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34

第34章 宋辽金元多更替上天总把英才嫉(2)

契丹军疾风暴雨般的进攻,使宋朝内部惊慌失措。边关告急文书一日来五次。在群臣惶恐无主时,寇准却显示出杰出政治家难能可贵的镇定风度。他将告急军报搁在一边,照旧饮酒谈笑,安定了人心。但一些胆小怕事的臣僚十分惊慌,忙把军情转奏给宋真宗。赵恒对契丹的入侵本来就缺少足够的思想准备,这时更不知如何措置为好,急召寇准。

寇准坦然自若,漫不经心地说:“陛下欲了此患,只需五日便可。”真宗急问有何妙计,寇准便请御驾亲赴澶州。赵恒害怕赴河北,推说回宫后商议。寇准向前阻住,劝谏道:“倘若陛下入宫,则群臣不得见君,必然惶然无主,那就要贻误军国大事。恳请陛下立即起驾,以安人心。”毕士安从旁附议,力劝真宗领兵亲征。迫不得已,真宗只好同意亲征,召集群臣商讨进兵事宜。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出来反对皇帝亲征。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皇帝迁都金陵,以避辽军;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是川蜀人,他请求御驾西幸成都。真宗本来就顾虑重重,听此二人一讲,不免动摇起来。

寇准为了坚定真宗亲征的决心,在朝堂之上,义正辞严地驳斥了南逃之议,为真宗分析其中的利害。他说:“谁为陛下出此南迁之策,就有可杀之罪。当今皇上神武非凡,武将与文臣能同心协力,若大驾亲征,敌人必定不战自溃。如其不然,还可纵奇计挫败辽兵,坚守城池使敌劳师费财。彼劳我逸,利弊迥别,我可稳操胜算。为何要抛弃宗庙社稷,流亡到偏远的楚、蜀二地呢?如果那样,所在人心动摇,辽兵必乘虚直入,大宋江山岂能复保?”真宗听罢,甚觉在理,本来真宗觉得南逃之议也不可取,就同意了寇准的建议,决定领兵亲征。这时辽兵攻势更加猛烈,河北大名急需一名大员进行全面统辖。寇准深知王钦若智谋多端,擅于权术,唯恐他留在朝中扰乱视听,再次阻挠北上成议,便举荐他出任此职。王钦若有口难言,只好勉强就任,这就为主战势力搬开了一块绊脚石。

景德元年十二月,宋真宗从京城出发,北上澶州。行至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时,复因有人劝他南退金陵,避敌锐气,产生动摇,召寇准商议进退。寇准正色劝谏道:“今敌已迫近,四方危机,陛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并指出退却的后果,必是“万众瓦解,敌乘其后,金陵也回不得了。”但真宗仍是惴惴不安,难以启驾。

寇准见此,心生一计。他急忙走出,找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问道:“太尉深受国恩,今且何以报效国家?”高琼大声道:“高琼为一武夫,但愿以死殉国。”寇准听了十分高兴,对高琼面授机宜,然后去见真宗。高琼随后而入,立于廷下。寇准对真宗说:“陛下对我的话不以为然,何不听听武官高琼的意见?”高琼赶忙奏道:“寇宰相之言确是良谋。目前敌师锋芒受挫,我军士气旺盛。陛下正应亲征督战,以期促成大功。”

宋真宗见将帅也如此坚持,只好继续前进,行至卫南(今河南滑县),得知攻打澶州的契丹军受挫败退,悬着的心这才放下,继续进至澶州南城(澶州因黄河从此经过,故南北岸分建两城)。初欲到此为止,寇准力排众议,执意真宗渡河北上,他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越发不安。若不前进威慑敌军,煞煞辽寇气焰,我军绝难取胜。况且,杨延昭、杨嗣、王超诸将已经率领劲兵分屯中山等地,李继隆、石保吉诸将排开大阵迎击辽军,左右牵制;四方征镇赴援的将领也纷纷赶来勤王;陛下此行万无一失,为何迟疑而不进呢?”宋真宗听罢军情,才继续渡河北进。

