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爵士
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后,捧出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邵氏家族也进军电视业,入股香港无线电视(TVB),多年来香港无线电视制作的节目蜚声国际;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
另外,邵逸夫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73年,邵逸夫举办首届香港小姐选举,该选举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选美盛会。
1974年,邵逸夫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邵逸夫获英女王******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除了拥有邵氏兄弟和TVB两家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也持有大量物业,保守估计其私人资产值超过一百亿港元。
他持有其上市旗舰企业邵氏兄弟公司74.58%股权,市值达56亿元,其持股市值有42亿元。同时,他通过邵氏兄弟公司和邵逸夫基金,控制市值超过200亿元的TVB,32%的股权,成为单一大股东。
邵逸夫家族缔造的邵氏电影(SB)叱咤娱乐圈和商界80载,对华语娱乐圈,邵逸夫被称为华语影视大亨。
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1000部电影;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1000部华语电影;拍摄影片1000余部,为中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之冠。
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王重光在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是,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第一届的数学奖得主是陈省身。