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200000027

第27章 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1)

(第一节)东亚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一、东亚合作兴起的全球背景

(一)东亚地区的崛起

东亚作为一个地区概念,目前较普遍认同的范围是指亚洲东部与东南部,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及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w此外,地处东北亚的蒙古、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属于东亚范畴。而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主要参与者是中、日、韩三国和东盟10国,通常就把这13个地理上相邻的主权国家间多边合作称为东亚合作。

东亚地区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是因为该地区正在迅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个世界人口最稠密而又非常贫困的地区,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虽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度阻止了东亚经济的高增长势头,但进入21世纪以后,东亚地区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直接带动了东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增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大体上出现了四次经济增长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它是东亚地区出现的第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是第一代NIES(新兴工业化经济体)。1960-1970年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0.99%。第二次高潮是20世纪70年代的“四小龙”S其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3%。第三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四国,1981至1990年平均增长率为6.2%。直到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整个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都颇为可观。第四次高潮发生在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到现在的约1/4世纪内,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10多年中,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抵消了日本经济长时期衰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的崛起成为东亚崛起的标志。

东亚的崛起不仅反映在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上,还表现在经济质量的提高上,即东亚经济结构在不断升级。东亚大多数经济体都先后实现了工业化。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个最发达国家;新加坡的人均国民收入已与发达国家接近;韩国则早已成为发达经济体俱乐部——经合组织(OECD)成员;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在金融危机前已被世界银行列为“新一代NIES”中国大陆现已被称作“世界工厂”,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心,而中国沿海地区已具备了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条件。

此外,随着2004年中国进入世界贸易三强,东亚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全球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四强(美、德、日、中)中,有两个属于东亚,东盟10国作为一个整体,其对外贸易总额也位于世界前列。而随着中国登上全球吸收外资排行榜首位(2003年),东亚也确立了世界投资中心区域的地位。

东亚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东亚目前在世界格局中的突出地位。因为东亚的崛起有很强的整体性,即不是一个或两个国家的崛起,而是整个地区的崛起。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可能摧毁个别国家的经济,但难以摧跨一个地区的经济,特别是东亚这样特殊的地区。其崛起的基础十分牢固,且具有时空上的连续性。从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到21世纪初中国的快速发展,从时间上看,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几乎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从空间上看,接连不断地产生出来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覆盖了整个东亚地区。东亚经济崛起的这种特点,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东亚的崛起为开展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东亚区域合作起步较晚。

(二)区域合作在全球的兴起

1.区域合作与区域主义

参见陆建人《90年代的亚太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区域合作”(regionalcooperation)这一用语并无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世界某一地区内诸多国家(地区)共同参与、互惠互利的合作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谋求地区利益,增加各参与国(地区)自身的福利。合作内容可以仅限于经济领域,也可以涉及到政治、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

区域合作被视为是“区域主义”(regionalism)的基本形式之一。近来,国际政治理论中使用的“区域主义”已被引入国际经济学范畴。按照英国学者安德鲁-赫里尔(AndrewHurrell)对“区域主义”所下的定义,它包括五种基本形式,即地区化、地区意识或认同、地区国家间合作、国家推动的地区一体化及地区凝聚力。显然,从这五个方面来看,区域合作应当是区域主义最基本的元素。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区域合作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浪潮,也使传统的“区域主义”获得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文献把自由贸易协定(FTAS)、地区贸易协定(RTAS)、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共同体等现象纳入“区域主义”范畴,或称之为“新区域主义”。

2.区域主义的三次浪潮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区域合作为标志的区域主义在全球产生过三次浪潮大多数区域合作都是经济合作,但也有一些区域合作是政治、经济多领域合作。

区域主义的第一个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1956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C),当时成员仅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不久,英国在1960年与一些西欧小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这是一个贸易集团,不具备欧共体那样的超国家特性,EFTA至今仍存在,但成员只限冰岛等四个小国,影响很有限。

参见耿协峰:《新区域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37页。

嚷参见陆建人:《亚太地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影响》,载张蕴岭主编:《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111页。

除欧洲外,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也相继出现了不少区域性组织。例如,1958年由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自由贸易区”;1960年由阿根廷等11个拉美国家组成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由加勒比地区12国组成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区”以及“中美洲共同市场”等。这些组织几乎包括了所有拉美国家。在非洲,1963年,31个独立的非洲国家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在其倡导下,非洲建立起一批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如中非经济和关税同盟,东非共同体等等。但是,这些拉美和非洲发展中国家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大部分都不成功。其中除了有自身原因以外,与美国的强烈反对也有很大关系。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在当时,它对于任何形式的区域主义都坚决反对。美国在表面上主张通过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来实现自由贸易,而其背后的因素则是不愿意见到世界主要原料生产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浪潮期间,除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以外,在大洋洲及亚洲也出现了区域合作组织。1965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以后发展为内容广泛的“紧密经济协定”(CER)。另一件大事发生在东南亚: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五国发起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东盟成立之初是一个以政治合作为主的区域性组织,以后逐渐开展经济合作东盟是区域主义在东南亚的产物,它也是二战后东亚出现的第一个区域合作组织。可以说,东盟是东亚区域合作的开创者。