宋真宗在澶州北门楼,接见了众将帅。城下诸军见皇上亲征,欢声雷动,倍受鼓舞。这时先后集结到澶州周围的宋军达几十万人,将士们只等朝廷发布号令,便驱逐强敌,复仇雪恨。河北前线各地的军民闻听皇帝亲征,也纷纷发动攻势,出击敌人。莫州团练使杨延昭还上书,主张乘敌军人困马乏、我方士气高涨之际,由朝廷饬令各军,扼敌归路,围而歼之。且收复幽蓟故地,也指日可取。但是真宗没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只想尽快结束战争,无论采取何种办法。他把军事大权悉数交与寇准,由寇准指挥对辽作战。但辽军近在咫尺,宋真宗的心始终放不下来,夜不成眠,暗地里派侍从察看寇准的动静。却看见寇准依旧饮酒、下棋,还不时谈笑、歌吟。宋真宗听说寇准一如既往,立刻放心了,心想:寇准如此坦然,我又有何忧!其实,寇准未必不是焦思如焚,夜不成寐。但作为前线的主帅,只有镇定自如,才可安定军心、民心。寇准所作所为正起了这样的镇定作用。

宋、辽在澶州相持多日。辽兵孤军深入,急于求成,但却数次受挫,其统帅萧达揽被宋军射死,辽军士气受到很大影响,加之给养困难,久陷中原战场对其十分不利。耶律隆绪和萧太后采纳宋朝前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传信给赵恒,提出罢战议和,条件是辽国长期占有山海关以南的土地。这正合宋真宗的意愿,他当即回书表示,宋朝也并非喜欢穷兵黩武,愿双方息战安民,派殿直曹利用为使议和。契丹复派使韩杞面见真宗,提出以索还后周世宗时收复的关南故地为罢战条件。真宗深怕割地议和,为后人唾骂,只要不割地,可不惜重金与之言和。真宗之意,是想快快结束战争,早日回到京师。寇准坚决反对这样做,且欲令辽国称臣,使之献出幽燕十六州土地。为此,他献计真宗:“若依计而行,则可保百年平安;不然,数十年后敌人仍将生事。”可宋真宗无心久战,推脱说:“数十年后,自有御敌的人物。我不忍生灵涂炭,姑且和议吧。”

寇准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无奈朝中大臣多是贪生怕死之辈,纷纷在真宗面前诋毁寇准。有人甚至说:寇准主战,是为了借机抬高自己。寇准在受到四面围攻的险境下,只能忍痛放弃有利的战机,同意议和。曹利用出使辽营前,问真宗到底可允许给契丹多少,真宗不假思索地说道:“若迫不得已,虽百万亦可。”寇准闻知,激愤不已,把曹利用召至帐下,命令他“所许银两不得超过三十万,否则,回来后就砍头。”宋辽最后以宋每年给契丹银绢三十万两达成协议,罢战言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一个妥协的产物,辽国得到实惠,乃引兵北归。订盟之后,宋派何成矩、李允则、杨延昭等一批强干的官员和将领,分驻北边要地,使河北地区稳定下来。同时,宋为了向辽表示友好,“改威虏军曰广信、静戎曰安肃、破虏曰信安、平戎曰保定、宁边曰永定、定远曰永静、定羌曰保德、平虏城曰肃宁。”这些沿边地名的改变,对当时民族关系的改善是有积极意义的。宋辽边境渐渐平静下来,真宗不免得意,也日益器重寇准。寇准在朝中大权在握,选贤任能,惩治邪恶,大刀阔斧地实施他的治国良策,却对日益逼近的官场暗流毫无察觉。

澶渊之盟后不久,宋真宗就把善于奉迎的王钦若召回京城,给以资政殿学士的宠遇。王钦若在战前遭寇准痛斥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的一天,宋真宗会见文武百官。朝散之后,寇准先自退班,宋真宗敬慕寇准,注目远送。王钦若看在眼里,心中已盘算好了如何使真宗疏远寇准的办法。他说:“陛下如此敬重寇准,想必是因为他立下捍卫国家的功劳?”真宗点头称是。王钦若出其不意地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以为寇准有功于国,究竟是何道理!”宋真宗不解其意,王钦若就分析道:“城下订盟,为《春秋》所耻。澶渊之盟正是在大敌逼近城下而签署的盟约。陛下以大国皇帝的尊严,竟然订立城下之盟,世上还有比这更大的耻辱吗?”

