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700000004

第4章 少年天子(3)

这样一来,太子刘荣不但被废,正直且不聪明的栗妃也被打入了冷宫,不久便郁闷而死了。这个原本最有希望做皇后的女人就这样香消玉殒了,不过她不能怪任何人,这一切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但愿她在九泉之下能够大彻大悟。

栗妃的死对于王夫人来说是绝好的一件事,此时薄皇后的骨头估计已经烂掉,栗妃也黯然退到历史舞台的后面,偌大的舞台上只剩下王夫人一个人翩然起舞。那皇后的位置还能是谁的?王夫人在这个过程中拿着冲锋枪顺利地将自己的敌人一个个打败,堪比金刚狼,超额完成了当年母亲交代的任务:生活不是显贵,而是相当显贵。而刘彘“子以母贵”,自然也就在随后成了人人瞩目的太子人选。

刘荣去哪儿了?

应该说开始的时候,被封为胶东王的小刘彘是没有什么参加太子竞选的资格的,因为彼时刘荣已经是太子了,如果没有后面的故事,他就是大汉的继任皇帝,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是历史没有假如,也根本不允许我们胡乱猜测了。刘荣正是因为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将自己无形中推下了太子的宝座,这也许是上天注定的。

话说栗妃没有成功地从现有的位置爬升到皇后的位置,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遭到旧事物的万般阻挠,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流血事件。

汉景帝有心要立刘彘为太子,王夫人为皇后,但却有很多的顾忌。先不说别的,就只废黜刘荣这个太子的阻力就强大到让人畏惧。当时刘荣的老师是窦婴——窦太后的内侄,汉景帝的表哥。因为他一心想做佐命大臣,所以坚决反对汉景帝更换皇太子。汉景帝对窦婴的反对有些恐惧,不是因为窦婴本身有多厉害,而是他背后的靠山厉害。窦婴的靠山是谁?就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她的厉害我们会在后面讲到。

但汉景帝很无奈。这个栗妃太不聪明了,人缘不好也就罢了,居然还没眼力见儿地得罪了自己的大姑子。难道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得罪的人就是大姑子?在平常人家大姑子都是需要捧的,更何况是身在帝王家,而这个大姑子还是相当有势力的。

话说回来,不光前面窦婴和窦太后让汉景帝闹心,就是围绕太子废黜这件事展开的党派之争也足够汉景帝喝一壶的。历来在太子周围都会形成一定的派系,也就是传说中的太子党。他们正是仗着太子这棵大树好乘凉的,现在大树要倒,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妥协呢?

就在汉景帝有意向要废立太子的时候,窦婴和周亚夫都进谏阻止,给出的理由当然不是这样会削弱他们的势力,没有人会傻到这份上。他们肯定是冠冕堂皇地说,这样不利于国家稳定,而且历史上一般废立太子的结果都是不太好的,是不利于统治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阻挠无效。

栗妃的兄弟栗卿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马上就要飞走了,能不着急?他也跳出来反对,不过一只蚍蜉撼大树,树是连动都不会动的。这还不算什么,这只蚍蜉还被树叶砸中了头。栗卿被汉景帝送进监狱判了死罪,可怜可叹!

其实栗卿的死着实有点冤枉,他以为汉景帝是傀儡呢,而这时候的汉景帝手中的权力还是很大的。由此我们也知道,栗妃的不聪明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栗家人智商好像都不是很高。

其他人一看栗卿落得这样的下场,皇上的眼里现在根本就是在冒火,谁还敢去冒死进谏?头上的顶戴花翎才是重要的啊:谁当太子不是当,只要自己对他忠心,就不怕没有好前程。

公元前150年春正月,汉景帝下定决心,不理会任何人的阻挠,直接将刘荣从太子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赐给他临江王的头衔,将原本没有参赛资格的刘彘扶了上去。

栗妃不光将煮熟的鸭子放走了,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兄弟的性命也被自己这么儿戏的牺牲掉。而现在的自己更是可怜到了家,冷宫里虽然不冷,但要见皇上一面难比登天。她最后之所以死掉,估计是为自己的鲁莽行为感到异常后悔了。

应该说这时候的刘荣是很凄凉的。在那个只讲究派系之争和权力倾轧的皇宫里,没有了靠山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更何况这时候的刘荣已经被父亲从光芒无限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还有谁愿意围在自己身边?太子的宝座丢了,母亲和舅舅也死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好在刘荣还算宅心仁厚,没有因此大开杀戒。他在临江的都城江陵还能爱护百姓。然而突然从衣食无忧,120平的房子里搬到只有60平的小屋里,刘荣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伙食上还好说,房价这么高,怎么再为自己多争取点住房面积呢?这是刘荣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蜗居的日子太难熬啊!

