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300000039

第39章 近现代李姓名人(9)

李春昱1972年倡议并指导了《1∶500万亚洲地质图》的编辑工作,此书于1976年出版,使我国首次进入了编制国际地质图件的行列。在此基础上,他又领导、主编了《1∶800万亚洲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并于1982年出版,首次用板块构造观点对亚洲大陆显生宙以来的岩石圈板块进行了划分,对其大地构造演化特点和过程作了论述。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国际性大地构造图件。这两幅地图的编制,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地位。

1988年8月6日,李春昱在北京病逝。

李惠堂

李惠堂(1905年~1979年),字光梁,号鲁卫,祖籍广东五华县的粤籍客家人,梅州八贤之一,司职前锋。他从17岁开始便活跃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球球坛,不但是战前少见的中国职业足球球员,也是公认之中国足球球王。他带领港沪两地的足球精英,称霸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届的远东运动会。

李惠堂为1905年9月18日出生于香港大坑村,是香港20世纪初的建筑巨商李浩如的第三子。1912年,6岁的李惠堂被父母送往中国梅县接受基础教育,并在该地自学足球。1917年,李惠堂返回香港,于皇仁书院接受西式中学教育,仍继续参与校内足球活动。1922年,香港学校“夏令营杯”足球赛中,17岁的李惠堂展现了高超的足球技巧,带领学校球队获得佳绩。担任前锋的他因入球数惊人,赛后即被邀请为香港南华体育会甲级足球队队员,并参加该地的甲级足球联赛。

1923年,毕业后的他开始展开职业足球生涯,并以称职的前锋角色帮助所属足球队获得沪港埠际赛、上海甲级联赛等赛事冠军。1925年年初,他加入上海乐华足球队,成为上海早期的职业足球球员。1925年5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阵内包含李惠堂诸多足球名将的中华民国足球队一路挺进决赛。而在最终的与菲律宾的对决中,李惠堂演出帽子戏法,独进三球,带领中国球队以五比一的悬殊比数获得该届冠军。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而以他为队长的中国球队亦于稍后的第八、九、十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该赛事冠军。其中,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的中日足球决赛中,29岁的李惠堂更踢进关键一球,使中国球队以四比三的分数获得胜利。李惠堂的优异表现使得三十年代的上海有句话非常流行——“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自此中国足球球王李惠堂的称号不胫而走。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足球水平居全亚洲之冠,他居功至伟。

除了代表中国球队参加重要比赛外,他对于推广足球风气也极为热心。1929年,他以兼任复旦大学体育教练与中国足球协会主要成员身份,提出了“足球即国球”的概念。他在多次的公开演讲中,不但指出足球可以促进中国体育风气,同时还认为中国人的体型绝对适合于发展足球的这项世界主流运动。

1936年柏林奥运会,作为队长的李惠堂带领中国足球队以亚洲第一的身分进入会内赛。然而国民政府当时无法解决整个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所需费用,最后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

1940年至1950年期间接踵而至的中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不但让中国足球发展停滞不前,也让李惠堂的足球生涯受到严重影响。受1940年的战事影响,他从上海回到香港。1941年日军占据香港后,李惠堂只能到广东避难。但他仍积极参与推广足球活动。1945年,二战结束,李惠堂返回香港球坛。然而中国时局混乱,李惠堂只能带领香港南华球队转往东南亚比赛,并获得十连胜的佳绩。

1948年,43岁的李惠堂宣告退休,并在香港创立华人足球裁判委员会。此后,他定居香港,转任足球教练,并从事写作及电台、报刊等媒体的体育评论工作。在香港定居后的他,不但让足球成为香港最风行的主流运动,也经常到台湾做客,并带动当地的足球风气。1954年、1960年两届亚洲运动会中,他以教练身份率领港台两地联队击败日本、韩国等强敌获得冠军。除此,他晚年还协助创建了台湾木兰女子足球队,该队于七十年代末期与八十年代初期称霸亚洲。李惠堂同时于1965年起任国际足球联合会副主席一职,并成为首位担任该会副主席的华人。

1976年,李惠堂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与巴西贝利、英国史丹利·马菲士、西班牙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及匈牙利普斯卡斯齐名。据统计,他在各项公开足球比赛中共射进2000多个球,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他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足球风气的带领者,也是开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甚至亚洲足球运动的主要功臣之一。

