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东山里出人参。我们这里属松嫩平原,北山里指的是大兴安岭,东山里指的是小兴安岭。长大了,知道东山里就是指长白山一带。那会儿听到的故事也很神秘的,如说一家人家(两个大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去山里挖参。一家人就住在一个用树枝搭的窝棚里,白天,两个大人出去找参,小孩子就留在窝棚里自己玩。可是他们找了好多天也没找到一棵像样的人参。一天,两口子回来的早,女儿却不见了,就焦急地找,山里野牲口多,他们怕孩子出意外。结果终于在一个山凹里找到了女儿,女孩儿说,她刚才还在和一个穿红肚兜的胖小子在玩,怎么一忽儿就不见了?
两个大人就寻思,这大山里面没有人家,怎么会有一个胖小子呢?
第二天,他们找出了一根红丝线,告诉女儿再去找那个胖小子玩,并要女儿把红丝线拴在那个胖小子的手腕上。女孩儿按大人的吩咐做了,第二天他们就循着那根红丝线挖到了一颗大人参。
当年,老七就是听了这样的故事动了心的。那年他已经二十多了,家里穷,连个媳妇也说不上,他就想着去山里挖宝发财。
那是一个盛夏时节,老七告别了父母,背着一个破行李卷闯进了深山。
大山里植被繁茂,却人烟稀少。偶尔碰上个把人儿,就显得特亲,彼此一唠扯,也都是挖参采耳子的。
老七在山里呆了一夏一秋,没什么大的收获。
这天夜里,老七躺在窝棚里正发愁,忽听外面有女孩子的说笑声。他就奇了,支楞起耳朵细听,声音来至窝棚的东面。他披了衣服出来,那声音就没有了。
第二天早起,老七就奔夜里判定的方向细细寻去,临近中午时,他挖到了两颗一尺多长的大棒槌(人参长得特大的俗称棒槌)。
老七抱着这两个宝贝进了城。
在市场上,老七遇上了一个买主。这人一看穿戴就是一个有钱人,他让老七出价,老七就犯难,因为他不懂行情,要低了自己吃亏,要高了怕人家跑了。他就尾在那儿把身子左翻一下右翻一下的瞎折腾。
买主就笑了,说,老客,你就不要再翻了,就两千怎么样?
老七吓了一跳:什么?两、两千大洋?
买主微笑着颔首。
老七一骨碌跳起来。妈呀!我可发财啦!
老七抱着两个宝贝随买主去他家,原来买主是开药店的。取了钱。出来,他又仔细地看了看买主的大门,他要记住这个让他发了财的人家。
老七回家用这笔钱买了房、置了地、娶了一个漂亮媳妇。由穷汉摇身一变成了乡间的一个土财主。
两年后,老七进城里办事,住在客栈里。晚上他喝了点儿小酒,忽地想起了当年让他发了财的那个人。他决定到那人府上去拜访一下。
那人在书房里很客气地接待了他。并叫来两个梳着乌黑油亮独根大辫子的姑娘斟茶倒水。那两个姑娘都长得像天仙,老七都不敢正眼儿去瞧。
说了一会儿话,老七就忍不住问:先生,当年您花大价钱买了我那两个棒槌,您可是成全了我呀!但我一直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价钱买,买了做何用场呀?
先生笑笑,用场可大去了,你是想都想不到的。来——,说着拥着那两个姑娘来到老七近前,对老七说,你摸摸她们的手。
老七闭了眼,不敢。先生说,不妨,你摸一摸就知道了。老七一摸,心就不跳了。看着这么水灵的姑娘,手怎么这么砬巴呀?且一点儿温度也没有,这根本就不是人手呀!
先生说,老客,现在你该明白了。
老七像鸡啄米似的点头,可他心里还是不太明白,那两个棒槌怎么就能变成两个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