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300000025

第25章 唐后李姓名人(3)

李煜即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向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李煜即自称“江南国主”。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今江苏南京)。次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梁(今河南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宗即位,封为陇西郡公。从此过了三年“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的阶下囚生活。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四十二岁生日时,被宋太宗毒死,生辰亦成死忌。后被追封为吴王,葬于洛阳邙山。

史书上对李煜的描写片断有:“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李煜是亡国之君,虽在政治上庸碌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很非凡,成就颇多。李煜工书法,博采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褚遂良等诸家之长,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金错刀”体。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他还热心于研究书法理论,所著《书评》、《书述》两文是书法理论研究不可多得的佳作。又善绘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可惜没有书画传于后世。李后主还精音律,所著名曲有《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他还擅长鉴别,喜欢收藏。

在艺术造诣上,李后主成就最高的还是文学方面。其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为五代之冠,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词圣”。词的风格和内容以975年被俘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前期词主要为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和男女情爱之作,题材较窄,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派”之习气;后期词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赋以自身真挚感情而作,可谓“字字血泪”,哀婉凄绝、凄凉悲壮,且题材扩大,意境深远,语句清丽,音韵和谐,极富艺术感染力。其艺术成就远远超过前期词作。杰作包括《虞美人》(据传即为李后主绝命之词)、《浪淘沙》、《乌夜啼》等皆成于此时。正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之说。

李煜词作中的佳篇名句有:《虞美人》之句句经典——“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谭献《复堂词话》中赞《相见欢》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清平乐》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玉楼春》之“豪宕”、《乌夜啼》之“濡染大笔”、《浪淘沙》之“雄奇幽怨,乃兼二雄”;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赞《虞美人》之“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李后主擅长运用白描书法直抒胸臆,用词准确洗练,生动如画,风韵天然。王国维即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在体裁和意境方面突破了以往写词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逐渐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王国维《人间词话》即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最后一句是针对周济看似扬温、韦,抑李后主的评价而说的。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写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我们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藻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方面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其“天姿国色”。

李煜词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上承晚唐以来“花间派”婉约词人的传统,并受到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下启宋代苏(轼)辛(弃疾)“豪放派”,兼有刚柔之美,独树一帜,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一大宗师。诚如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说》所言:“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

李日方

李昉(925年~996年),字明远,宋朝深州饶阳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李昉出身官宦之家,李昉的父亲李超、叔父李沼都在五代后晋做过官。其叔父李沼由于一直没有生子,因而李昉一生下来就被过继给李沼了。后汉乾祐年间,李昉考中进士,为袐书郎。随后,通过宰相冯道的引荐,与吕端一起在弘文馆做事,升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宰相李谷向淮南进军,李昉任随军记室。周世宗柴荣见李昉的奏章辞理顺畅,对其赏赞有加。远征淮南回来后,李昉被提拔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后又随世宗南征。

北宋建立后,李昉被贬为道州司马。在道州三年,按例迁徙延州,李昉开始在延州以教徒授业为任。又过了三年,按例当内迁。但李昉却不愿意。直到他外放的第八年,宰相才召他掌管兵部。但在入京的过程中,李昉先后五次辞命,生了九十天“大病”。终于还是被太祖赵匡胤召回京师。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时,李昉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端拱元年(988年)边关警急,太宗诏群臣商量对策,李昉引用汉、唐故事,认为北宋应该屈己修好、饵兵息民,被罢为右仆射。直到淳化二年(991年),才重新回到平章事一职。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皇帝去南郊祭祀。跪拜时不慎摔倒,几天后去世,谥号文正,终年七十二岁。《宋史》卷二六五有他的传记。

李昉性情仁厚,是名正言顺的“太平宰相”。他在位时并无显著政绩。用人的时候,凡有求见想被录用的人,即使他才能突出,李昉也一定会严厉拒绝,最后却将其提拔上去。而对于那些不足录用的人,他也会和颜悦色地将其婉拒。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深知用贤是人主之事,如果私下接受这些求见的人的请求,必会招来感激之情。因而先拒绝他们,然后再启用他们,这样就是公事公办,也不会引来人主的猜忌。而对于那些不打算采用的人,如果严辞拒绝,则是自找麻烦,因而李昉从不会轻易得罪别人。

李昉十分推崇白居易浅近易晓的文风,他一生共著有文集五十卷,曾参与编撰了《旧五代史》。他在保存古代文献方面也颇有贡献,先后主编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这三部类书。其中,《太平御览》全书1000卷,《文苑英华》全书1000卷,《太平广记》全书500卷,均为卷帙浩繁之巨作。以上三书与《册府元龟》合称“宋代四大书”。