退休后的他相继著有《球圃菜根集》、《杂果盘》、《足球裁判》、《足球经》、《足球技术》、《鲁卫吟草》、《南游散记》、《足球登龙术》、《足球读本》等作品。

李惠堂于1979年7月4日在香港逝世,广东省五华县县政府将李惠堂祖居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该县最主要的旅游景点。

李健吾

李健吾(1906年~1982年),山西运城人。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

李健吾于190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其父李鸣风曾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被北洋军阀暗害。李健吾自幼随母亲漂泊异乡。10岁起在北京求学。1921年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次年与同学蹇先艾、朱大柟等组织文学团体曦社,创办文学刊物《国风日报》副刊《爝火》,开始创作和发表小说、剧本。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就读于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同年由王统照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赴法国留学,研究福楼拜等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

1933年李健吾回国后,在中华教育基金会编辑委员会任职。1935年任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进步戏剧运动,是上海剧艺社以及若干剧团的骨干。抗战胜利后,应郑振铎之约,与之合编《文艺复兴》杂志,并参与创建上海实验戏剧学校(后改名为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任戏剧文学系主任。1954年起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并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

李健吾自幼酷爱戏剧,学生时期开始参加话剧演出,曾任清华大学清华戏剧社社长。自1923年发表剧本《出走之前》开始,先后共创作、改编了近50部剧作。其剧作贯穿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重视反映劳苦大众的生活情感,注意刻画不同阶级的人性,情节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流畅生动,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其喜剧以刻画生动的喜剧性格见长,格调清新,幽默风趣,泼辣尖锐而不失真实;舒展自如而不矫揉造作,颇多佳作。

20世纪20年代李健吾有9部剧作问世,多数是独幕剧,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主人翁多是工人、士兵、仆人。命运的焦点常集中在女性身上。《翠子的将来》(1926)、《母亲的梦》(又名《赌与战争》,1927)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30年代是李健吾思想活跃、勤於艺术探索的时期,剧作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多数是多幕剧。其中有忧虑国家命运、大声疾呼抗日的《信号》(原名《火线之外》,1932)、《老王和他的同志们》(原名《火线之内》,1932);有反映革命斗争,歌颂革命者,揭露封建军阀,寄希望於共产党的《这不过是春天》(1934)、《十三年》(原名《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1937)。《这不过是春天》以北伐战争为背景,反映革命者深入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进行斗争的事迹,是李健吾的成名作,有较大影响。剧本曾遭北平市警察局禁演;有以沉郁的笔触,通过惊世骇俗的故事,反映农村生活及人性善恶,带有浪漫主义特征和法国戏剧影响痕迹的《村长之家》(1933)、《梁允达》(1934);还有锋芒直指新、旧道学家,批判并存於中国的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两部喜剧《以身作则》(1936)、《新学究》(1937)。40年代是李健吾剧本创作的黄金时期,以改编中外名著为多。原因是沦陷后的上海言路阻塞,创作殊艰。创作有《黄花》(1941)、《贩马记》(原名《草莽》上部,1942)、《青春》(1944)。其中,《青春》是李健吾继《以身作则》后又一部以反封建为主旨的喜剧作品,性格塑造生动,喜剧效果强烈,1944年由苦干剧团演出,获得好评。此外的10多部都是改编剧本,较著名的有《秋》(1942)、《金小玉》(1944)、《王德明》、《阿安那》(以上两部创作于1945年)等。李健吾的改编剧本,只取原作的基本构思,而将背景、情节、人物加以改造,使之彻底中国化,演出中颇得好评。40年代后期起,李健吾主要致力于戏剧的教学、研究、翻译上,偶有创作。1976年后,有《一九七六年》(1977)、《吕雉》(1979)等剧作问世,宣泄了他对十年动乱的愤懑和对新时期的赞颂。

李健吾的小说多取材于父辈的革命斗争及城市劳动者的生活,主要作品有中篇《西山之云》(1928)、长篇《心病》(1931)以及结集成《使命》(1938)、《坛子》(1931)的短篇。早期短篇小说《终条山的传说》曾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评论道:“是绚烂了,虽在十年后的今日,还可以看见那藏在用口碑织就的华服里面的身体和灵魂”。由此可见李健吾小说特色之一斑。

