘉怡把菜心搬到树下之后,又走回了黄权跟前。
芬菊连忙把这些菜心一颗颗的挂到绳子上去,一阵清风拂过,吹得绳子不停的摇晃,挂上去的菜心也随着绳子的摇晃摆动着,看上去特别的有节奏。
嘉怡继续小心翼翼的把菜心一点一点的搬过去,她一言不发。
黄权和芬菊偶尔的喊话,嘉怡也只是轻声的答应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么长的时间里嘉怡还是不怎么喊黄权,而且黄权在家的时候,嘉怡甚至也不怎么会和芬菊说话,非常的安静,像一台机器一般,大人说什么,就回答,交待要做什么事,就去做,不会多说什么话,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
黄权对嘉怡的这种状态也没有了其他什么办法,有时候看见嘉怡面无表情的脸心里就怒火冲天,黄权会扯着嘉怡的耳朵,凶狠的问嘉怡:“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为什么死气沉沉的,为什么不能活跃一点。”
黄权和芬菊把青菜弄全部收拾完之后,已经是晚上了,嘉怡也累了一下午。她靠在门前的墙上,疲惫的打着呵欠。
小军回家写完作业之后,就去四合院找小东他们玩去了。
此时芬菊让嘉怡先去洗手,然后去四合院把小军叫回来。因为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嘉怡面无表情的往四合院走去,外面到处一片漆黑,周围的邻居家都亮着灯,屋里不时传来说话的声音。
嘉怡到了四合院,直接往小东家里走去,走到门前时,看见小军已经和奶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了。
奶奶看见嘉怡来了,连忙叫嘉怡:“你快过来吃点,你幺妈今天做了粉蒸肉,快来尝尝。”
黄国和丽芳也连忙叫道:“过来吃点吧,等下我送你们下午。”紧接着黄国要丽芳去厨房里拿了一套碗筷。
大家正吃得带劲,屋外黄权突然出现,他生气的看着嘉怡和小军吼道:“我们家里是没有饭吃吗?就算你们不回来吃饭,也该下来说一下吧,又不是很远,几步路就到了。”
黄国连忙站起来对黄国说道:“好啦,好啦,是我叫他们先吃的,我打算一会儿送他们下午再和你解释的。”黄国说完这话,又对嘉怡和小军说道:“你们快吃,没事。”
黄权看见这情形也不好再说什么,自己默默的回去了。
小军才不会理会黄权的话,不果嘉怡可是非常害怕的。
等大家都吃饱了饭,黄国就拿着手电先把小军和嘉怡送下去,然后自己又回到了四合院。
黄权看见嘉怡和小军,脸上还有些生气,但是并没有说什么,一个人去了卧室。
芬菊连忙去厨房打了热水帮嘉怡洗漱完之后,就让嘉怡先睡了。
嘉怡此时也是非常困,所以在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嘉怡早上醒来的时候,屋里静悄悄的,她看了看屋里,小军的书包已经没有在房间,嘉怡猜测他肯定是去学校了。
桌子上摆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粥,旁边的碗里还有点咸菜。
嘉怡听见外面突然有脚步声朝着房间的方向走过来。
房门瞬间被推开,芬菊走进来了,她看见床上坐着的嘉怡,于是笑着说道:“你醒来,妈妈帮你穿衣服,等下吃了饭,我们一起去找爸爸。”
芬菊一边说,一边找来了嘉怡的衣服,帮她穿好。
然后又带嘉怡去厨房洗漱。
等嘉怡吃完了桌子上的那碗粥之后,芬菊就带着她出门了。
此时,外面的天气晴朗,一阵阵风吹过,山坡上的树木草丛也随着风的方向摇摆着,田野里尽是忙碌的身影。
远处山坡下的地理,黄权正在地理挖着昨天割掉的菜根,芬菊带着嘉怡沿着小路走了过去。
等走到了地里,芬菊也拿着锄头开始挖菜根,于是黄权连忙叫嘉怡把自己开始挖的菜根捡起来放在田埂上去堆成一堆。
这时路过的村民都夸嘉怡懂事,这么小就知道帮妈妈干活,恨不得嘉怡是自己家的女儿,大家各种夸赞着嘉怡,也有的人对着黄权说,:“孩子这么小,你就叫她下地干活,看看我家里的那个谁谁谁,让她做点事比登天都难,”黄权和芬菊不停的回答着她们的问话。
突然村长从这边经过大声喊道:“黄权,你女儿的户口可以办理了,晚上回去你把之前准备的资料拿到我家里。”黄权听见村长的喊话,就将锄头用力的挖了下去,立在了地里,朝村长这边走了过来,他微笑着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然后从裤兜里拿出了一包烟和火柴,递给了村长一支烟后,又连忙帮他点燃,微笑着和村长说说,:“好,好,好,那麻烦你了,我晚上回去就给你送过去。”二个人站在田埂上闲聊了一阵儿,村长就走了。
黄权晚上回家后,就急忙把资料和户口本送到了村长家里。