看到宋真宗脸色大变,王钦若继续火上浇油,欲置寇准于死地。他说:“陛下听说过赌博的事吧。赌徒快要输光的时候,便尽其所有来做赌注,这叫做‘孤注’。寇准让皇上亲征,是拿皇上作‘孤注’,孤注一掷岂不是危道吗?”这些话,给真宗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竟使他接连几天闷闷不乐、寝食不安,也渐渐疏远了寇准。当时起用寇准,真宗是让他帮自己渡过难关。寇准为相后,不仅在几次关键时刻争理不让,使真宗有些狼狈不堪,而且敢于打破惯例,提拔任用寒俊敢言之士,论列朝政,也让真宗不自在。经王钦若的挑拨,往昔的尴尬一并袭来,宋真宗对寇准已生弃意。

不久,宰相毕士安病逝,寇准失去了保护伞,景德三年二月,真宗以寇准“过求虚誉,无大臣礼”为借口,罢其相,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后来,寇准又改任户部尚书,兼知天雄军,镇守河北大名。天雄军地处边疆,与辽相望,寇准在其任上,加紧备战,以抗击来犯之敌。辽国得知寇准到此,对寇准人品极为赞赏,曾派使者劝降寇准,遭到严厉的拒绝。一计不成,又使出挑拨一招说:“相公德高望重,为何不在中书省做官,却到天雄军来呢?”寇准机智、巧妙地对答道:“如今朝廷无事,无需我居中任职。皇上以为天雄军系北疆锁钥,非我执掌不可。”辽的这次阴谋又告破产。

三次入相遭遇小人

寇准被罢相后,宋真宗任命王旦为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为参加枢密院事。一班朝臣中,只有王旦较有德望,奉公守法,但缺乏向邪恶势力斗争的气魄和勇气。其他如王钦若、陈尧叟之辈,老奸巨猾,制国无方,惑主有术,煽动真宗封泰山,西祀汾阴,闹得乌烟瘴气。

王、陈二人的倒行逆施,引起朝野的不满,遭谏官连章弹劾。复有人上书揭露其卖官鬻爵、家藏禁书,真宗罢免了二人。及宰相王旦病逝后,朝中无人,真宗又想起寇准。这时寇准正在前往永兴军的途中。他没有想到,一个关乎他名誉的难题摆在了面前。

宋真宗崇奉祥瑞,沉湎于奉祀,朝内一班大臣也极意屈奉迎合,希求加官进爵,以固权位。每次奉祀前,都有人奏报得到“天书”,而真宗也就奉“天书”为先导,进行大规模的封禅活动,以致于“天书”频频出现。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三月,巡检朱能与内侍周怀政通谋,伪作“天书”,置于长安西南的乾佑山。当时寇准已调往此地,任永兴军长官。宋真宗得到“天书”的消息,欲得“天书”,但朝臣中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天书纯属无稽之谈。有人就献计说:“最不信天书的是寇准,如让寇准进献天书,官民准会信服。”于是,真宗命周怀政晓谕寇准进献天书。

这确实给寇准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寇准是不信天书的,认为是荒诞不存在的;但作为政治家的寇准是不甘寂寞的,他的治国谋略还待施展,况官场厮杀、拼搏,也是其乐无穷。在权力欲的支配下,寇准听从了其婿王曙的怂恿,携带“天书”入朝进献。宋真宗一见,非常高兴,亲自将寇准迎入禁中。不久即拜寇准为相,兼任吏部尚书,寇准重又卷入政治的名利场。

进献“天书”是寇准一生最大的失策。但寇准毕竟还保持着自己正直的性格,对别人的讥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认为自己是“名利”思想在作怪,足见其坦荡的胸怀。

