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000000005

第5章 跟动物学习生存(5)

黑狗进了磨房,不声不响地躺在磨房的角落里,看着母亲,看着这匹枣红色的马。黑狗的气息,这匹马很熟悉,它打了一个响鼻儿。黑狗的眼睛闪烁着看家的柔情和坚贞,跳跃着阳光的安详和纯净,充满着青草的绿色和透明。

安静的枣红马

文/李汀

阳光晃得枣红马的眼睛流泪了,一滴一滴。

我家这匹枣红马是安静的。

它是一大早赶到磨道上来的。母亲说:“木桶里的玉米面见底了,磨点面吧。”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是望着枣红色的马说的,像是在跟一个老朋友商量。这匹枣红色的马原本是在低头啃着地上的干草,听见母亲的话,它抬头看了看母亲。

母亲拎着马缰绳,牵马去了磨房,早上的阳光跟着马的屁股也进了磨房。磨房的阴暗被阳光一点一点打碎,照得磨房有些纯净。母亲拢了拢花白的头发,阳光照在她的头发上,晶莹、透明。母亲的动作很慢,她吃力地把一簸箕玉米倒在磨台上,然后轻轻地把拉磨的套子架在马背上,把磨杆咕噜咕噜推到马屁股后套好。母亲又走到马前,把眼罩给它戴上。母亲做这-切的时候,那匹枣红色的马就站在磨房的阳光里等待母亲做好这一切。这一切在磨房里准备好的时候,那匹马就慢悠悠在磨道上来回转了,玉米面磨下来,一会儿就堆积成了小山,童话书上一样的小山。

母亲把枣红马磨下的玉米面用马尾箩儿罗过,罗出的麸子喂猪,粗一点的颗粒又重新倒回磨台,细面就用来蒸玉米面馍馍。枣红马在磨房里蹄哒蹄哒走着,母亲在旁边哒哒罗着面。这时磨房是热闹的,玉米面在阳光的斜照里飘飞,我看着有些眩晕,那些面粉就像飘在春天里的花粉,气息呛人。有时,马会停下来,低头站在磨道里,甩甩脑袋,摇得脖子上挂的铃铛清脆地响几下。母亲也不催它,站一会儿只轻轻说一句:“该走了呢!”枣红马就又听话地哼哧哼哧拉起磨来。

一只公鸡站在磨房外,望着磨房那缕阳光出神。望着望着,公鸡张开五彩的翅膀喔喔叫起来,得意洋洋的样子。悠闲的公鸡走近磨房,缩头缩脑的,母亲见了,用立在门前的扫把赶跑了它。枣红色马没有看见这一切,它只听到了公鸡骄傲的叫声,它没有停下拉磨,它仍不紧不慢地在磨道里转着,不时扇动一下长耳朵。

黑狗进了磨房,不声不响地躺在磨房的角落里,看着母亲,看着这匹枣红色的马。黑狗的气息,这匹马很熟悉,它打了一个响鼻儿。黑狗的眼睛闪烁着看家的柔情和坚贞,跳跃着阳光的安详和纯净,充满着青草的绿色和透明。公鸡再次来到磨房的时候,黑狗会在母亲还没有拿过扫把时就跳将起来,冲出去把骄傲的公鸡撵得四处飞窜。母亲望了一眼黑狗,表示了对黑狗的谢意。这匹马没有看见这一切,它只是感觉到磨房里发生了什么,它不能确定发生了什么,它没有停止拉磨。太阳升高了,磨房是那么祥和、温暖。

不知是什么时候,一只蜻蜓飞进了磨房。它是循着粮食的气息过来的?它是循着太阳光过来的?它是寻着枣红马过来的?它在这匹马的脊背上飞来飞去,一会儿俯冲,一会儿低翔。蜻蜓的飞翔把磨房里的阳阳光震颤得一跳一跳的,和着枣红马的蹄声,母亲罗面韵身子活跃起来,阳光动了起来,空气动了起来。

磨房角落里的一张蜘蛛网,飘飞的玉米面铺上后,显得更加清晰了,硕大的蜘蛛在网上一动不动,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自投罗网的家伙。蜘蛛正陶醉在自己这张网上的时候,网突然张开了一个大洞。我是不相信玉米面粉有那么大的重量的,会把结实的蜘蛛网损毁。不是玉米面?那又是什么呢,是磨房稠密的空气吗?枣红马没有看见蜘蛛网的损毁,母亲也没有看见。蜘蛛从网上掉下来,急急地穿过枣红马的蹄声逃跑了。

