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100000020

第20章 饮食部(分)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甘脆肥脓:甘,香甜美味的食物。脆,食物脆嫩、松脆。肥,肥美的肉肴。脓,通“醲”,味厚的酒。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西汉?枚乘《七发》:“出舆入辇,命曰鵰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美味的食物不符合古代节俭的思想,故刺之为“腐肠之药”。

羹藜含糗:也作“羹藜唅糗”。藜,野菜。含,食。糗,干粮、炒熟的米麦等粮食。泛指饮食粗劣。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隋?王通《中说?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三声,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社稷?上论社稷所用牲》:“祭社稷以三牲何?重功故也。《尚书》曰:‘乃社于新邑,羊一、牛一、豕一。’《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宗庙俱大牢,社稷独少牢何?宗庙大牢,所以广孝道也。”

明?张岱《夜航船?四灵部?走兽?牛羊犬豕别名》:“《礼记》:牛曰太牢。羊曰少牢。又牛曰‘一元大武’。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曰‘刚鬣’,又云‘乌喙将军’。韩卢,六国时韩氏之黑犬。楚犷、宋猎,皆良犬也。又曰:‘大夫之家,无故不杀犬豕。’家豹、乌圆,皆猫之美誉。”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御食:御,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食,食物。

珍馐:珍,精美的食物。馐,美味的食品。珍贵而美味的食物。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八珍》:“龙肝、凤髓、豹胎、猩唇、鲤尾、炙、熊掌、驼峰。”

白米:碾净了糠的大米(区别于“糙米”),有时也泛指大米。

玉粒:像玉一样珍贵的粮食。

(子鱼注:珍馐,也作“珍羞”,原是美食的意思,也可解释为美色,也可指比较美好、比较漂亮的东西。珍,更多的是山珍的意味,是山林野兽或者果蔬制作的食物,而馐却没有这些意思,泛指美味,二者结合代指珍奇名贵的食物。唐代李白《行路难》中也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八大珍馐”,即丝子杂烩、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清蒸丸子、银丝肚。)

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

青州从事:质量上乘的好酒。

平原督邮:质量较差的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青州从事》:“《世说》:桓温主簿善别酒,好者谓青州从事,盖青州有齐郡,言饮好酒直至腹脐也。晋者谓平原督邮。盖平原有鬲县,言恶酒饮至膈上住也。”

《东坡诗话》:“时有人馈(苏)东坡美酒六瓶。甫至阶前,失手跌碎。其人大惊,东坡笑曰:‘余沥犹可压惊也。’因并破瓶内酒赏之,而作诗曰:‘主人惠我以佳酿,未至阶时喷鼻馨。不意青州六从事,翻成乌有一先生。’”

(子鱼注:三国人物喝酒时,往往要“煮酒”或者“温酒”,说明喝的肯定不是酒精度高用蒸馏法制成的白酒,而是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因为如果白酒加热喝,由于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会先于水而挥发,喝起来就没有酒的味道了。在汉代,由于技术的原因,酒精度高的白酒还没有发明,因此,一般的用黍或者大米酿成的酒没有采用蒸馏的方法,所以酒精度不超过三十度。

最初之时,由于酿造技术落后,人们喝的是浊酒。所谓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稻、曲、糵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所谓“酿之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有这样的酿造风俗。同时,酒中的酒糟也未滤除,所以,早期人们不说喝酒而说吃酒,就是因为不仅喝酒,还要吃酒糟。

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有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曰:“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这种浮沫,称其为“绿蚁”或“浮蚁”,并逐渐演变成为对酒的昵称。南朝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中就有“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之句,可见,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称呼酒为“绿蚁”。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宋人杨万里在形容水质清澈时用到的诗句是:“水色本正白,积深自成绿。”在人们的视觉中,本来无色透明的水,由于量大而往往呈现出青绿色。因此,人们在形容水时往往会想到绿色,如“青山绿水”、“碧水蓝天”、“碧海青天”等等。同样,酒亦是无色透明物体,并且就是由水与粮食酿造而成,因此也很容易被人附会成绿色。同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绿代表着纯洁、清爽,是一种基于生命张力的颜色。因此,在中国传统修辞习惯中,绿色常常用来形容干净、明朗、清澈之物。《水经注?赣水》“清潭远涨,绿波凝净”就是以“绿波”来形容水之清澈。酒本身不仅是透明的,而且,还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善加使用,能够有效保养自身,也有生命的张力蕴含其中。因此,人们昵称酒为“绿酒”亦自然不过。)