真宗在拜寇准为相时,寇准举荐丁谓为参知政事,做为自己的副职。在对待丁谓的问题上,寇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丁谓多才多艺,机敏过人。但为人奸诈,善于揣摩人意,曲意逢迎,趋炎附势。寇准只看到了丁谓的才学,却未能及时察觉丁谓的无德。其间,有许多人向寇准提醒,要提防丁谓。寇准的同年好友张咏曾以死极谏,仍未引起寇准的警惕。寇准重用丁谓,结果却被丁谓所害。

丁谓由寇准举荐升任副宰相,对寇准十分谦恭,乃至低头哈腰,曲意逢迎。寇准对其做法开始反感起来。有一次朝廷会宴,寇准在豪饮之后,胡须上沾上了羹汤,丁谓马上站起来亲手为寇准拂拭。寇准先前虽被他一时蒙蔽,但终究不失清廉正直本性,难与此辈同气相求。今见他如此奴颜卑膝,心生厌恶,讥讽他说:“丁参政是国家大臣,怎么能屈尊为人擦胡须呢?”丁谓十分难堪,下不了台,对寇准便忌恨在心。枢密使曹利用也曾受过寇准的当面挖苦,曹利用为一介武夫,因平定宜州(今广西宜山)陈进起义之功,青云直上。每当二人议事有分歧时,寇准就讥讽他说:“君一介武夫,岂知此大政!”他也对寇准怀恨在心。丁谓、曹利用由此串连一气,伺机排挤寇准。

天禧三年十二月,宋真宗任命曹利用、丁谓为枢密使,执掌军机。手握重权的丁、曹二人开始向寇准发起进攻。而寇准却未能组织起正义之师,向邪恶势力反击,只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终于又被拉下马来。

天禧四年,宋真宗得了风瘫病,患病后的真宗日益迷信,对军国大政敷衍应付,经常避居深宫,沉溺丹鼎,刘皇后渐渐专权朝政。此前,刘氏宗人横行不法,强夺蜀地百姓盐井。真宗碍于皇后情面,本想原宥其罪,无奈寇准铁面无私,依法惩治。为此,早已惹恼刘皇后。及真宗卧病,刘皇后执掌政柄,曹利用、丁谓趁机依附刘皇后,并结纳内亲、翰林学士钱惟演,联党固权,沆瀣一气,引起朝野纷纭。寇准深以为忧,于是奏请赵恒:“皇太子渐已成人,人望所属,愿陛下思社稷之重,付以神器,以固万世根本。丁谓为人奸佞,不可以辅佐少主,请择方正大臣以为羽翼。”真宗点头答应。

寇准既得允准,立刻密令翰林学士杨亿起草诏书,拟用太子监理国事,且欲用杨亿辅政,取代丁谓。杨亿深知事关重大,候至深夜,方才逐退左右,亲自撰写书稿,事情机密,无人知晓。这年六月,事至关键时刻,寇准却在狂饮之后,醉酒走漏了风声。丁谓急找钱惟演等,通谋刘皇后,谗言赵恒,说寇准专权,欲挟太子,架空皇上,图谋不轨。真宗患病后,事多健忘,这时竟记不起与寇准商定过传位之事,轻信了丁谓等所言,将寇准罢相,降为太子太傅,担当有名无实的角色,擢参知政事李迪为相。

继之,丁谓又与赵恒的亲信宦官、入内副都知周怀政发生矛盾。周怀政与客省使杨崇勋等人合谋,欲杀掉丁谓,复相寇准,奉赵恒为太上皇,传位太子,废刘皇后。并商定于天禧四年七月二十五日起事。就在政变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杨崇勋临阵畏惧,向丁谓作了告发。丁谓闻变,身穿便服,乘坐妇人轿车急找枢密使曹利用商量对策。次日天亮,曹利用即进宫入奏赵恒。周怀政正欲布置起事,突然闯进一队卫士,将他逮捕,与此同时,周怀政的同谋者也一一被抓。丁谓借此大兴冤狱,排除异己,寇准幸得李迪从中保护,仅诛杀周怀政一人了事。但丁、曹并未放手,欲置寇准死地,便把伪造天书之事揭发出来,寇准因献“天书”遭贬,初贬为相州知州。丁谓之流仍不甘心,擅改旨意,将寇准远徙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寇准终于被这场漩涡所吞没,竟成了政治的殉道者。