花猫是进磨房来晒太阳的,枣红马同样没有看见,它的眼睛罩着。可枣红马能感觉到一个东西从它身边走过了,它不知道是那只花猫。磨盘上堆积的粮食占领了花猫晒太阳的地盘,它只好去了那块青草地。青草地上的太阳花星星点点地开着,停在青草丛里的蝴蝶悠闲地扇着翅膀,花猫蹑脚走过去的时候,蝴蝶却又飞走了,花猫摇曳的花瓣落在草丛里,落在它的身上。它只好去咬身后的红茅草,红茅草把它的身子撩拨得痒痒的。花猫喵喵说了一句:太阳真好!躺在了草丛中。平时枣红马就栓在草丛里,这时只有花猫舒坦地躺在上面,草丛里的阳光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午后,粮食磨完了,母亲卸下枣红马身上的套子,解下它的眼罩,牵着它走出磨房,阳光晃得枣红马的眼睛流泪了,一滴一滴。母亲身上铺了白茫茫的面粉,枣红马身上也是白茫茫的。母亲脱下上衣,在风中抖了抖,然后又拿着上衣去掸枣红马身上的面粉,枣红马配合地抖动着身子。阳光照着枣红马和母亲。

母亲是安静的。她把罗好的面粉分类装进木桶,打扫完磨房,她望了望枣红马,又添去一捆干草,端去一盆清水。母亲走出磨房的时候,阳光斜打在她的身上,她的头发显得更加花白,她的脸上显得更加平静。我们乡村的草场,只有巴掌那么大,枣红马对母亲抱来的干草很满足,母亲醉心地看着它。枣红马一边是母亲,一边是那盆闪烁着太阳光的清水。

有时,母亲上山打柴的时候,就顺便把枣红马放在山坡上。枣红马如果没有在母亲视线范围了,母亲就“咴咴咴”唤它,听见母亲的唤声,枣红马就会赶过来。这天,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躺在地上好久才醒过来,醒过来一看,枣红马静静地站立在她身边,默默望着她,见她醒了,就趴下身子驮她。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滚了出来,枣红马也咴儿咴儿地叫。母亲被枣红马驮回家,母亲见人就夸枣红马:识人性,就像人一样。

今天,我写到枣红马的时候,就想起它那双大眼睛,那温顺的样子,还想起它的叫声。我想,在它那里马的烈性哪去了?一辈子那么安静,就是因为母亲在饲养它,在驾驭它吗?对了,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

最能讨主人欢喜的,其实还是两条腿的狗,因为这种狗除了“狗仗人势”之外,它更懂得了如何说谎,如何献媚,最难得的还在于它们已经藏起了尾巴,有着比四条腿狗更多的智慧。

文/李辉英

小学教科书给了我最初对于狗的印象。

“犬守夜。”

原来狗是叫做犬的,后来叫做狗了。但不对,狗总是狗,秦皇、汉武之世,大约也还是叫狗的,不过前时印在书上的狗称呼,全用的是“犬”字,自从大狗叫小狗跳的教科书通行以后,关于狗的描叙,似乎就很少用“犬”了。

犬与狗,狗与犬,本是一样动物的两个名词,顶多只不过是称谓上的不同,它的守夜之责,似乎倒是早就为人规定了,向别人讨要狗仔的人,也多半说预备留它来看门守夜的。

狗有狗的派头,无论是“大黑”、“大黄”,或是“詹姆”、“约翰”,情形完全相同。它们全懂得如何去“狗仗人势”,只要在主人的面前,威风之大,气焰之盛,令人不能置信;但一当离开主人,你丢它一颗石子,打得它尖声狂吠时,它就忘记夹着尾巴逃跑时的狼狈情形了。

狗更熟知于“倚多为胜”的战略,这一句话,大约是每个中国人所深知的:“虎离深山被犬欺。”

