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46

第46章 宋辽金元多更替上天总把英才嫉(14)

别儿怯不花排挤脱脱的阴谋终于得逞了,他本该高兴得跳起来,但望着脱脱远去的背影,却怎么也乐不起来。他似乎有种预感,此人还会重返朝廷。唯一阻止他重返朝廷的办法是置之于死地,于是别儿怯不花又筹划下一步陷害脱脱的诡计。

他打算先拉拢阿鲁图,利用他去加害脱脱,害死脱脱后,再想办法把他从相位上赶走。哪知君子和小人不足与谋,阿鲁图对别儿怯不花陷害脱脱早已痛恨不已,现在竟想让自己助纣为虐,不由心头火起,痛斥别儿怯不花。恼羞成怒的别儿怯不花便开始向顺帝进谗言,又唆使心腹党羽排挤阿鲁图。在四面夹击下,阿鲁图只好辞去相位。

阿鲁图辞位之后,昏庸的顺帝便任命别儿怯不花为右丞相。别儿怯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野心,但他同时又坐立不安起来,因为脱脱这块心病未除,他怎能睡得安稳。但脱脱的威望太高了,的确又抓不到他什么把柄,立即害死他根本不可能。于是别儿怯不花便把目光投向了脱脱的父亲。

脱脱的父亲马扎尔台,在清除伯颜集团后被任命为右丞相,不久因病辞去相位。别儿怯不花便在顺帝面前大进谗言,诬陷马扎尔台企图谋反。偏听偏信的顺帝便下诏将马扎尔台流放到甘肃。当时被流放的人很多未到达目的地便死于途中,马扎尔台已是60岁的老人了,又体弱多病,为了照顾父亲,脱脱上书力请与父亲同行,这一年是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

西行路上,人迹稀少,大漠孤烟,让这一老一少怎能不感慨万千。父子都曾为朝中丞相,为朝廷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小人构陷,皇帝昏庸,竟不分青红皂白,把他们向死亡线驱赶。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雨,走过了多少险滩崎岖,父子俩饱受劳苦之后,终于活着到达了甘肃。可是刚到那里不久,便接到顺帝的诏令,命令马扎尔台移到西域的撒思(今新疆境内),分明是让他们死于路途。这又是别儿怯不花的阴谋,当他知道马扎尔台父子活着到甘肃时,心里总觉得不舒服,因为只有让他们父子死在途中,才能去掉自己的心病,他才会有安全感。于是便请顺帝将他们移到撒思,企图使脱脱父子死在流放途中。撒思是一个让人生畏的地方,不仅路途险恶遥远,而且要穿过沙漠、越过冰山、踏过杳无人烟的荒原才能到达,被流放到那里的人,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当时脱脱替父亲接过诏书,远眺西方,悲愤与哀怨涌上心头。他又一次痛楚地与父亲踏上存亡难卜的路程。

人算不如天算,别儿怯不花挤走了右相阿鲁图,又将脱脱的父亲发配到撒思,按照他的想法,脱脱父子不死在路上,也会死在流放地,绝无生还之理。于是在朝中弄权,大搞阴谋,无所顾忌。他的行为受到了朝中很多正直大臣的反对,不少大臣纷纷上书为脱脱父子鸣冤,请求顺帝立即下诏让他们返回。

诏书下达时,脱脱父子刚好来到黄河边,望着滚滚翻腾的黄河之水,脱脱心潮起伏难平。他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朝中就像这黄河之水,浑浊而又险恶。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

回到甘肃后,马扎尔台由于年老多病,加上流放路上的折磨,不久便去世了。顺帝顾念脱脱为朝廷立下的丰功伟绩,便将他召还京师。

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顺帝重新起用脱脱,任命其为中书右丞相。此时的元朝,不仅国库空虚,而且自然灾害不断。加上各地纷纷发生农民起义,整个大元王朝如同一座快要倒塌的大厦,千疮百孔。脱脱受命于危难之时,他要努力支撑,不让大厦倒下。