心忧朝堂客死南疆

从荣登相位到罢相,寇准的政治生涯坎坷多变,屡遭奸佞小人排挤、打击,几起几落,始终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寇准虽胸有治国良策,但也无奈官场的斗争,可以说,大部分时间是与奸臣小人进行较量,难以实现他匡扶大宋的雄心大志。何况,封建主义的大臣是皇帝的附属物和奴仆,他们所起的作用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是否“英明”。不管皇帝是好是坏,是“明主”还是“昏君”,都要求大臣对皇帝“愚忠”。虽贵为宰相,如果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也会一无所为。真宗非“明主”,寇准在这样一位皇帝的手下做事,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同类推荐
  • 大唐军火商

    大唐军火商

    原本是设计好的一场阴谋,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把自己给坑了,且看一位超级天才如何在古代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创造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 英雄:创世纪

    英雄:创世纪

    看得太透彻,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平淡的开始,平淡的结束!有很多事情,我都已经看透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往死而生,往生而死。
  • 春秋战国记

    春秋战国记

    历史像一块石头,你可以拿它在山间乘坐,你可以拿它在兵器库磨刀,你可以将它放入太空中化为一颗流星……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期,百家争鸣,万花齐放。春秋战国又是中华历史上最悲壮的一个时期,英雄倍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诉说历史不是一尘不变的,就像同样的尘埃却能绽放出不同的花朵。我希望自己只是一颗尘埃!
  • 宅男的老婆是女侠

    宅男的老婆是女侠

    倒霉透顶的吊丝宅男余翔穿越到明朝末年,他能否改变自己悲催的命运?面对貌美的女侠,多金的商团女首领,贤淑的名臣闺秀,温柔高贵的皇族公主,他该如何取舍?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如何解救饥饿的流民?他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击溃满洲铁骑,消灭土匪恶霸?最后他建成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新秩序?这是一部自我救赎的励志小说。诚邀书友收藏本书,与我一起开启改变屌丝宅男命运的阅读之旅。
  • 将风

    将风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赵青寒说:“我是要成为大将军的男人!”
热门推荐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
  • 我们一起撸过的日子

    我们一起撸过的日子

    半衰,大二猥琐宅男一位,玩lol已经三年,现在还在白银段位挣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还会回来吗

    还会回来吗

    那个雨夜,我在这里等着他,可等来的却是失望与伤心。两年后,在上海遇见了他,看见他的同时,有一次迎来了失望与伤心。不知道两年过去了,他是否已忘记我,他是否已忘记那本带着花纹的日记本,那本曾经他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们还会回去吗?回到那只属于我们的时光。
  • 孙禄堂传奇

    孙禄堂传奇

    孙禄堂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第一次提出了内劲之理念,力挫日本高手和俄国大力士,武林界称之为“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本文讲述的就是孙禄堂的习武历程和他的人生故事。诗曰:三国武圣关云长,侠肝义胆是忠良。"千古奇人"德艺馨,爱国亲民胜云长。"拳与道合"创新意,倡修"三德"意深藏。质朴谦和济贫困,伟哉大哉孙禄堂。
  • 皇家直播系统

    皇家直播系统

    穿越不直播,不如打地铺.穿越不直播,犹如锦衣夜行.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小胖子吴昶这么说道.
  • 爱如初夏

    爱如初夏

    "你居然不相信我!""你值得相信吗?"一件事让他们误会了彼此,此文有点虐哦!
  • 只为无悔

    只为无悔

    少年的不放弃引来的一场福运,从此走上修炼之路。杀该杀之人,爱该爱之人。从一无所有到世界之巅,问心?无悔!!!
  • 幽呤

    幽呤

    光明并不代表着正义,黑暗也不一定象征着邪恶。生来就不平凡的万剑狂,在正与恶中,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带着邪恶的力量,与所谓的“正道”抗争着,或许在他人的眼中,他是恶的化身,但他明白只要正气存于心,就算力量再过邪恶又如何?
  • 时光逆转不了的夏夜

    时光逆转不了的夏夜

    青春的迷茫、青春的起落,兜兜转转还是回到最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