李沆

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宋初名相。

李沆出身官宦世家,其曾祖李丰官居泰陵令,祖父李滔官居洛州团练判官,其父为李炳。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举进士甲科,历将作监丞、潭州通判,迁右赞善大夫,转著作郎。后遇丞相府召试约束边将的诏书,李沆便上奏,得到宋太宗赏识,召直史馆。雍熙三年(986年),命除右补阙,知制诰,位至副宰相。宋太宗曾赐李沆一百万钱,因其家贫,欠人钱财,又追加三十万。雍熙四年,李沆迁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淳化三年(992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不久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咸平初,自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又改中书侍郎,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也曾为相。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靖。《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李沆年轻时勤奋好学,成年后秉性亮直,内行修谨,时称“圣相”。咸平初年,宋真宗北征契丹,李沆为相留守京都,把京都管理得秩序井然。李沆知人善任。寇准曾屡次向李沆推荐其好友丁谓,李沆认为以其为人不可用。寇准最终被丁谓陷害,才信服李沆的眼光。李沆为相,遇大事决不苟同。一日,真宗派使者持诏书欲立刘氏为贵妃,李沆拿过诏书就用蜡烛烧掉了,附上奏议说:臣以为不可。真宗只好作罢。驸马都尉石保吉要求做加宰相衔的节度使,一再征询李沆意见,李沆坚辞,封赏最终没能实行。当时作为朝廷大臣,都可以密奏皇帝,只有李沆从不密奏,真宗问他原因,他答道:“我身为宰相,对公事就公开讲出意见,哪里用得着密奏?密奏的人不是诽谤就是谄媚,都是我所憎恶的,我才不会像他们一样!”

李沆时时具有忧患意识,认为忧患令人警戒;四方安宁了,朝廷倒未必平安无事。后与契丹和亲,李沆就担心真宗会渐生骄侈之心。所以坚持报忧,每天都把各地的水旱灾情、盗贼作恶等事上报真宗,就为了让他知道四方艰难,以免他贪恋声色犬马,大兴土木和战事等。李沆死后,真宗因为契丹已和,西夏纳款,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造宫观,挥霍淫逸,国无宁日。曾与李沆共事的参政王旦目睹之下,痛心之余才认识到李沆确有先见之明,叹道:“李文靖真圣人也。”李沆的“圣相”之名即由此而来。

李继迁

李继迁(963年~1004年),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县南)人,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继迁在位14年,勇悍有谋,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李继迁为党项族平夏部人,祖先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唐朝时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被赐姓为李(或说唐贞观初归唐后赐姓李),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出生地今被称为李继迁寨。

史书上记载说他“生而有齿”。幼年时就以勇敢果断、“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宋开宝七年,定难军节度使、继迁族叔李光锐爱其才,授年仅十余岁的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族兄定难军留后李继捧献夏、绥、银、宥、静五州朝宋。李继迁与其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带领党项族各部叛宋自立,出奔至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后其势渐盛,不断攻掠北宋边地。

雍熙二年(985年)二月,遣使至银州,佯与宋都巡检曹光实约降,到了约期则伏兵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诱杀曹光实等,假其旗帜,袭据银州。接着,又攻庆、原(今甘肃固原县)诸州。

雍熙三年,归附契丹辽圣宗,受封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等;以李继冲为副使。同年十二月,李继迁为了进一步取得辽的支持,亲自到辽边境请婚。后配合辽军,不断袭击北宋的夏、麟一带,给宋朝西北边境造成极大隐患。雍熙四年三月,于王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打败宋知夏州安守忠部3万众。

淳化元年(990年),契丹封李继迁为夏国王。淳化二年七月,归附于宋,授银州观察使,赐名赵保吉。很快却又归附契丹,并联结契丹军,多次袭击宋西北边境。

至道二年(996年)三月,宋洛苑使白守荣护送辎重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设伏于浦洛河(今吴忠东南苦水河),佯弱诱敌,大败宋军,获粮40万石。

至道三年十二月,再次上表归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997年,又被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

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李继迁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杀知州裴济,改称西平府,定为都城,命令其弟李继瑗和牙校李知白等带领民众建造宫室、宗庙;并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不久,再次攻宋边地。

咸平六年初,宋遣使议和,割银、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等五州与李继迁。同年十二月,李继迁转而西攻回鹘和吐蕃诸部。他扬言攻环(今甘肃环县)、庆二州,却暗中移兵攻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县),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于11月袭破西凉府。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一名巴拉济)向继迁伪降突袭,大败党项兵于三十九井,继迁也中箭逃回西平。

咸平七年正月二日,因伤卒,终年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谥为太祖。

李纲

李纲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至江苏无锡。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政和五年,李纲担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就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务。宣和元年(1119年),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徽宗认为是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宣和七年七月,李纲被召回朝中,担任太常少卿。是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在宋廷一片慌乱的情况下,李纲建议宋徽宗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赵桓(即宋钦宗)即位后,升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担任亲征行营使、京城四壁守御使,负责开封的防御。李纲率领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强攻不下,转而实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着屈辱投降的呼声。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罢官。由于开封军民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为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便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在李纲的组织下开封守卫战获得胜利。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就遭到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朝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将他驱赶出朝。李纲就任后,朝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九月辞职,很快却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李纲被贬后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为时已晚。李纲在长沙得知此任命时,北宋已经灭亡。