当时黄河在白茅堤决口,又在金堤决口,连续五年的决口不能堵住,中原地区方圆数千里被淹,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作为丞相,脱脱觉得有责任为百姓解除痛苦,他下定决心治理黄河。他采纳了贾鲁的计划,决定施工堵塞决口,并亲自挂帅,担任治河总指挥。很多大臣出于各种动机劝他慎重,有的大臣顾及财政上困难,也来阻止他这样做。但脱脱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对大臣们说:“皇帝忧虑百姓,为大臣的职责所在,应当为皇上分担国忧,大家都明白黄河决口若不解决,将来危害更大,这就好像人得了病一样,如果拖延不治,最终会病死。自古以来河患就是难治的疾病,现在我一定要除去这个疾病。”说服众人之后,脱脱奏请起用贾鲁为工部尚书,具体负责治理黄河的工程。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便疏通了黄河故道。元顺帝令人制河平碑,以记载脱脱的功劳。

元朝末年又出现了红巾军起义,脱脱亲自领兵征讨,将徐州的红巾军起义镇压下去。班师回朝时,顺帝派使者到郊外迎接,并赏赐他上尊珠衣。一时,脱脱成了元末乱世中声誉日著、叱咤风云的人物。脱脱也希望能以自己右丞相的力量,以一颗报效朝廷的忠心,挽救将要崩溃的元朝,然而新的危险已经悄悄向他袭来。

再遭诬陷枉死“御赐”

当时朝中有位大臣叫哈麻,他的母亲曾是元宁宗的奶妈。父亲名秃鲁,曾受封冀国公。哈麻与其弟弟雪雪依靠父辈的庇荫,都得到顺帝的宠信。尤其是哈麻,专会谄媚奉承、溜须拍马。因此成了顺帝的心腹近臣,深得顺帝宠爱,官至侍御史。

脱脱随被流放的父亲在甘肃时,顺帝曾在言语中时常提及脱脱,流露出重新起用他的意思。哈麻最懂得怎样逢迎顺帝,便多次在顺帝面前大谈特谈脱脱的经世之才及在朝之功。在别儿怯不花下台、脱脱重新出任右丞相后,哈麻更不放弃任何机会,在脱脱面前极力夸耀自己的举荐之功,以取得脱脱的信任和好感。脱脱见哈麻言语恳切,认为哈麻是个举荐贤良的忠臣。当脱脱亲自率军镇压红巾军时,便向顺帝推荐哈麻可以重用,并再三告诫哈麻:“如今国事繁重,乱贼四起,侍御史辅佐皇上应尽职效忠,这样我才能安心出师。”脱脱离京以后,顺帝令哈麻任中书右丞。

脱脱离开京城之后,哈麻为了进一步讨得顺帝欢心,得到皇帝的宠信,利用作为皇帝近臣的条件,偷偷为顺帝引进了一位西蕃僧,专门向顺帝传授寻欢作乐的方法。昏愦至极的顺帝,便不思政事,把朝廷的安危置于脑后,广采民女,日夜在后宫行乐宣淫,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而哈麻却博得了顺帝的赏识。经过一番活动之后,哈麻得以进入中书省升为平章政事,并任宣政院使,进阶光禄大夫。

不久,忙于战事的脱脱听说顺帝整天忙于淫乐,不思朝政,心里十分着急。他非常气愤地说:“国家本来就不太平,哈麻又如此作恶,我上对不起皇帝,下对不起天下百姓。”他心里十分不安,哈麻是自己向皇上推荐的,所荐非人,以致误国,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为了维护元朝的基业,他决定回到京城,规劝顺帝以国事为重。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随从,星夜赶奔京城。

回到京城,听到人们的议论,尤其听了治书侍御史汝中柏和弟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的报告,更增强了他入宫进谏顺帝的决心。

这一天脱脱来到后宫,请守门的太监禀报求见顺帝。那太监说皇上正忙,请稍等,脱脱等了好半天也不见顺帝的人影。有些急了,便催促太监说:我军务在身,不能久等,我有要事求见皇上,请速通报。那太监这才进去通报。

此时顺帝正在后宫与宫女们玩得兴致勃勃,见脱脱来了,心里老大不高兴。问他所来何事?脱脱为了社稷着想,也顾不上自己的话是否让顺帝听了满意,直言规劝说:“古时的暴君,莫过于夏桀、商纣。夏桀宠爱妹喜,商纣宠爱妲己,都是由于受不良之臣引诱,导致亡国。现在哈麻引诱皇上,做出这种事,应该将其革职流放,将西蕃僧驱逐出宫,以杜绝淫乱。”

此时后宫里丝竹琴声隐隐传到顺帝耳中,使他更感到心不在焉,不耐烦地说:“哈麻不是你推荐的吗?”

