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导游介绍,刘爱国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唱《东方红》唱红的。这刘爱国生得很陕北,典型的陕北汉子,那脸干瘦而黝黑,脸上的皱纹尤如刀刻,仿佛延安的沧桑全写上了他的脸。他一身红衣红裤,外套一个白羊皮背心,头戴白毛巾帕子,也是身背腰鼓,手拿系着红绸的鼓棰,不同的是他还在脖子上挂着个叫子,刘爱国的表演欲就更强烈了。有人要与他合影,他来者不拒,并会做出各种造型,让游客满意,至于你给不给钱,他似乎并不在意,但大多游客还是心甘情愿地给他三元五元或十元八元的。出来旅游不就图个高兴,留个纪念吗,他刘爱国如此上劲、卖力。谁又会在乎那几个小钱呢。如果没人与之合影,刘爱国会表演腰鼓或清唱以吸引游人注意。不知这是一种变相广告效应呢,还是一种自我满足?
我猜测这刘爱国有五六十岁年纪了,他一准是真欢喜艺术,在演唱中他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但我一问他年龄,他说仅四十九岁,比我还小呢,或许这是水土的关系吧。
刘爱国说他没带名片,但他把地址、电话、手机号码都留给了我,很是实在。
回到家,胶卷冲出,看着刘爱国做着动作的照片,我由衷地感到,像刘爱国这样的艺人,真的是延安旅游业的一宝啊。
杨家岭的饭店
到延安杨家岭时,夜色已漫上来了,车直开窑洞宾馆的吃饭大厅。
人还没下车,那陕北艺人就在车前弹起来了,唱起来了,扭起来了,让游客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情。
一下车,我就瞧见了饭厅门口的那幅对联:“陕北乐,腰鼓山曲醒灵智;窑洞美,油糕米酒赛妙方。”而大门的玻璃上则贴着陕北剪纸,有腰鼓、打锣等欢庆场面。大厅的墙壁上则挂着成串的蒜头与成串的红辣椒,还有老玉米、柳条簸箕等陕北农家之物。除此之外,还挂了流行于陕北的面具,即南方人叫虎脸子的,那些面具色彩浓烈,造型夸张,极具地方特色。
在通向厨房的门口,我看到还有一幅对联:“粗粮野菜致富毋望本色,忆苦思甜创业何惧艰难。”横批为“勤俭自律”。说实在,两幅对联,按文字、平仄、韵律都不敢恭维,但老区人的那种心态溢于言表。
我发现这饭店的生意之好,让服务员都应接不暇,吃了一批又来一批,十六桌全部爆满。而游客还在一批批到,据说最晚的,会超过十二点。每晚在这儿吃晚饭的有四五百人之多。
我注意到,这饭厅的服务员女的一律长辫子,花衣花裤,一种为大红色花衣花裤,一种为紫黑色花衣花裤。经询问,前者为普通服务员,后者为领班。男服务员则一律玫瑰色上衣,黑长裤,年龄均在18~22岁之间,我问了一下,服务员的月工资是360元,这在当地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菜是农家菜,大豆、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如果想改善一个伙食的话,可加个当地特色菜烤羊腿之类。想喝酒的话,有隋唐玉液、有延安红、有宁夏红、有金西凤等,还有一坛一坛的米酒。可惜我不会喝酒,品不出醇不醇,香不香。
早上这儿有自助餐,这儿的自助餐颇有特色,有小米粥、红枣粥、有油糕、有窝窝头,还有油煎年糕等。我还注意到,饭厅里有一牌子,上书:“革命圣地,杜绝浪费,请按量取食。”
不知是这牌子起了作用,还是到了延安,不好意思浪费,或者难得吃一趟小米粥、窝窝头,食欲大增,胃口大开也未可知。
到延安,喝一回小米粥,吃上几个窝窝头,不说终身难忘,至少是一种难得的回忆。
夜宿延安窑洞
从西安到延安的路况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糟糕。竟整整颠簸了十个小时才到,几位女同胞觉得骨架子都快颠散了。但当导游告诉我们:当晚夜宿杨家岭窑洞。大伙儿的情绪竟一下被吊了起来。这倒并非是我们久住城市,外出住惯了宾馆的缘故,或者是想图个新鲜感。而是像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因从小所受教育的关系,延安的窑洞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有几分神秘,几分神圣的。能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体会一下,实在是很有意义的。比之住在延安城内的高档宾馆里,我宁可选择住窑洞。
我们下榻的窑洞全称为“杨家岭石窑宾馆”,杨家岭在延安的名气是很大的。据了解,这宾馆是当地支书朱益民带领群众于2001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的,于2002年5月竣工。换句话说,我们住进去时才开张了两年。