老虎是万兽之王,但它只能坐山为王,离开深山,失掉威风,孤掌难鸣,狗也就乐得倚多为胜咬他几口了。

狗的心地并不磊落光明,你是否听过别人说过“狼心狗肺”这句话?这就是它为什么会在你身后偷偷咬你一口的道理,便也正是它的根性。

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写过打猎的场面,连托尔斯泰那部辉煌巨着《战争与和平》里,也写上了贵族们如何打猎的。在打猎中,最缺少不下的就是那些猎狗。他们捕捉那些受伤的弱小禽兽,倾出全部的虐杀狂,结果偏又装出驯服到家的样子,衔着血淋淋的猎获品,呈献给他的主人,看它们摇着献媚的尾巴,正是为的讨取欢心。

如今我们且先看看乡下的狗。

当你去找寻亲戚朋友做专诚的拜访时,他们的大门口多半横卧着几条看门狗。只要是一位生客,它们就无形中决定了防御战略。如果你的穿戴漂亮,它们便装成疏懒像,眼看你走进大门,会故意闭上如在鼾睡的眼睛,不理不睬,但是你的脚步一滑过,它就会半睁着眼睛监视你,仿佛它在说:“我看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伙!”

如果你穿戴褴褛,明明只是从门口路过,充其量不过是好奇心驱使你朝门内看上一眼,好,几条狗就全会装出凶恶的威风,拦住了你的去路,包围了你,仿佛不消灭了你这窃贼,就无法在主人面前邀功似的。人们说香港这地方人情太薄,只重衣裳不重人,其实,那些看家狗才真正明白此中的道理的。

你下过乡么?去探看过亲朋故旧没有?当你走近那些人家的大门口时,我再问你,你可会遇见过这种极端讨厌的狗没有?

城市里的人家,门禁森严,守门的职司无形中给狗解除了。守夜么,也不太必要,自从它们被豢养为小姐太太的活动玩物之后,倒是一登龙门,提高了十倍以上的声价。

它们戴上了漂亮的项圈和口罩,皮毛洗得干干净净的,每餐的两斤牛肉,可能吃倒了它们的胃口,它们常常混迹在人群里,忘记了自己是用四条腿走路的动物。

它们不是替主人看门的,是替主人消遣的玩偶。一当走上了草场,主人就开始娱乐着它们。一只皮球掷出去了,狗做出优美的姿式,跑过去给衔回来,主人的手帕落到街道上,它们也会默默的衔起,送上去献功。回到家里,假如是一支小巴狗,它还会偎依着主人,用转动的眼睛谈情说爱呢。

主人高兴了,喊了一声:“打个滚!”

狗赶忙把自己卧倒,不管脑袋不管尾巴的乱滚起来,滚到东,滚到西,滚得发喘了,才肯停止。

“拜拜。”

主人刚刚喊出来,狗就坐直了上半身,伸出两支前腿,做出信徒一般的膜拜。

“好了,好了,来罢。”

狗听完话,跑到主人身边,撒娇的摇头摆尾,变成了被戏耍的小宝贝。

这样的狗,跟乡下的狗不同,好的饮食,好的装饰,它们真正享了福,只差还不能站直两支后腿,只差身上还有虱子。

最能讨主人欢喜的,其实还是两条腿的狗,因为这种狗除了“狗仗人势”之外,它更懂得了如何说谎,如何献媚,最难得的还在于它们已经藏起了尾巴,有着比四条腿狗更多的智慧。

我时常想起三爷关于狐的故事。我也时常读书至夜半,但始终没有遇到宽袖半遮了面的嗤嗤笑的狐。

文/刘志铁

村里最能讲故事的就是三爷。三爷读过私塾,肚子里有货儿,人称“半拉秀才”。冬天夜长,人都不愿意早睡。不愿意早睡的人就聚到三爷的炕头上听故事。炕当间一个火盆,火盆里煨着一只鼓肚大茶壶。茶不名贵,就出在村子四外的山上,向阳的石砬下就有,一撮一撮的簇生着,叶宽而厚,村里人叫它“牛皮茶”,最能消食化气的。茶喝过一两壶,三爷把烟袋锅子在火盆沿上当当地磕着。人都不说话了,知道这响动是三爷讲故事的前奏。

我最爱听三爷讲聊斋的故事。聊斋的故事中尤爱关于狐的故事。……秀才读书到半夜,一点风丝没有,门就吱地开了,秀才一惊,就看见一个妩媚的女子,宽袖半遮了面,在灯影里看着秀才嗤嗤地笑……

我背后偷偷地问三爷:“狐仙的事,真有?”