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李健吾以刘西渭的笔名发表文学评论和戏剧评论,一生写过大量戏剧评论,如《雷雨》、《论〈上海屋檐下〉》、《清明前后》、《读〈茶馆〉》等。文学戏剧评论集有咀华集和《咀华二集》等。戏剧评论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改编出版的有《戏剧新天》、《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他的评论不以判断作品优劣为己任,而是融入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发现,旁征博引,展开联想,对剧作的分析鞭辟入里,艺术上常有独到见解。

李健吾是中国最早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1925年开始发表译作,以小说、剧本为多,间有理论。小说有《圣安东的诱惑》、《司汤达小说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等,剧本有《爱与死的搏斗》和高尔基、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戏剧集,以及巴尔扎克、司汤达、缪塞等人的作品和论著。其所译莫里哀喜剧27部,是国内最完整的译本。他的译文讲究诚和信,文笔流畅,通晓易懂,雅俗共赏。作为法国文学研究者,他著有《福楼拜评传》(1935)、《司汤达研究》(1950)、《莫里哀的喜剧》(1955)、《莫里哀〈喜剧六种〉译本序》等专著、专论。

李健吾还写过不少散文,有散文集《意大利游简》、《希伯先生》(1942)、《切梦刀》(1946)。

李广田

李广田李广田(1906年~1968年),原名叫做王希爵,号洗岑,曾用过的笔名有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县小杨家村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李广田本姓王,只因家境贫寒,从小就过继给了舅父,后改姓李。少年时代的李广田,一面读书,一面还要做些农活。他幼年的时侯曾跟祖父读过《百家姓》,后来上了私塾,又读过《三字经》和《弟子规》。1921年,李广田进入了师范讲习所。一年多以后,被县立小学聘为教员。1923年,他又考入了山东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与朋友组织书报介绍社,积极介绍中国进步文学与苏俄作品,为此还曾经被捕入狱。

1929年,李广田成了北京大学预科的学生。1930年前后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他的处女作《狱前》就发表在《未名》半月刊终刊号上。1931年转入北京大学外语系,主攻英、日、法文,北大毕业后,李广田到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先后发表了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等。1936年,他与卞之琳、何其芳合写的诗集《汉园集》出版后,轰动一时,他们三个也被誉为“汉园三诗人”。但其实更让他名声鹊起的还是散文。抗日战争之前,他总共创作了3本散文集,分别是《画廊集》(1936)﹑《银狐集》(1936)和《雀蓑记》(1939)。这些作品有些回忆童年的故乡生活,有的则描写那些倍受折磨﹑无路可走的人物,或抒发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光明前途的追求。文风朴实﹑真情自然流露,呈现出一种恬淡静美的气氛。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先后流亡于西南各地,辗转于河南、湖北,后到达四川,以自己这些年的流亡生活为题材写了《西行记》。

1941年,李广田受邀进入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回声》、《欢喜图》、《灌木集》以及《诗的艺术》等著作,并积极参加当时的抗日斗争和爱国民主运动。生活的变迁和思想的进步,使他创作的《圈外》(1942)﹑《回声》(1943)﹑《日边随笔》(1948)等散文集,视野较前更为开阔,题材也更为多样广泛,静美的气氛逐渐为战斗的锋芒所取代。这些变化,在杂文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946年7月,李广田转入天津南开大学任教,此后又转入到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并当选为全国文联理事。

此后,李广田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负责编选过的书籍有《闻一多选集》、《朱自清文集》,在此期间,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引力》、散文集《日边随笔》、文学短论《文学枝叶》、《文学书简》等。

1956年,李广田被选为中共“八大”候补代表,列席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1957年,李广田又出任了云南大学校长,并兼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与此同时,他仍然笔耕不辍,继续从事着散文创作,且文字技巧和思想内容较前更趋洗练和成熟,常于诗情画意的描写中,透示出富于哲理的意趣。

1956年李广田被错划成“右派”。1962年平反后,他所发表的《花潮》、《山色》等篇,曾有较大影响。此外,他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整理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傣族传说《一滴蜜》和长篇叙事诗《线秀》等出版。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李广田受到批判,并于1968年11月2日去世。后于1978年10月平反。