(子鱼注:水浒英雄们喝的是什么酒呢?从《水浒传》中看,提到的酒有“白酒”、“清酒”、“浑酒”、“老酒”、“水酒”五种。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酒的度数都不高。这与当时的酿造工艺、水平有关,大多是榨制的。何以为证呢?《水浒》“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里就有答案。鲁智深第二次下山打了禅杖后,到处买酒喝,人家都不卖,然后看见“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这里有八句诗描写这小酒店,其中两句曰:“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榨制酒是让原料发酵后榨成,水分含量高,酒的度数相应就低,实际上是水里多了几分酒味,绝不像现在的酒,是经过糖化发酵,利用蒸馏方法制成。蒸馏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水被蒸发,剩下的是酒之精华——酒精了,其纯度自然高。如果武松、鲁智深喝的是这种酒,早就酒精中毒了,那还闹什么五台山、打什么虎?特别是武松,喝那十八碗,如果是纯度高的酒,上山后必然醉倒,早成了老虎的口中餐了。)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鲁酒:春秋时,楚国大会诸侯,鲁国献的酒味道不好。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鲁酒》:“楚会诸侯,鲁赵皆献酒于楚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献之,楚王以赵酒薄,遂围邯郸。故曰:‘鲁酒薄而邯郸围。’”

茅柴:指酒的味道就像茅柴烧过的一样。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子鱼注:酒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主要饮料,亦是饮食文化生活的必需品。

元代酒类很多。除中国传统酒类之外,还有葡萄酒等元代从西域传至中国的新酒,比如,阿剌吉酒【烧酒之意。本阿拉伯-波斯烧酒,元初通过蒙古人传至中国】、羊羔酒【亦称羊羔,是汉族传统美酒】、米酒【亦称白酒】、泥头酒【宋元时期用泥巴封口的坛装酒】、茅紫酒【宋元时期茅紫是并非香浓美酒,而是味苦性烈,苦硬酸辣烈性酒,是民间廉价酒】等。

到了明代,又有有烧酒、白酒、火酒,不过这三种都属于同物的异名,主要供下层劳动者零星市沽,饮少易醉,节费省时。而当时最主要的市卖名酒,则是金华酒和麻姑酒。金华酒也名东阳酒。

东阳酒和麻姑酒,在明代都是全国性的名酒,明人认为,入药用东阳酒最佳。此酒酿成后清香四溢,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建昌府治南城县,县西南有麻姑山,麻姑酒即因以山泉酿酒而得名,“其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

——以上皆摘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

龙团、雀舌:古代茶叶的名称。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龙凤团》:“古人以茶为团饼,上印龙凤文,供御者以金妆龙凤,凡八饼重一斤。庆历间,蔡君谟始造小片,凡二十片重一斤。天子每南郊致祭,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宫人镂金其上。”

(子鱼注:我国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国家,茶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饮料。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我国,茶叶只能产于江淮和长江以南地区。茶不仅能够解渴,还有提神、消食、解酒、清热等多种作用。饮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宋代人更是普遍喜欢饮茶,饮茶习俗较唐代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宋苏东坡有一首诗追述茶的历史,谓:“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豈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茶的名称最早见于《尔雅》,《尔雅?释木》中有“槚,苦荼也”,后来许慎解释“苦荼”为“苦茶”。传说《尔雅》为周公开始作。后来《桐君药录》一书中写到茶,说“巴东有真香茗茶,煎饮,令人不眠”。到了晋朝,有个名叫杜育【应为“毓”】的人,写了《荈赋》咏茶。唐朝人陆羽写了《茶经》三卷,造茶具24种,使唐代人对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唐代的常建开始蒸焙茶叶,谓之‘研膏茶’,唐李德裕对茶也有特殊的爱好,常、李爱茶可谓是清流高雅之士。由于以上这几位的推崇茶道,才使天下的人对茶产生了嗜好,并使饮茶形成了社会风气,各少数民族也争相买茶饮用。

苏东坡在东京时,曾亲见贵族豪门之人对宋代贡品茶的珍爱,他们已经吃腻了精细的高贵饮食,有机会屡次品尝贡品茶小龙团,他们非常喜欢这些贡茶,以至视珠宝美玉为粪土。那些团凤茶和葵花形制的茶,都是宋代官府特别的茶,也有玉石鱼目混杂的情形,但那些高官和贵族都以这些茶为骄傲,并十分珍惜,经常拿在手里欣赏或放在箱柜中封好。虽然他们没有说唐朝最高级的“日注茶”属于下等,但是完全可以知道他们对草茶第一品的双井草茶的鄙视态度。苏东坡的诗说明茶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及宋人对茶的珍爱,以及宋代贡品茶取代唐代一品茶的情景。

宋代茶有团茶、草茶,团茶以建州小龙团为第一,草茶以江西宁州双井茶为第一。建州茶在唐代还默默无闻,南唐始建北苑。后建州茶也叫北苑茶。陆羽的《茶经》中,建茶没有入品,到了宋代却大放异彩。据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所载,北宋丁谓主管福建漕司,监制御茶,进贡龙凤团。以后蔡君谟知建州又择茶中最精者制小龙团进贡。