窑洞通常有土窑洞、砖窑洞、石窑洞三种。我们住的是档次比较高的石窑洞。或许可以称之为第三代窑洞吧。这种窑洞说是窑洞,其实是窑洞式宾馆,已比土窑洞改进多了。石窑宾馆建立在一个半山坡上,依山而上。这也符合中国堪舆之道,即靠山则固的说法,在延安当地谓之“靠山厚”。这个宾馆,共八排窑洞。除最顶端的一排为十二间外,其余七排均为三十二间,共264间房间,从外表看,与土窑洞没太大的区别,但进入窑洞,能见到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如热水汀、挂壁式空调、电视机、顶灯、壁灯也都不缺。电视节目中还能看到香港卫视等频道呢。在窑洞里边,隔出了四分之一大小的地方,用作盥洗用。有盥洗台,有抽水马桶,有淋浴的莲蓬头。当然比起正规的宾馆,地方小了点,通风也差了些,但窑洞也有窑洞的优势,如冬暖夏凉,造价低廉,维修简单,不占农田等等。另外,窑洞的上方为半圆型,下部为长方形,这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说。
我们那晚到达时,天已擦黑了,那窑洞前的一盏盏红灯笼都亮了,一洞一灯,一长溜一排,八排灯层层透亮,远远望之,倒也气派自成一夜景,据说这儿的石窑群是世界之最呢。
窑洞没有电梯,如果住最上面一层,走到顶上,倒也蛮累的。不过那通道的窑壁上挂着不少历史性的照片,如三五九旅、南泥湾、开荒种地、大生产、纺纱、兄妹识字、访贫问苦、大合唱、领袖形象,以及陕北民俗民风等等。特别是像我这种走到哪写到哪的爬格子一族,看起来就更有吸引力了。
窑洞里,每间都有一幅艺术品,或当地农民画,或陕北剪纸,土是土了点,但质朴无华,散溢出浓浓的地方特色,煞是可爱。
当然,窑洞毕竟是窑洞,总归是北方民族穴居时代的遗风。因大门大窗,直通通的,关了门,里面说话,外面能听见,外面说话,里面更能听见。开了门,里面一览无余。加之只一面有窗,空气无法对流,窑洞里的空气不可能怎样新鲜。但那一夜,我仍睡得很踏实,很安稳,就像在自己家里。
第二天起床,推开窑洞门,就望见对面的山了,真是开门见山啊。我当时真想对着远山吼一嗓子:“我终于住过窑洞啦!”
黄土高坡的苹果
从西安到延安,整整一天的路程,沿途公路两旁除了黄土坡外,还能一看的大概就算苹果林了。一路上,时有农家自摘自藏自售的苹果,才十元钱一箱,水果中我最爱吃的是苹果,很是让我享了番口福。
关于苹果究竟是本土原种产品,还是舶来品种,有多种说法。一说乃黄帝正妃嫘祖最早发现了苹果,这样,苹果就有5000年历史了。一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和我国新疆。推算下来,也有2100多年历史了,另一说认为苹果是1870年前后传入中国的,原产于小亚细亚、高加索一带。如果此说成立,苹果出现在中国仅仅130多年历史。
我国的《诗经》上有过果树栽培的记载,像《秦风·晨风》中有“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的记载,此处前者指郁李,后者指山梨。像《幽风·七月》有“蚕月条桑”与“六月食郁及薁”的诗句,前者指修剪桑树,后者指食用李子和葡萄。但查不到有关苹果的任何文字。有人认为现代苹果是与我国的土生土长的砂果、林檎、秋子、海棠、仁果等野生果种杂交而形成的,此当然也为一说。
关于林檎等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与徐光启《齐民要求》中均有记载。
另有一说,苹果古代叫柰,别名频婆,这在《广雅》《广志》《西京杂记》等古书中均有记载。柰的果实较小,被李时珍识为一味中药,能生津止渴。
因为传说嫘祖发现苹果,因此现今祭黄陵时,总不忘供上苹果。甚至有学者认定黄帝时代是中国苹果产生的源头。
苹果的品种很多,吃口也各不相同,红蕉苹果的甜,黄蕉苹果的香,青蕉苹果的脆,各有特色。各人喜爱,各人选择。
关于苹果,在西方的书中及文学文艺作品中提及的很多,最著名的要算古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了,竟为此引起了战争。
还有《圣经》中也多次提及苹果,甚至有“酒壶使我逗留,苹果给我安慰”的说法。另外在荷马史诗中,以及在古冰岛的散文中,都有对苹果的描述与赞美,可见苹果历来是大受人们青睐的一种水果。
有一种说法不知确否,说苹果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种大众果品。我是相信的。
我还看到一则报道,说是每天吃三只苹果,中老年男人能防前列腺炎。还有人把每天吃苹果作为养生、美容之道呢。好,不写了,再写变成给苹果做广告了。
会唱小调的李导游