区域主义的第二个浪潮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各类区域合作协定席卷了欧洲、北美、拉美、非洲及亚太等地区,其标志是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诞生。值得指出的是,此期美国对区域合作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它从反对区域主义转化为参与和主导区域合作潮流。两者的分水岭便是1989年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后来又吸收了墨西哥,扩展为NAFTA。

美国立场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统一市场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共体加快一体化步伐,先后通过《单一欧洲法案》(1985年12月)和建立“欧洲大市场”方案(1987年12月),这使美国感受到了来自欧洲一体化的巨大挑战和压力。美国无法抵挡区域主义浪潮的冲击,只得放弃反对立场,加入到这一浪潮中去。美国一手抓实的,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其作为自身的依托;一手抓虚的,伸向亚太,成为1989年诞生的APEC的发起国,并通过1993年创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逐渐主导了APEC进程。APEC虽然不是一个区域自由贸易的实体,但亚太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GDP和对外贸易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大大超过了欧洲。对美国而言,主导这一地区的合作进程,是应对欧洲一体化挑战的有力手段。

欧共体的扩大并向欧盟(EU)过渡(1992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了欧盟)以及NAFTA的成立,直接刺激了拉美和非洲区域主义的复兴,一些旧的区域助、定卷土重来,并形成新的区域协定。例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得到恢复,并发展为“中美洲五国自由贸易区”(1992年);南方共同市场诞生(1994年);“安第斯集团”复兴(1992年),加勒比共同市场”的建立(1993年)等等。

在非洲,由18国组成的“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逐渐向“东部和南部非洲经济共同体”过渡。此外,1991年开始组建“非洲经济共同体”,计划到2025年实现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

区域主义第二次浪潮在大洋洲和亚洲也有所反映。198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把1965年签署的“澳新自由贸易协定”扩充为“澳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ANZCERTA,简称CER);1989年,双方又签署了新的服务贸易协定,仍以CER命名。而在南亚,1985年成立了由印度等七个南亚国冢组成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但进展十分缓慢。1993年,南亚七国首脑会议重申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决心推动该联盟的进程。在东南亚,区域合作进程加快。东盟于1993年1月1日起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东盟对全球第二波区域主义浪潮的回应。1994年,东盟又提出扩大成员的倡议,组建统包东南亚10国的“东南亚共同体”。“大东盟”的崛起是区域主义在亚洲和东亚结出果实的重要标志。

区域主义第三次浪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直延续至今(21世纪初)。这次浪潮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过前两次。各类地区贸易协定(RTAS)和双边、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世界各地区,以至于很难再以一个或某几个区域组织作为其标志。1995-2002年,全球向WTO申报备案的地区贸易协定已达130个之多,而贸易协定总数达到250个。至2000年底,各类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内部贸易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3%;至2005年底,全球各类区域贸易协定总数接近300个RTAS/FTAS作为第三次区域主义浪潮的主角,其内容较前两次大大深化了。事实上,许多地区贸易协定的内容已超过贸易范围。除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外,还包括贸易便利化(如简化通关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相互认证等)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这样,仅用RTAS(地区贸易协定)或FTA(自由贸易协定)来命名已不能正确反映出新一代区域合作协定的内容。于是,便出现了“紧密经济伙伴关系”(CEPA)之类名称。参加协定的双方或各方的合作领域几乎包括了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新一代区域合作协定已出现突破地域限制的趋势。在前两次浪潮中出现的RTAS,成员们都来自同一个区域或次区域,且通常都以所在地区冠名。但在第三次浪潮中出现的RTAS,有的已突破区域、距离的限制。例如,韩国——智利、新加坡——美国这一类不久前签署的FTAS,成员来自太平洋两岸,彼此相距数千公里。其背后的因素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电子商务使远距离交易变得既便宜又快捷,这使跨区域的合作变成现实。这印证了“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的老语。此外,还出现了(一个)国家——地区”、“地区——地区”这样的FTAS。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是中国(一国)与东南亚(10国)组成的区域合作协定,而正在谈判中的“AFTA——CER”(东盟自由贸易区——澳新紧密经济关系)则是两个次区域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协定。

比较区域主义的这三次浪潮,可以看出其不同的特点。第一次浪潮中产生的区域合作组织,一体化程度较低,合作领域主要局限于关税减让方面;另一方面,这类区域组织都是封闭成型的,内向的,排他的。第二次浪潮中诞生的区域合作组织,其一体化程度显着提高,如欧共体向欧盟的转化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等等;另外,还出现了像APEC这样外向的、开放型的区域合作组织。APEC的一大宗旨是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称其自由化成果可以让非成员享受,尽管在实践中这一点很难做到,但至少打破了区域合作组织由封闭集团一统天下的局面。另外,一个国家可以参加多个区域合作协定,这种新的变化使相关区域组织彼此间出现重叠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区域组织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同类推荐
  •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使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普及、推广和深化,笔者结合几年来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教学实践,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题目,进行了综合整理阐述,尽量使之理性化、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力求有可操作性。
  •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组织》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它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被赋予时代特质,是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保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长远性、全局性及战略性的根本任务。"
  • 聚焦中国改革