宋代茶叶的制作也十分讲究。首先是采茶,各种茶摘采的节气与时间不同。有些茶要在惊蛰之前采摘,有的茶专在打雷时采摘。采茶中还有一旗一枪之说,一芽带一叶,叫做一旗一枪,芽为枪,叶为旗。其次就要温火烘烤茶,烘烤茶用竹器,外面用蒲叶包裹,收藏茶叶,最适合用嫩蒲叶,茶性喜温火慢慢烤干,所以收藏茶叶的人把茶叶用蒲叶裹严放到烤茶的竹制焙笼中,两三天烤一次,用火常如体温,三火前的茶最好。宋代僧人善于制茶,僧人所居多深山幽谷,南方气候温湿,适于种茶,种茶颇多,经验丰富。

宋代沿习了唐代煎茶的习惯。煎茶用水极有讲究。宋人认为水质十分重要,茶水的优劣,除取决于茶叶外,还取决于煎茶的水质。煎,实际就是煮,煮茶要注意火候,煮茶还要注意火力。宋代煎茶与唐不同,不放姜盐,只有个别地区【比如四川】还保留着这种习俗。茶煎出为白色。

宋代除煎茶外,还有点茶,点茶类似于今天的泡茶。点茶可谓宋人的创造。宋人还有斗茶的习俗,斗茶是比较茶的优劣,是一种评选鉴别茶的活动。《嘉佑杂志》记载,苏才翁与蔡君谟斗茶,蔡用惠山水,苏茶失败。后苏改用竹沥水煎,终于取胜。宋人认为好茶为白色,所以煎好的茶,上面有一层雪似的泡沫,斗茶时要比泡沫溶化在茶杯上留下水痕的早晚,“水痕先者为负”。宋代茶具喜用定窑兔毛花。

宋人常以喝茶为聚会,称之为茶会。茶会中还有一种叫做茶令的游戏,与酒令相仿。宋人喜喝茶,茶坊遍布于市。宋代茶肆布置高雅,大茶坊多张挂名人书画。茶楼还是人们聚会的场所,人们以茶相聚,联络感情或谈生意。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又提到了元人饮用的传统的和新发展的茶品种,如金子茶、范殿帅茶、紫笋雀舌茶、川茶、藤茶、夸茶、枸杞茶、香茶、玉磨茶、炒茶、兰膏、酥签等。此外,忽思慧《饮膳正要》中所列茶叶有些是北方本土产的茶种,如温桑茶、女须儿、西番茶等。元时的“西番”指的是今西藏和四川西部广大地区。酥油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奶制品,可见西番茶和藏族的关系极密切。

元时朝野饮用茶叶名目繁多。而且在宫廷中泡茶之水也很讲究。大都之西山“玉泉水,甘美味胜诸泉”。是乃宫廷点茶之水上乘。自至大初邹店井华水最贵重,是元武宗之后诸皇帝时期宫廷主要点茶之御水。

到了明代,市民日常生活中,以“茶”命名的饮料,则名目繁多,粗略地罗列计有: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果仁泡茶、蜜饯金橙子茶、盐笋芝麻木樨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木樨金灯茶、木樨青樨茶、熏豆子茶、咸樱桃茶、桂花木樨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姜茶、土豆泡茶、芫荽芝麻茶等等。后人颇难相象用茶水去冲泡这么多异味杂食。今人所谓的“面茶”,实为面糊,杏仁茶实为杏仁汤,均是有茶名而无茶实,都可以是流汁、半流汁食品的泛称。明人的生活习惯则与此相异,凡带“茶”字的饮料实实在在,名符其实都是用茶水冲泡调制的。

明人认为云茶有真香,有真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夺之。夺其香者为松子、柑、橙、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等物;夺其味者为番桃、杨梅之类。凡是饮用佳茶,“去果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可谓与今人的观感不谋而合。可这在当时只是某些高雅之士旨在纠俗的意见,正说明当时一般民人通行的吃茶之法是既加香又加果。至于茶中用盐、用姜,这种古传的习尚,早在唐宋时即已盛行。

明人饮用的还别有一种“香茶”,它并不是用香花薰制的茶叶【即今称之“花茶”】,而是将茶叶末加香料、药材等压制成小饼状,然后将它作为饭后含嚼之用,具有香口解秽的功效。享用这种香茶,颇似现代的嚼口香糖,只不过它是带苦味的。而这种“香茶”,在明代还系杭州的名特产品,后来则似已失传。由此可知,明代北方城市的市民的日常饮料确有它独特的饮用之法,颇具时代特色。

——以上皆摘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

同类推荐
  •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本书论述宋儒的圣人史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中国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的解释,对中国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三部史著为例探讨宋代理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
  • 興国传

