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100000032

第32章 会唱歌的叶子(8)

听到诗人梅新去世的消息,有点像听到一个玩笑,而那个玩笑是在梦里开的,醒来发现那不是梦,倍觉哭笑不得。诗人树上又飘飘落去一片叶子,是秋叶,却还没有黄透。飘然何所似,似诗而非诗,徒然叫我又一次见证了早已深信不疑的人世的无常。

多年来,给他写稿写过不少,稿子即到即用,总没机会对那种沉默的知遇致谢。想起跟他见过的两面,真算稀奇。两次都不是在中国的台湾;一次是在美国,一次竟在中国内地。在美时,一大堆诗人是来旧金山拜访纪弦纪老的,吃着应酬饭,打了个招呼而已。在中国内地,更巧得不像话了,是在萧乾萧老的家中。

进门时,只见梅新举着录影机,正在给萧老拍什么纪录片的样子。看到对方,我们同时都吃了一惊。

“怎么会在这儿又碰了面?不久前在旧金山不是才见过的?”

又是人多的场合,人多的地方我惯于沉默不去抢别人的风头,因此又是打了个招呼而已。其后他匆匆走了,临走只说:“给我写稿啊。”我笑一笑,不知他要我写萧老呢还是当编辑的职业话而已,但众人里独独对我叮咛,使我心中不免感到一丝虚荣的暖意。

那是去年的事了,如今那两回再也忘它不掉的照面,竟真的成了为他而写的专稿,这不像玩笑吗?而最大的玩笑,倒不是他自己的死,是他误以为萧老一定会走在他前,所以,他才那样急切地跑去北京,像要跑在历史的前面给我们拍下一些文人生活的典范。谁想得到呢?对老作家的敬爱,反而成了他自己的一种风范:生命在转弯的地方,又幽了我们一默。

今年中秋,我趁访问东北及内蒙古之便又去看了一次萧老,他已在北京医院里无奈地住下了,他那弥勒佛似的“招牌笑容”如今也充满了倦意。

制造夜景的霓虹灯

街对面的那盏

夜还没有来

就亮起来了

亮得有点儿讨厌

(梅新遗作)讨厌的死亡随时等在街的对面,啊,想起梅新临走抛下的话,原来也暗示着“时不我与”的意思。

《魔歌》读后

秦:

日历上写着:“秋天开始”的那一天,收到你寄来的《魔歌》,使我加倍地感到友情的温暖。或许应该说已经想尽了方法也没能挽住随岁月流逝的什么,而使我益发感到世界的无情吧。谢谢你让我知道,只有友情是愈老愈温暖的。

记得我们从前还是诗迷的时候,我曾说过:恐怕没有一个有灵性的女孩子会受得了洛夫——那么不知天高地厚、窃窃地还带点自大地品评着那些作家们。读完这《魔歌》,我后悔了。

“他就是这男子

胸中藏着一只蛹的男子

他把手指伸进喉咙里去掏

多么希望有一只彩蝶

从呕吐中

扑翅而出”(裸奔)

他虽然还在石室中,但是很明显地那“石室之死亡”里的生死玄想已经开始升华了。他好像已经明白了那颗在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泪应该安放在怎么样的脸上了。虽然那脸,他还没有找到,并且,恐怕这辈子也不会或不能找到。

“这是火的语言,酒,鲜花,精致的骨灰瓮,俱是死亡的修辞学。”我读着读着,嚼出了苦涩里的甜味。我读着读着,想起纪弦的一句诗:“我是可以飞的你们偏不相信。”《魔歌》仿佛也在说:“我是可以不晦涩的你们总该相信。”

我一直不以为晦涩的诗是不好的诗。诗,既然有可解、不可解或不必解的,晦涩倒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吧。说实话。我喜欢那些男诗人写性与战争——好像是他们的专利似的——写得愈晦涩愈好。(一笑。)或许你会说我指的是含蓄,与晦涩不同。我想,那其间的差度,就要看读者的水准来定了。

