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一小寺,仅住一老僧。
一夕,老僧正打坐,忽闻拍门。启视,乃一旅者恳请借宿。僧允。遂引入,供以斋饭。
寺仅一榻,乃僧卧榻。僧体胖,己卧已无余。无奈,僧抱稻草当席,置于其卧室外供旅者卧。
僧复归室,于匣内取一尊小金佛置于案头,焚香,合掌,诵经。此乃僧朝夕必修之功课也。
天明,旅者再三拜谢,辞去。
至夕,旅者复面色惶惶汗流浃背匆匆返矣。僧诧异,询之。旅者曰:适收拾行李,蓦见其中竟裹挟师昨赐睡榻稻草数茎。感师昨夕厚待,不敢越礼,特来奉还。
僧深感其诚。甚悦,欣然取佳果数种,老酒一坛,留其共进斋饭。其间,交谈甚融洽,皆萌相见恨晚之憾。
斋罢。僧取昨之稻草,铺于榻侧,留旅者室内眠。旅者谦之,僧曰,昨夕已怠慢君,深有得罪,今万不可再受风寒之苦矣。
旅者再谢,遂称不胜酒力,卧入黑甜之乡矣。
僧乃仍操旧课,良晚方眠。
晨起,不见旅者,僧度其急于赶路,乃不辞而别。谅之。
僧盥洗毕,欲作晨课,然匣内金佛竟不翼而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