    興国传

    “皇上,该用膳了。”旁边的公公恭敬的对着站在荷花池边的人说道。柳叶随风摆动,轻轻的掠过他的脸颊。他向身边的公公问道,“你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公公弯下腰,“老奴迂腐。”他嘴角微微一笑,道“用膳。”转身向殿内走去.....
  • 不想孤独

    不想孤独

    一座现代化城市穿越到古代会发生什么样的历史碰撞?元代凭借什么能统一亚欧大陆?西亚美女家珍如数,无敌战舰南航东渡。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热门推荐
  • 恋人还是仇人

    恋人还是仇人

    五年前的车祸,朴美妍面对边宁远的不信任,说:”你爱信不信。”五年后,知道真相的边宁远求着朴美妍,说:”我错了,原谅我。“正当她要原谅他时,偏偏情敌就在这个时候醒了,因为一场即真实又不真实的误会让他们变成仇人,他们究竟是恋人还是仇人?
  • 时尚先生

    时尚先生

    是!尚先生第二季全新发展新故事!尚铂燃与鹿小葵的爱情故事,霸道总裁与小萌神的甜美爱恋
  • 因果成佛录

    因果成佛录

    十世转生了因果,一朝明心证佛陀。这是一个佛宗弟子十世转生,以求得证大道的故事。
  • 凯爷擒爱记

    凯爷擒爱记

    当明星遇到特工,当暖男遇到冰山美人受到感情挫折的冰月,该怎样对待如此宠爱他的小凯,是接受还是离开,他又怎该面对恋她多年的夏殇,当真相解开的那一刻,他有该如何抉择
  • 异兽驯服系统

    异兽驯服系统

    这是一部将末世、异兽以及玄幻结合的小说以作者钟爱的驯兽为主题以末世为背景请看我们的主角,在新的时代,将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吧。(开头开的不是很好,后面会逐渐加强)
  • 女配仙途路

    女配仙途路

    一失足,千古恨,一朝穿越,裴雨萱成了某玛丽苏文中的恶毒女配。女主费心费力,给她打响“知名度”――“裴师姐,我和李师兄是真心相爱的你,你又何必…”女主一袭白衣,楚楚可怜,屹立于风中,如一朵圣洁的白莲花。“如果,这样,我可以…”原主未婚夫指责――“不可以,凝儿,虽然深知你善良,可别这样,都是这个恶毒女人的错!”女主某位后宫豪言壮语――“哼,毒妇,你若伤害凝儿分毫,我必将你碎尸万段!”她信誓旦旦――“纵然千夫所指,我亦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读者群:467707850)
  • 花千骨之转世

    花千骨之转世

    花千骨被白子画杀死了,轻水孟轩朗也死了,蜀国皇帝已不是孟轩朗了,竹染也为了救花千骨而死,花千骨重生后没有忘记前世的记忆,但神界记忆也没有恢复,花千骨到底还会记起神界的事吗?她在神界是什么身份?她会原谅白子画吗?想知道请在书里寻找答案,以前写的我没删,我重新写的,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华茂春松

    华茂春松

    第一次想写写青春,是在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因为年轻独自经历了情感的波折、生活的磨砺颇有感触。第二次想写写身边的朋友,是在工作十年之后,因为周围的女孩自立自强,每个人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虽然她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正是她们在普通中的不平凡,让她们熠熠闪光,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梦想。提笔在题目上就为难起来,想找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她们。这个词语应该描绘容颜的鲜明光彩,但又要品格高雅;应该描绘秉性的聪敏感性,但又要热诚激情;应该描绘人格的坚强自信,但又要温柔婉转。青春,它华美繁盛,正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葱郁、蓬勃、挺拔。“华茂春松”恰能切题,表达出要形容的感觉。希望能把这些女孩们的经历一一记录下来,为她们一直的憧憬、奋斗、徘徊、坚定、自信、勇敢……感谢朋友们的鼓励,并提供自己的故事。感谢先生的建议,用一个个小故事呈现每个人每一段经历。类型:年代、青春、女性、情感、白领、励志。全书分三卷:韶韶年华(小学到高中),幽芳轻盈(大学和研究生),蕙心纨质(工作)。突显第三卷会计师事务所特色。结合时代背景、各地景色,高考/国企改革/外企/二胎等,勾画出八零年代左右的女性成长。
  • 开家赚钱的小餐饮店

    开家赚钱的小餐饮店

    本书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小餐饮店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根据餐饮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条件,做出相应的变化,适当调整经营策略,改变经营方针和方向,使小餐饮店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 重生军工之花

    重生军工之花

    共和国著名的军工专家,总装备部中将,国宝级的军人,俞琦兰-重生了,重生在1975年。考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武器装备,打最畅快的反击战,谈最轰轰烈烈的军人恋爱,谱写一曲共和国女军人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