一开始,我总以为余光中的诗是写给中学生看的,所以他的名气最大。在看书的人里头,中学生要算是最不沉默的大多数了吧。他很聪明,教育完了我们,他并没停下来,现在只见他昂着头在向前走去,不过,他的善心还是使他忍不住来时时照顾我们的了解力。只有叶维廉,他老是在给研究生制造功课似的,他给我的感觉甚少“花的杂感”,大多是“神话之企图”。

我不知道洛夫愿意把他的读者停在哪种水准上。然而,由《魔歌》却使我生了“多余的”的隐忧(这整个的班门弄斧,岂不都有点多余?)——他本来是捉虹的人,现在倒像是捕蝶的人了,有些后悔从前的曲高和寡而欣喜于现在的丰收的味道。

“故乡已是昨日的一声轻咳

乡愁比长安还远?”(月向)

这么“大众化”的句子,使我吃惊。像“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你不觉得前一半很灵慧,而后一半却“俗气”得一塌糊涂了吗?我曾经读过另外一位诗人(戴成义)写的《禅寺》(京都十首),那是我出国前最后读到的几首好诗。你看:

“那时已经

没有了门

阴影在琉璃瓦下

骷髅般的眼眶

在飞檐 右边

只有那石砌

石砌的庭阶

仍然镶在

没有门的门前”(天授庵)

“想见了烟波

瀚渺

未晚:脚步

鸡鸣:眼睛

和一去无回的

飘飘的浪子衣襟

以及芦苇蔽道中幽幽的神秘”(孤篷庵)

原谅我的节省,踏蹋了那诗中分行的头味。

我想你知道我的意思。我们希望那只“一瘦再瘦的纸鸢”向无尽里飞去,不能忍受它断在空中——即使成为彩蝶。

我一点也不懂得超现实主义这一类的名词,或者《清苦十三峰》里史帝文生的影子之类。我只知道,一变再变之后的《魔歌》,语言上婉约多了。看看《石室之死亡》,再看看《魔歌》,好像看见一个久战沙场硬头硬脑的战士,忽然还乡归去起了温柔对待生活之心,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魅力。然而,不免也有一种惆怅在心底升起:恐怕那个本来独树一帜的诗人,结果最后要被人归列到别人的旗帜之下去了。

对诗,我只能算是生疏的外人了——出国后一本诗刊也没摸着过,偶有朋友寄来诗集,便欣喜若狂,若非有了报答你航空寄书的奢豪之心,便也没有这琐碎的一谈了。

“魔季”里读《魔歌》,使我“记忆里一尊倒塌了的石佛”仿佛又有了重建的意思。原为“魔歌”的作者祝福。虽然“没有诗,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像那位开印刷厂的黄荷生,像那位太早就在诗里打下最后一行虚线的纪弦。我还是更敬佩那些一生都在清醒着做梦的人。

想想看,少了一位纪弦或少了一个余光中,少了洛夫或杨牧,是一种怎么样的损失,然而少我们这些“活得好好的”千百个又有什么关系。思之可喜,思之可悲。

管它的。占这地球的一角,实在非关脸皮之厚薄,乃是不得不然。你说是吗?

难忘一鞠躬

偶然在电视换台时,看到一出正演了一半的电影。

一个是红颜,一个是白发,两人话别。一下子吸住了我。外遇事件,发生在战前的日本,我倒要看看那个女子如何脱身。就为了这个理由,我一直地看了下去。半途也看得下去的黑白老影片,一定不会坏,果然。

虽然说的是一对母女的故事,其实议题是女性主义。

母亲是个自私的女人,因为守不住寡,跟别的男人走了:夫家因此将她从家谱中除名,但她一辈子最大的愿望还是想在死后跟前夫葬在一起。女儿从来没有同情过母亲。但是,她自己的命也没有好过母亲,她爱上的是个有妇之夫,而且是个官位很高的将军。将军出征前来看望这位年轻的情人,自知生死未卜,在那最后一夜,对女子说:“我希望你为我生个孩子。如果我死了,你至少有个孩子。”于是,一夜缱绻,第二日两人还到庙里向送子观音求拜。可惜,没有如愿。