延安之行,陕西的地陪是一位年仅23岁的姑娘李芳,我们叫她李导,亲热点的叫她“小芳”、“阿芳”,我开玩笑说:“当心有人叫你芳芳。”
李导虽然比我儿子年龄还小,却已有两年导龄,很善于和大家沟通,也很会调节旅途的气氛,从西安到延安,因路况不佳,要行驶十来个小时,几乎一整天都泡在车上,泡在路上,如果没个好导游,那旅途肯定是沉闷的、寂寞的。幸好李导能说会唱,一路上教我们唱曲唱歌,使得长长的旅途一路欢歌笑语。
延安地区的酸曲是很有名的,说是酸曲其实就是民间情歌。
大伙儿学得最起劲的是一首《拉手手亲口口》的酸曲。歌词是这样的:“你要拉我的手,我要亲你的口。拉手手呀么亲口口,咱俩旮旯地走,摸了你的绵手手,亲了你的小口口,拉手手呀么亲口口,旮旯里走不够。”李导还解释说:“旮旯地就是偏僻的地段”;“走不够”的走要用“盛”字来表达,“盛”字音在陕西方言里就是“走”的意思,但不知是不是这个字。李导很严格,说须用陕西方言唱才有味。一路上,唱得最起劲的竟然是几个女同胞,学得很象回事。我建议下次若搞联欢会,上这个节目,一定大受欢迎。
李导会唱的小曲很多,她见教会了我们一个,又唱了一曲《几次到你家》。我们边听边记,边记边议。歌词是这样的:“第一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爸爸打了我一呀么一烟袋。第二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妈妈打了我两呀么两锅盖。第三次到你家,你呀么你不在,你家的大黄狗把我咬出来。第四次到你家,你呀么你不在,你妹妹把我带到了小村外,第五次到你家,带呀么带了三千块,你妈妈叫我把你带回来。”歌词很通俗浅显,很好记。我们学唱了两遍就议论开了,这不是我们南方人说的戆大女婿吗?!你看看,一次次去,偏偏每次女朋友都不在家,估计都两手空空去的,所以又挨烟袋又挨锅盖,还被大黄狗咬,不过戆人有戆福,第四次虽然又不遇心上人,却受到了“准小姨子”的青睐,美得他。最让人眼馋的是第五次仅仅带了三千块就把心上人的父母搞定了,就把媳妇娶回了家。后来一想不对,这三千块,一定不是如今的三千块,如果是五六十年代的三千块,那也算是个天文数字了,说笑归说笑,一车人竟都学会了。
后来有领导说怎么尽是些情哥哥情妹妹之类的酸曲酸调,有没有健康点的?
李导一听,马上给我们唱了曲《白马调》,所谓《白马调》其实就是《东方红》的原曲调。这熟悉的旋律人人都会,不用教就能哼。不一会,车子上响起了“骑白马,挎洋枪,山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嘿唷,打日本我呀顾不上。”
领导笑了,认为这才是革命歌曲。其实,细辨之,还是情哥哥情妹妹的本质,只不过有了八路军,打鬼子的内容,意义积极了,加之是《东方红》的调,自然属红色歌曲、革命歌曲。
李导也笑了,因为她唱的小调连领导也满意了。
飞机场遇老外一家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候机时,我发现这里的老外比例,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的候机厅,想来老外们都是冲着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来的吧。
机场里的老外,多数是一个旅行团一个旅行团的,要来就是一大帮,且中老年特别多。当然也有例外。这不,迎面走来的这一家子就格外引人注目。一位少妇背上背个包,手里推着婴儿车,车里有个咬着奶嘴的洋娃娃。少妇后面跟着一位五六岁大小的女孩,女孩拉着一只滑轮箱,滑轮箱竖起来与她个子差不了多少,但那金毛丫头很自信很认真地拉着,似乎在说:自己事自己做。她父亲则远远地落在后面,像个压阵的。
金毛丫头后面还有一个更小的小男孩,他蹒跚地走着,突然,摇摇晃晃的小男孩摔了一跤,不知是摔痛了,还是有点委屈,小男孩哭了,但那位妈妈只回头瞥了他一眼,并没有回过来拉他起来,落在后面的那位洋爸爸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一点没有中国父母见孩子摔倒,慌慌张张赶过来搀扶、安慰的举动。甚至连那个当小姐姐的金毛丫头也只朝这位摔倒的小弟弟看了看,停下来等了他片刻,小男孩见没有人理会他的摔倒与哭声,只好爬了起来。他见我们几个中国人都朝他看着,大概感到了难为情,感到了丢了大人的脸,尽管脸上挂着泪痕,却勇敢地跟上了。
在上海虹桥机场出站时,我们因等行李,又见到了这老外一家,依然是母亲打头阵,推着婴儿车,小女孩第二,小男孩第三,当爸爸的殿后。看着这五口之家,我感慨万分。看来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是这样从小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