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另立朝廷,为利用李纲的声望,起用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那时,李纲正在应宋钦宗之命赴开封途中,接到宋高宗任命,便又赶到南京,竭力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组织抗金,并与汪伯彦、黄潜善、耿南仲等投降派展开尖锐斗争。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抗金名将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担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他还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赏罚不明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设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

同类推荐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中华谚语(第七卷)

    中华谚语(第七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热门推荐
  • 腹黑儿子赏金猎娘

    腹黑儿子赏金猎娘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赏金猎人,儿子腹黑善用毒药,走路路过都得闯点祸。某未婚夫:我改变主意了,这婚不但不退,而且要现结!某毒医:你是毒药,也是解药,我是生是死你看着办!某丞相:定情信物在此,你得负责!某女问儿子:儿子,你喜欢哪款类型的娘亲?某儿子:不如让他们自相残杀,活到最后,谁就是我娘亲!
  • 为了幸福要离婚

    为了幸福要离婚

    老公和我厂里的一名员工搞在一起,还要联合起来转移婚内财产然后留下一堆债务给我?怎么可能!虐渣不是我想要的!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一无所有的离开!
  • 凌云图

    凌云图

    方子敬生来拥有强大的灵力和沟通神灵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接触神秘少女--卜露露,他逐步揭开了家族世代守护的画卷,《凌云图》中所蕴含的秘密。一花一世界,一砂一天国。掌中有无限,刹那便永劫。一副《凌云图》,一部妖魔史,多少凄婉悲歌事,尽在笔墨丹青中。
  • 心路:老九诗歌集

    心路:老九诗歌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万年创作的古体诗歌百篇,分“明志篇”“观感篇”“家教篇”“求凤篇”“游历篇”“闲适篇”“哀念篇”“拾遗篇”等以及作者创作的各类书法作品二十余幅。
  • 末日枪皇

    末日枪皇

    他在末日度过了五年时光,却惨遭兄弟,女人的背叛,兄弟勾结外敌,女人勾搭其他男人,他重生后,携带升级版系统,五年末日知识!这一世,他能否手刃仇敌与叛徒!这一世,他能否改变命运!!!
  • 念年少的点点滴滴

    念年少的点点滴滴

    这些年,我一直在追忆儿时的点点滴滴,只想留住那些早已消失不见的背影。。。。
  • 滖神狂想曲

    滖神狂想曲

    那一日深紫色恶魔自苍穹降临,平静了万年的洛克菲勒大陆发出了剧烈的颤抖,夕瑶城少年为了寻觅归宿,毅然踏上修灵者之路。“为什么选择九死一生之路?”“那样,或许就能见到父亲和母亲了吧!”
  • 全能废柴妃:打脸啪啪啪

    全能废柴妃:打脸啪啪啪

    【本小说是坑!!!要进深思!!!】她——本是一个杀手,接到主上的任务去偷银霖铃,被妹妹蓄意害死,一朝穿越渊龍大陆,妹妹也穿越了?看她如何打脸渣妹
  • 血霓裳:魔狱罗刹

    血霓裳:魔狱罗刹

    当她毫无记忆的出现在武斗场,当她驯服了远古凶兽,历经几百万年的半阙画卷被展开!她淡漠慵懒,看不清命运的齿轮。月圆之夜的天火焚烧,她痛得撕心裂肺,陌生的梦魇,熟悉的面孔,她到底是谁?十二凶兽封印神凰血脉,十二次异世穿越,十二次万年之后,她在生与死之间穿梭!一步步接近巅峰!化羽为神,她将重登王位!一袭血色霓裳,迷乱万世!三世追恋,万年赋情,最终谁又能获那抹绝尘倩影?
  • 我的雀斑不见了(女性生活百宝箱)

    我的雀斑不见了(女性生活百宝箱)

    很多人知道雀斑,但不知道为什么叫雀斑?是不是跟麻雀有关系呢?是的,名字的确是跟麻雀有关系。准确的说是跟麻雀的卵有关系。见过麻雀蛋的人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脸上的斑叫雀斑了。准确点来说是:雀斑俗称“雀子”,其由来“面部状若芝麻散在,如雀卵之色”,故称为雀斑。民间的叫法又有很多,“蝇子屎”(河南)、“土斑”、“蚕沙”(山西)、蒙脸沙(安徽北部)、虼蚤斑(苏浙地区)不等。生斑原因:雀斑多由肺经风热,遗传所致。增加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梅活性,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大量黑色素,便形成了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