顺帝的反问让脱脱很难接口,但他马上回禀说:“臣确实为国家江山社稷着想,不料臣一时糊涂,错荐了哈麻,臣知罪。现在哈麻祸乱朝廷,脱脱不能包庇纵容他。如果皇上仍信任哈麻,那后人岂不是将皇上比作夏桀、商纣了吗?”此时的元顺帝尚还信任脱脱,便将哈麻降为宣政院使,但仍留在朝中。

脱脱在京呆了几天,此时,红巾军起义的声势更大,各地警报如雪片似地飞向京城,脱脱为了稳固元朝的统治,仍向皇帝请命出征,但是朝中的奸佞未除,这使他感到十分担心。就这样,脱脱带着奸臣未除的遗憾,一路南下江苏高邮,去攻打张士诚的红巾军。

但此时,朝中又展开了另一场斗争。

在朝中,治书侍御史汝中柏,对哈麻的罪行十分痛恨,脱脱离开京城后,哈麻的活动更加猖獗。汝中柏感到哈麻要等脱脱回来后再动手。但他们没有料到隔墙有耳,他们的谈话被哈麻的暗探听到,并立即报告了哈麻。哈麻听到这一消息,惊得目瞪口呆,他感到一场生死搏斗就要开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于是决定在脱脱回来之前先下手搞掉也先帖木儿和汝中柏,哈麻伙同其弟雪雪暗中搞起了阴谋活动。他们在朝中大造舆论,首先找到曾在立皇太子问题上不满的奇皇后挑唆说:“皇太子的确立和册宝及不行郊庙之礼,都是脱脱兄弟干的。”一下子激起了奇皇后对脱脱兄弟的憎恨。

哈麻计划首先搞掉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便先把皇太子拉到自己一边,接着又纠集了桑哥实理、明理明古等人在皇太子面前诬陷脱脱。此时,也先帖木儿有病在家休息,离开了御史台。哈麻觉得有机可乘,便指使自己的亲信、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反复上书,编造了也先帖木儿的罪状。顺帝此时兴趣主要在后宫,根本没有心思去分辨忠奸,更没有精力去调查是否属实,加上哈麻的谗言,顺帝便下诏收缴了也先帖木儿的御史台印,将其撤职并赐死,籍没全部家产。为了表彰哈麻的忠心,竟将抄没也先帖木儿的家产赏给了他。

整倒了也先帖木儿,使哈麻大为振奋,此时他更凶相毕露,向脱脱伸出了魔爪。其实,他整也先帖木儿只是小试锋芒,试探一下顺帝对自己究竟信任与否。如果顺帝支持的话,说明他对脱脱有戒心。如果顺帝不同意整垮也先帖木儿,那么对脱脱的行动就要小心。现在他终于敢于站出来与脱脱决一雌雄了,因为顺帝站在他这边。

哈麻经过精心策划之后,立即指使死党袁塞因不花上奏弹劾脱脱,奏书中诬陷说:“脱脱出师三月,劳师费财,寸功未立,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领朝廷一半官员以为自随。”

接到皇帝诏书时,脱脱正在与张士诚的军队浴血奋战。他一心为了元朝的江山社稷,哪里想到背后会有人捅刀子。正当脱脱准备对张士诚发起强攻时,皇上的诏书到了,脱脱的部下似乎预感到此诏书凶多吉少,有人私下里对脱脱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丞相不要打开诏书,一旦打开,大事将去矣。”但脱脱却认真地说:“天子之命,如果不从,就是违命,身为人臣,应以君臣大义为重,我不计较生死利害。”说着,就毅然将诏书打开,果如人们所料到的那样,皇上在诏书中命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哈麻的弟弟)三人代替脱脱统率大军,削夺脱脱的官爵和兵权,安置淮安。此时军中将士都为脱脱鸣不平,但脱脱十分镇静,他知道自己进京弹劾,哈麻一定会怀恨在心,迟早是要受其害的,只是没料到会如此之快,脱脱知道此诏是顺帝听信了哈麻的谗言才发出的,因而叩首谢旨道:“臣至愚笨,蒙天子宠爱,委以军国重事,早晚兢惧,弗能胜,一旦释此重负,上恩所及者深矣。”随即交出了兵权,赴淮安,这时是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十二月。