三爷弹我一个脑瓜崩,“傻小子,再瞎寻思,看狐来迷了你。”

我一点都不害怕。我觉得狐很美。有几次,我故意读书到深夜,却没有遇到狐。

村里的半截沟就有狐。

半截沟在村北半里处,东西向如倒卧的“U”字。半截沟不是那种直筒子沟,弯弯曲曲的,有好多大的山洼。山洼都有名儿。挨着沟底那个叫跳坎洼,当中一面立陡的石崖,崖面上有几条闪电状的裂缝。狐就住在跳坎洼里。

三爷说:“有狐好啊,说明咱这有风水,那东西不居凡家地啊。”村里人信三爷的话,和外村人说起狐来,都美滋滋地有一点炫耀的神色。

半截沟当真是块好地儿。满坡满岭的山杏树,开起花来,一沟筒子白洁如玉,当中还间杂着火焰似的山樱桃,那香味,能飘出去好几里。沟底有几块农田。农田被一堆一堆的山石隔着。石下有水,轻易看不见,但能听到声响,很有质感,像击金碎玉一般。

我第一次看见狐,是在六七岁的时候。那天,我正午睡,忽听外边一片声地喊。母亲说:“是狐叼鸡了。”我跳起来跑出去看。几个在河边洗衣服的女人,正一边“忒哧忒哧”地扯着脖子吆喝,一边胡乱地抡着手里的湿衣服。对面山上,一只半大狗似的东西一窜一窜,很快就跃过了山脊,不见了。

狐其实很胆小。那只狐就在女人尖厉地吵嚷声里,丢下到嘴的鸡,独自逃走了。鸡被人捡回来,其状甚惨。脖子和胸脯被一片血糊着,一只膀子和半个背脊上的毛所剩无几。看着似乎还有一丝呼吸,但显然是活不成了。

庄稼院里,家家都养着几只鸡。早晨撒出窝,不用哄不用赶,就都扑扑啦啦地跑到山坡上去了。山坡上有的是虫子,还有草籽。回来时,个个都把嗉子撑歪歪了。鸡上架前,女人们都要过过数,看少了没有。少了,女人就撮着嘴“咕咕咕”地唤着,到山坡上去寻。寻来寻去,往往是在柴丛里发现一堆新鲜的鸡毛。扒开看看,还有未干透的血迹。不用说,是喂了狐了。

鸡被狐叼了,女人心疼。女人撅着嘴回来,不骂狐,却骂那只正迈方步的大公鸡。“好好的一只鸡,正下蛋呢,说没就没了,你是干啥吃的,不会鵮它?可恶吧你,都白瞎俩咧……”

女人不骂狐,是因为狐有灵气,有仙气。

村里早就有关于半截沟狐仙的传闻。说是早些年,一个妇人去半截沟捋野菜,忽然看见前面有两个人,头戴红帽,身穿绣袍,足登紫靴,一看就不是庄稼人打扮。妇人以为是哪里来的外乡客走错了路,就招呼。那两人似乎没听见,也不回头,转眼间就飘然而逝了。妇人一下子醒悟过来,才知道自己是遇到狐仙了。

村里人称狐仙为“保家仙”。一年的风调雨顺,畜旺人兴,都是靠它护佑着呢。有两年,天大旱。上下村子的地都干了,进了六月,庄稼还贴着地皮。唯独我们村子多偏了好几场雨,秋后落个好收成。据说,这都是“保家仙”祈的雨。

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供狐。一张黄裱,写上“狐仙之位”,挂在屋子的隐蔽处。逢年过节的烧上几炷香,以乞平安。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的,一般不吃药。最常见的法子,就是在牌位前烧上三炷香,念叨念叨,就好了。

忽然有一天,一个细心的女人说:“噫,你说怪不?好些日子没见狐叼鸡了。”人们也都跟着惊讶起来,“真的,真的好些日子了。”

一个情急的人跑到跳坎洼去查看。回来说:“坏了,狐搬家了,砬子下面的洞口都快让荒草封严了。”