年轻女子在战时那样艰困的生活里,始终没有嫁人。她心中在等待什么呢?将军是个有家室的人,就是不战死沙场,回来还会来找她吗?她不必苦等的,她知道。可是正因为没有为她所爱的人生个孩子,她老觉得心中有个没有做完的梦。母亲是结过婚的,却没有为早逝的父亲守寡;而她自己没有结婚反倒一直守着孤独的生活。

最后战争结束时,女儿在报上忽然看到将军的消息。不知道是什么复杂的原因,成了战犯的将军,竟然被判了死刑。痛苦挣扎后的她不顾一切,到了监狱外面,求见将军最后一面。狱卒问道:“你是他的什么人呢?”只有家属才能见将军,她实在无言以对。人家看她可怜,就说:“下回如果他的家人中有人不来时,让你补缺好了。”于是,她千等万等,终于有一回将军的老父不想来探监了,她就进了监守所。

凄楚地呆立在门边,她远远地看着铁栏杆里面在跟儿子和妻子说话的将军。一个外人,将军先是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在意,随即想起来了,想起这个完全过时了的爱人。他冷峻地再次望了望这个不该出现的女人,并对妻子说:“请好好照顾我的父亲。”说完掉转身就走了。女人此时才明白过来:在将军的心中,她从来没有过什么地位。

她伤心欲绝,僵立在那儿。这时候将军的妻儿从她身边走过,谁也没有看她一眼。但是,将军的妻子却在离去前,对着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我心下大恸,那深深一鞠躬,把我的眼泪都激出来了。

结尾是女儿抱着母亲的骨灰,站在海边,骨灰还可以归向大海,她自己呢?

日本电影的凄美,跟香港电影的热闹,虽有今昔之别;但同样有其代表性。然而凄美的东西留给人的滋味比较长久。

我觉得那一鞠躬,是编导对女性主义最高明的处理。女人和女人之间那份谅解与同情,那种宽容的气量与含蓄之美,其实就是现代女性所要追求的。相较之下,在《人间四月天》中,编导安排了一场林徽音向张幼仪说请你原谅我的戏,这一鞠躬真是神来之笔。

最近大陆有个女性书写网站,问我要几篇有关女性主义的文章。我翻遍我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实在凑不出一万字来。想不出是自己落伍还是真没吃过什么大男人的苦,反正有点过意不去,刚好看到这一鞠躬,我不禁想说:再美好的女性主义,如果没有把女人的气度提升到男人之上的话,女人就依然没有什么天堂可言。

珞珈收到我新出的诗集:《沿着时间的边缘走》时就很生气,打了个电话来说我写诗写得没有一点女人味。我大笑起来:“女人味?女性主义的人不是说要把文章写成男女不分的程度才算成功吗?小女人我不会做,真的,大女人正在努力中。”

三个女人的样板——《人间四月天》杂感

那是一个多么轰轰烈烈的时代啊。在北大的校园里,梁启超和胡适在学术上争吵不休,五四运动在学生们中间如火如荼,而徐志摩却在那儿被自由恋爱折磨得既无自由又无情爱:纯粹活在他自己的理想主义当中。

实在只是一个可爱的大孩子而已,人家都说男主角太年轻了,其实志摩结婚时不过十八岁。就是那个样儿,一辈子没有机会长大。

诗人生下来的时候,戊戌变法刚刚失败,戊戌六君子被砍了头,康有为、梁启超逃出国门,新旧时代青黄不接,诗人生下来就像是为革命而来。做父亲的,不让考上了北大的儿子离家,非给他找个女人来拴住。一座围城如何阻挡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诗人心灵的翅膀有谁拴得住呢?莫说一个他没有爱过的女人,就是三个,他不也照样飞走了吗?