后来刘荣就查看自己宫殿附近的空地,转来转去,发现想要个大户型的房子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是要冒一些险,最终已经被蜗居的生活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刘荣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刘荣冒险的目标是什么?原来在刘荣,宫殿附近就是汉文帝的太庙,那边倒是有点多余的空地,刘荣此次就是派人将太庙空地边上的一面墙占用了。要不说刘荣走背字也是应该的呢,自己爷爷的东西你也敢占?就不怕他半夜爬出来找你的事儿?不过没等死人来找事儿,活人就先来了,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景帝。不管这个人是出于正义还是出于私心,或者是被人收买了用来监视刘荣的,他这样做都是正确的,刘荣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啊!

汉景帝一听父亲的坟快被刘荣掘了,勃然大怒,即刻下令将刘荣逮捕,把他交给郅都去审问。

刘荣被人从江陵带着赶往长安的时候,老百姓还出来给他送行了,当时场面是十分感人的。但刘荣也算是个好人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也没有给他们额外地找什么事儿。这中间甚至有人动容地哭了,因为他们知道刘荣这一去是凶多吉少。

房子害死人啊!

另外,汉景帝把刘荣交给这个叫郅都的,估计也已经不顾及他的死活了,因为郅都是个绝对厉害的角色啊!

郅都如果生在宋朝就是另一个包青天,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把他与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他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

郅都业余爱好没有别的,就是研究韩非子的法家学说,所以他为人极为严厉,而且秉公办事,从不徇私情。就连他自己的亲属都不敢当面求他办事,只能曲线救国地用写信的方式提出来。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什么用,因为郅都从看见亲友托他办事写的书信开始,就再也不拆阅私人给他的信件了。作为人民的好公仆,郅都也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和礼物,人情慰问也从不接受,请托谒见就更别说了。现在我们的社会要是多几个郅都这样的人,那该多好啊!

郅都的行事做派,逐渐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中尉。受此鼓励,郅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执法更加严格,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不管你是不是皇亲国戚,是不是侯爷公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那些权贵们见了郅都都是斜着眼睛看他,时间长了估计得成斜视。那时候郅都有个相当威风凛凛的外号,叫“苍鹰”,可见当时郅都在人们心目中的冷酷程度。所以说,刘荣被责令交给郅都,还有活路吗?

刘荣从江陵一路颠簸地到了长安,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直接被送进了大牢。不知道当时刘荣是怎么想的,他以为郅都的外号只是一时性起才被封的,居然想从郅都这儿帮助自己脱险。他给一个小狱监行贿要借一副刀笔,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汉景帝写封言辞恳切的信,以得到他的原谅,顺便免除郅都严厉的审讯。但你想,号称苍鹰的郅都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呢?这不是对自己以往业绩的侮辱吗?

听到自己的学生落到这样的下场,刘荣的老师窦婴就赶来看望自己的学生了。师生两人没来得及说话,先抱头痛哭了一场。刘荣还没忘记自己要一副刀笔的事儿,就央求自己的老师窦婴想办法帮自己偷偷弄过来。窦婴想这个小小的要求也不算什么,就派人把刀笔放在送食物进来的篮子里,偷送了进去。刘荣在郅都不肯借给自己刀笔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个号称苍鹰的郅都是个名副其实的苍鹰,再审下去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还不如自行了断来得痛快。对生已经不抱希望的刘荣,在给父亲汉景帝写了一封绝命信后,在狱中悲切地自杀了。

应该怎么评价刘荣的死呢?说他有自知之明,还是胆小怕事?那就由世人去评说吧。但刘荣的墓志铭却不能骄傲地说:我解决了住房问题!因为他到死还是那个小户型。

刘荣死了不要紧,他的主审官郅都因为他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窦太后在得知孙儿惨死的消息后,哭得是昏天暗地。她觉得孙儿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因为被郅都逼得走投无路了,所以郅都是杀死孙儿的凶手。

要不说郅都冤呢,遇上这么个太后实在是很无语,不说自己的孙儿是多么混账,还把账算到郅都头上。难道他为了争取大户型就能随便挖自己爷爷的坟?郅都做得没有错,但可惜的是,郅都没有生在现在,而是生在了封建时代。