没过几天,户口本就拿了回来,名字那一栏里清楚的写着黄娟,嘉怡此时正式成了黄家的一员。
虽然这些东西对于嘉怡来说意义非凡,可是在嘉怡心里并没有什么波澜,除了偶尔家里人叫她黄娟的时候有点反应不过来,其他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
各位书友们,后面的更新里面,嘉怡的名字将由黄娟代替哦。
黄娟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每天和芬菊他们说不上十句话,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门前发呆。要是遇到黄权和芬菊不在家,黄娟会偷偷的跑去四合院找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
转眼已经是八月,黄娟生日到了。
一大早,芬菊就给黄娟穿了一件漂亮的粉红色的连衣裙,扎了二个羊角辫,辫子上还扎了栀子花。
然后就带着黄娟和小军一起到集市去了,芬菊说要去接一个人,黄娟听芬菊说那个人是黄娟的姑姑,是黄娟的亲姑姑。
黄娟一点激动的表情都没有,依然一副安静的模样跟在芬菊的后面。
到了小镇上,黄娟见到了这所谓的姑姑,她的眼睛长的和黄娟一模一样,还有耳朵也是,耳坠上的肉很厚,跟黄娟比起来,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这姑姑看见了黄娟,一眼就认出来了,连忙热情的抱起了黄娟,激动得眼里流出了眼泪。
姑姑心里感概着,这转眼就是一年多没有看见过黄娟,但是黄娟的容貌和小时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清瘦,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脸上看上去是少点稚气。
黄娟看着眼前的姑姑,感觉特别的陌生,心里感觉很是紧张,小手紧握着。不敢说话。
此时芬菊走和小军走在前面带路,打算先带着这位姑姑下回家。
姑姑抱着黄娟跟在芬菊的后面,边走边和黄娟说着话,还不停的讲诉着黄娟亲生父母家里的情况和环境,试探着黄娟还能不能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
芬菊走在前面明显有点不高兴,然后回头从姑姑手里接抱过黄娟,表示自己心里的不满。
没多久一群人就回到了小平房。
芬菊回到家之后,叫黄娟陪着姑姑在屋里说话,然后自己和黄权就去厨房煮饭了。
黄娟还是很紧张,不敢说话,姑姑一直在逗着黄娟玩,想让黄娟和自己亲密点,结果姑姑最后还是很失望的看着黄娟,摇摇头说道:“娟,你喜欢玩什么,你带姑姑一起玩吧。”
黄娟摇摇头,自己走出了门口,然后站在一旁不说话。
到了中午,黄航一家人和黄国一家人都也过来为黄娟过生日了,还有奶奶也来了,奶奶今天特别开心,脸上的笑容没有停止过。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心情都特别的愉悦。
但是黄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她一副很安静的样子,看着大人们有说有笑。自己也只是站在一旁偶尔露出一点微笑。
黄家都早就已经习惯了黄娟的这种状态,他们都自顾自的谈笑着,但是姑姑却一直在注意黄娟,看见黄娟的样子,不由的流露出担心的表情。
吃完饭后,姑姑借着让黄娟带她去厕所的由头,在路上悄悄的问黄娟,:“你爸妈对你好不好,有没有经常打你骂你,哥哥对你好不好,有没有欺负你,”黄娟瞪大着眼角盯着姑姑看了看,眼眶里泛着泪光,她不可思议的看着姑姑,心里在想“姑姑她怎么会知道爸爸妈妈经常打自己,还有哥哥也时常欺负她。”
但是黄娟并没有说话,只是眨了眨眼睛,用衣袖擦干了眼泪,低下了头。
姑姑看见黄娟的模样,心里更加感觉非常的不安。她走进屋里告别了一家人后,就匆匆的离开了小平房。
午饭也已经结束,黄航和黄国就带着媳妇和孩子里开了小平房,黄权喝了些酒,有点微醉,就去了卧室睡觉了,小军和黄娟者帮着芬菊收拾饭桌,将剩下的菜分类搁置,然后把碗筷收去了厨房。
芬菊此时急着准备猪食,猪圈里的大肥猪迫不及待的伸长着脖子大叫着,恨不得跳出来找吃的。
这是黄娟在黄家的第一个生日,也是被抛弃后这么长的时间里,第一次和亲生父母家里的人见面,这个简单的生日,黄娟并不像别人家孩子过生日那样开心,过了今天黄娟就四岁了。
黄娟三岁时被抛弃,辗转一年多的时间,今天终于有了名字,也知道了自己的出生日期,过了记忆中第一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