显然编剧的人把诗人整个儿抽离了那个时代的背景,殊为可惜。

每个人都被诗人的爱情眩昏了头,唯独那个为他立传的人必须清醒,这就是作家的代价。但写志摩,难上加难,他的文学就是他的命,他的心,他整个儿扑进火里的那种慷慨与狂热,读着读着要不中魔,又算什么文人?作家只有从火中找寻柴薪的义务,没有享受火的光与暖的权利,这就是文人命定的苦处。

人不痴狂枉少年,人在少年枉痴狂:志摩是中国的拜伦,也是中国的JamesDean。他们都以行动来革命,革自己的命。要他纸上谈兵,像胡适一样,怎么可能?他年轻,他火热,没有罪罚哪有逃亡的乐趣?是被宠坏的还是纯真到还没有变坏之前才该有的?

做诗人的朋友实在比做诗人的妻子好多了。三个女人,生时与他同苦,死后却也留名,想来也是“三生有幸”的缘分。再活一遍,不知谁会让贤?

同类推荐
  • 金瓶梅语典

    金瓶梅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 那种风情

    那种风情

    本书收百余篇文章,分“灯影里的酥油茶”、“过客酒吧”、“成吉思汗镇”、“狂野之蓝”、“花语年龄”等7辑。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热门推荐
  • 全职异能法师

    全职异能法师

    一个魔法天才为何会和三个屌丝混在一起?是命运的羁绊?还是为了掩人耳目?为兄弟,一怒三分天下,为红颜,冲冠定九州!玩魔法谁人能敌,凭实战所向披靡,他是不可战胜的!敌人玩弄在手,红颜数不胜数,兄弟一路都有……
  • 没有海的城

    没有海的城

    你因为我失去了父亲,那就让我以海的名义,以兄长的身份,继续爱你。
  • RoadPath路的尽头

    RoadPath路的尽头

    曲径通幽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爱自己深爱着的人
  • 黑涩的太阳

    黑涩的太阳

    一个少年,从杀手,慢慢转变成一个复仇者……
  • 没有晚安,没有天亮

    没有晚安,没有天亮

    10个风格别致的失眠故事;既可以独立成文又因作者的贯穿相辅相成;或亲身经历,或朋友述说;既有友情的豪爽又有爱情的缠绵;一本真实生活的写照;有酒有肉有故事,有血有泪有青春。
  • 我在这个世界等你

    我在这个世界等你

    我,在光影迤逦中玩世不恭,不经意的一眼,却无意闯进了你的世界!若你伤害了一个你爱的女孩,请一定帮她擦干眼泪……
  • 欲神说

    欲神说

    五岁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对他说‘我很喜欢你,要带你走’,他信了,所以他去问另一个女人,另一个女人说‘不许你走,我也很喜欢你’,他也信了。最后两个女人打起来了,另一个女人打不过那个女人,所以他跟那个女人走了。之后,他给那个女人洗了一年衣服做了一年饭,他就问那个女人‘你不是说喜欢我么’,那个女人说‘女人的话你都信,再洗十年’,结果他洗到十八岁。所以他从五岁的时候就知道,女人的话千万不要信。只是,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他总是能碰上那些极品的女人……
  • 山河集

    山河集

    1949年南京解放,收拢南京国民政府档案馆时《山河集》残卷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因其中涉嫌的巨大的秘密,被列为绝密档案。同时中央设立特别行动小组全国范围内搜索《山河集》残卷。主角岑非儿,一个当铺小伙计,在偶然看到一份《山河集》相关的神秘卷宗后,与朋友一起卷入惊天阴谋,在探寻古墓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别人设计的陷阱……《山河集》带你穿梭中国北龙脉,揭露未解之谜,探寻长生的秘密。
  • 遊俠

    遊俠

    三百年后,全球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是人类意识与机械身躯的结合体,失去了人类的六欲,却保留了人类的七情。在这战争的年代,他又该何去何从……
  • 龙魂之序

    龙魂之序

    生活让他成为了一个独行者这注定了一段辉煌可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