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李济深南下广州,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后任参谋长。1922年,在第一师师长邓铿被刺身亡后,李济深开始兼任代理师长。1923年正式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参谋长,并兼任西江善后督办、大元帅大本营西江办事处处长等职。
1924年1月,孙中山开始创办黄埔军校,李济深被任命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2月,任军校教练部临时主任。3月,任军构入伍试验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当时,李济深因还在西江练兵,这些职务便由邓演达代理。5月,李济深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少将主任。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并升级为陆军上将。10月,第二次东征时,任东征军第二纵队队长。随后又任国民革命军南路总指挥,率陈铭枢、张发奎等南征雷州半岛和琼州,为广州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济深故居1926年1月,李济深在国家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4月,开始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7月,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李济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上将总参谋长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主任,并代行总司令(蒋介石)职权。此外,他还兼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广东省政府军事厅厅长、黄埔军校副校长、第四军军长等职,总揽广东党政军大权。所属部队第四军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参加北伐,屡战屡胜,获得“铁军”光荣称号。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李济深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和第八路军总指挥。9月,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合流后,任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3月15日蒋介石就以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反党国”的罪名,将其扣押,软禁于南京汤山,剥夺他的军政大权并开除党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才被释放。11月,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办公厅主任和训练总监。但李济深并没有接受这些职务,不久便离开南京到广州,开始发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政治活动。1932年,组织“抗日军人联合会”,图谋反蒋,最终失败。后又联合方鼎英等组织“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拥胡(汉民)反蒋(介石)”的军事领袖。1933年10月23日,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中常会,将李济深第二次开除党籍。11月20日,李济深与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率领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军事政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李济深被选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随即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与红军签订抗日军事协定。不久,福建事变被镇压,李济深逃亡香港,并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出版《大众日报》,坚持进行反蒋抗日宣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济深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蒋介石鉴于当时的抗日形势,撤销对李济深的通缉令,并任命其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还授予他陆军一级上将军衔。1944年,桂林沦陷后,他开始在家乡广西苍梧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济深与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曾两次在庐山批评内战政策。1946年3月至4月,李济深、蔡廷锴等人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并被推选为主席。民主促进会旨在联络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反对内战独裁政策,以促进国内和平民主进程。1947年3月9日,李济深在香港发表《对时局意见》一文,号召国民党党内人士勇敢地站出来改正党内反动派的错误政策。5月,国民党中央以“背叛党国”的罪名,将李济深第三次开除党籍,并下令通缉。
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5月5日,他发表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2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离开香港,到达东北解放区。1949年6月,代表民革在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1949年9月,李济深代表民革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于1949年11月、1956年2月和1958年11月,在民革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
1959年10月,李济深因病在北京逝世。
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971年),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勤奋刻苦,从小树立了为国争光的志向。1902年,两湖开办新学堂,李四光离家到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还未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
1904年7月,到达东京,入宏文书院习日语。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1910年7月,李四光学成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1911年参加清廷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成绩优异,获“工科进士”称号。武昌起义成功,李四光先任鄂军都督府理财部参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业司司长。
袁世凯窃权标志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的职务,于1913年7月获临时稽勋局通知,官费保送留英,入伯明翰大学学习。在那里,他开始专攻地质学,走上科学救国道路。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接受了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去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在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
李四光1934至1936年,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李四光应邀赴英讲学,在伦敦、剑桥、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讲稿《中国地质学》经整理后在伦敦正式出版,除英文版外,还有俄文译本和摘要汉译本,学术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38至1944年,李四光基本上以桂林良丰为基地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填制了广西地质图,并考察了南岭东段地质,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间还创办了桂林科学实验馆,任馆长,为抗战研制必要的科研实验器材和仪器。1944年11月,日军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再度搬迁重庆。由于旅途过度疲劳,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坝。
1945年4、5月间,应重庆大学、中央大学的联合邀请,李四光向两校地质系师生作《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的学术报告,是他20多年来研究地质力学的第一次总结。1946年秋便离开重庆东下,到上海养病。1948年2月,借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偕夫人许淑彬再度赴英,并经挪威接受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1949年10月19日,尚在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于1950年4月6日经叶剑英派人接应,由香港到达广州,回到祖国。回国后,李四光除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外,还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又被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195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任部长一职,直到1970年地质部改为计委地质局时才离职。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李四光当选为主席。12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就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和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先生于1971年4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矿产分布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他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规律,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油田的远景,这一理论被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他还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地震预报途径。而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远影响。李四光先生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作品,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大钊
李大钊李大钊(1889年~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在青年时代,“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以寻求“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为己任。1913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后东渡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
1916年5月回国,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不久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后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并参与创办《每周评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经济学教授,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五四”爱国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之一,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9年李大钊参与创建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月刊编辑主任。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后与提倡实用主义的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20年3月与前来北京的共产国际远东局局长魏金斯基和马迈耶夫等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在京奉、京汉、京海等铁路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其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上均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2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后,受党的委托到上海与孙中山商谈“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李大钊在帮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大作用。不久,在孙中山主张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3年10月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和改组委员。参与筹备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组织部长。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1月返回北京,发动群众筹开国民会议,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后会议”。
1924年底,李大钊任党的北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先后发动了开滦大罢工、二七大罢工等。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与赵世炎等在京组织“沪案雪耻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领导北京群众反对日英美等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18日因组织请愿和示威游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缉。北伐战争期间协助冯玉祥制订了军事行动方针。
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其著作编为《李大钊文集》。
李达
李达2李达(1890年~1966年),字永锡,湖南零陵(今永州)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中国教育家、哲学家。
李达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求学,1913年后到日本留学。1918年5月参与组织中华留日学生救国团,罢课回国请愿。
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达在《觉悟》副刊上接连发表文章,介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情况,并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等著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8月由日本回国后,李达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并于同年11月主编《共产党》月刊。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主管宣传。同年9月创办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到长沙,担任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校长。1923年4月与毛泽东共同创办《新时代》月刊,并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