人们都面面相觑,不说话。

狐真的搬家了。何时搬的,搬往何地,谁也说不清。

我时常想起三爷关于狐的故事。我也时常读书至夜半,但始终没有遇到宽袖半遮了面的嗤嗤笑的狐。

在东门大桥底下的河滩上,第一次看见毛驴,就觉得它们既可爱,又可惧。可爱的是那一副憨样儿,可惧的是它们拉长声惊天动地的吼叫。

毛驴

文/陈所巨

少小时,从乡下进城,当地土语叫“上街”。在东门大桥底下的河滩上,第一次看见毛驴,就觉得它们既可爱,又可惧。可爱的是那一副憨样儿,可惧的是它们拉长声惊天动地的吼叫。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

    本书中对如何进行西方文学提出了精深的见解。作者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性质、范围等问题,结合西方文学史上的实例进行了阐述。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收录了冯骥才创作的散文、小说作品。《冯骥才作品》收录了《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最强声望系统

    最强声望系统

    马涛本只是一个普通县城的学霸毕业生,却意外获得了‘最强声望系统’!在夜色下的都市里,有一个不为普通人所知的世界,强大的武者比电视剧还夸张,踏水而行,劈山裂石!修道的法师画符驱鬼,念咒杀人!马涛就像一颗石子,投入这看似平静的‘江湖’中,惊起滔天巨浪!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我叫马涛,我为自己代言!
  • 妃诚勿扰:世子请矜持

    妃诚勿扰:世子请矜持

    一朝穿越,她沦为面容狰狞的丑女,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唯独他,眼里没有一丝厌恶。说好的残废呢?那这个每天强行带着她做运动的又是谁?“小姐,有人出重金要姑爷项上人头。”红罗帐,帘外,黑衣人恭敬站着,帘里,女子亲昵地依偎在男人怀中。“多少钱?”女子轻笑。“五千两黄金。”“真便宜…爷,要不你给我一万,这事儿就罢了——”女子的纤纤玉指在男人身上点燃一串串火苗。“如果我说不——”男人握住女子柔荑,放在唇边轻啄。“莫离,发出‘追命符’,杀地狱冥君者赏黄金万两。”“荨儿可是要谋杀亲夫?!”男人翻身将女子压在身下。“爷,若不这样,奴家怎么名正言顺地出墙呢?”“你敢!”室内,一片春意盎然…
  • 斗灵武帝

    斗灵武帝

    穿越异界,斗出一片天,灵根,灵明,灵门,灵脉,灵兽,灵石,这是一个修灵与斗灵的世界
  • 猎仙之路

    猎仙之路

    为了亲手报仇,秦猎成为村中最厉害的猎人……亲手报了仇之后,秦猎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似乎无聊而没有目标就在此时,一名结着朝天髻的男子,踏着巨剑从天上坠落下来目标似乎有了从猎兽到猎仙上古修者的隐秘仙界的阴谋…………
  • 三元参赞延寿书

    三元参赞延寿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入门神钩机器人,一个月青铜到国服前十!数百联盟战队,一匹黑马一枝独秀!还有谁,能赐我一死!我的游戏哲学,就是打的你喊爸爸!称霸整个联盟!
  • 魑魅魍魉大妖怪

    魑魅魍魉大妖怪

    梦,人们说,是自己白天的潜意识所想,而在晚上表现出来。眼,上帝赐给我们,用来仔细的体会造物主的伟大,世界的奇迹。黄道十二宫,人类不可触及的存在。蛇遣座,无人知晓,却,为凌驾于十二宫之上的第十三宫。传说,蛇遣座本身是一头巨大的蟒蛇,它的眼睛被称为【黄泉蛇遣之眼】。一条老街,一间古店,人如过客,屋子亦在。
  • On the Parts of Animals

    On the Parts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轮回之爱:宠你无度

    轮回之爱:宠你无度

    本文是《画江湖之灵主》百里登风和燕凌姣的同人文,穿越到现代的百里登风能否找到投胎的岩凌姣?重新投胎的燕凌姣是否记得百里登风?在现代相遇的他们是否能弥补前世的遗憾?
  • 红蚁剑

    红蚁剑

    江湖传闻,一把绝世神剑能称霸武林,得人心、治百病。然、销声匿迹数十年……二十年后,一把锈迹斑斑的剑重现江湖;善恶不分,杀人灭口,涂炭生灵,就连死人的坟墓也不放过……为了天下太平,我放弃了心爱的剑,去忍受钻心的苦痛;断剑残痕,写余生你我绝情!为了它,我认识了你!若我使剑,将阳光撒在冷冷的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