李平心

李平心(1907年~1966年),原名循钺,又名圣悦,笔名平心、青之、李悦、邵翰齐、万流等。近代著名历史学家。

同类推荐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邪魅男神征服完美少女

    邪魅男神征服完美少女

    “千羽薰泪,你愿意嫁给我吗!”某男大声的对着正在哭的天昏地暗的女生说。“我愿意!”某女激动的一把抱住某男,大声喊道。“枫雪/凌韵琪,你愿意嫁给我吗!”看见自己姐夫成功了的两男也紧随其后。“我愿意!”某两女可不能输!如果爱情就像是一场梦,那么我宁愿这个梦不要醒来,因为,这样我就可以跟你厮守一辈子,可以与你踏遍世界的每一处。脚印留在世界的每一处地方,证明我们走过的所有路程,一直到我生命的尽头。可是,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也不能醒来,我下一辈子,也要和你在一起!
  • 归一传奇

    归一传奇

    本书乃是练笔之作......小虎也觉得深感羞愧!已经可耻的......但是,欢迎广大书友支持小虎的新书《轮回之朝廷鹰犬》,已经A签,质量有保证!
  • 我家有鬼:阴谋之爱

    我家有鬼:阴谋之爱

    丈夫与保姆苟合,林清依却是无法找到证据。一连串的灵异事件,到底是鬼还是蓄谋已久?阴谋的爱,到底何去何从?突然消失的通话记录,打不掉的孩子,一切都是怎么回事……
  • 无限宇宙逍遥

    无限宇宙逍遥

    一个幸运的人,无意中得到一件宇宙流浪的神秘戒指,从此开始了一段关于他的传说。。。。。
  • 旋转木马下的约定

    旋转木马下的约定

    ——“你你……你怎么会在这?”——“不,你没有错。这一路我们都在追赶幸福,所以谁都没有错。”年少的她和他,那时无知的她和他,究竟有多少事是无意的,再次见面,他终于要将那句迟到了六年,甚至是更久的那句“对不起”说出来,而她,只是在他开口前轻轻道:“你没有错。我们都没有错。”“从前的我,想要坐上摩天轮去触摸幸福,而现在的我,更回忆木马转动的时刻……”繁星间闪烁着我们的回忆,其实这场相遇并不赖,朝花夕拾间,不经意触碰了曾经。鱼儿轻点水面,留下圈圈涟漪,流逝着过去与未来。曾经的星空下有我们的念语……由一个巧合引发的一场相遇,由一场密谋引起的聚散,三个少年和一个少女,都为此付出了,也得到了。
  • 神级炼器师

    神级炼器师

    十万八千年前,盘古为何会开天地?又为何要自解全身,化为世界万物?其实,这一切都是一个局。而我们,便是这局中之人……
  • 仙侠奇缘之绝色神妃

    仙侠奇缘之绝色神妃

    前世她是天灵最后一位女帝,三界帝尊为夺神力将天灵摧毁。父皇众叛亲离,抛妻弃女。母皇为救她,将她身上的力量封印起来,却最后落了个魂飞魄散!谁说天界有情?她发誓,要天族与魔族两界血债血偿!为了不让他们再来伤害天灵,她带着天灵的一切众神,在她登基那天,消失于天地之间。自此,天界与灵界中间再也没有天灵。十世轮回,再次重生!她要将所有参与那场阴谋计划中的人全部毁了!你们要天灵灭,我便灭了你们!让你们的血来祭奠天灵众位神灵的亡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爱不是一个人

    tfboys之爱不是一个人

    一次雨天的相遇,使得两人的关系变得不一般,两人对彼此的感觉也不一般,接下来上演着十二位少男少女们的恋爱故事。
  • 南凌来吃药

    南凌来吃药

    混吃等死了50年南凌才发现种田不是她的菜,所以主动的(被逼的)开始了自己拯救世界顺便把妹的艰辛路程,不过拯救了世界之后她才知道了原来自己才是最苦逼的那个。。。。。。
  •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青春,所以会痛,因为疼痛,所以要珍惜……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有时候一千滴眼泪,才能换回一次微笑。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每个青春都少不了创伤、疼痛,如何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面对生活的疼痛苦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有关疼痛,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着力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寻人生的哲理,启发我们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沿着梦想前进。是写给还在疼痛中挣扎的年轻人的正能量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