窦太后把儿子汉景帝召来,要他一定要严厉惩办郅都。对母亲一向言听计从的汉景帝没办法,只好免了郅都的职,把他调到了北方,去做雁门太守。应该说那时候的郅都就已经开始走背字儿了,他的外号不光能震慑汉朝的人,也能震慑匈奴人啊。结果这拨匈奴人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领教到郅都的严厉,就派使者向汉朝抗议,说郅都虐待他们,违背了当初的和约。

窦太后一听这话,知道为孙儿报仇的机会来了,于是就逼汉景帝把郅都杀了。前面说了汉景帝是个宅心仁厚的皇帝,杀人这事一般不愿意干,而且他非常赏识郅都,就替郅都辩解说:“郅都是个忠臣。”心里就准备赦免了他。

但窦太后听了这话满脸不痛快,就斥问景帝说:“临江王刘荣就不是忠臣吗?他死的就不冤枉吗?”就在这位堪比慈禧的老太后的横加干涉下,一代忠臣最终魂归西天!

而窦太后,也逐渐地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黑马出现了

应该说,刘彘能从原来基本没有什么参选资格,而最终一举胜出,是有些险胜的意味的。虽然他已经成功扳倒了刘荣这个最大的阻碍,但太子的地位意味着什么,应该是人人都清楚的事情。走了一个刘荣,刘彘的战争还要继续,因为随时可能会有黑马出现。

这个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不是别人,正是梁王刘武。

梁王刘武不是别人,正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兄弟,更是窦太后的宠儿。这个老幺深得母亲窦太后的宠幸,窦太后对他那是百依百顺,而汉景帝这个哥哥对自己的小弟弟说不上百依百顺,但最起码是非常喜欢的。

有一次刘武远道来京城拜见自己的母亲窦太后和哥哥景帝,之所以说是远道,是因为刘武过继给了原来的梁怀王刘揖,刘揖死了以后他就“子承父业”,做了梁王。汉景帝和窦太后见了远道来的刘武非常高兴,于是赶紧吩咐手下人,多弄点好酒好菜,要给刘武接风洗尘,顺便还叫了几个大臣来,一块助助兴。

中国人在饭局中解决问题的传统是由来已久了。因为人在喝完酒后很多平时不说的话很容易说出来。这不也是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席间的融洽氛围就被营造出来了。窦太后心里高兴,就夸汉景帝对待自己的弟弟不错。

汉景帝也有点人来疯,有酒助兴,再加上自己本身也挺喜欢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又知道母亲确实特别宠爱刘武,为了讨母亲欢心,景帝就对窦太后说:“将来儿子百年之后,就把皇位传给弟弟吧。”

刘武是什么人?在酒场上待惯了的人,一下就听出这是哥哥想讨母亲欢心才说的话。不过是好话就有人愿意听,要不说拍马屁一直有市场呢!而且说者无心,另外一个听者却有意了,窦太后听汉景帝这么一说,心思就活泛起来了:如果两个儿子都能当上皇帝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窦太后这边还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边窦太后的侄儿窦婴却起来反对了。窦婴斟了一杯酒端给汉景帝,说:“天下是皇帝的天下,把皇位传给皇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不能更改,怎么能传位给梁王呢?皇上说错了话,自罚一杯。”

从《史记》里我们知道汉景帝在说传位给刘武的时候,虽然喝多了点酒,但却是从容地说出来的。这说明那点酒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人还是清醒的。现在窦婴出来反对,他也就没再接这个话茬儿。

不过所谓枪打出头鸟,说的就是窦婴这样的鸟。窦太后这边还在幻想呢,你就出来泼冷水,她能高兴吗?窦婴看出了姑母和表弟的不高兴,知道自己“一石二鸟”一下得罪了俩,还能有好果子吃?第二天就请求辞职,回家面壁思过去了。

然而历史最终还是给了刘武机会,让他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了一把。而这个机会是众多的诸侯王为他制造出来的。说起这些诸侯王,还要从刘邦说起。

任何一个新生的政权在它诞生之初,都要考虑以什么样的制度和组织形式维系政权。秦朝建立之初,分封制和郡县制一直吵到这个王朝灭亡。虽然郡县制最终胜出,但有人却果断地认为,如果不实行分封制,用不了十几年帝国就会灭亡!