脱脱又一次踏上了流放之路。发配途中,脱脱不禁想起了自己上一次随父亲流放甘肃的情景。两度惨遭奸臣陷害,使脱脱的心犹如寒冬遇凛风。他不仅为自己的不幸悲哀,也为世祖忽必烈南征北战创下的大元江山悲哀。除夕那天,脱脱看到往年喜庆之日,今时百姓却背井离乡,他仿佛看到了大元气数已尽,自己却无回天之力,不禁痛心疾首。

哈麻终于用奸计扳倒了脱脱,升任为中书右丞,其弟弟雪雪为御史大夫。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对脱脱的迫害,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但凭脱脱的文才武略,只要他不死,还会东山再起的。因此当脱脱抵达淮安不久,他便请旨将脱脱改徙到云南大理镇西路。脱脱的两个弟弟也分别被流放,并将其家产抄没入官。

虽然哈麻怂恿顺帝屡次下诏,将脱脱流放到一次远于一次的边远之地,妄图使脱脱死在发配路上,但脱脱经过半年的时间,闯过无数的艰难,安然到达了滇边。

哈麻得知脱脱未死的消息后,害怕日后脱脱像前一次再度复出,心里总是不安。他想再请皇帝下诏将其处死,但又恐怕顺帝不会这么做,因为顺帝毕竟还是十分欣赏脱脱的才能。随后便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矫诏赐脱脱鸩酒,随后便出现了这样一幕:

元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十二月,在距都城大都(北京)数千里以外的西南边疆,云南边境小镇一座四处透风、杂乱阴暗的小木屋里,一个身材魁伟但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在军卒的监视下,两眼满含泪水,用颤抖的双手捧住一杯鸩酒。他怔怔地望着这杯被军卒称为“御赐”的好酒,想到了自己20年仕途的沉浮,自己忠心耿耿报效朝廷却被奸佞陷害,被解除兵权,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知不觉,两行热泪滚落下来。他面向北方,双膝慢慢地跪下,呜咽着说道:“皇上,臣不能辅佐朝廷了,皇上可要明辨,臣实无罪呵!”接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顷刻便倒地身亡。

就这样,脱脱终于死在奸臣哈麻的手上,死时仅42岁。

脱脱两度出仕为官,正是元朝日趋走向腐朽、没落,直至灭亡的时候,在政治泥潭中,权相奸多忠少,脱脱能“出污泥而不染”,在宗法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脱脱能以国家社稷为重,大义灭亲,在元朝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情况下,脱脱能甘冒被奸佞陷害的危险革除弊政,图救元朝危亡,扶将倾之大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脱脱“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财货,远声色,好贤礼士”,单就人品而言,脱脱就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难得的士大夫,而他在“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这在蒙元一代,更是凤毛鳞角,称之为贤相,实不过分。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监察御史张冲等大臣上书,为脱脱鸣冤。顺帝下诏恢复了脱脱的官职,把他的儿子召回朝中,家产奉还,一代贤相脱脱的冤案总算得到了昭雪。

同类推荐
  • 执掌大唐

    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 纨绔将军草包兵

    纨绔将军草包兵

    都只道将门出犬子,谁曾想纨绔也带兵?这滚滚乱世红尘,料想是英雄豪杰,一时瑜亮。或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勋!或羽扇纶巾,决千里之胜!却万千英杰,竟使竖子成名?!这争雄乱世的舞台上,那兵锋所指,尽无敌手的百胜之师;那安内攘外,平乱拓疆的王道之师。谁又料竟是些吊儿郎当的草包兵?无辜的主角表示,当时初来此异界,真的只是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然而带了这样一群傲娇的草包兵,闹着闹着就这样了,怪我咯?
  • 惊鸿趣闻录

    惊鸿趣闻录

    虚实变换谁人知,千古英雄谁知罪。红颜易碎谁为怜,惊鸿一现在人间。人间正道曲切长,邪道妖魔正猖狂。伏魔除妖趣事多,朝廷内外人飞扬。总有历史遗忘处,惊鸿趣事你来瞧
  • 战元记

