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宫女垂泪,“奴婢是坤宁宫的,皇太后病危,还请皇上过去看一眼,看一眼就好。”
如漪的背影滞了一滞,纵使她不想多管闲事,可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免还是心生悲悯。她侧了身子,想过去探个究竟。
“不要过去。”阿丑不知何时回来,在身后拉住她的衣服,对她不赞成地摇头,“如漪姐姐,不要多管闲事。”
如漪拧眉很是不解,现在病危的不是其他无关紧要的人,是皇太后。百事孝为先,颜唤为人子嗣,不应该去见太后最后一面吗?
“如漪姐姐,有些事情你不懂,就不要插手,免得惹皇上生气。”阿丑好脾气地劝道,“这是皇上的禁忌,这么多年,没人敢在皇上面前提到太后娘娘一个字。”
这算哪门子的母子?大抵是刚刚痛失母亲的缘故,如漪很不能理解,有些人,活着时不好好珍惜,倘若到时真的天人永隔,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怕是后悔都来不及。
如漪露出嘲讽的笑容,“所以,直到太后娘娘现在快病危了,她们才敢来通知皇上。在这之前,不管太后娘娘怎么样,皇上都任凭她自生自灭?”
一股怒火“呲呲”往上窜着,越来越旺。如漪咬唇,捏紧了拳头,就往惊鸿殿闯去。
“如漪姐姐!”阿丑连忙阻止,撑开双手挡在门前,“梨美人还在里面,你这个时候进去,很不妥。”她几乎能想象得出皇上和梨美人那个磨人的小妖精,正在干坏事的场面,如果此时进去……哎呀妈呀,阿丑的脸忍不住红了。
“阿丑,不要拦我,皇上若真怪罪下来,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自不会牵连到你。”如漪来了气,力气大的惊人,一把将阿丑推倒在地,不管不顾地冲了进去。
如漪心中有怒气,这门推得也是分外响。整个惊鸿殿里的蜡烛顿时灭了不少,紧接着,却是有些诡异的寂静。久久的,都无一点声响,像是殿中无人存在似的。
“皇上!”如漪不畏惧地叫了一声,也没有下跪,她知道颜唤和梨美人就在这厚重的帷幔后,于是朝那边看去,“坤宁宫宫女求见皇上,太后娘娘病危,请皇上移驾过去看一眼。”
依旧无一点响动,如漪不耐地蹙眉,难道睡着了?可动静这么大,没理由不醒。遂大胆地上前,正想撩开帘子时,从里面伸出一双骨络清明的手,快她一步掀开了帷幔。
如漪正对上一双黑琉璃般的清隽双眼,薄唇微微蠕动,说出的话比今晚的夜色还要清冷,“好大的胆子……”
虽然字数不多,可里面包含的威严却让站在门外的阿丑都听得头皮发麻。
完了完了!皇上每次动怒时说话都是这个样子。阿丑哆嗦着双腿进殿跪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深怕自己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皇上息怒,如漪刚进宫,并不知宫中忌讳。所以才会如此大胆行事,可不知者不怪,还请皇上饶过如漪姐姐。”
相比阿丑整张脸都埋进了自己的膝盖里,如漪就显得磊落许多,她光明正大地直视着眼前的这对男女,眼睛没有一丝眨动。
梨美人脱得只剩下一件粉色肚兜,下-半身裹在被子中,也不知到底有没有穿。而颜唤则保留的比较多,一身衣物完好。除却襟口处有些微被扯乱的痕迹,扣子崩掉了两粒。
“皇上!”如漪再次提醒,“太后娘娘病危,皇上不过去吗?”
“大胆奴才!”梨美人一声娇斥,因着自己的好事被突然搅和,脸色十分不善,“你可知自己犯了死罪?来人啊,还不将这丑婢拖出去杖毙!”末了,犹不解气,“对了,还要挖掉她的眼珠,喂狗!”
如漪尚且没来得及反应,已有太监上前,一左一右架住她的胳膊往外拖去。
她回过神来,内心里却无一点害怕,她心心念念想着的,只是皇太后。这个垂危的老人,若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此时此刻沉沦于美色中,也不愿来看她最后一眼,该是如何的伤心。
如漪望着颜唤,试图望进他那双让人琢磨不透的双眼里。他看似高冷,其实并非冷漠之人,要不然,他当时就不会出手救下自己。
“皇上,奴婢不怕死,奴婢怕皇上后悔,后悔没见上生母最后一面。”
“真是死到临头,还多嘴,来人啊,将她的舌头也拔掉!”梨美人披了件轻纱在外头,看着若有若无的,更加平添了几分妩媚。
阿丑乱了手脚,她看着一直不怎么言语的颜唤,急得要哭了,“皇上,如漪姐姐可是你在宫外救的。真的要这么做吗?”
眼看如漪已经被拖出惊鸿殿,外面早有太监备好了长凳,如漪被硬生生按了上去,然后像绑麻花似的,用绳子捆绑在长凳上。
“慢着。”男子特有的高冷音质,淡淡吐出,恍若天籁之音。
“皇上?”梨美人不解地看向颜唤。
颜唤没看她,只盯了正前方的如漪,轻轻落落一句话,“朕的确有好些时候没去看母后了,如漪,随朕一块去吧。”
“皇上?”梨美人惊愕地说不上话来,自她进宫以来,关于圣母皇太后和皇上之间的不和传闻,便不时地传到她的耳朵里,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大家彼此心照不宣而已,所以,她也几乎不在皇上面前提起太后一个字。因为她知道,那是皇上不能触摸的禁忌。
可今晚,这个丑陋的宫女,不仅撞了他们的好事,还直言不讳地提及太后。她以为皇上会勃然大怒,会赐死。不管怎样的处罚,她都绝对没想到会是眼前这一种。
如漪被松绑,颜唤长腿大步走在前面,走了几步,停了一下,“能快点吗?”
如漪一愣,连忙小跑跟上。
……
坤宁宫,一室昏暗,唯有床边一盏青灯燃着些许光亮。微风透过窗间缝隙拂过,那豆大点的火苗便被吹得摇来摆去,似乎快要熄灭。
殿内无多余的宫人,只有刚才前去惊鸿殿通禀的那个宫女。
宫女名唤彩绮,眼眶微红地述说道,“太后近两年身子一直不大好,胃口什么都大不如从前。太医瞧过几次,说是心病,郁结于心,所导致。就在上个月,太后又感染风寒,原本是小病,可不知怎的,一直不见好,咳着咳着反而愈发的厉害了,到后来,竟咳出血来。太后的脾气执拗,一直不肯宣太医,也不肯让皇上知道。奴婢无法,只得冒死去求皇上过来。恕奴婢斗胆,太后这模样瞧着是没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