事隔十几年,预言在汉朝也要应验了!刘邦发挥自己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一举将项羽拉下了马,建立了汉朝。接下来这个国家要怎么统治,就需要大家好好商量一下了。郡县制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因为秦朝的教训就在眼前。而分封制貌似也比较玄,周王朝不就是这样灭亡的吗?商量来商量去,刘邦决定先实行郡县分封制,因为这样有助于稳定西汉初年脆弱的政权。

不过刘邦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这之后不久就把那些当初封给异姓诸侯王的地盘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侄子之类的亲戚,这样刘姓诸侯王就取代了异姓诸侯王。最后刘邦又给这加了层保险,把那帮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宿将召集到一块,杀了匹白马,跟黑社会结盟似的,每个人喝了碗血酒,相互约定“非刘姓而不能王,否则相约天下共击之”。当下,就封了9位刘姓诸侯王。

刘邦以为这下就没人可以反自己的刘家天下了,却忽略了这个制度的弊端。诸侯王的权力这么大,有兵又有钱,很容易就跟中央叫板啊:你姓刘,我也姓刘,凭啥你当皇帝我当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皇位的诱惑是无穷的,这跟姓刘姓马是没什么关系的!

事情到了景帝这朝终于有了变化,几个诸侯王相约造反了。导火索是景帝担心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不好控制,就听取了晁错的建议,找了理由来削减诸侯国的封地。

同类推荐
  •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热门推荐
  • 呆萌甜心:臣服吧,校草大人

    呆萌甜心:臣服吧,校草大人

    天啊,不就是刮花了他的跑车,被索要巨额赔偿也就算了,还被要挟做牛做马,人生从此一片黑暗!而且他的要求,为什么越来越过分了?“秋秋,给我一个晚安吻!”“秋秋,过来让我抱抱!”“秋秋,我怕黑,想跟你一起睡。”她18岁生日,他邪魅一笑,俯首在她耳边用磁性蛊惑的声音说:“秋秋,你想要什么成人礼,恩?”她掀桌,不要脸的男人,离我远点——
  • 大纹天络

    大纹天络

    人类总是将世界缩小在自己浅薄的知识范围之内,总是把超越自己理解能力的事物当成威胁自己立场的敌人来对待,非得排斥、驱除、抹杀不可……可是对于同种族的生物,又以肤色、出身来划分阶级贵贱,相互憎恨,相互残杀。
  • 幸福的那些男人

    幸福的那些男人

    许幸福的身边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男人,欧阳哲耀、欧阳辙慕、柯懿……有钱的,有才的,有貌的……这些人在许幸福的人生中打酱油也好,常驻也罢,最终的选择是让许幸福真正的“幸福”和“性福”下去。
  • DNF之百鬼之神

    DNF之百鬼之神

    这是一个真实的游戏世界,这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有过记载的大陆。那一天,雷恩失恋了,那一天,雷恩被带进了他熟悉的游戏世界。这个世界它再熟悉不过,这个大陆也因为雷恩的到来,将在无尽的宇宙中精彩!沐沐自己弄了个群:499857860喜欢的朋友可以进来探讨!故事的剧情你们做主,沐沐会认真听从你们的意见!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放学后别走

    放学后别走

    兄弟一心,其利断金放学后别走,给你一个热血又逗逼的故事
  • 百印

    百印

    这是一个充斥着人类幻想的世界,这是一个依靠刻印才能生存的世界
  • 校草狠坏:恶魔,别吃我

    校草狠坏:恶魔,别吃我

    【全本免费】她混进男校,却被恶魔盯上,一言不合就强吻,话不投机就欺负,还假装梦游,上她的床,霸道撩人。她愤怒挣扎:“恶魔,我是男的。”他把她咚床上,邪肆地笑:“你是男的?把裤子脱了,让我验明正身,我就信了。”一见恶魔校草误终身,恶魔撩人那么厉害,怎么破?
  • 昨天以前,明天以后

    昨天以前,明天以后

    周一权,一个品学兼优,被保送大学的好学生,遇上了一个是嚣张跋扈的叛逆女生唐佳妍。两人的友谊在老师的管控下,渐渐升温,那份朦胧的,模糊的情感,让她们一次一次欢笑、落泪、犹豫,彷徨。他努力改变她的学习态度,她也尝试着好好学习,可家庭的变故让她遭遇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他顺利被保送,她变得若即若离,变得冷漠无情。同学们之间的猜疑,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让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临近高考,她突然退学,他再没有她的消息。
  • 九转天云

    九转天云

    天云大陆,种族林立,亿万修士,争渡长生。宗门古国盘踞称尊,四方禁区亘古长存。这是一个天骄如云,强者并起,极尽辉煌与黑暗的大时代!且看少年,如何在这黑暗轮回中,一心所向,逆天崛起!压天骄,踏禁区,平动乱,镇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