    聚焦中国改革

    本书立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背景,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蓝本,重点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内涵、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是谁:他从不喝酒,不吸烟,是个素食主义者,有绝高的绘画天赋。他生活俭朴,一条衬衫,从啤酒馆暴动时一直穿到1945年,他一般只穿军装和西服,为的是不让别人看到他衬衫上的补丁。他平易近人,除了在军事会议上,他从没发火。平日里甚至司机、厨师跟他开多大的玩笑他都不在乎……
热门推荐
  • 若执手,永不弃

    若执手,永不弃

    一个人,一颗心,为你而倾。一句话,三个字,为你而活。
  • 火影求生传

    火影求生传

    一本慢热的小说,作者自己觉得自己能写出一个不俗的故事?如果有希望,望诸位耐着性子看下去。本书的主题,将一一展现,没有平白无故的铺垫。若有可能请支持。前期可能有一些BUG,硬伤等,但是作者在以后的章节中都已经进行了修复。有些不合理存在的东西,在以后的章节中也会进行详细的说明等。再次前空翻360°乞求诸位读者大人的原谅。
  • 腹黑冥王的冷酷王妃

    腹黑冥王的冷酷王妃

    她是现代杀手第一人,却惨遭闺蜜毒害,他是古代王爷,大路上的绝世天才,一朝穿越,原本就惊才艳艳的她,因为灵魂重新补齐,成了天赋极强的天才,当古代冷血王爷,遇上现代暗夜杀手,又有怎样的一段佳话?且看后续。
  • 夜水

    夜水

    夜水,即为夜间之水。永恒的夜是寒冷的,它的水则是冰封的。
  • 站住给本宫把钱乖乖交出来

    站住给本宫把钱乖乖交出来

    她发誓,如果知道他是皇帝,借她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跟他抢茅房,还险些把丫一脚踹进茅坑,最后沦落到这里扫落叶!她,作为一个眼里只看得到钱的顶尖杀手,性格怪异让人望而生叹—不涉及钱的时候,她是冷静、睿智、杀人不眨眼的嗜血修罗!涉及钱的时候,瞬间变为抽风、暴走、癫狂的二货女!艾玛,谁说杀手穿越之后日子过得统一牛叉?面对掌握着千军万马的皇帝,谁特么牛叉一个给我看看,被射成刺猬有木有?算了,算了,咱隐藏实力,图个清闲。可是,清闲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天对着众位主子跪来跪去;每天被众人讽来讽去;还要拿着扫把扫来扫去!KAO!老娘——忍!可当她做宫女的第一笔俸禄也被扣掉时……——他姥姥的!老娘跟你们拼了!
  • TFBOYSpk恶魔公主

    TFBOYSpk恶魔公主

    TFBOYS的三位贵族王子,遇到身世显赫恶魔公主梦幻雪,梦雪惜,蓝盈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生死离别,毁容,车祸……这些事情三位王子和公主能否不离不弃。最终能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雪儿:(*^__^*)嘻嘻……还是一样的人物)这里写的三只不符合现实,请四叶草家人们勿当真欧!
  • 言君

    言君

    曲折一生,流离失所,英雄气短,侠士无情。君等为我,命归九天,只叹情定,无缘与共。送君一曲,天外追忆,硬尸白骨,轻手送行。红魁塞外,皆有我名,叹之无悔,只恨无君。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妖妃难驯:嚣张大小姐

    妖妃难驯:嚣张大小姐

    号称专治99种不服的席裳穿越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天才满地走,妖孽多如狗,灵力?灵兽?神器?卧槽,她都要!至于名声远播的白痴废材之名,立志要洗白!紧接着,白痴废材之名竟然越传越广……“问你个严肃的问题,美男娶了丑女,他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你不如实践出真知!”话落,某女直接被压倒,然内心却是一万只草泥马奔过,哎哟卧槽,她又不是丑女,扑她干嘛!当又天才又妖孽的席裳不掩风华,傲视苍穹之时,人人敬仰,万兽诚服。向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 斗玄至尊

    斗玄至尊

    玄气世界,万族林立,强者为尊,实力为王,玄气之力可通天地,斗气之力可凝万器。血煞异族,来自玄气世界之外,携带着磅礴野心,闯入这纷纭绝伦的玄气世界,试图侵略……少年,他家族被毁,父母被抓,仅仅十四岁的少年便是背负了家族毁灭的仇恨,在那玄气世界之中闯荡,没有一丝依靠的少年,在经历万千困难之后,终于踏上了救亲之路,最后少年踏入那纷纭绝伦而奇妙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