    战元记

    宝佑三年,蒙古灭大理,征高丽,陈兵辽东,预伐日本,幽云十六州,白骨露於野。中文系宅男齐孟穿越千年,崛起白山黑水间,誓凭胸中血,战大元,定乾坤!
  • 我的女皇陛下不可能这么可爱

    我的女皇陛下不可能这么可爱

    我穿越了,不为拯救世界,只打算花前月下。我身边有高冷傲娇的女皇,有热情似火的邻国公主,有害羞可人的千金,还有终日里兵不离手的佣兵女团长。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是个太监。
热门推荐
  • 永远的反派

    永远的反派

    “黑暗,无尽的痛苦;仇恨,不朽的怨言。”“正义?我自诩做不到,不过黑暗,才是我的归宿。”
  • 今夕传奇:负剑传说

    今夕传奇:负剑传说

    神秘的盒子、神奇的金龙之鳞、皇心剑、蜀山剑派......层出不穷的各种奇异之事,都将在这里展现,这是本修炼成仙的小说。
  • 没有金手指的武侠故事

    没有金手指的武侠故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这是唐·王维《老将行》里面的第一句。故事若是就从这里开始或许会比较好。但是我还是罗里吧嗦地用一十五万字写了少年十五岁之前发生的事情。那么现在让我们开始吧,看这位热血激昂的少年郎,怎么闹腾出些慷慨侠义之事吧。
  • 异世之列国幻志

    异世之列国幻志

    如果战国长平之战中赵国胜出,那么历史会是怎样的发展?仍然会有血腥的宫廷政变,暴虐的异族入侵,勇猛的铁血战将,机智的文臣谋士,卑鄙的奸佞谗臣……天下由治而乱,由合而分,群雄征战不休,看谁最终问鼎中原?这是发生在另一个历史空间的故事……
  • 猴行天下

    猴行天下

    孙氏少年,天生神力,手持金箍棒,炼火眼金睛,修七十二般变化,身穿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足踏藕丝步云履,横行三千世界,挑战一路天骄,成就亘古不朽传!
  • 山丘上野草的泪水

    山丘上野草的泪水

    这是一部正统的悲剧,换句话说就是主人公在故事结尾以某种方式死去。如书中主人公小刀在实现最后心愿后面带笑容死去,再就像书中的斧头在故事结尾他的精神已死,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书中的主人公以男性为主,故事讲述他们各自的爱这就是书名中的山丘,他们又都来自社会底层——野草,故事脉络又是正统的悲剧——泪水,人生一条闪着涟漪的哀伤河流,倒映的七彩世界掩饰了琐碎、痛苦和不公。人生一出无法选择角色的舞台剧,自以为是剧中主角,其实只不过是过路人。
  • 唤醒沉睡的人

    唤醒沉睡的人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在硝烟弥漫的战火岁月里,人的命运如同蝼蚁般轻贱,只有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才是永恒不变的。一对初恋的少男少女,来不及品尝爱情的甜蜜,少女却突然失踪了,生死未知;男孩寻寻觅觅朝思暮想,十二年后与女孩重逢时,容颜还是那样的容颜,人却已不是那人。一封血写的密信,十几年无法破译,究竟隐藏了怎样惊天的秘密?一位年轻的姑娘,孤身深入敌营,数年后邂逅自己的初恋情人,但此时他已成了自己的敌人,爱恨情仇中,她将如何自处?三位美丽天真的少女,在残酷的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肉体与灵魂饱经摧残,她们将各自谱写一曲怎样的人生?
  • 复仇天使的幸福之路

    复仇天使的幸福之路

    十年前,她因父母被害而成了孤儿,是他救了她十年后,她为了调查真相而认识他,他爱上了她一个因她而温柔,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一个因她而改变,甚至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在这场爱情的选择战中,她最终将和谁一起步入幸福的礼堂.....
  • 龙凤阁

    龙凤阁

    这是一个你信也好不信也罢的故事。当然,古武是少不了的,一个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世界。?龙凤阁:至尊黑煞军团,血衣白卫,紫金花,影,暗,神秘教导部。一个由弱到强的‘黑暗’帝国。?因为现实人类对在自然的侵害,所以我会加入一个神话的章节,这里人类的发展,不再是科技,科技只适用于娱乐的,武器主要靠个人修为。?
  • 灵魂还愿师

    灵魂还愿师

    灵魂还愿师为停留在人世间的灵魂完成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